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产期早产儿轻重度窒息后心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 nI )的关系。方法围产期缺氧早产儿40例(窒息组、宫内窘迫组各2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于生后48 h后抽血测cT nI值,72 h后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每搏量(sV)。并检测三尖瓣返流速,主动脉、肺动脉流速,二尖瓣E峰、A峰及E/A值。1周后做常规心电图。结果窒息组同胎龄cT nI水平显著高于宫内窘迫组、对照组(P<0.01),LVEF、FS值低于对照组,且cTnI与LVEF、FS呈负相关;SV、E、A和EV/AV值3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窒息新生儿早期心脏收缩功能明显减退,心脏收缩功能减退与心肌细胞的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心功能不全时可能存在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近年研究认为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是特异和敏感的心肌坏死标志物。我们观察了42例心功能不全患血清cTnT的水平,以及cTnT与左心室射血分数(EF)之间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伊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伊贝沙坦 (irbesartan)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和伊贝沙坦组 (治疗组 ) ,各 4 0例 ,常规治疗组应用洋地黄、利尿剂、扩张血管药物常规治疗 ,伊贝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伊贝沙坦 75~ 30 0mg·d- 1,12wk一疗程。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增加、左室重量减轻 (P <0 .0 5 ) ,不良反少且轻微。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伊贝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变化,探讨其与心梗预后的关系。方法 62例AMI患者24小时内、第2天、第5天各采血一次。用免疫吸附分析法定量测定血浆cTnⅠ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AMI患者第2天测定的cTnⅠ值最高,在并发有严重急性左心衰、休克及死亡的AMIⅠ病例中cTnⅠ水平显著高于无这些并发症的患者(P<0.05)。而单纯并发有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和(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AMI患者与无此并发症的患者比较cTnⅠ水平无显著差异;而不同部位心梗其cTnⅠ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定量测定血清cTnⅠ水平对心梗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7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肌钙蛋白T的检测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的动态变化及对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75例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及60例正常对照组cTnT及经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TnT及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cTnT对于判断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对AMI患者及时治疗十分重要。1979年WHO制定的AMI诊断标准:临床胸痛症状、心电图(ECG)改变和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发现大约30%AMI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约25%AMI患者可无明显的ECG异常,因此心肌坏死标志物的测定在AMI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AMI的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清尿酸(U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26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心功能评级分为I~Ⅱ级组(87例)、Ⅲ级组(101例)、Ⅳ级组(76例),比较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UA血清水平及两者相关性,并研究心力衰竭各组患者治疗前后UA血清水平改变情况。结果各组间LVEF、UA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SNK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A与LVEF值呈直线负相关(rs=-0.78,rsr=-0.79,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uA,经£检验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密切相关,控制心力衰竭患者UA水平对疾病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1 射血分数正常性心衰=舒张性心衰?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射血分数正常性心衰常见于老年患者,女性多见,其常见的基础疾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和(或)冠心病.这些疾病常常伴有心肌肥厚、缺血,间质纤维化,并进而可导致心室舒张时间延长,心肌僵硬度增加.因此,通常的观点认为舒张功能异常是其中主要的原因,并常常将射血分数正常性心衰称之为舒张性心衰[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功能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LVEF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1例,指标根据LVEF水平分为两组:EF下降组(EF值<50%)和EF正常组(EF值>50%).观察肺功能FVC、FEV1、FEV1%、FVC%及PEF%和TLCO-SB%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EF下降组肺功能的各项指标FVC、FEV1、FEV1%、FVC%及PEF%和TLCO-SB%分别为(1.39±0.7)、(1.10±0.5)、(66.2±11.9)、(66.5±17.8)、(61.2±16.9)、(61.4±16.2);EF正常组的分别为(1.95±0.7)、(1.50±0.5)、(79.2±10.4)、(76.5±15.1)、(73.5±14.0)、(72.4±12.0); EF下降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EF正常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肺功能与LVEF存在相关性,可考虑采用肺功能指标作为心功能衰竭的间接测定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参附注射液配合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慢性心衰的相关性,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84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观察组(病情较重)与对照组(病情较轻),各142例。对比两组患者慢性心衰情况,以美国心脏病学会出具的NYHA的心功能分级方案为金标准,评估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慢性心衰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其对应的NYHA等级也较高,提示慢性心衰病情较重,表现为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左心室肥大发生率、心脏增大发生率、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慢性心衰存在关联,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高,患者慢性心衰病情越严重。