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评估NUTRIOSE(R)水溶性膳食纤维对中国成年男性超重者的体重、体成分、能量摄入量和饥饿感的影响.方法 在双盲条件下,将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摄入含17 g NUTRIOSE(R)水溶性膳食纤维(实验组,n=60)和含17 g麦芽糊精(对照组,n=60)的果汁250 ml,每天2次,为期12周.在试验的第0周,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测量受试者的体重和体成分,每3天评估1次受试者的日均能量摄入量和饥饿感.结果 12周后,实验组受试者平均体重较对照组轻1.5 kg(P <0.001),体质指数平均减少0.5 kg/m2 (P<0.001),身体脂肪率平均降低了0.3% (P<0.001).且在试验开始的第3天,NUTRIOSE(R)水溶性膳食纤维组的日均能量摄入量就低于对照组(12周平均日能量摄入量,实验组较对照组低3 079 kJ/天,P<0.001).试验过程中,实验组受试者的饥饿感比对照组受试者的饥饿感小(P <0.001).结论 NUTRIOSE(R)膳食纤维补充剂有助于男性超重者改善体成分,降低体重和日均能量摄入量,减少饥饿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NUTRIOSE水溶性膳食纤维对中国成年男性超重者的体重、体成分、能量摄入量和饥饿感的影响。方法在双盲条件下,将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摄入含17gNUTRIOSE锄水溶性膳食纤维(实验组,n=60)和含17g麦芽糊精(对照组,n=60)的果汁250ml,每天2次,为期12周。在试验的第0周,第4周,第8周和第12周测量受试者的体重和体成分,每3天评估1次受试者的日均能量摄入量和饥饿感。结果12周后,实验组受试者平均体重较对照组轻1.5kg(P〈0.001),体质指数平均减少0.5kg/m^2(P〈0.001),身体脂肪率平均降低了0.3%(P〈0.001)。且在试验开始的第3天,NUTRIOSE水溶性膳食纤维组的日均能量摄入量就低于对照组(12周平均日能量摄入量,实验组较对照组低3079kJ/天,P〈0.001)。试验过程中,实验组受试者的饥饿感比对照组受试者的饥饿感小(P〈0.001)。结论NUTRIOSE膳食纤维补充剂有助于男性超重者改善体成分,降低体重和日均能量摄人量,减少饥饿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我国北方农民膳食摄入量,对其膳食能量水平进行评估,为研究制定北方农民能量摄入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北方地区32名健康农民为受试对象,利用连续14 d的膳食记录,根据双份饭膳食匀浆留样食物成分测定结果计算膳食能量摄入量,评价其膳食结构和能量摄入水平。结果每人日膳食能量摄入量男女性分别为(2 935.29±337.84)千卡和(2 114.79±1 67.00)千卡。早餐提供的能量占全天总能量的30.16%,午餐占37.87%,晚餐占31.97%。蛋白质供能占12.54%,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达到74.27%,脂肪供能占13.41%。受试者实验前后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测膳食一日三餐能量分配较适宜,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偏高,脂肪能量偏低,与主食摄入量偏高有关。实验前后受试者体重维持平衡,表明提供的膳食能量水平与食物结构是合理的。结合夏季当地农民的体力活动水平,实测膳食平均能量摄入量低于当前我国成人能量推荐量标准(RNI),说明北方农民RNI值可能存在高估现象。  相似文献   

4.
评估杭州市拱墅区小学生膳食纤维日均摄入量,为加强膳食指导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杭州市拱墅区内4所小学二至六年级共887名学生,通过膳食调查获得小学生膳食中各类早餐的消费量,采用酶重量法检测各类食物中的膳食纤维含量,计算小学生早餐中膳食纤维的日均摄入量.结果 对杭州市拱墅区内12类食品共434份样品的测定结果发现,各种类早餐中膳食纤维含量范围为(0.31~2.17)g/100 g,不同类别食物间膳食纤维含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6.50,P<0.05),以面制食品和豆浆含量较高.小学生的早餐膳食纤维摄入量在(1.82~ 3.14) g/100 g,摄入量普遍偏少,随着年级增加摄入量呈增加的趋势(F=18.72,P<0.05).两两比较发现,除二年级和三年级(P=0.22)、五年级和六年级(P=0.30)膳食纤维摄入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年级间膳食纤维摄入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早餐质量差是普遍现象.宜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促进形成学生的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5.
