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2例。对照组予高压氧治疗为主,治疗组予以双花芷辛甘汤(加减方)辨证施治,同时予七厘散或生肌散外敷创面。两组疗程均为3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外合治对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多中心观察中医分期辨证结合外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对照、多中心方法,将30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中医内外合治组、中医内治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中医内外合治组予西医基础治疗、中医辨证施治内服及静滴和"小儿敷贴粉"敷贴及穴位微波;中医内治组予西医基础治疗、中医辨证施治内服及静滴;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三组疾病总疗效和中医证候急性期及恢复期疗效。[结果]总疗效、中医证候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愈显率中医内外合治组分别为100%、95%和78%;中医内治组分别为90%、82%和54%;对照组分别为81%、74%和27%。中医内外合治组疗效明显优于中医内治组,中医内治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分期辨证结合外治法治疗小儿肺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侯莉娟  于晓宁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11):1031-103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敷、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采用内服、外敷、保留灌肠内外合治;对照组75例,予西药抗生素口服治疗。治疗1-3个疗程后评价其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81.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敷、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缓解症状明显,治愈率高,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39例予中药口服及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西医治疗方法,予SASP、丽珠肠乐口服,同时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奴夫卡因保留灌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大便性状和常规及大肠粘膜病变的变化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44%,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通管方”口服,中药外敷、保留灌肠内外合治单纯输卵管炎性继发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内外合治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单纯输卵管通水合并经期抗炎治疗),均连治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1.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内外合治单纯输卵管炎性继发不孕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中药综合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药静脉滴注、口服、外敷联合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2例患者给予中药综合治疗(苦碟子注射液静脉滴注、活血凉血饮口服、新芙蓉膏外敷),对照组46例给予西药综合治疗(曲可芦丁静脉滴注、地奥司明口服、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外涂),疗程14 d.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治愈率和平均治愈时间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药综合治疗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疗效满意、见效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运脾化痰通窍方联合鼻部按摩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CAH)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的调节。方法 选择90例CAH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辛芩颗粒),中医内治组(运脾化痰通窍方),内外合治组(运脾化痰通窍方加鼻部按摩操),评价运脾化痰通窍方治疗CAH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的调节作用。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中医内外合治组、中医内治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6.7%、90.0%、66.6%;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医内外合治组、中医内治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6.7%、93.3%、76.7%,3组临床总疗效、中医证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内外合治组和中医内治组对鼻塞、打鼾、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磨牙、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易感(感冒、支气管炎次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内外合治组缓解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的疗效优于中医内治组(P<0.01)。3组治疗后组间及治疗前后辅助检查积分(鼻咽侧位片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治疗前后辅助检查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合治组和中医内治组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内外合治组和中医内治组治疗前后CD3+、CD8+、CD4+/CD8+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运脾化痰通窍方结合鼻部按摩操内外合治,能提高CAH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同时对细胞免疫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肠消炎片配合肠涤清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调肠消炎片加肠涤清灌肠组(简称内外合治组)和结肠炎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二者比例为1:1。内外合治组在服用调肠消炎片(每日3次,每次4片)的同时予肠涤清液灌肠,每次100ml保留灌肠,每日2次。对照组予结肠炎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以6周为一疗程,观察1个疗程。结果内外合治组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45%,两者比较P<0.05;在腹痛、腹泻、脓血便等主要症状改善方面,内外合治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67%,89.01%、79.22%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2.01%、25. 23%、39.00%;两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肠镜下观察内外合治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12%,45.67%,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内外合治组的患者治疗后IgG、IgA、IgM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调肠消炎片配合肠涤清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六合丹外敷治疗产科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产科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湿敷静脉炎部位治疗,观察组应用中药六合丹外敷治疗,并给予患者对应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100. 