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48  
抗精神病药的问世 ,使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获得了重大的突破 ,但仍有 30 %~ 60 %的患者对充分的药物治疗缺乏反应或者仅有部分反应[1] 。资料显示 ,即使在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 ,也有约 1 4%的患者难以获得预期的疗效 [1]。调查发现 ,经标准抗精神病药足时足量治疗而无明显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翟书涛一、前言传统抗精神病药物的问世后开辟了精神病治疗的新纪元,但仍有30%~6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治疗无效或仅有部分反应(lieberman,1993)。因此,探讨“难治”形成的原因及处理便具有临床现实意义[1]。...  相似文献   

3.
难治性癫痫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难治性癫痫是指临床经过迁延 ,对抗癫痫药物治疗反应差的癫痫 ;儿童以Lennox Gastaut综合征 ,成人以难治性颞叶癫痫为代表。真正的难治性癫痫仅为癫痫人群中的一小部分 ,约占 2 0 %~ 2 5 %。用严格的定义来规范难治性癫痫是因为近 2 0余年来外科手术已成为难治性癫痫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选择癫痫灶切除的患者应符合难治性的标准。不应将凡是治疗效果不佳者均归入难治之列。临床实践证明 ,只要通过及时而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 ,大部分癫痫发作均有可能得到缓解乃至痊愈。一、难治性癫痫的定义难治性癫痫是指临床经过迁延 ,…  相似文献   

4.
舍曲林与舒必利合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是指按通用方法进行治疗而不能获得理想疗效的一群患者。包括:过去5年对三种药物剂量和疗程适当的抗精神病药物(三种中至少有两种化学结构是不同的);足量足疗程治疗反应不佳;或不能耐受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或即使有充分的维持治疗或预防治疗,病情仍然复发或恶化的患者。作者为了验证上海徐俊冕教授提出的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新经验,采用盐酸舍曲林(左洛复)与舒必利治疗2例慢性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均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复性、发作性和短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失常为特征。癫痫在国内的患病率在4‰~7‰之间,虽然其中70%的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控制发作,但仍有约30%的患者由于药物控制癫痫发作不满意,或无法耐受多种药物联合应用造成的毒副作用,而成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而言,手术切除致痫区或离断致痫网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不明,即使经充分有效治疗后,仍有30% 以上的患者由于疗效欠佳 发展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造成重大疾病负担。现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现状、神经病理机制、潜在 治疗靶点及疗效预测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能够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利培酮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3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换用利培酮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入组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并符合Kane(1997)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条件[1] :过去 5年迁延未愈或反复发作 ,且对 3种不同结构药物经足量足疗程治疗反应不良者 ;阴性症状与阳性症状量表 (PANSS)总分 >6 0分 ;排除躯体及脑器质性疾病及慢性衰退型精神分裂症。用交叉、渐进方法停用原抗精神病药。均单一应用利培酮 ,初始剂量 0 5~ 1mg/d ,2周内增至 4~ 6mg/d。治疗剂量为 3~ 8mg/d。平均为 (5 11± 1 96 )mg/d。…  相似文献   

8.
药物难治性癫痫外科治疗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癫痫是危害较大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在4‰~6‰.在我国有近600万癫痫患者,其中20%~30%患者对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是癫痫外科治疗的主要目标[1,2].近二十年来,随着神经电生理技术和神经影像学的飞速发展,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术前定位和评估取得了明显的突破,外科手术已成为癫痫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2].同时,随着外科麻醉和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尤其是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应用,使癫痫的外科治疗越来越安全有效,外科治疗已成为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主要手段[2,3].  相似文献   

9.
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精神分裂症(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仍是当前精神病学治疗中的一大难题,自1978年我们对精神障碍的患者进行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其中精神分裂症15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对象:本组手术对象是合肥市精神病医院因反复住院难治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5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2例;年龄20~40岁,平均为32.9岁;病期5~26年,平均12.8年;住院次数最短3次,最长12次,平均6.1次。  相似文献   

