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比新疆维族和汉族早发和迟发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并发糖尿病大血管与微血管病变(Diabetic microangiopathy,DMAP)的差异,探讨其临床特点。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维族及汉族T2DM患者共150例,按照年龄、性别、民族分组,比较并发大血管病变和DMAP及生化项目的差异。结果维族和汉族间HDL-C、LDL-C、2h P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TC、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组T2DM患者并发DMAP阳性率显著高于迟发组T2DM患者(χ2=4.304,P0.05)。早发组Hb A1c、TG水平显著高于迟发组(P0.01);早发组LDL-C水平显著低于迟发组(P0.01)。早发组与迟发组相比FBG、2h PG、TC及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T2DM患者较迟发者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和易并发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不同民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王尚珍 《中外医疗》2011,30(20):69-70
目的通过比较早发和迟发2性糖尿病(T2DM)的临床资料,认识早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启示糖尿病的预防措施。方法将306例临床诊断为T2DM的患者按诊断年龄不同分为早发组和迟发组,比较2组在体质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空腹C肽、家族史的差异。结果与迟发组患者相比,早发组有高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和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显著的家族聚集倾向。结论 (1)早发T2DM患者有家族聚集倾向。(2)重视代谢紊乱的各项指标预防早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蒋兴亮  周京国  唐中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3):3610-3612,3615
目的探讨血清残粒脂蛋白胆固醇(remnantlipoprotein-cholesterol,RLP-C)水平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用免疫分离法测定112例2型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其中微血管病变72例,无微血管病变者40例)及4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RLP-C水平。结果112例2型DM患者的血清RLP-C水平比42例正常对照显著增加[(0.29±0.17)mmol/Lvs(0.19±0.13)mmol/L,P<0.01],糖尿病组中微血管病变者的血清RLP-C[(0.39±0.21)mmol/L]水平显著高于无微血管病变者血清RLP-C[(0.22±0.15)mmol/L]水平(P<0.01)。RLP-C与甘油三酯(P<0.01)、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成正相关。结论2型DM患者RLP-C水平显著增加,且在并发微血管病变者的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血清RLP可能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联素(ADPN)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病变的关系以及在不同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T2DM患者80例,根据血管并发症情况分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各组间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ADPN等水平的差别,观察血浆ADPN与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中BMI和HbA1c水平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中BMI、WHR及HbA1c水平均高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P<0.0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中HbA1c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ADPN水平低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和单纯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ADPN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HbA1c(r=-0.446,P<0.01)和BMI(r=-0.361,P<0.05)与ADPN水平负相关;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WHR与ADPN水平负相关(r=-0.451,P<0.01);单纯糖尿病组HDL-C与ADPN水平正相关(r=0.587,P<0.01)。结论血浆ADPN水平下降可作为预测T2DM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指标。血浆ADPN水平与HDL-C正相关,对于防治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UA)和血脂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6例T2DM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胆红素、UA及血脂水平,并于5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T2DM伴血管病变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间接胆红素(NDBIL)含量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P<0.01),血清U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微血管组TBIL、UA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病变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与无并发症组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降低(P<0.01)。结论:低胆红素血症、UA升高及血脂异常与T2DM血管病变关系密切相关,检测三者含量对判断T2DM伴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莲  冯继臣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82-4383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非选择性2型糖尿病(T2DM)82例,平行选择健康体检者42例,采用日本MEK-5216K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数量(platelet counts,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4项参数。迈瑞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结果:DM组PLT低于健康对照组,MPV和PDW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DM并发微血管病变者PLT降低、而MPV和PDW增高,与未并发微血管病变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变化在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适时检测血小板参数对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诊断、预后评估、制定干预计划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比较早发和迟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资料,认识早发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揭示糖尿病的预防措施。方法将305例临床诊断为T2DM的患者按诊断年龄不同分为早发组和迟发组,比较两组在体重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空腹C肽、家族史的差异。结果与迟发组患者相比,早发组有高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和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显著的家族聚集倾向。结论 1)早发T2DM患者有家族聚集倾向。2)重视代谢紊乱的各项指标预防早发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析2型糖尿病(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心电图异常(ECG)和检出率.方法 选择2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10例未发生微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120例合并微血管病变为观察组,比较和分析两组的ECG检出率及ECG异常类型.结果 观察组的ECG检出率为8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的ECG异常类型主要为ST-T段改变及心律失常,且观察组的ST-T段改变率、心律失常率及≥2种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2DM合并微血管病变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病变风险,早期应用ECG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心脏损伤,可以为临床上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心肌病和冠心病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9.
