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配伍联合顺铂(DDP)影响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8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DDP)、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组(H)、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组(M)、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组(L)、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顺铂组(H+DDP)、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顺铂组(M+DDP)、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顺铂组(L+DDP),每组8只,给药15 d,Western Blot及Real-time 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TF、HGF、FVⅡ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H、M、H+DDP、M+DDP组TF、HGF、FVⅡ蛋白及mRNA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并与剂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DDP组相比,H+DDP组TF、HGF、FVⅡ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黄芪、莪术配伍可能是通过下调TF、HGF、FVⅡ蛋白及mRNA表达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联合顺铂(DDP)抗肝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顺铂组(DDP,2 mg·kg-1,ip),黄芪-莪术高、中、低剂量(H,M,L,12,6,3 g·kg-1·d-1,ig)组,黄芪-莪术高剂量+顺铂组(H+DDP),黄芪-莪术中剂量+顺铂组(M+DDP),黄芪-莪术低剂量+顺铂组(L+DDP),每组8只。采用Td T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观察黄芪-莪术联合顺铂对人肝癌细胞Hep G2的原位诱导凋亡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对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观察人肝癌裸鼠肿瘤组织中microRNA(miR)-122a,miR-221,miR-151的表达。结果:H,H+DDP,M+DDP,L+DDP组均有肿瘤细胞凋亡,镜下观察肿瘤细胞核内呈棕黄色,核高度凝聚,部分细胞脱落,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的凋亡现象发生(P0.05,P0.01),以H+DDP组诱导凋亡作用最为显著。与模型组比较,H,M,H+DDP,M+DDP,L+DDP组血清中Bcl-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以H+DDP组降低最为显著。与DDP组比较,H,M,L,H+DDP,M+DDP,L+DDP均能显著上调miR-122a的表达(P0.01),H+DDP对miR-221,miR-151的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结论:黄芪-莪术能显著诱导人肝癌细胞Hep G2凋亡,且诱导凋亡作用与剂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显著下调Bcl-2表达,上调miR-122a,下调miR-221,miR-151的表达有关,与DDP合用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松友饮对高转移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肿瘤生长、转移和生存期的影响。方法:以肝癌细胞(MHCC97H)细胞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32只成模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C0和松友饮剂量递增的C1、C2和C3组,肝脏接种肿瘤24h内开始1次/d灌胃给药,连续5周,每周测体质量。第35d处死裸鼠,计算肿瘤体积及转移情况。另选12只成瘤裸鼠分成对照组和松友饮组,选择上述结果中最合适的剂量,观察生存期。结果:C0、C1、C2和C3组肿瘤体积分别为(2072.73±801.23)mm3、(1779.48±969.59)mm3、(976.30±608.01)mm3和(959.99±376.47)mm3,C2、C3与C0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C2组抑瘤率52.90%,肺转移程度明显下降。按C2组剂量给药,裸鼠生存期(75.00±3.86)d,对照组(52.00±2.34)d(P<0.01)。结论:连续5周松友饮灌胃抑制HCC裸鼠模型肿瘤生长、转移,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对HCC病人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冬菊 《新中医》2011,(4):116-117
目的:研究苦参碱、顺铂(DDP)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卵巢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SKOV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苦参碱组予苦参碱腹腔注射治疗;DDP组予DDP注射治疗;联合用药组予苦参碱和DDP注射治疗;对照组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治疗。连续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并记录各组裸鼠及其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肿瘤体积和肿瘤生长抑制率。结果:移植人卵巢癌SKOV3细胞株的裸鼠均能成瘤,成瘤率100%,苦参碱对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抑瘤率迭57.56%。