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经皮椎体成形、后凸成形和Sky成形术的中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后凸成形和膨胀式椎体成形器(Sky)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6月我院开展的经皮椎体成形术14例、后凸成形术8例和Sky成形术6例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及手术后1年、5年椎体后凸畸形Cobb角及疼痛缓解效果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无临床并发症;经皮椎体成形术在椎体后凸畸形Cobb角矫正方面差于后凸成形手术和Sky成形术,手术后即刻疼痛缓解效果类似于后凸成形术和Sky成形术,但后凸成形术和Sky成形术于术后1年及5年疼痛复现率高于经皮椎体成形术。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凸成形术和Sky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经皮椎体成形术有更好的中期疼痛缓解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6月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患者78例92个椎体,局部麻醉行经皮椎弓根穿刺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强化压缩骨折椎体,对术前术后腰椎疼痛,手术椎体前缘高度等数据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前后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低于5%;术后3d疼痛缓解明显,VAS评分为(1.8 ±1.2);较术前VAS评分(7.2 ±1.6)明显下降,主观治疗满意度为96%;术后自由下地站立时间为(5.6 ±2.7)d; 2例术后出现一侧下肢疼痛麻木,经对症治疗好转,不影响下肢功能;5例出现无症状椎管内骨水泥渗漏,7例出现椎体周围骨水泥渗漏,没有症状未予处理.结论 经皮椎弓根椎体成形术对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近期治疗效果良好,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满意,有效的强化骨折椎体的强度,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间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9例患者进行随访,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MiGill—Melzack疼痛分级法,并在X线侧位片上测量后凸畸形Cobb角。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相对于术前.术后及随访时VAS评分、MiGill—Melzack评分及Cobb角均有改善(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强椎体强度和脊柱稳定性,适用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与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椎体病变患者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VP)手术方式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有13例出现少量椎体旁骨水泥渗漏;30例术后随访2~24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期间,患者的胸腰椎病变处疼痛明显缓解。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及椎体肿瘤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13例(共15椎体)严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所有手术行双侧椎弓根入路置入球囊撑开复位后用骨水泥填充,均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观察术后椎体高度及脊柱后凸改善情况和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48个月,平均30.1个月。所有患者疼痛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后突成角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未出现肺栓塞、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具有复位效果好、畸形矫形效果明显、疼痛缓解好的优点,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应用。方法在C臂X光机引导下,经皮沿两侧椎弓根入路置入球囊对压缩椎体进行膨胀扩张,使骨折复位后,取出球囊,注入骨水泥进行椎体成形。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优势主要在于: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止痛效果确切,有效恢复重建椎体高度,减少后凸畸形,减少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高粘度和普通粘度骨水泥在骨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V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择期行VP手术的65例患者按照骨水泥使用的不同分成高粘度骨水泥组和普通骨水泥组,比较2组术后的后凸Cobb角、VAS和ODI评分、骨水泥渗漏和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结果 手术后,高粘度骨水泥组的后凸Cobb角、VAS和ODI评分均低于普通骨水泥组,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低于普通骨水泥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粘度骨水泥比较,高粘度骨水泥在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减少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Sky骨扩张器治疗疼痛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07年1月,采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疼痛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34例38椎,患者椎体后壁完整,术前均无脊髓和神经根受损的症状和体征.采用经皮穿刺单侧椎弓根置入Sky骨扩张器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用骨水泥进行充填.比较手术前后疼痛缓解程度与Cobb角的变化.结果 34例患者术后24 h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1 d可下床行走,术后3 d出院,2例2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少许渗漏至椎间隙,未见神经压迫症状.手术前后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4~10个月,平均7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8±0.4)分,椎体高度未见明显丢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Sky骨扩张器治疗疼痛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较好地纠正后凸畸形,有效恢复并保持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对照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水泥注入量、渗漏率,手术前后的VAS评分、Cobb's角和椎体高度,以及术后1月和1年疗效比较。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均有显著效果,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注入量和渗漏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Cobb's角和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和1年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有较好的疗效,均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特点,PVP操作较为简单,但其骨水泥渗漏率较高,PKP可大大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对于后凸畸形可有效纠正,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14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使用Sky膨胀式椎体成形器进行经皮后凸成形术,比较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与Cobb’s角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s角有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Sky的后凸成形术止痛效果良好,能纠正后突畸形,有效恢复并保持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间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34例。