亚热带地区哺乳妇女能量需要量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蒋卓勤  何志谦 《营养学报》1992,14(3):270-275
以同地区的53名非哺乳育龄妇女作对照,对262名产后0~6月乳母的体重、皮脂、上臂围、基础代谢率(BMR)、能量消耗和摄入量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观察。结果表明,产后乳母体重和皮脂厚度逐渐下降,至第4个月基本稳定,平均减重4.2kg,估计孕期的贮脂大部分已消耗。上臂围无明显变化(P>0.05)。乳母的BMR在产后第1周较高(P<0.01),1~6月无明显变化(P<0.05),但比对照组高4~20%(P<0.05)。乳母在同一标准活动耗能与对照组接近(P>0.05)。轻体力劳动乳母日均活动耗能8.360MJ,估计泌乳耗能为2.807MJ/d。乳母能量摄入量比对照组多2.259MJ/d。作者认为,亚热带产后0~6月乳母在正常哺乳情况下,头4个月每日能量需要量应在平日消耗量基础上增加1.883MJ(450kcal),后雨月增加2.720MJ(650kcal),或整个阶段平均增加2.092MJ/d(500kcal/d),但此值仍需按泌乳量和正常体重变化加以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东莞市孕中期妇女为对象,研究其膳食营养状况与妊娠结局之关联。方法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对2014年纳入东莞市某医院队列研究的孕中期妇女膳食进行调查,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和膳食指南推荐食物摄入量进行比较,并分析比较不同妊娠结局孕妇营养状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纳入890名孕中期妇女,年龄(26.21±3.15)岁,孕前BMI 19.83±2.45。日均能量摄入为2042 kcal,蛋白质摄入量74.0 g,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能比分别为55.20%和30.63%,基本符合推荐摄入量;而膳食纤维、钙、视黄醇当量、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量分别为12.0 g/d、558.7 g/d,236.7μgRE/d、1.0 mg/d、1.1 mg/d,均低于推荐摄入量;磷、锌和铜日均摄入量分别为1114.8 mg、12.5 mg和2.2 mg,超过推荐摄入量。蔬菜和水果日均摄入量分别为302.3 g和412.3 g,蔬菜在推荐摄入量的下限,水果比推荐摄入上限略高;鱼禽蛋肉日均摄入量合计为254.7 g/d,达到推荐摄入量;而奶及奶制品日均摄入量仅为156.6 g,低于推荐摄入量。贫血组孕妇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_1、维生素B_2和钙摄入量低于非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不同出生体重、妊高症与非妊高症组间营养素摄入量比较未发现显著差异。结论东莞市孕中期妇女大部分营养素和食物的摄入量达到了推荐摄入量,但维生素B_1、维生素B_2、膳食纤维、钙、铁和视黄醇当量、蔬菜、奶制品等仍存在摄入不足,贫血孕妇有不同程度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_1、维生素B_2和钙的摄入量不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围产期宫内暴露邻苯二甲酸酯(MEHP)对子代小鼠肥胖的程序化作用。方法:不同剂量MEHP(0.05、0.25、0.5mg/kg体重)灌胃处理孕鼠做为低中高剂量组,等体积橄榄油灌胃处理的孕鼠做为对照组。处理周期为孕鼠妊娠第12天直至新生鼠出生后第7天。每周监测仔鼠体重直至第8周,并检测8周龄仔鼠的肝重、脂肪垫质量、血脂和血糖水平。结果:3组剂量MEHP宫内暴露均引起新生仔鼠体重增加(P<0.001);成年后(8周龄)雌性仔鼠体重接近对照组,而低剂量组成年雄性仔鼠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附睾和肾周脂肪垫质量明显增加(P<0.001和P<0.01),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血糖水平明显上升(P<0.01、P<0.05、P<0.001)。中高剂量对成年雄性仔鼠的体重、体脂组成、血脂和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MEHP可以增加子代雄鼠肥胖发生风险,它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化学诱导因子诱发肥胖及相关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8.