苦参碱组、DDP组、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的肿瘤体积及抑瘤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苦参碱组、DDP组比较,联合用药组肿瘤的体积明显减小(P〈0.05),抑瘤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苦参碱对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苦参咸及顺铂联合应用对移植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更强,二者具有协同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配伍联合顺铂(DDP)抗肝癌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8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DDP)、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组(H)、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组(M)、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组(L)、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顺铂组(H+DDP)、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顺铂组(M+DDP)、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顺铂组(L+DDP),每组8只,给药15 d,检测肿瘤新生微血管密度计数(CD34)、MMP-2、bFGF。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H、M、H+DDP、M+DDP组移植瘤组织微血管数目均减少(P0.05或P0.01),血清中bFGF、MMP-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DDP组相比,H、M、H+DDP、M+DDP组移植瘤组织微血管数目均减少(P0.05或P0.01),H、H+DDP组血清中bFGF、MMP-2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黄芪、莪术配伍可能是通过下调MMP-2、bFGF的表达对新生血管生成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芪-莪术药对是临床治疗肿瘤的常用组合,主要用于消化道相关炎症及肿瘤的治疗,临床所用配比也多不固定.为研究该药对在不同配比下抗肿瘤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该研究建立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药对不同配比对结肠癌小鼠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优选黄芪-莪术抗结肠癌效应最适配比.给药15d后测量肿瘤小鼠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药黄芪、莪术配伍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后,将其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顺铂组(DDP)(2mg/kg DDP腹腔注射)、黄芪莪术配伍高剂量组(H)[12g/(kg·d)灌胃]、黄芪莪术配伍中剂量组(M)[6g/(kg·d)灌胃]、黄芪莪术配伍低剂量组(L)[3g/(kg·d)灌胃],每组8只。观察黄芪、莪术配伍对原位移植瘤的作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组织HIF-1α、VEGF的表达。结果H、M、L组的瘤重抑制率为41.55%、26.48%、24.66%,瘤体积抑制率为42.91%、25.05%、23.95%,能抑制原位移植瘤的生长,H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免疫组化结果提示,H、M、L组HIF-1α、VEGF阳性表达IOD值均下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黄芪、莪术配伍对人肝癌裸鼠原位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能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其机制可能与对HIF-1α、VEGF表达的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骆殊  邵佳  沈洪  刘亚军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164-1165
目的通过研究黄芪与莪术配伍的抗肿瘤作用及对COX-2的抑制作用,探讨二者配伍后对于抗肿瘤是否具有增效作用。方法采用MKN-45裸鼠人原位胃癌模型,设黄芪与莪术的配伍组、黄芪组、莪术组、塞来昔布组和空白组,以电子天平检测各药物组的裸鼠原位移植瘤的质量,肉眼数取肝脏转移灶数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OX-2表达水平。结果各组于第3周对肿瘤生长、COX-2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并随时间延长而加强,于第6周表现出对肝转移的抑制作用。其中以配伍组和塞来昔布组的作用显著优于黄芪组和莪术组(P<0.01),且至第6周时配伍组对肿瘤肝转移和COX-2表达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塞来昔布组(P<0.05)。结论黄芪与莪术配伍后可以显著提高抗肿瘤作用,并且对COX-2的抑制作用也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对人乳腺癌MDA-MB-23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APS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生长、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将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接种于BALB/c-nu雌性裸鼠右侧腋窝皮下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18只乳腺癌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每天予生理盐水),APS低、高剂量组(200,400 mg·kg~(-1)),每组6只;每天灌胃给药200μL,连续21 d。