00%高于对照组的87.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100. 00%高于对照组的89.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红肿、疼痛、血管硬化改善时间及治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药六合丹外敷应用于产科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改善,且操作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牛黄解毒片与蜂蜜混合外敷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综合性重症监护病房2008年1月-2009年6月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50%硫酸镁注射液湿敷,实验组用牛黄解毒片捣碎与蜂蜜调匀外敷局部,治疗1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黄解毒片与蜂蜜调匀外敷能有效治疗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药内外合治结合点灸治疗流行性腮腺炎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结合点灸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患者采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内服,解毒消肿膏外敷,患侧角孙穴点灸治疗。结果痊愈4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内外合治结合点灸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天露通脉汤内外兼治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拟天露通脉汤内服方水煎服,日2次,外洗方水煎外冼患肢日2次,7d为一疗程,1~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第一疗程治愈38例,其余患者继续第二疗程,疗程结束治愈45例,有效77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天露通脉汤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内外兼治疗法疗程短,疗效可靠,为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新辟了一个有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紫金锭外敷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洁  黄红花 《吉林医学》2007,28(1):101-102
目的:探讨紫金锭外敷治疗化疗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发生静脉炎的156例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8例采用紫金锭外敷于静脉炎处,对照组78例采用50%硫酸镁外敷于静脉炎处。结果: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0.77%和92.31%;对照组15.39%和61.54%,经χ2检验,P<0.05,表明两组病人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的差别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紫金锭外敷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明显优于50%硫酸镁外敷。  相似文献   

14.
姜俊香  盛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770-2771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压疮患者采用中药内外合治治疗,治疗后依据损伤程度分别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I度压疮患者痊愈率100%;Ⅱ度压疮患者痊愈率71%,好转率14%;Ⅲ度压疮患者治愈率50%,好转率50%;总治愈率81%,好转率14%,总有效率9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治疗压疮,临床防治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沈晗 《中外医疗》2016,(21):165-167
目的:探讨化疗性静脉炎采用中药外敷预防的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6年1月,整群选取化疗患者68例,经抽签分组。34例接受常规方法,入对照组;34例接受中药外敷,入实验组。对比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炎率11.76%,Ⅱ级75%,Ⅰ级25%;对照组静脉炎率26.47%,Ⅲ级33.33%,Ⅱ级4.44%,Ⅰ级22.22%。两组中实验组静脉炎率更低,静脉炎程度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作用显著,静脉炎发生率低,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6.
浓茶冲调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浓茶冲调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静脉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浓茶冲调如意金黄散成糊状,外敷于静脉炎处,对照组30例采用50%硫酸镁外敷于静脉炎处。【结果】两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86.67%和96.67%;对照组20.00%和80.00%,经χ2检验,P<0.05,表明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的差别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浓茶冲调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静脉炎明显优于50%硫酸镁外敷。  相似文献   

17.
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髌骨软化症患者54例共66只患膝,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34只膝,使用手法加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26例32只患膝,单纯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8.13%。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加中药外敷治疗髌骨软化症的效果比单纯手法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简单、快捷,疗效确切的优点。方法:将9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用中药合并针灸治疗,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和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合治突发性耳聋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蒋笑怡  刘艳晶  卓睿  李铁 《华夏医学》2013,26(3):479-481
目的:验证中药麻油金黄散外敷与化疗同步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新方法。方法:经确诊为乳腺癌,已行手术需化疗的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芝麻油与中药金黄散混合,于化疗药输入前30min于套管针敷贴上方沿静脉走向外敷,用胶布固定,持续敷24h。对照组100例采用红花酒精于化疗药输入前30min于套管针敷贴上方沿静脉走向外敷,用胶布固定,持续敷24h。均于治疗后1d,3d,7d,1个月后随访,观察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100例,4例出现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油金黄散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毒副作用、无并发症,安全高效,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小儿肺炎咳嗽痰热闭肺证采用中医内外合治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常规西医+中医内外合治)与对照组(常规西医),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表明,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12%、70.73%,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患儿采用中医内外合治方法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