了解学龄前儿童膳食中营养素摄入状况,探讨钙摄入量与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 在武汉市中心城区三餐制示范性幼儿园中随机抽取16所幼儿园儿童5 664名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调查前3个月的膳食钙摄入量及其他重要营养素摄人量,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分析钙摄入量与身高、体重五级评价分布关系;采用前瞻性调查分析方法将其中4所低钙摄入量幼儿园分为实验组(113人)和对照组(121人),干预研究1 a后,比较两组膳食中钙摄人量水平以及儿童身高、体重年增长平均值.结果 16所幼儿园横断面现场调查表明,按照我国制定的推荐摄入量RNI标准,幼儿膳食中蛋白质、能量、铁、锌摄入量符合标准,钙摄入量较低(41.9%~81.0%);膳食中钙摄人量占RNI比例<50%组与≥80%组中儿童身高五级评价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平均身高增长值分别为(7.25±0.96),(5.69±0.85)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钙摄入水平明显提高.结论 膳食中长期严重缺钙可影响儿童体格发育,并使身高生长速率减缓.幼儿园儿童膳食中钙的摄人量应达到标准供给量80%以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运用实验动物的方法,观察低脂高膳食纤维饮食对昆明种小鼠体重、肝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探讨低脂高膳食纤维饮食延缓衰老及预防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0周龄的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脂高膳食纤维组,每组17只。对照组:普通饲料自由进食;低脂高膳食纤维组:于实验开始后第1、2周分别给予90%、75%的热量饲料喂养,第3周~12周给予60%的热量饲料喂养,其他营养成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相同,并自由饮水。12周后实验结束后,测定其肝组织中肝脂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结果]低脂高膳食纤维组小鼠体重及体脂肪含量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中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P﹤0.05);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增高(P﹤0.05),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下降(P﹤0.05)。[结论]低脂高膳食纤维饮食具有明显降低小鼠体重、体脂肪含量及肝组织肝脂的作用,并可通过对抗氧化酶活力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起到一定的延缓衰老及防治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膳食纤维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调节血糖、血脂和改善肠道功能的作用。水不溶性膳食纤维可改善粪便结构,刺激肠壁蠕动,促进排便,可有效预防和治疗便秘。因而膳食纤维被视为人体必需的“第七营养素”。根据中国营养学会推荐,膳食纤维曰平均摄入量应为24-35克,而实际调查表明,我国居民膳食纤维的曰平均摄入量不足10克,这是影响老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魔芋食品对人体脂质代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用含极低热能、微量蛋白质、高膳食纤维的魔芋精粉添加制成食品,对110名高血脂者进行研究。实验组加食魔芋食品,对照组食普通食品,实验期45天,实验前、后和停食魔芋食品后45天分别检查血脂一次。结果表明:1.实验组TG、TC、LDL-C水平均比食用前显著降低(P<0.01);HDL-C、apoAI均比食用前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无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TG、TC、HDL-C、LDL-C的变化差别显著(P<0.01)。2.魔芋食品对高脂血症者与TG、TC危险临界值者降血脂效应不同,前者TG下降83.8±133.5mg/dl,TC下降42.4±23.4mg/dl;后者TG下降-1.1±23.1mg/dl,TC下降8.3±18.2mg/dl;两者的差异显著(P<0.001)。3.实验期间膳食同日常水平。