实验结束,观察比较APS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荷瘤鼠肿瘤质量、瘤体体积的变化,计算肿瘤抑制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瘤体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乳腺癌肿瘤组织的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PS低、高剂量组中的乳腺癌肿瘤体积、瘤重减小(P 0. 05,P 0. 01),其肿瘤抑制率分别为37. 9%,57. 57%; HE染色观察APS干预组肿瘤组织均呈现明显形态学改变,组织细胞出现凋亡状态; TUNEL染色显示APS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增加;蛋白免疫印迹法发现,与模型组比较,APS低、高剂量组肿瘤组织中Bcl-2蛋白水平下降(P 0. 05,P 0. 01),Bax,Caspase-9,Caspase-7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0. 05,P 0. 01)。结论:APS能有效抑制MDA-MB-231乳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机制与APS影响乳腺癌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9,Caspase-7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鼻咽癌CNE2裸鼠多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顺铂组,黄芪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分别ip生理盐水,顺铂,10.40、5.20、2.60 g/kg黄芪注射液,4周后处死CNE2荷瘤裸鼠。通过移植瘤生长曲线、终末瘤质量,计算黄芪注射液的抑瘤率;采用HE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各组移植瘤组织细胞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黄芪注射液对各组裸鼠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p53、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结果黄芪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移植瘤体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瘤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瘤率分别为39.90%、30.77%;黄芪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移植瘤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移植瘤组织中Bax蛋白表达均呈阴性。结论黄芪注射液对人鼻咽癌CNE2荷瘤裸鼠移植瘤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组织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黄芪-莪术药对治疗大肠癌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其抗大肠癌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herapetutic Target Database(TTD),Drugbank数据库收集大肠癌疾病作用靶点;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得黄芪、莪术所含中药成分;运用Chem Mapper,Pharm Mapper数据库预测所选中药成分作用的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网络模型;利用Clue GO插件对靶点进行基因功能(GO)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黄芪-莪术药对活性化合物-大肠癌疾病靶点网络包含56个化合物和54个靶点,关键靶点涉及AMP激活蛋白激酶α1(PRKAA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环氧化酶2(PTGS2),胸苷酸合成酶(TYMS),肝羧酯酶1(CES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谷胱甘肽S-转移酶P(GSTP1),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gly A)等;靶点的基因功能偏向于肽基酪氨酸的磷酸化,调节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 1和ERK2信号串联,内皮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节等;重要的KEGG通路涉及癌症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等。结论:黄芪-莪术药对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以及增强机体免疫的多表型干预的网络模式产生抗大肠癌活性,其作用信号通路与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最为相关。  相似文献   

12.