可表现在冠脉狭窄性病变、左心室射血分数异常、左心室肥大、心脏增大、心律失常等典型病理性变化方面,为疾病临床综合诊疗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丁薇 《福建医药杂志》2009,31(3):99-100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的测定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定性测定29例AMI患者在入院后不同时间的肌钙蛋白I,同时测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酶学。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发病在3-6小时,血清肌钙蛋白I的阳性率高于心肌酶学的阳性率,血清中出现时间早于心肌酶学,cTnI测定对诊断急性心肌梗塞具有敏感性高于心肌酶学测定的特征。结论肌钙蛋白I检测方便、快捷,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诊断价值优于其他心肌酶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急性心梗患者入院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c Tn I)的变化 ,探讨其与心梗预后的关系。方法  6 2例 AMI患者 2 4小时内、第 2天、第 5天各采血一次。用免疫吸附分析法定量测定血浆 c Tn I水平 ,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AMI患者第 2天测定的 c Tn I值最高 ,在并发有严重急性左心衰、休克及死亡的 AMI病例中 c Tn I水平显著高于无这些并发症的患者 (P<0 .0 5 )。而单纯并发有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和 (或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 AMI患者与无此并发症的患者比较 c Tn I水平无显著差异 ;而不同部位心梗其 c Tn I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定量测定血清 c Tn I水平对心梗预后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强心、利尿、硝酸酯类扩血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脑钠肽(BNP)、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患者心功能改善。结果两组患者BNP和LVEF对比,实施治疗后相较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同期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使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16.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病变最终导致心功能失代偿的临床综合征,有报道认为其存活率与癌症相当。现代药物治疗主要通过影响心室重塑而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本文将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倍他乐克)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和依钠普利片的疗效是否优于单加依钠普利 ,是否能进一步提高心功能。方法 :将 16 4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在用利尿剂、强心剂、ACEI和依那普利的基础上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 ,B组采用利尿剂、强心剂、ACEI和依那普利 ,治疗 12周 ,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病人用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 ,射血分数明显提高 ,A组由治疗前的 0 35± 0 0 6提高到 0 6 1± 0 12 ,B组由治疗前的 0 2 8± 0 0 4提高到 0 39± 0 0 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A组为 91% ,B组为 81% ,组间比较P <0 .0 5。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片与依钠普利片合用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加依钠普利  相似文献   

18.
李伟  吴立荣  王定胜 《贵州医药》2004,28(4):324-326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频繁发作不仅可以演变成持续性心房颤动,影响心功能,而且导致血栓栓塞的危险性较大。最近:Dilaveris提出的P波离散度(P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中测定的P波最长时间(Pmax)与最短时间(Pmin)的差值^[1]。当Pd≥40ms时能反映心房内不同部位的非均质性电活动,是预测心房颤动的一个体表心电图新指标^[2,3]。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的患者常同时伴有心功能不全,阵发性心房颤动可能是即将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先兆,也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早期表现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PAF患者Pd和心功能的变化,研究Pd与心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附2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诊断缺血性心肌病 2 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大多数患者是老年人 ,均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 ;心脏扩大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主要临床表现 ;U CG呈现左室扩大 ,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 <4 5 %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显示多支血管病变 ,血管狭窄平均 >75 % ,甚至完全闭塞。结论 缺血性心肌病多见于老年人 ,以心脏扩大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 ,酷似扩张型心肌病 ,冠状动脉造影是可靠的鉴别诊断方法。必要时可考虑冠状动脉搭桥或心脏移植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心力衰竭患者血清OPN、BNP和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52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清中OPN、BNP和CRP水平,同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全部对象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依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心功能测定对观察组进行分级,对比分析OPN、BNP和CRP水平和心功能之间关系。结果观察组OPN、BNP、CRP水平与LVDD相比于对照组显著升高,而LVEF则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显示,OPN和BNP水平与LVEF、LVDD、心功能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而CRP与LVEF无关,与LVDD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OPN、BNP和CRP水平明显升高,其中OPN和BNP水平与左心功能状态有着明显的相关性,CRP则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