实验组三大营养素和热能摄入量稍高于对照组,膳食脂肪占总热能35%以上,热能超过供给量1/5以上,但魔芋食品降血脂效果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手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的膳食干预对成年超重或肥胖人群减重及食物成瘾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8年1月宁波市第一医院肥胖多学科联合门诊的18岁以上超重或肥胖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接受健康宣教和个体化饮食指导,并通过智能手机体重管理APP上交饮食日志,营养师对饮食不达标的受试者进行指导和纠正12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2周)分别进行询问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耶鲁食物成瘾量表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受试者的体重、食物成瘾症状计数得分及食物成瘾者比例的变化情况。分别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对体成分测量值、血生化指标以及症状计数得分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共纳入101例超重或肥胖受试者,男性31例,女性70例,年龄为(30.4±7.3)岁,体质指数(BMI)为(32.76±4.46)kg/m2,体重为(89.95±17.12)kg,食物成瘾者占比为26.73%。通过手机APP膳食干预12周后,患有食物成瘾的人数从27例减至14例,比例下降了12.9%,症状计数≥3的比例从41.6%下降到19.8%(χ2=5.17、11.26,均P<0.01),症状计数由2.25±1.61下降到1.50±1.31(t=3.64,P<0.001);同时,体重、BMI和腰围较干预前分别下降了(6.54±1.03)kg、(2.35±0.36)kg/m2、(6.50±0.86)cm(t=6.36、5.62、3.78,均P<0.001);代谢指标如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改善,分别下降了(0.38±0.10)mmol/L、1.83±0.46、(0.22±0.75)mmol/L(t=3.67、3.59、2.97,均P<0.01)。结论基于智能手机APP的膳食干预能有效改善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血糖、血脂水平,减少内脏脂肪堆积,减轻胰岛素抵抗程度,改善食物成瘾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盐酸哌甲酯缓释片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生长的影响,以期为ADHD的药物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ADHD儿童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治疗)和对照组(行为管理治疗)。定期监测儿童生长情况,包括身高、体质量、人体成分和24h膳食评估。结果 在完成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治疗时,治疗组儿童年龄的体质量Z评分(W/A-Z)(t=5.815、6.708、5.003、2.234,P<0.001)、年龄的体质量指数Z评分(BMI)/A-Z(t=3.776、4.666、6.431、7.467,P<0.001)、人体成分蛋白质含量(t=3.789、4.087、3.098、2.889,P<0.001)、骨骼肌含量(t=3.112、2.890、4.765、5.221,P<0.001)、脂肪含量(t=4.329、3.879、2.998、2.567,P<0.001);24h膳食评估的能量(t=11.657、12.887、5.091、3.765,P<0.001)、蛋白质...  相似文献   

14.
龚偲  杨小姣  卓勤  李鸣  柳园  景小凡  黄承钰  胡雯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361-1364,1367
目的探讨成人能量代谢试验中"代表性膳食"的制备方法,为研究成人每日能量摄入量提供可靠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方法采取连续7d24h膳食登记法进行膳食问卷调查,获得重现率较高的代表性食物作为食谱中食物选择的重要依据。按照能量代谢试验中膳食制备的原则及要求为34名对象设计并制备三日循环膳食,经过预试对食谱进行调整并将制作过程规范化。根据每位对象的体重采取男性40kcal/kg·d和女性35kcal/kg·d确定能量及每种食物熟重的供给量。用称重法准确获得对象膳食的实际摄入量,并采用双份饭法进行留样,最后用化学分析法测得所有食物中各营养素及能量的含量,利用能量折合系数计算得到对象的膳食能量平均摄入量。结果根据膳食问卷调查的结果选出48种食用频率≥5次/周的食物作为参考,设计出符合能量代谢试验各项原则和要求的三日循环食谱。整个试验期间总体对象体重变化较稳定,整体可视作处于能量平衡状态。化学分析法测得总体对象的膳食能量平均摄入量为(8424±1616)kJ/d(2013±386kcal/d),其中男性平均为(9990±798)kJ/d(2388±191kcal/d),女性平均为(7032±384)kJ/d(1681±92kcal/d)。结论本研究试验膳食制备的方法具有可操作性,能够满足能量代谢试验的要求,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厦门地区乳母产褥期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评价厦门地区乳母产褥期饮食结构和膳食营养状况,并与正常妇女比较,分析营养素摄入满足机体需要的程度以及存在的营养问题。