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AFP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用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仪进行定量检测;GP73采用ELISA法作定量检测,分别对PHC组105例,普通肝病组47例,其他肿瘤对照组43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进行两项指标的定量检测和分析。结果 PHC组血清GP73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肝病组、其他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AFP及二者联合检测对诊断PHC的灵敏度分别为79.05%、62.86%、94.29%,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71、0.95。结论 GP73和AFP联合检测能提高PHC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射频消融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为肝癌患者谋求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阜阳市人民医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射频消融辅助下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前后甲胎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825,P0.0001),随访1年患者的生存率为78.3%。结论射频消融辅助下的肝癌手术在临床实践对肝癌患者尤其是晚期肿瘤伴肝内转移瘤无法行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可靠、安全性高、创伤性相对较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a-L-岩藻糖苷酶(AFU)、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原发性肝癌(HC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应用ELISA法测定120例HCC患者,120例肝硬化患者,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FU、GP73水平,比较各组血清AFU、GP73阳性表达情况,分析血清AFU、GP73阳性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应用受试者特异度曲线(ROC)分析血清AFU、GP73在肝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HCC组血清AFU、GP73水平及阳性表达率高于肝硬化组、慢性肝炎组及对照组(P0.05),而肝硬化组血清AFU、GP73水平及阳性表达率高于慢性肝炎组及对照组(P0.05),而慢性肝炎组血清AFU、GP73水平及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中,不同浸润程度、临床分期、淋巴转移、血管侵犯、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血清AFU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期、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Child-Pugh分级的患者GP73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U诊断肝癌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6.00%,准确率为94.54%;GP73诊断肝癌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6.00%,准确率为92.73%。结论血清AFU、GP73表达水平升高与HCC发生及病情进展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测定血清AFU、GP73水平将有助于评价HCC发生及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高尔基蛋白(GP73)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肝癌患者93例,对照人群共71例(包括健康人,肝硬化,及慢性肝炎患者),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采用WesternBlot方法和ELISA方法检测高尔基蛋(q73(GP73)。结果GP73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3,当35.76ng/ml为GP73诊断肝细胞癌的cut.off值时,GP73检测肝细胞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6%和85.9%。AFP阳性的肝癌组23.4%(11/47)GP73阴性,如果单用GP73检测,会漏诊23.4%。AFP阴性同时GP73阴性占(6/93)6.4%,联合检测AFP、GP73,肝癌漏诊率降低至6.4%。肝硬化组GP73浓度均值大于慢性肝炎及正常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型肝炎肝癌组GP73浓度均值高于乙型肝炎及非病毒性肝炎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P73诊断肝细胞癌的敏感性优于AFP。GP73、AFP联合应用有较好的互补性,可以有效避免可能发生的AFP阴性病例的漏检。GP73可成为鉴别肝硬化、肝癌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有一定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及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亲和吸附法法检测68例PHC患者、42例肝硬化患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GP73以及AFP-L3的含量,计算AFP-L3占总AFP的比率。结果检测血清GP73诊断PHC的临界值为123.8μg/L,曲线下面积为0.909,95%可信区间为0.835~0.957,诊断灵敏度为72.1%,特异度为91.4%;血清AFP-L3诊断PHC临界值为10.53%,曲线下面积0.885,95%可信区间为0.826~0.940,诊断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93.9%;PHC组血清GP73及AFP-L3含量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及对照组(P<0.05)。与GP73及AFP-L3单项检测比较,二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PHC诊断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以及总有效率(P<0.05),而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P73及AFP-L3含量在PHC患者血清中明显增高,且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PHC诊断效率,可作为PHC诊断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372-1374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P73和AFP-L3在HCC组(85例HCC患者)腹腔积液脱落癌细胞及HCC组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CC组患者和正常组(80例正常人)腹腔积液GP73和AFP-L3含量,对比分析两者数值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CC组的腹腔积液脱落癌细胞GP73和AFP-L3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1.7%(78/85)、81.2%(69/85),HCC组的肝组织GP73和AFP-L3阳性表达率分别是94.1%(80/85)、84.7%(72/85),二者之间的GP73和AFP-L3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腹腔积液GP73和AFP-L3含量分别为(294.4±105.8)pg/ml,(637.6±121.3)pg/ml,正常组腹腔积液GP73和AFP-L3含量分别为(20.1±24.5)pg/ml,(1.3±0.5)pg/ml,差异有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和AFP-L3在HCC腹腔积液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腹腔积液中GP73和AFP-L3联合检测对HC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90%以上是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癌的全球发病率已超过62.6万/年,其中55%发生于我国[1],在我国各种癌症病死率中肝癌高达第2位[2]。因此,肝癌的诊治水平对延长患者的生命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肝癌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PHC)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农村和城市分别处于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以细胞恶变程度强及死亡率高为其主要特征。近些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癌症并非如此可怕,有研究显示2/3癌症患者可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若癌症患者能早期发现,其治愈率高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肝癌(PH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位[1]。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是外科手术切除[2],但因患者就诊时大多属于中晚期,又因肝癌的多中心起源、肿瘤临近大血管和胆管以及合并肝硬化导致肝脏储备功能差等因素,使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术后肿瘤复发率高[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宝应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均给予C T与磁共振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及影像学表现.结果:以病理结果为标准,C T检查出阳性32例,诊断符合率为80.00%,核磁共振检查出阳性38例,诊断符...  相似文献   

11.
