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疗近视有多种方法 ,药物治疗多是通过视网膜及周围组织的多种神经递质、生长因子的调控发挥作用 ,可望从根本上解决近视的成因。治疗近视的药物很多 ,包括M受体拮抗剂、N受体拮抗剂、VIP、生长因子及CO类等  相似文献   

2.
近视眼角膜屈光力及眼轴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应用SYSTAT软件处理数据,测量276例(523只眼)近视眼的角膜屈光力及眼轴,并对近视眼的角膜屈光力与散光,近视程度与屈光力、眼轴的关系,以及近视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径角膜屈光力明显大于水平径角膜屈光力;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组的垂直径角膜屈光力较低、中度组者值高;在不同屈光度组之间,眼轴的差异非常显著;近视程度与角膜屈光力和眼轴有一定的关系。由此证明,角膜屈光力和眼轴为近视形成的两个主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专在校学生近视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近视进展的原因。方法 以调查表的形式,普查了本市20所中专在校学生。结果 5230名学生中3年来视力出现下降1267名,占24%,其中近视度增加-0.5D以上学生人数占视力下降人数的67%,相关因素中,每日学习时间达8小时以上的占78.9%;经常持续学习超过2小时的占63%;经常在宿舒躺下 看书的占23%;看远近均戴镜的67%;经常做眼保健操的占23.5%。结论 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学习,不注意用眼卫生等是近视进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前,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呈现出“总体人数越来越大,初始年龄越来越小的增长趋势”,6~18岁的儿童、青少年时期——医学专家通常称之为近视的“易感期”,但“易感期”并不是近视的“顽固期”,笔者开展中医灸疗加按摩治疗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的研究,就是要寻找有效的方法阻断近视发生和发展的恶性循环链,使更多的儿童、青少年渡过近视发展的易感期,最终获得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汕尾市2所重点中小学生近视的调查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调查广东汕尾市中小学生近视发生、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502名中小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的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学生近视的检出率及近视程度;学生父母的屈光状态、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结果学生近视的平均检出率为54.79%,小学生为33.33%,中学生为78.16%;近视的发生随学龄的上升而增加,近视的屈光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学习行为和长时间的阅读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角膜矫形学治疗轻中度近视的疗效。方法529 例1 052 只轻中度近视眼佩戴由美国视康眼科视学中心提供的角膜矫正镜片,对随访4mo 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mo 后,803 只眼视力恢复到1-0 以上,占76-3% ;884 只眼恢复到0-8 以上,占84-0% ;剩余屈光度< - 1-00D 者917 只眼,占87-2 % ,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角膜矫形学治疗轻中度近视安全、有效、无创伤、不受年龄限制,尤其适应青少年近视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汕尾市城乡及渔村小学生近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广东省汕尾市城市、农村与渔村小学生近视的发生、发展状况及影响近视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783名小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的调查;调查项目包括学生近视的检出率及近视程度;学生父母的屈光状态、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近距离用眼活动情况等。结果小学生近视的平均检出率为20.53%;其中城市、农村及渔村小学生分别为33.33%、11.48%和9.47%,城市小学生学习及平均课外近距离用眼时间为2.6h,农村小学生为2.1h,渔村小学生为2.0h;近视的发生随学龄的上升而增加,近视的屈光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结论学习行为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近视种类与年龄,屈光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少年近视615只眼采用阿托品麻痹调节后验光,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屈光学组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假性近视占9.27%,混合性近视占42.28%,真性近视占48.46%。年龄愈小、常态调节下近视屈光度愈低者,假性近视愈多;年龄愈大、常态调节下近视屈光度愈高者,真性近视愈多。  相似文献   

9.
李媛媛  张晓峰 《国际眼科杂志》2018,18(12):2179-2182

近年来我国近视患病率不断增加,而且呈现发病早、进展快、高度近视比例增加的趋势。高度近视并发症较多,如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白内障和黄斑变性等,严重者可导致视力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因此,如何早期预防近视、有效控制近视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本文对青少年儿童近视成因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现如今,近视人数正在不断增加。高度近视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加重视力损害。因此,尽早准确诊断对近视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选择最优的影像学方法,并准确地解释图像结果对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介绍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近视影像学即近视成像的挑战,及目前近视眼不同部位(包括视网膜、脉络膜和巩膜等)、不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湖北地区30~39岁人群的散光情况与不同近视度数的关系进行调查,找出其变化规律。方法:对随机抽取的948例湖北地区30~39岁居民进行散光度数、轴向及近视度数的测定,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湖北地区30~3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5°~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各个近视度段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其中女性高度近视段约为75.6%,中度近视段约为70.0%,低度近视段约为66.0%;男性高度近视段约为76.4%,中度近视段约为71.0%,低度近视段约为70.0%。30~39岁男性低度近视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低于其他两组;女性低度近视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低于高度近视度组,且女性总体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男性总体组,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男性及女性近视度各组200°以内散光人数比例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湖北地区30~3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5°~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且各个近视度段不论男女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30~39岁男性低度近视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低于其他两组;女性低度近视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低于高度近视度组,且女性总体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男性总体组。  相似文献   

