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气管切开病人ICU内肺部感染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其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3月~2011年3月ICU病房收治,并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人共22例.对22例患者进行深部痰液提取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了解所感染茵群的种类、分布及药敏情况.分析肺部感染原因,探究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 经痰培养和血培养获得肺炎链球茵9例,铜绿假单胞茜8例,耐甲氧西林金葡茵3例,鲍曼不动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各1例.病人ICU内肺部感染主要由于病人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呼吸机的使用、ICU病房无茵环境遭到污染.结论 积极分析感染原因,根据痰液情况,适度湿化呼吸机,严格管理ICU病房环境,加强无菌意识,对病人术后气管切口进行有效护理可有效预防、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感染原因,并探讨去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气管切开ICU肺部感染的患者44例,均留取深部痰液进行病原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了解其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同时,分析感染的原因,以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肺炎链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是患者的主要感染病原菌;呼吸功能受损、ICU病房环境、应用呼吸机、消毒隔离制度不严等均是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分析ICU气管切开患者的感染原因,并适当予以气道湿化,加强ICU病房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切口护理,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CU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 48例气管切开患者,其中12例发生肺部感染,回顾性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导致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包括呼吸道防御机能受损、胃内容物反流和呼吸机的使用、护士无菌观念不强、ICU病房环境污染等.通过加强ICU病房环境管理、气管套管的管理、气管切口的护理、体位的管理,正确选用吸痰管,采用特殊的排痰方法,根据痰液黏稠度进行有效气道湿化,加强无菌操作意识,预防食物反流误入气管等措施后,肺部感染均得到控制,无一例因感染而死亡.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发生后,应积极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4.
分析儿科ICU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痰液病原菌分布情况,探讨相应护理措施。对139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9例患儿痰液培养出151株病原菌,排在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护理对策为重视重症监护病房环境消毒,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加强患儿呼吸道管理,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外科ICU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脑外科ICU168例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肺部感染发生率51.2%。年龄≥60岁、昏迷≥3天、气管切开、频繁吸痰和雾化吸入、机械通气、吸烟史、营养状态、空间面积使用不足为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强化ICU工作人员培训教育;正确认识肺部感染,护士发挥多重角色作用;加强ICU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操作程序;加强呼吸道管理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吸痰、雾化吸入,合理吸痰;合理使用床位空间面积预防交叉感染,教育和指导患者的健康行为。重视ICU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避免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病房管理、改善ICU工作环境是降低肺部感染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综合ICU气管插管病人并发ICU内肺部感染的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其原因,并寻求护理防护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ICU住院行气管插管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病人50例,通过采取深部痰做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了解感染菌群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培养出6种细菌,其中杆菌4种占66.7%,球菌2种占33.3%.结论: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卫生制度.做好气管插管的护理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是解决气管插管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ICU内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重症监护病房接诊的90例行气管切开手术的病人的肺部感染资料进行了总结.结果:90例患者中,30例发生了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3.33%.分离培养出48株病原菌,其中30株革兰氏阴性菌和13株革兰氏阳性菌及6株真菌,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菌的混合菌群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病菌.结论:ICU内行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是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感染菌群多样,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李建华 《中外医疗》2009,28(26):130-130
目的分析ICU病人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对应的护理措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我院ICU病房发生的30例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ICU病人肺部感染与患者气管切开、医疗设备、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多因素有关。结论加强ICU消毒,加强无菌观念,减少医源性操作造成的感染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等是控制肺部感染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医学科(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ICU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为患者自身因素和医源性感染两大类.结论 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护理工作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应加强病房管理和感染监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并加强呼吸道管理措施,可避免和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与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找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与护理过程及环境之间关系与致病菌种,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颅脑损伤者气管切开术后的肺部感染率。方法:对125例气管切开术后有肺部感染患者全部进行痰细菌培养,同时对护士双手、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各随机取样20份作细菌培养,以便对照。结果:125例肺部感患者痰培养细菌9种129侏;20位护士手未消毒时手表面培养细菌356株;病房床头柜、床单在未消毒时取样20份物体表面培养细菌361株;颅脑损伤病房空气消毒时取样20份培养细菌273株。其细菌种类均有类同。显示患者肺部感染的菌种与后三者密切相关。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的环境卫生和护理好坏直接影响其肺部感染率,只有加强护理的无菌操作,重视和落实好环境的清洁消毒卫生,才能大大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春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45-1745,1747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能解除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改善呼吸困难,但术后肺部感染的机会较多,有文献报告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达100%[1].通过总结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ICU 36例行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结果,对我院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现状分析,建立有效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李艳花  郑永红 《吉林医学》2013,(30):6401-6401