10.
尽管目前癫痫的药物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20%~30%的患者对癫痫药物治疗反应差,部分癫痫发作难以有效控制,即所谓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癫痫病灶切除术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找到确切病灶,而且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不佳。1988年,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开始应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部分性癫痫,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长春西汀联合氟西汀治疗组(观察组)与氟西汀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疗程4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清单胺类递质的水平。结果治疗2、4周末,观察组和对照组经HAMD及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E、DA、5-H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清NE、DA、5-HT含量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安全性上,两组中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长春西汀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139.6±23.5)mg/d和利培酮组(5.8±0.6)mg/d,疗程为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 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分别于入组时(基线)、治疗后第2、4、6、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从第2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PANSS阴性症状分在第4周末起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CGI-S总分第2周末开始各时点较治疗前下降(P<0.05);齐拉西酮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利培酮组为78.4%,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6%(12/45)和51.1%(2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培酮组体质量增加(1.1±1.3)kg,齐拉西酮组体质量减少(1.4±1.5)kg,在锥体外系有关的副反应、血细胞、肝功能、心电图异常及自主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方面利培酮组明显高于齐拉西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等同于利培酮,而不良反应全面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3.
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 (LOAD) is an age-related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gradual loss of synapses and neurons, but its pathogenesis remains to be clarified. Neurons live in an environment constituted by neurons themselves and glial cells. In this review, we propose that the neuronal degeneration in the AD brain is partially caused by diverse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 first discuss various environmental stress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responses at different levels. Then we propose som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specific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particular, hypothalamic-pituitary adrenal axis dysfunction at the systemic level; cerebrovascular dysfunction, metal toxicity, glial activation, and Aβ toxicity at the intercellular level; and kinase-phosphatase imbalance and epigenetic modification at the intracellular level. Finally, we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developing new strategi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LOA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stress. We conclude t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LOAD through multiple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集体心理干预时慢性精神分裂症自知力的影响,寻找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好方法.方法 将80例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给予集体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自制的依从性评估表,于入组前、结束时分别对每位患者各评定1次,共12周.结果 治疗结束时,干预组成员在自知力和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精神症状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集体心理治疗可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改善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验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救治45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结果4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20例(44.4%),中残7例(15.5%),重残4例(8.9%),植物状态2例(4.4%),死亡12例(26.7%)。直接死亡原因:原发脑干损伤并发脑内血肿8例,慢性全身衰竭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直视下脑疝复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大面积脑水肿颅内高压患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rebral hemorrhage,HICH)是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脑卒中患者的10%-20%,早期病死率可高达49.4%。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提高;而外科手术的干预,使其病死率有所下降,但致残率居高不下。如何提高手术疗效和患者生存质量,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努力的方向。微侵袭血肿清除术因其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目前国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联合亚低温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镜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内镜治疗组22例(甲组),神经内镜联合亚低温治疗组18例(乙组),术后3个月根据GCS评分,甲组恢复良好1例,中残4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5例;乙组恢复良好4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压比较第1天两者差异不明显,但第2、3天亚低温组颅内压明显降低.结论 神经内镜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20.
There are several major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including apoptosis of cho- linergic neurons, overactivity or overexpression of 13-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 1 (BACE1) and inflammation. In this study, we synthesized a 19-nt oligonucleotide targeting BACE1, the key enzyme in amyloid beta protein (AI3) production, and introduced it into the pSilenCircle vector to construct a short hairpin (shRNA) expression plasmid against the BACE1 gene. We transfected this vector into C17.2 neural stem cells and primary neural stem cells, resulting in downregulation of the BACE1 gene, which in turn induced a considerable reduction in reducing AI3 protein production. We anticipate that this technique combining cell transplantation and gene ther- apy will open up novel therapeutic avenue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particularly because it can be used to simultaneously target several pathogenetic changes in the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