方法采用24h膳食回顾法调查厦门地区40名乳母产后第2天、第7天和第30天的饮食状况,同样方法调查58名同龄健康非孕非产妇女的1日膳食做对照。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营养素的摄入,与相应人群的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DRIs)比较进行评价。结果乳母产后第2天、第7天和第30天能量平均摄入分别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86.2%、75.8%和75.4%,对照组妇女能量摄入仅达到RNI的61.9%。乳母蛋白质平均摄入量分别高于RNI(85g)的55.8%、31.5%和22.6%,碳水化物摄入较少。乳母铁摄入量达到RNI标准,烟酸、维生素E和硒的摄入高于RNI水平,维生素C和钙的摄入低于RNI水平。乳母维生素A、维生素E和硒的摄入达RNI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妇女比例,但维生素C、钙和锌的摄入比例较对照组低。结论乳母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基本符合DRIs的标准,但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不平衡,部分微量营养素摄入偏低,乳母3个时间点大部分营养素摄入变化趋势不明显,乳母大部分的营养素摄入水平较对照组妇女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免疫强化对因早产所致低出生体重儿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为新生儿营养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在该院出生并住院治疗的172例早产所致低出生体重儿进行临床对照试验,根据性别、体重进行匹配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86例。对照组采取肠内营养加静脉支持的营养方式,实验组采取同样的肠内营养,结合个性化的免疫强化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第1周和第2周体重、体重增长速率、总热能摄入量、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尿素氮(Urea)的差异,并比较两组新生儿住院期间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早产儿出生后体重、体重增长速率、总热能摄入量、PA、ALB、Urea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3项指标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析该差异的具体来源,均由组间差异、时间因素、组间和时间相互作用构成;两组早产儿出生后第1周、第2周体重、体重增长速率、总热能摄入量、PA含量、ALB含量、Urea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早产儿住院期间低血糖症和贫血发生率显著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因早产所致低出生体重儿在临床营养支持过程中,除常规肠内营养和静脉营养支持外,根据新生儿营养状况给予个性化的免疫强化有助于新生儿基础能量摄入的增加和体重的恢复,降低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一种新型的医疗装置利用高频电产生间断的迷走神经阻滞(VBLOC),目的是评估迷走神经阻滞在超重者身上的作用,安全性,饮食摄入量和迷走神经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在肥胖受试者(BMI35-50kg/m^2)身上做研究。在靠近食管胃连接处的迷走神经植入电极来提供电阻断。随访受试者6个月,观察他们的体重,安全,心电图,摄食,饱感,血浆胰多肽对假喂食的反应。为了明确评估装置的单独作用,没有设立其他饮食和锻炼的项目。结果:31个病人(平均体重指数,41.2±1.4kg/m^2)接受了装置。平均体重减轻在装置植入后4周,12周,6个月后分别为7.5%,11.6%,14.2%,(所有P〈0.001);25%的病人6个月后体重减轻〉25%(最大的36.8%)。没有出现死亡或装置有关的严重副反应。卡洛里摄入量减低了〉30%(P≤0.01),伴随早期饱感(P〈0.001)和降低的饥饿感(P=0.005)。12周之后血浆PP降低(20±7对比42±19pg/ml)。PP〈25pg/ml的病人平均体重减轻的百分数是PP〉25mg/ml病人的2倍(P=0.02)。3个病人出现严重的副反应需要短期住院,分别为下呼吸道感染,皮下植入处血肿,难辨梭菌腹泻。