当归莪术延胡索及其配伍对小鼠的毒性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当归、莪术、延胡索及其配伍后的毒副作用。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的毒性反应。结果:当归给药剂量108g/kg,病检发现肾脏有广泛的瘀血,莪术给药剂量40g/kg,病检发现肝脏有散在粟米样白点,肝脏轻度肿大,病检肾脏有明显的充血,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肿胀,延胡索40g/kg,病检肝脏有轻度浊肿,当归配伍莪术给药剂量为148g/kg,配伍能降低毒性反应。当归配伍延胡索给药剂量为148g/kg,毒性反应降低更为显著。莪术配伍延胡索给药剂量为80g/kg,小鼠未见异常。结论:单味当归的毒性大于单味莪术与延胡索,而当归与莪术、延胡索相互配伍可使毒性降低,以莪术配伍延胡索的毒性降低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代谢组学层面观察中药马齿苋在人肝癌皮下瘤裸鼠尿液中的代谢物质变化轮廓和不同时间节点代谢产物的异同。方法:使用人肝癌Huh7细胞建立肝癌裸鼠皮下瘤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将裸鼠分为模型对照组、马齿苋高剂量组、马齿苋低剂量组,同时选用未造模的裸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第7、14天通过代谢笼收集4组尿液,用正负两种模式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通过对尿液代谢物质的筛选、鉴定,寻找出马齿苋抑制裸鼠肝癌皮下瘤生长可能作用的途径或者通路分析。结果:通过对4组裸鼠不同时间点尿液代谢产物的物质分析发现,第7天鉴别出4组尿液之间的代谢产物有17种,第14天4组尿液之间的代谢产物有43种,其中有11种差异物质在第7天和第14天均有,为吡啶甲酸、顺式粘酸、对羟基苯乙酸、己基甘氨酸、3-磷酸甘油、3-羟基十四烷二酸、吡哆胺、3-羟基吡啶甲酸、酪醇、二氢胸腺嘧啶、黄尿酸(P<0.05)。结论: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马齿苋对肝癌皮下瘤裸鼠尿液的代谢干预发挥的作用越大,代谢物质种类增加,而有些物质的干预从开始服用的时候就可能发挥作用;马齿苋对肝癌皮下瘤裸鼠代谢的干预主要表现在其能够调节肝癌裸鼠体内糖酵解及酪氨酸、己基甘氨酸等肿瘤相关氨基酸的代谢,抗氧化应激,调节嘧啶等,从而发挥其抑制肝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不同产地姜黄和郁金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建立姜黄和郁金药材合理的加工工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切片阴干、蒸煮晒干、常压下60,80℃烘干4种加工方法处理,采用HPLC同时测定姜黄和郁金药材中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3种化学成分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姜黄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类成分含量高低依次为切片阴干60℃烘干80℃烘干蒸煮晒干;不同加工方法处理的郁金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姜黄素类成分含量高低依次为切片阴干60℃烘干蒸煮晒干80℃烘干;崇州产地的姜黄和郁金药材中姜黄素类成分的含量与犍为产地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均表现为犍为产地高于崇州产地。结论:不同加工方法对姜黄、郁金药材中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影响均较大,姜黄、郁金产地加工方法均以切片阴干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配比甘草-芫花煎剂对肝癌腹水模型小鼠的干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昆明种雄性小鼠13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芫花单煎组、芫花-甘草(1∶0.25,1∶0.5,1∶1,1∶2,1∶4)组和甘草单煎组。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小鼠腹腔均接种肝癌腹水瘤细胞系H22,并分别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12 d后分别测量各组小鼠的腹水量、腹围和体重及肝肾指数,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肾脏组织中水通道蛋白2(AQP2)和肾加压素受体(V2R)的蛋白表达,生化法测定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和尿肌酐(Cr)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腹水量、腹围、体重、肝指数及血清中ALT,AST,BUN,Cr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肾指数显著降低(P0.01),AQP2,V2R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芫花单煎组和芫花-甘草1∶0.5,1∶1和1∶2组均能显著降低小鼠的腹水量和体重(P0.05,P0.01);芫花单煎组和芫花-甘草1∶1组同时能显著降低小鼠的腹围(P0.05,P0.01),降低AQP2,V2R蛋白的表达(P0.05,P0.01)。与芫花单煎组比较,芫花-甘草1∶1组能显著降低小鼠的腹水量、腹围和体重(P0.05,P0.01),降低AQP2,V2R的表达(P0.05),芫花-甘草1∶4组则使其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不同比例甘草的配伍能增强或抵消芫花抗小鼠肝癌腹水的作用,且相关变化可能与其有效调节了肾组织内的AQP2和V2R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HPLC分析黄芪白术配伍前后黄芪化学成分分析研究,阐释中药合理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分析进行线性关系分析以及加样回收率试验考察HPLC的严谨性。HPLC指纹图谱:取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缺黄芪阴性对照溶液、黄芪供试品溶液和黄芪白术配伍供试品溶液进行HPLC指纹图谱分析,同时取3个产地黄芪白术分析黄芪化学成分含量。结果:1)在线性关系考察在1.024~10.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2)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中平均回收率为99.60%,RSD为2.0%,显示加样回收率试验良好,HPLC严谨性高。3)HPLC指纹图谱分析显示,对照品溶液、黄芪供试品溶液、黄芪白术供试品溶液和缺黄芪阴性对照溶液中,缺黄芪阴性对照溶液无干扰,而黄芪甲苷与其他成分的基线分离良好。