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癫痫患者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明庆 《当代医学》2011,17(33):8-9
目的 通过观察癫痫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探讨IL-1β、TNF-α在癫痫患者发病中关系.方法 收集40例癫痫患者、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者的血清,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对象血清IL-1β、TNF-α含量,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各组进行比较,并对 IL-1β...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弥漫性脑损伤大鼠额叶的表达和血浆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Mamarou的弥漫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不同时间收集额叶脑组织和静脉血,分别以RT-PCR法和放免法测定脑组织中IL-6和TNF-α的mRNA和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弥漫性脑损伤的额叶脑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并在损伤后6h达到高峰;血清中IL-6的表达也较对照组升高,在12h达到高峰。而TNF-α mRNA的表达在12h明显高于对照组,24h达到高峰;血清中的TNF-α水平在24h内逐渐升高。结论:在弥漫性脑损伤中,IL-6和TNF-α在脑组织和血清中升高,在疾病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 1β,IL 6,TNF α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 :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 8例 ,分为亚低温组 (2 5例 )与常温组 (2 3例 ) ,亚低温组于伤后 2 4h内行亚低温治疗 ,控制直肠温度 3 3~ 3 5℃ ,持续 3~ 5d .各组患者分别于伤后 1,3 ,5和 10d外周静脉采血取标本 ,另以健康志愿者 1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IL 1β,IL 6和TNF α含量 .结果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IL 1β ,IL 6及TNF α含量 (μg·L-1)分别为 60 .7± 9.1,10 0 .5± 2 4 .4 ,17.7± 4 .2与正常对照组 3 3 .6± 13 .5 ,5 8.3±5 .3 ,9.1± 0 .6相比明显增高 ,持续 3~ 5d ,伤后 10d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 ;亚低温组治疗期间及复温后血清IL 1β,IL 6及TNF α含量低于常温组 (P <0 .0 1) .结论 :颅脑损伤后血清IL 1β,IL 6及TNF α升高 ,亚低温治疗能降低上述细胞因子含量 .  相似文献   

4.
收集30例三叉神经痛(TN)患者、17例恶性肿瘤患者、17例普通炎症患者及20例健康患者空腹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 TN 组患者血清中 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与恶性肿瘤组和普通炎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IL-1β、IL-6、TNF-α炎症因子与 TN 发病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 8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舍曲林组加用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加用阿米替林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较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舍曲林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舍曲林组临床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χ2=5.16,P<0.05)。结论舍曲林治疗PSD具有较好的疗效,作用机制与其降低血清TNF-α、IL-6和IL-1β水平,纠正炎症细胞因子网络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牙周病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静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1):300-301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检测了36例牙周病患者血清中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以30例正常人作比较。结果牙周病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且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4182,P〈0.01)。结论IL-1β和TNF-α水平与牙周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在心肌梗死后炎性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②方法 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64例)及糖尿病组(23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患者入院即刻、第24小时、第48小时、第5天,第7天、第14天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含量;健康对照组测1次上述各项指标.③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患者的炎性因子浓度于发病2周内明显升高(P<0.01),存在动态变化;炎性因子含量除糖尿病组的血清IL-1第24小时~第14天、IL-6第5~14天及IL-8第5~7天数值较血糖正常组有明显升高外(P<0.05),其它数值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④结论 炎症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全过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炎性反应中糖尿病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且主要影响白介素系统,而对肿瘤坏死因子及干扰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失血性休克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变化,探讨失血性休克免疫调节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9例失血休克和12例普通失血对照进行血清IL-1、IL-6和TNF-α活性检测.结果失血休克组IL-1、IL-6和TNF-α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IL-1、IL-6与TNF-α活性正相关(r=0.78,P<0.01).结论休克过程有免疫因素介导,IL-1、IL-6和TNF-α活性变化可作为判断病情和疗效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炎症细胞因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选择45例急性发作期的COPD患者(观察组),入院后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及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1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白介素~IO(IL-10)水平的变化。另选择我院体检中一t7正常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血浆TNF-α和TGF-β1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浆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均P〈0.01)。结论TNF-α、TGF-β1和IL-10参与了COPD发病过程,通过调节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的水平,为COPD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慢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右心耳白介素-1β(IL -1β)、白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将术中获取的48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的右心耳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组27 例,慢性房颤组21 例,以GAPDH为内参照基因,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含量,用病理学检查评价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评价IL- 1β和TNF- α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慢性房颤组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有显著的纤维化,而且心房肌细胞IL- 1β和TNF -α的表达强度也显著大于窦性心律组。结论 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IL- 1β、IL -6和TNF- α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炎症反应可能是房颤发生和维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过程中动态变化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8例病人血液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IL-1 ra)。结果:AP病人血液中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在早期持续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5),其后逐渐下降,并与临床症状变化的时相一致。结论: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可能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脑脊液(CSF)及血清中载脂蛋白及脂类代谢的变化。方法:脑梗死患者80例及对照组40例,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载脂蛋白E(ApoE),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载脂蛋白AI(ApoAI)及载脂蛋白B100(ApoB100),用酶法测定胆固醇(Ch)和甘油三酯(TG)。结果:脑梗死患者CSF中ApoAI及Apo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0.05),ApoB100未检出,Ch及TG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中ApoE、ApoB100、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poAI、C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SF与血清中各项指标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CSF及血清中脂类及载脂蛋白含量发生变化,其检测可用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预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ISA)分级急性脊髓创伤(SCI)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120例SCI患者作为SCI组,根据AISA分级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正常组(34例)、脊髓不完全损伤组(58例)和脊髓完全损伤组(28例)。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在SCI组和对照组入院时测定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脑脊液生物学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比较对照组与SCI组血清炎症因子和脑脊液生化指标。对比不同AISA分级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脑脊液生物学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6、TNF-α、CRP、TGF-β1、NSE、GFAP水平对SCI的诊断效能。采用Spearman分析SCI患者AISA分级与IL-6、TNF-α、CRP、TGF-β1、NSE、GFA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不规则趋化因子(FKN)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选取乙脑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型组15例,普通型组25例,另选取同期行腹股沟斜疝、会阴粘连、隐睾手术患儿20例为对照组。乙脑患儿于入院24h内及恢复期留取血清、脑脊液标本,对照组于入院24h内留取血清标本,手术腰椎穿刺时留取脑脊液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脑脊液中CMP-1、FKN、IL-1β、IL-18、TNF-α水平,比较乙脑患儿极期(入院当天)及恢复期(入院后2~3周)与对照组血清、脑脊液中CMP-1、FKN、IL-1β、TNF-α、IL-18水平,观察乙脑患儿重型及普通型血清、脑脊液中CMP-1、FKN、IL-1β、TNF-α、IL-18的变化。结果:极期乙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CMP-1、FKN水平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乙脑患儿血清CMP-1、FKN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脑脊液CMP-1、FK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乙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CMP-1、FKN水平高于普通型组(P<0.05);极期乙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IL-1β、TNF-α、IL-18水平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乙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IL-1β、TNF-α、IL-1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型组乙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IL-1β、TNF-α、IL-18水平高于普通型组(P<0.05)。结论:乙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CMP-1、FKN及IL-1β、TNF-α、IL-18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测定其水平有助于对乙脑临床分型及病情变化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5.