结论:间断的腹内迷走神经阻滞与明显的体重减轻有关,并是一种有前景的,安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天津市成年居民超重、能量摄入以及一日三餐能量占比情况,探讨晚餐能量摄入与超重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托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天津市7个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1 824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3 d 24 h膳食回顾法、调味品称重法计算出个人膳食中3餐能量摄入量,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天津市成年居民校正超重率为40.0%,其中69.1%的超重者认为自己体重正常甚至偏瘦。超重者一日三餐能量摄入及总能量摄入均高于体重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天津市居民一日三餐能量占比为3.0∶3.6∶3.4,早餐能量占比与推荐水平相比尚合理,午餐能量占比相对较低,晚餐能量占比相较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天津市成年居民总能量摄入为(8 855.63±2 987.38)kJ/标准人日,早、午、晚餐能量摄入分别为(2 690.46±1 100.99)、(3 213.79±1 371.17)和(3 095.92±1 263.01)kJ/标准人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重者晚餐能量占比达标率(23.5%)低于体重正常者(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较高和高能量摄入组的超重率分别为34.4%、39.1%、39.6%和47.3%,超重率随晚餐能量摄入增加呈上升趋势,趋势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天津市成年居民超重率较高,超重者体重错误认知比例较高,且超重率随晚餐能量摄入增加而上升,应给予超重者相关健康常识及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综合防护措施对模拟失重人员的能量、营养素摄入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制订合理的膳食食谱和营养素摄入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头低位卧床方法模拟失重,将14名受试者随机分为头低位卧床对照组(C组)和头低位卧床+综合对抗措施组(E组),采用膳食调查和体格检查评价模拟失重人员的膳食营养状况。结果 C组和E组皮褶厚度和体质指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C组和E组在模拟失重初期热量摄入较低,中后期热量摄入逐渐增加,第28天E组热量摄入显著高于C组(P0.05);2组能量摄入平均值都达到推荐摄入量(2800 kcal)的97%左右,满足推荐摄入量的要求;C组和E组蛋白质和矿物质的摄入量都满足推荐摄入量的要求,脂肪摄入量超过推荐摄入量的要求,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摄入量较低。结论综合防护措施对模拟失重人员营养素和能量摄入影响较小,营养状况均较好,但三大营养素供热比不尽合理。  相似文献   

20.
我国4城市学龄前儿童血清维生素B_(12)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学龄前儿童血清维生素B12(VB12)的营养状况。方法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对来自北京、珠海、重庆、武汉4城市2002名2岁~7岁儿童进行体格检查、膳食调查、血常规筛查及血清VB12水平测定。结果⑴2002名儿童平均血清VB12水平为775pg/ml,市区(835pg/ml)高于郊区(720pg/ml,P<0.001),其中北京840pg/ml、珠海772pg/ml、重庆756pg/ml、武汉735pg/ml,地区间差异显著(P<0.001);⑵学龄前儿童平均血清VB12水平在各年龄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无性别差异(P>0.05);⑶2002名儿童血清VB12缺乏(血清VB12<200pg/ml)检出率为1.5%,边缘性缺乏(血清VB12200pg/ml~300pg/ml)检出率为3.2%,市区儿童血清VB12缺乏和边缘性缺乏检出率(3.6%)低于远郊(5.9%,P<0.05)。其中北京、珠海、重庆、武汉4城市儿童血清VB12缺乏和边缘性缺乏检出率分别为0.4%、3.5%,0.2%、3.0%,0.2%、1.9%,5.2%、4.6%;⑷儿童血清VB12水平主要受膳食VB12摄入量的影响(P<0.001)。2002名儿童平均膳食VB12摄入量为2.2μg/d,市区(2.4μg/d)高于郊区(2.0μg/d,P<0.05)。北京、珠海、重庆、武汉4城市儿童平均膳食VB12摄入量分别为2.8、2.6、1.9、1.6μg/d,差异显著(P<0.001)。结论⑴我国学龄前儿童存在VB12缺乏,以边缘性缺乏为主。⑵学龄前儿童血清VB12水平高于成人,血清VB12水平有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提示血清VB12水平存在年龄差异。⑶学龄前儿童膳食VB12摄入量的高低决定血清VB12水平的高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