12.
近视的低龄化,近视发展的速度加快,这可能预示着罹患高度近视的人数以及高度近视所导致的低视力和失明的人数会增加。由学龄期获得并逐渐加深的近视会造成高度近视的流行,从而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学龄儿童近视不仅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还会加重社会经济负担。我国近视人群比例约占47%,近视已经成为我国的“国病”。我国学龄儿童近视发病率高。学龄儿童近视的危害大。近年来,学龄儿童近视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成为研究的重点。现就学龄儿童近视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学龄儿童近视的防控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夜配戴角膜矫形镜(OK镜)对近视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OK镜治疗近视患180例358只眼,按近视程度分为低度,中度,高度近视,观察其治疗前及治疗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及1年的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00%病例治疗后视力迅速提高,但停止治疗后短时间的内视力,近视度就回退到治疗前水平,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复视,角膜上皮损伤,视力波动等并发症。结论:OK镜治疗近视效果快,简便安全,但作用不持久,仅能暂时改变角膜曲率而降低近视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非球微透镜对低度近视的控制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2-05-1/31在我院就诊的7-12岁低度近视患者100例。根据配镜意愿分为两组:配戴单光眼镜组50例、配戴高非球微透镜组50例,均取右眼参数分析。比较两组戴镜后6mo,1a近视增长量(绝对值)、眼轴(AL)增长量、低度近视进入中度近视率、AL负增长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戴镜6 mo,1 a后配戴高非球微透镜组近视度数增长量低于配戴单光眼镜组,AL增长量小于配戴单光眼镜组(均P&#x003C;0.001); 戴镜6 mo AL负增长率明显高于配戴单光眼镜组(P&#x003C;0.001); 两组患者进入中度近视率无差异(P=0.62); 但戴镜1a后配戴高非球微透镜组进入中度近视率明显低于配戴单光眼镜组(P&#x003C;0.001),两组间AL负增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对比配戴单光眼镜组患者,配戴高非球微透镜对低度近视患者6 mo近视度数增长控制率为88.2%,AL增长控制率为90.0%,低度近视进入中度近视控制率为66.7%; 戴镜1 a近视度数增长控制率为75.6%,AL增长控制率为69.2%,低度近视进入中度近视控制率为88.9%。结论:对于7-12岁的低度近视儿童青少年,高非微透镜在控制近视效果上远优于单光眼镜,是低度近视防控的优质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巩膜加固术治疗少年儿童发展性近视10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进口俄罗斯人体巩膜片作为加固材料对518人少年儿童发展性近视进行了后巩膜加固术,手术安全无并发症,术后81.6%病例眼轴稳定,近视度停止增加,认为后巩膜加固术是目前治疗发展性近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后巩膜加固术与角膜塑形术治疗中小学生近视进行比较。方法 后巩膜加固术36例72眼,角膜塑形术75例150眼,对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术后观察时间平均19.6个月。结果 后巩膜加固术有1例近视发展-0.75D,4例近视度减少-0.25D~-0.50D,其余不变,有效率97%,无其他不良反应;角膜塑形术有效率56%,随着时间推移,近视回退率逐渐增多,不良反应有异物感、畏光、角膜上皮剥脱、散光增加。结论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中小学生近视的疗效优于角膜塑形术。  相似文献   

17.
袁媛  彭华琮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6):1152-1155
目的:对湖北地区20~29岁人群的角膜散光情况与不同近视度数的关系进行调查,找出其变化规律。 方法:用角膜地形图对随机抽取的2254例湖北地区20~29岁青年居民进行散光度、轴向及近视度数的测定,并分析其变化规律。 结果:湖北地区20~2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6°~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各个近视度段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其中女性高度近视段约为75.3%,中度近视段约为82.7%,低度近视段约为87.2%;男性高度近视段约为74.6%,中度近视段约为83.0%,低度近视段约为82.3%。20~29岁男性高度近视段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其他两组;女性低度近视段顺规散光人数比例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9岁人群中女性中度近视段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同近视度男性组,且女性总体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男性总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29岁男、女性高度近视组200°以内散光人数比例均低于中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湖北地区20~2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6°~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且各个近视度段不论男女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男性高度近视段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其他两组,女性低度近视段顺规散光人数比例低于其他两组;女性中度近视段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同近视度男性组,且女性总体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男性总体组;男、女性高度近视组200°以内散光人数比例均低于中度近视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以下简称R-K术)治疗近视的效果及不良后果。方法 对已经手术治疗的286例564眼病例进行分析和追踪观察。结果 R-K手术治疗轻、中度近视有效率达100%,视力随术后时间的延长渐稳定,经手术治疗的全部病例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 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严格手术质量,手术后严格注意事项,R-K治疗轻、中度近视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国际近视研究学会发布了一系列近视防控研究白皮书,主要涉及近视的定义和分类、近视干预、近视相关临床试验及仪器、行业准则和伦理考量、临床管理指南、近视的正视化和近视的实验模型以及近视的基因学等一系列内容。本文对上述系列白皮书涉及的临床相关内容进行介绍及解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湖北地区30~39岁人群的角膜散光情况与不同近视度数的关系进行调查,找出其变化规律。方法:对随机抽取的786例湖北地区30~39岁近视人群,应用角膜地图、综合验光台进行散光度、轴向及近视度数的测定,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湖北地区30~3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5°~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各个近视度段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其中女性高度近视段约为74.2%,中度近视段约为77.3%,低度近视段约为82.9%;男性高度近视段约为84.6%,中度近视段约为80.1%,低度近视段约为81.1%。30~39岁男性及女性中各近视度段顺规散光人数比例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0~39岁女性总体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男性总体。30~39岁男性及女性近视度各组0°~200°散光人数比例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湖北地区30~39岁居民中,各个近视度段散光在25°~150°范围内所占人数比例最大,且各个近视度段不论男女均呈现顺规散光人数多于逆规散光。女性总体组顺规散光人数比例高于男性总体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