12.
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其发病率、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虽然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目前认为与环境污染、肝炎、高龄等因素有关阻引。  相似文献   

13.
周延汉 《临床医学》2016,(12):90-91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术在原发性小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原发性小肝癌患者96例,均在CT引导下实施射频消融术,进一步对手术疗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肿瘤直径<2.5 cm组缓解率与完全缓解率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AF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93,P<0.05)。经30 d随诊,无患者有肝功能恶化情况发生。经随访,由于肝功能衰竭、肝功能恶化或并发其他脏器衰竭等原因死亡共8例,总病死率为8.33%。出现并发症5例,发生率为5.21%。结论对于原发性小肝癌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治疗有显著疗效,此术式操作简单、创伤少、术后并发症低、恢复速度快;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PHC)为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多缺乏典型表现,起病隐匿,且不少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故死亡率较高[1]。另外,因中国属于多种慢性肝病的高发地区,进而造成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其诊断早期主要依赖CT、MRI、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与甲胎蛋白(AFP)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血清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及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6例与健康体检者48名,分别设为肝硬化组与健康组。对比三组以及PHC组不同病理分期者AFP、GP73及GPC3水平;比较PHC不同预后者的一般资料及AFP、GP73及GPC3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HC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AFP、GP73及GPC3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PHC的效果。结果 AFP、GP73、GPC3水平:PHC组>肝硬化组>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不同病理分期者AFP、GP73、GPC3水平:Ⅳ期>Ⅲ期>Ⅱ期>Ⅰ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45例,预后不良组7例。两组性别、年龄、BM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酶原、红细胞计数、载脂蛋白A1、GG...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治疗非手术适应证小肝癌疗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作为治疗非手术适应证原发性小肝癌(SHCC)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3cm的HCC行超声引导下RFA,肿瘤平均大小2.5cm,同期行手术切除治疗的34例<3cm的HCC作为对照组。肿瘤平均大小2.6cm。回顾性分析RFA组与手术切除组治疗小肝癌的疗效及生存率。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分析两组间数值的差异性,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两组病例的生存率。结果平均生存时间RFA组为(54.9±3.8)个月,手术组为(55.6±5.0)个月;1、2、3、4年总生存率RFA组分别为95.9%、87.0%、74.5%和61.9%,手术组为94.1%、87.8%、75.3%和70.7%(P=0.743);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RFA组82.8%、70.1%、57.5%,手术组85.1%、69.7%、57.1%;二者间均无明显差异(P=0.935)。RFA组3年以上总生存率较手术组略低;RFA组局部复发率为4.8%(4/84灶)。结论RFA因用时短、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成为非手术适应证的SHCC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并可获得接近手术治疗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后行整体护理。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地减少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术后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微创新技术,而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王静玉  丁莉  周颖 《系统医学》2022,(13):36-40
目的 分析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诊断中,采取血清GP73和AF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20例PH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PHC组;同时选取同时期收治的20例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纳入LC组;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纳入CHB组;2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参照组。针对入选人员均采取血清学GP73和AFP检验,对比单一血清学指标检验与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结果 4组受检者血清GP73、AFP水平方面,PHC组>LC组>CHB组>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不同检测方案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LC组、CHB组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CH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参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受检者中阳性20例(PHC患者)、阴性60例(非PHC患者);单一血清GP73检测,阳性14例、阴性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0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中行不规则切除17例,半肝切除9例,右肝后叶切除3例,左半肝+右肝前叶癌肿切除1例;同时行胆囊切除2例,脾动脉结扎1例。30例患者的肝癌均顺利切除,无死亡病例。结论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 P73)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兴化市第三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的甲胎蛋白(AFP)阳性(>10 ng/mL)患者117例,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51例为肝癌组,将66例非肝癌患者分为肝硬化组32例,慢性乙型肝炎组24例,选取同一时期排除相关肝病患者10例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G P73含量,并作各组间水平比较。结果肝癌组GP73水平为(117.63&#177;25.78)ng/mL ,明显高于肝硬化组的(81.24&#177;18.49)ng/mL、慢性乙型肝炎组的(78.12&#177;16.01)ng/mL和对照组的(45.49&#177;8.78)n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P73诊断原发性肝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1。结论 GP73可以作为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的分子标志物,对临床具有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