4)3个产地均显示黄芪白术配伍后黄芪的化学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有所增加,其中以内蒙古产地的黄芪白术配伍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最高。结论:黄芪白术配伍前后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芪甲苷,其中以内蒙古提供的药材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芪和丹参提取物配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功构建大鼠心梗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组、丹参组、黄芪-丹参配伍组,每组8只大鼠,另设假手术组8只.术后48 h,黄芪、丹参及黄芪-丹参配伍组大鼠,均按20 mg· kg-1灌胃,其中黄芪-丹参配伍组,黄芪、丹参提取物按照1∶1配伍;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生理盐水20 mL·kg-1灌胃.8周后测定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应用HE染色分析左心室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左心室心肌胶原纤维;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蛋白激酶D1(PKD1)的表达情况.结果: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假手术组、黄芪组-丹参组及黄芪丹参配伍组心脏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曲线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均显著升高(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均显著降低(P<0.01),与丹参组相比,黄芪丹参配伍组LVSP,±dp/dt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分析,模型大鼠心肌细胞坏死严重,成纤维细胞增多,伴有炎症细胞浸润;黄芪、丹参单体组,细胞形态略显模糊,核肥大,成纤维细胞轻度增生,炎症细胞减少;黄芪-丹参配伍组细胞形态较清晰,成纤维细胞和炎症细胞少见.Masson染色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心肌以胶原组织为主,各治疗组大鼠以红色心肌组织为主,间杂以胶原组织.免疫组化分析表明,模型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极其明显(P<0.01);和模型组相比,黄芪-丹参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但仍清晰可见;和黄芪、丹参单体组相比,黄芪-丹参配伍组心肌组织胞浆中PKD1蛋白的表达进一步下调(P<0.05).结论:黄芪-丹参配伍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后异常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组织的病理学病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心肌组织PKD1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8.
郁金与姜黄药性差异的药理活性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比较郁金、姜黄水提物药理活性的差异,探讨两者寒温药性差异的本质。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萘酯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大黄灌胃加寒湿环境因素建立的寒湿黄疸动物模型,考察比较郁金、姜黄水提物(均含生药10 g.kg-1)ig给药16 d对黄疸指标(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抗氧化指标(肝线粒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含量)、能量代谢指标(肝线粒体中琥珀酸脱氢酶、钠-钾-三磷酸腺苷、钙-镁-三磷酸腺苷)、肝线粒体氧化还原能力、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机能指标(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黄体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姜黄水提物对寒湿黄疸的疗效优于郁金水提物,病理结果显示,姜黄水提物组的汇管区胆管病变、间质炎症细胞浸润、肝实质病变等均较模型组显著减轻,郁金水提物组上述病变未见明显减轻。姜黄水提物对寒湿黄疸模型大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低下、氧化还原能力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垂体-肾上腺、甲状腺、性腺机能低下具有明显增强作用,郁金水提物对其未见增强作用。结论:郁金水提物表现为性寒,姜黄水提物表现为性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白术和黄芪的不同提取部位对小肠上皮细胞(IEC-6)增殖的影响。方法以系统溶剂分离法分别提取白术和黄芪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醇沉上清液和多糖部位;另将白术和黄芪以乙醇提取,D101大孔树脂吸附法得到40%和70%乙醇洗脱部位。MTT法检测白术和黄芪正丁醇部位、醇沉上清液、多糖部位、40%和70%醇洗脱液对IEC-6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初步发现黄芪正丁醇部位、醇沉上清部位、糖复合物、40%和70%醇洗脱部位加药24h能促进细胞增殖;白术40%乙醇洗脱液部位加药24h能促进细胞增殖,白术正丁醇部位、糖复合物、40%和70%乙醇洗脱液部位加药48h能促进细胞增殖。结论白术和黄芪正丁醇部位、多糖部位、40%和70%醇洗脱液在加药后不同时间对IEC-6细胞有不同程度的促进增殖作用;采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和大孔树脂吸附法提取白术和黄芪不同部位,可以用于细胞增殖实验,为进一步开展白术和黄芪在细胞水平上的药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