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试论温阳法为治疗消渴病之大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临床观察及古今文献研究,认为消渴病的病机当以阴虚燥热为标,肾气(阳)虚为本,温阳法治疗消渴病为治本之法,临床有明显疗效。实验研究已证实温阳药确有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2.
谢西汉  梁鹏芳 《新中医》2012,(7):182-183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内经》就有记载,数千年来的医疗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中医学特色且内容丰富的理、法、方、药。纵观古今,中医学论述消渴病常以阴虚燥热为主,惯用滋阴清热之法,从而使得滋阴清热法似乎成为治疗糖尿病公认的正治准则。但在糖尿病治疗上打破传统常规,重视应用温阳补肾法治疗糖尿病,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1糖尿病阳虚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3.
通过跟师出诊,总结洪治平教授治疗糖尿病性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经验,洪师认为本病多为阴虚燥热日久,致机体气血阴阳亏虚,尤其强调心之气虚、阳虚;将本病分为消渴病心悸气虚型和消渴病心悸阳虚型。重视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至今仍被视为一种难以根治的"终生疾患"。中医认为消渴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以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本病的治疗大法,故临床多从阴虚燥热论治,而对辛香行散之品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未予足够重视。在此以中医理论及古今医家临证心得为依据,从消渴病基本病机入手,对辛味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独特作用略作探究,从而  相似文献   

5.
补肾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临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由于其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目前仍未有确切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笔者用补肾益气、温阳活血法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疗效。中医学认为五脏虚弱是消渴病发生的内在  相似文献   

6.
温阳化水汤治疗84例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宏革 《光明中医》2010,25(8):1418-1420
目的探讨温阳化水汤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64例舒张性心力衰竭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80例采用常规治疗和综合治疗组84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自拟温阳化水汤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73.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应用温阳化水汤治疗舒张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能够通过辩证施治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进行综合的调节全身机能,改善心肌的顺应性,起到强心利尿,改善心功能,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病的范畴,《内经》称之为“消渴”、“消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内分泌代谢病,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及机体免疫机能失调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本病发病率日益增高。现将笔者运用生脉饮合增液汤加味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向来多从"阴虚燥热"立论,然而临床发现阳虚证更为常见,以脾阳虚证尤甚,应用"温运脾阳"法,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故引述古代医家对消渴病的认识并结合临床体会,从理论依据、病机作用、治法治则等方面论述消渴病与脾阳虚的联系,认为消渴病发病病机与脾阳虚密切相关,脾阳虚是消渴病的重要证候,在中医治疗中应重视温运脾阳,为中医药防治消渴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灸治疗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机能障碍4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 《陕西中医》1997,18(4):176-176
采用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糖尿病神经性膀胱机能障碍41例,总有效率90.2%。提示本法有温阳、行气、利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阴阳学说阐明了消渴病温阳的必要性,通过阳气、肾阳、脾阳的重要性论证了温阳法治疗消渴病理论的正确性,对温阳法治疗消渴病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