其中19例经单侧椎弓根穿刺,15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按照VAS疼痛评分、影像学资料分别对患者疼痛、椎体高度和Cobb’s角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10~12个月随访,两种穿刺方法VAS疼痛评分、影像学资料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术后1年单侧组与双侧组比较,伤椎前缘的高度、椎体后凸Cobb’s角有显著性差异(P<0.05),VAS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是有效的。②双侧穿刺在伤椎前缘高度的恢复、椎体后凸Cobb’s角的改善方面优于单侧穿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与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9年10月本科室收入治疗的48例的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病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单号入观察组,双号入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经皮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64例(68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侧入路组(33例)与双侧入路组(31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bb角、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 术前、术后24h、术后3个月,单侧入路组VAS评分分别为(8.42±1.33)、(2.21±1.67)、(2.09±1.58)分,Cobb角分别为(31.24±9.12)°、(14.21±9.21)°、(14.43±9.36)°;双侧入路组VAS评分分别为(8.36±1.52)、(2.13±1.80)、(2.00±1.71)分,Cobb角分别为(30.84±8.77)°、(13.94±8.87)°、(14.07±9.87)°,两组患者术后24h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l);且两组同一时段VAS评分、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入路组和双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5.00±8.76)、(72.00±9.3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皮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与术者接受的X线辐射小等优点,且可以达到和经皮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相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侧分次法椎体成形术对急性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46例(共82椎)急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单侧椎体成形治疗,即利用球囊式椎体扩张器,采取单侧分次经皮穿刺的方法,对病椎进行扩张,并于扩张后行骨水泥填充;观察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下腰痛(JOA)评分水平,并比较病锥的前、后缘及中央高度的变化。结果:46例患者的椎体手术均顺利结束,所有患者均未表现出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3 d的VAS评分(3.21±0.36)分与术后6个月的(3.78±0.83)分均明显低于术前的(6.83±0.34)分,术后3 d的下腰痛JOA评分(21.58±0.39)分与术后6个月的(20.64±0.95)分均明显高于术前的(16.13±0.46)分,且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的病椎的前、后缘及中央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 d与术后6个月上述各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靶椎”高度再丢失不明显。结论:应用单侧分次椎体成形术治疗急性期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骨水泥弥散程度及减少椎管内骨水泥渗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小剂量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并与同期进行常规PVP的30例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60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小剂量骨水泥填充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平均为13.8%,常规填充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平均为29.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之间的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手术后第3天拍摄胸腰椎X线与术前X线相比,椎体前、中、后缘高度及椎体后凸角Cobb角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满意,小剂量骨水泥充填并不影响疗效,而且可以预防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微创穿刺方法,将特制耐高压球囊送入伤椎,用装有压力显示计的高压注射器,向球囊内缓慢匀速注入造影剂,球囊扩张,从而将被压缩的松质骨向四周挤压,使伤椎膨胀并恢复一定高度,经C型臂X线机透视观察确认纠正后凸畸形及恢复高度满意后计量压力与容量,抽出造影剂。将同量含钡拉丝后期骨水泥注入由球囊扩张而产生的空腔内,通过C型臂X线机观察确认骨水泥充满空腔,骨水泥推杆夯压骨水泥直至其完全固化后完成手术。结果19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消失,术后24h内即可下床活动。经X线检查确认压缩骨折的椎体高度恢复理想,术前Cobb角平均为25.8°,术后2d平均10.9°(P〈0.05)。术后随访1~28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方式,无疼痛,伤椎高度维持较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的疼痛缓解情况及后凸畸形改善情况。方法总结我院自2005年08月~2009年07月,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31例(女29例,男2例),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天对其疼痛及后凸畸形程度进行评估,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3天患者的VAS疼痛评分由术前7.9±1.8降至2.3±1.1(P〈0.05),而患者的Cobb角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减小。结论椎体成形术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患者机体生理功能恢复,但对于后凸畸形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小剂量骨水泥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0例,并与同期进行常规PVP的30例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60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6.8个月)随访,小剂量骨水泥填充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平均为13.8%,常规填充的患者骨水泥渗漏率平均为29.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两组之间的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手术后第3天拍摄胸腰椎X线与术前X线相比,椎体前、中、后缘高度及椎体后凸角Cobb角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满意,小剂量骨水泥充填并不影响疗效,而且可以预防骨水泥渗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单、双侧椎弓根途径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优越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5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单侧组28例和双侧组25例,单侧组经一侧椎弓根行PVP,双侧组经两侧椎弓根行PVP。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程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改善率、椎体高度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VAS改善率、椎骨高度恢复及骨水泥在椎体内弥散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侧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双侧组,术中X线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均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脊髓神经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单、双侧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可取得同样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单侧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患者痛苦小等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