目的:进一步研究新生儿相关性呼吸机肺炎的主要病菌,以及主要的预防及护理对策,从而有效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方法:收集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的37例新生儿采用口气管插管的方式,使用呼吸机的时间超过48 h,在无菌环境中操作,从气管导管的深部,单手带无菌手套采集分泌物,并放在无菌培养管中进行2448 h培养,详细观察结果。结果:对收集的37份痰标本进行观察分析,18例阳性,占48.65%。其中4例样本存在着2种致病菌,占22.20%。引发新生儿相关性呼吸机肺部感染的细菌占前五位的是: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草绿色链球菌,产检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结论:一定要严格进行日常的无菌操作以及物品的消毒,同时,还要检测本区域的细菌流行状况,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的缩短器械通气的时间,降低相关性肺炎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ICU危重患者气管切开后诱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ICU出现的40例行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行气管切开而未发生肺部感染的74例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诊疗护理措施,总结护理方法及要点。结果具有吸烟史、呼吸系统疾病、护理人员年资低、长期使用大量抗生素、应用H2受体阻滞剂及制酸剂、多人同处一间病房等是ICU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做好病房的清洁、消毒工作,选择高技能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ICU气管切开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ICU收住的肺部感染患者158例,根据痰液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为PDR-Ab组(n=43)和NPDR-Ab组(n=115),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PDR-Ab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DR-Ab组入住ICU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以及在神经系统疾病、呼吸机使用、气管切开、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管、使用碳青霉烯类者所占的比例均明显长于或高于NPDR-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入住ICU时间、气管切开、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碳青霉烯类是发生PDR-Ab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49、1.153、0.816、2.135,P<0.05)。结论入住ICU时间、气管切开、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碳青霉烯类是发生PDR-Ab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PDR-Ab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多种ESβL细菌暴发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ICU5例患者痰液、尿液及环境标本按常规方法培养,K-B法及E-test法确认产ESβL细菌。结果患者均由呼吸机湿化液受污染导致感染,感染者均有相同的耐药菌谱。经呼吸机管路及环境彻底消毒,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控制了ESβL菌的暴发。结论加强对ICU产ESβL细菌的监测,及时清除污染源、医护人员严格洗手、隔离被感染源和定植患者是控制感染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危重病人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情况,探讨其防治策略及细菌耐药性. 方法 回顾158例ICU病人医院内肺部感染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结果. 结果 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细菌特别是气管切开后病人肺部感染细菌培养阳性,占26.58%,培养出致病菌10 种共66 株,以革兰染色阴性(G-) 杆菌为主,共43 株,占65.15%,革兰染色阳性(G+) 球菌为,共12株,占28.57%,另11株为真菌,占26.17%.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13例,控制4例,死亡25 例,死亡的25例中肺部感染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耐药普遍. 结论 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体主要以G- 杆菌为主,肺部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肺部感染是气管切开病人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过去未见文献规定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模式,我们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每24小时更换吸痰管一次,吸痰过程中及切口换药时无菌观念不强。认为呼吸道与外界相通,本身并非无菌,结果,肺部感染率达到90%以上,病人常常因肺部感染难以控制而迟迟不能出院,多次痰培养、更换抗生素,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延长了平均住院日,降低了床位周转率,为此,自1995年12月,我们积极分析气管切开病人并发肺部感染的因素,力求使医源性感染因素降到最底限,建立了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改进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方法,注意吸痰管的使用及消毒,使肺部感染率由过去的90%以上降至10.3%,缩短了病程,提高了病人的护理质量,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危重病人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医院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情况,探讨其防治策略及细菌耐药性. 方法 回顾158例ICU病人医院内肺部感染痰培养的病原菌及药敏实验结果. 结果 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细菌特别是气管切开后病人肺部感染细菌培养阳性,占26.58%,培养出致病菌10种共66株,以革兰染色阴性(G-) 杆菌为主,共43株,占65.15%,革兰染色阳性(G+)球菌为,共12株,占28.57 %,另11株为真菌,占26.17%.经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痊愈13例,控制4例,死亡25例,死亡的25例中肺部感染均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其耐药普遍.结论 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病原体主要以G-杆菌为主,肺部感染可使病情加重,是导致病人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提高气管插管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10例气管插管并发呼吸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气道湿化不够及有效排痰不足易导致呼吸道梗阻;病人因素:有误吸、严重肺部毒染、痰液较多及无咳嗽反射的病人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结论对有误吸、严重肺部感染、痰液较多及无咳嗽反射等高危患者,充分湿化气道及有效促进排痰是预防气管插管并发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的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神经外科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痰培养、药敏试验、ESBL、MRSA、PHRSP的监测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铜绿假单胞菌和MRSA进行噬菌体分型。结果该组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89%,大多数出现在气管切开后3—6d,病死率显著高于无医院肺部感染者(P〈0.05)。共培养出375株优势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1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86株、真菌79株。3次培养结果一致者按1株计算,79株真菌全部混合细菌感染。结论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与应用地塞米松、H2-受体拮抗剂及酸泵抑制剂无关,与颅脑损伤程度、医院环境污染、细菌二重感染有关,应在1周内进行痰涂片检菌和培养,根据药敏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