16.
李兰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6):611-613,616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脑脊液和血清中miRNAs的含量及其对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采集癫痫组和非癫痫组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检测miR-146a、miR-221、miR-222、miR-21、miR-34a以及炎性因子、凋亡分子的含量。结果:癫痫组脑脊液中miR-146a、miR-221、miR-222、miR-21的含量显著低于非癫痫组,miR-34a的含量高于非癫痫组;血清中miR-146a、miR-221、miR-222、miR-21的含量显著高于非癫痫组,miR-34a的含量低于非癫痫组;癫痫组脑脊液中TNF-α、IL-2、IL-6、ICAM-1的含量高于非癫痫组且与miR-146a、miR-221、miR-222的含量呈负相关;癫痫组脑脊液中Bax、Bim、Caspase-3、Caspase-9的含量高于非癫痫组且与miR-21呈负相关,Bcl-2的含量低于非癫痫组且与miR-34a呈负相关。结论:癫痫患者脑脊液中miR-146a、miR-221、miR-222、miR-21含量降低而miR-34a含量升高,miRNAs能够调节炎性因子、凋亡分子的表达并参与神经元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梁艺湖  郑刚 《医学争鸣》2005,26(11):1005-1007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1 wk脑脊液中IL-1β,IL-6和IL-8含量的变化,并探讨其水平变化与损伤程度关系.方法:3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以GCS评分分组,轻度颅脑损伤组GCS>8分,中、重型颅脑损伤组GCS≤8分,分别在损伤后第1,3,7日测定脑脊液中IL-1β,IL-6和IL-8浓度.结果:损伤后第1日IL-1β,IL-6和IL-8含量显著升高,随后在第3日降低,在第7日又显著升高.中、重度颅脑损伤组脑脊液中IL-1β及IL-6含量与轻度颅脑损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均P>0.05).中、重度颅脑损伤组脑脊液中IL-8含量显著高于轻度颅脑损伤组(P<0.01).结论:颅脑损伤后脑脊液中IL-1β,IL-6和IL-8含量显著上升,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中IL-8含量显著高于轻度颅脑损伤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臂丛神经高位撕脱伤大鼠血清及脑脊液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的测定,探询其变化规律,可提供一种非影像学的诊断方法,用以鉴别臂丛神经的根性撕脱和非根性撕脱.方法:将Wistar雌性大鼠39只随机分为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和高位非根性撕脱伤各6组及对照组,共13组.其中损伤12组分别以CarlstedtT法[1]颈椎后入路制成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和高位非根性撕脱伤损伤动物模型,于规定时间处死,抽取脑脊液和血液,定量测定MBP.结果:(1)根性撕脱伤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和脑脊液中MBP含量于损伤后均出现显著增高(P<o.01),有统计学意义;(2)高位非根性撕脱伤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中MBP含量于损伤后出现显著增高(P<0.01),而脑脊蒗中MBP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高位臂丛神经损伤大鼠血液中MBP含量均可出现显著增高.而脑脊液中是否出现MBP含量变化,则可以作为一项判断该损伤是否累及神经根的参考指标,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将51例蜂蜇伤患者分成轻(22例)、中(20例)、重(9例)度3组,将30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IL-8、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轻度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中毒组PT、APTF、TT、IL-8、vWF的水平较轻度中毒组明显升高(P〈0.01),重度中毒组的APTT、IL-8、vWF水平又较中度中毒组明显升高(P〈0.01)。  相似文献   

2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的 15种氨基酸 ,同时测定脑梗塞体积 ,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表明 :脑梗塞组天冬氨酸、谷氨酸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 ;γ 氨基丁酸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 ,此外 ,丙氨酸和亮氨酸较对照组亦明显升高 (分别为P <0 .0 1,P <0 .0 5 )。天冬氨酸、谷氨酸水平与脑梗塞体积呈正相关 (分别r天 =0 .5 6 ,P <0 .0 5 ;r谷 =0 .5 2 ,P <0 .0 5 ) ;所有氨基酸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性不明显。本文结果提示 ,兴奋性氨基酸在脑梗塞中参与了神经损害作用 ,而抑制性氨基酸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