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总结静脉使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观察药物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副反应,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的预防与处理措施。[结果]17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结论]加强快速性心律失常病人静脉使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掌握用药规范、严格按护理流程进行监测,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李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22):141-142,147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方法对65例接受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治疗前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治疗中掌握好药物浓度,正确选择血管,持续心电监测,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结果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发生静脉炎,经局部硫酸镁湿敷及更换穿刺部位后好转;4例患者发生血压下降,应用多巴胺静脉输液或泵入后改善;2例发生心动过缓,静脉应用肾上腺素后改善。结论对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静脉注射胺碘酮不良反应的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君娜  孔令雪  管胜华 《护理研究》2009,23(32):2963-2964
近年来,胺碘酮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疗效确切,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引起肺功能及肝功能的损害、心律失常等[1,2]不良反应.静脉用药浓度大、起效快,短时间就可以控制病情,但同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比较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预见性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我科在2007年1月-2008年6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120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人过程中,对于胺碘酮主要不良反应给予积极评估及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在使用胺碘酮治疗过程中给予用药前、用药中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干预后95.0%恢复为窦性心律,胺碘酮复律疗效不显著者采用除颤后恢复为窦性心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病情加重或再次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并发症中静脉炎发生5例占8.3%,2例占3.3%出现心动过缓,1例占1.7%出现血压下降.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心律失常过程中给予悉心护理可提高疗效,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26例外周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例,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另予复方红药酊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樊君娜  孔令雪  管胜华 《护理研究》2009,(11):2963-2964
近年来,胺碘酮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疗效确切,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引起肺功能及肝功能的损害、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静脉用药浓度大、起效快,短时间就可以控制病情,但同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比较严重,甚至威胁生命。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预见性护理是至关重要的。我科在2007年1月-2008年6月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120例快速心律失常病人过程中,对于胺碘酮主要不良反应给予积极评估及预见性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患者分为胺碘酮治疗组68例,利多卡因治疗组62例,回顾比较两种药物对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病死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胺碘酮组有效率97.05%(66/68),利多卡因组有效率75.81%(47/62),胺碘酮组优于利多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0.29%;利多卡因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61%;利多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是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的药物,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能通过合理使用预防,可以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5例,所有患者均先经抗心力衰竭治疗,胺碘酮治疗过程全程实施精心护理,分析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75例急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经全程护理及相应治疗后,72例恢复窦性心律;3例经电除颤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胺碘酮注射治疗的并发症包括静脉炎、低血压及反复发作的心律失常;无死亡病例出现.结论 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过程中,实施全程精心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精确合理用药,可取得较好的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汤小秋 《全科护理》2012,10(27):2522-2523
[目的]探讨应用系列护理措施预防胺碘酮(可达龙)静脉治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20例恶性心律失常使用可达龙治疗的病人,对其采用一系列护理措施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结果]可达龙静脉治疗时静脉炎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一系列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可达龙静脉用药所致静脉炎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闫海平  周翠香  耿瑞珍 《全科护理》2008,6(36):3340-3340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广谱而十分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防治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中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对猝死高危病人防治上应列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1],现在我科广泛应用。但在临床静脉输注胺碘酮容易诱发静脉炎,这不仅造成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1.
刘萍  庞培敏 《全科护理》2011,(10):867-868
[目的]总结重症医学科病人静脉输注多巴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重症医学科病人静脉输注多巴胺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病人出现皮肤苍白现象,均为外周静脉给药病人,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很快消失,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重症医学科病人静脉输注多巴胺时应选择合适的静脉并加强护理,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胺碘酮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它对多个离子通道均有阻断作用,同时具有Ⅰ、Ⅱ、Ⅲ及Ⅳ类抗心律失常的生理效应,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也是目前唯一已证实的对于任何原因所导致的左室功能不良比较安全的药物[1].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胺碘酮不仅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还是一种心脏保护剂[2].静脉应用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静脉炎等.近来,我科收治2例静脉注射胺碘酮致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胺碘酮在抢救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危重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7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力衰竭伴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均应用静脉应用胺碘酮,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心率、药物不良反应及心力衰竭改善情况.结果 72例患者中3例因病情恶化无效外,余均有明显效果,有效率达95.83%.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在抢救快速型心律失常伴心功能不全危重患者的疗效是确切、安全的.但要严密心电监护,控制静脉用药速度与浓度,减少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电复律成功后及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1例患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好转,总有效率为95.5%;用药期间死亡1例。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重症医学科病人静脉输注多巴胺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重症医学科病人静脉输注多巴胺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病人出现皮肤苍白现象,均为外周静脉给药病人,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很快消失,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重症医学科病人静脉输注多巴胺时应选择合适的静脉并加强护理,可减少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对我科收治的32例左心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微量泵注射胺碘酮治疗,并给予病情监测、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有1例低血压患者得到及时治疗,2例消化道不良反应,1例效果不理想经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异常,无死亡病例。认为左心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微量泵注射胺碘酮同时加强护理,增强了安全性,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紫草油外涂对预防胺碘酮导致的静脉炎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经外周静脉使用胺碘酮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紫草油外涂于静脉注射部位比较两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情况、静脉疼痛分值和静脉再次穿刺次数。[结果]观察组病人静脉炎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静脉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再次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草油外涂能较好地预防胺碘酮导致的静脉炎,降低疼痛程度,操作方便,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8.
对我科收治的32例左心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微量泵注射胺碘酮治疗,并给予病情监测、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措施.结果有1例低血压患者得到及时治疗,2例消化道不良反应,1例效果不理想经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异常,无死亡病例.认为左心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微量泵注射胺碘酮同时加强护理,增强了安全性,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9.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一广谱而十分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防治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中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对猝死高危病人防治上应列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1],现在我科广泛应用。但在临床静脉输注胺碘酮容易诱发静脉炎,这不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缓释片口服治疗.结果 本组25例患者,经胺碘酮、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后,除1例于入院后第3天死于心源性休克外,其余24例均存活出院,心律失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