Zhang M  Li H  Zhang Z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6):2547-2551
目的研究早发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713例病程皆在10年之内的 T2DM 患者,根据发病年龄是否大于40岁分为早发(EOD)和晚发组(LOD)。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析 EOD 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与 LOD 组相比,EOD 组吸烟者比例较高(29.2%vs22.0%,P<0.01),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增高(28.6%vs13.1%,P<0.01),血糖(FPG 及 HbAlc)控制不佳者比例高(分别为80.8%vs74.6%及77.3%vs72.7%,均 P<0.05),血 TG(2.5±2.4mmol/L vs 1.9±1.5 mmol/L,P<0.01)及 BMI(24.4kg/m~2±4.6 kg/m~2vs 23.6 kg/m~2±3.7 kg/m~2,P<0.01)水平高。EOD 组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高于 LOD 组(18.9%vs10.7%,P<0.01)。(2)EOD 组患者的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其大血管并发症,且早发患者的疼痛(10.6%vs7.10%,P<0.05),感觉缺失(6.20%vs2.80%,P<0.01),腹泻(6.00%vs3.70%,P<0.05)等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及早期肾病发生率(13.00%vs8.00%,P<0.01)高于 LOD 组。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高血压、吸烟、阳性家族史、高 TG 血症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相关因素。结论 EOD 患者表现有更严重的代谢紊乱,相对易早期并发各种微血管、神经的损害,而晚发 T2DM 患者更易并发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病等大血管病变。多因素综合防治策略是防治其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血糖波动性、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的关系。方法:根据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将142例2型糖尿病(T2DM)病人分为DMAP组和对照组(NDMAP组)。比较2组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和动态血糖指标。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DMAP与各指标的相关性。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DMAP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HbA1c、TIR对DMAP的预测价值。结果:DMAP组和NDMAP组比较,病程、HbA1c、总胆固醇(TC)、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T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DMAP与TIR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424,P<0.01),与HbA1c、MBG、SDBG、MAGE呈正相关关系(r=0.471,0.314,0.371,0.233,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是DMAP的危险因素,TIR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临床指标及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214例,根据肝脏B超结果分为NAFLD组(合并NAFLD,n=116)和非NAFLD组(未合并NAFLD,n=98),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血管病变发生情况。结果 NAFLD组较非NAFLD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三酰甘油(TG)、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显著增高(P<0.05或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BP、TG、GGT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P<0.01);NAFLD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非NAFLD组(P<0.05或P<0.01)。结论合并NAFLD的T2DM患者有明显的代谢综合征表现及肝酶升高,且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Ps)和血栓调节蛋白(Plasmathrombomodulin,PTM)水平变化,探讨检测患者血浆Ps和PTM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95例T2DM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Ps和PTM水平。结果:T2DM患者血浆Ps和PTM水平与对照(N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T2DMⅠ组血浆Ps和PTM水平与NC组相比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T2DMⅡ组和T2DMⅢ组血浆Ps和PTM水平与NC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T2DMⅠ组、T2DMⅡ组和T2DMⅢ组血浆Ps和PTM水平分别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T2DM患者血浆Ps与PTM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5207、P<0.01)。结论:T2DM患者体内存在血浆Ps和PTM的异常表达,即存在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凝血系统与纤溶系统都是活化的。通过检测血浆Ps和PTM水平,可作为T2DM并发血管病变、病情判定以及治疗效果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66例T2DM患者分为微血管病变组34例和单纯糖尿病组32例,均检测血清Hs-CRP、血压(BP)、体重指数(BMI)、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的差异采用t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1)T2DM患者血清Hs-CRP检测均值均升高,而微血管病变组血清Hs-CRP比单纯DM组升高更明显(P<0.01)。(2)单因素回归相关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病程、高血压、BMI、UAER、TG、FINS呈正相关(P<0.01),与ISI呈负相关(P<0.02),而与年龄、FPG、TC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血清Hs-CRP增高与T2DM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生明显相关,在T2DM微血管病变危险预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探讨检测肾脏早期损害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8例T2DM患者,先进行尿液常规分析,再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终点比色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并进行FPG、2hPG、HbA1c、BUN及Cr的检测,同日进行眼底检查。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将T2DM患者分为NDR和DR,并将DR患者分为BDR和PDR两组,进行检测结果的比较。结果:168例T2DM患者25.6%(43/168)表现为临床蛋白尿即DN。尿常规蛋白阴性组的尿mAlb和NAG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1),阳性组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mAlb+NAG阳性率显著高于mAlb阳性率(χ2=4.629,P<0.05)。72例并发DR患者中,56.9%(41/72)并发DN,37.5%(27/72)并发不同程度的早期肾脏损害。93.0%(53/57)BDR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47.4%(27/57)并发DN,93.3%(14/15)PDR患者并发DN,后者显著高于前者(P<0.01)。168例T2DM患者中,56例尿蛋白和尿2项指标皆阴性者(全阴性组)7.1%(4/56)并发视网膜病变,112例尿蛋白和/或尿2项指标阳性者60.7%(68/112)并发视网膜病变,两者相差显著(P<0.01)。并发DN者95.3%(41/43)并发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尿2项指标阳性者39.1%(27/69)并发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随着DR病变的加重,肾脏损害的程度也在加重;随着肾脏损害的加重,出现或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可能性就增大,二者之间具有相关一致性。联合检测尿mAlb和NAG不仅是诊断早期肾损害和疗效观察的敏感指标,亦可作为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谢先余 《吉林医学》2012,33(27):5869-5870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18例,2型糖尿的有血管病变22例)及健康对照组16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MPV、PDW显著升高(P<0.01),PLT显著降低(P<0.05),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组相比,有微血管病变组MPV、PDW显著升高(P<0.01),PLT显著降低(P<0.05),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能成为临床判断2型糖尿病是否并发血管病变客观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叶景璐  潘天荣  杜益君  钟兴 《安徽医学》2012,33(11):1470-1472
目的探讨LADA患者与T2DM、急性起病的T1DM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比较45例LADA患者与34例T1DM患者和64例T2DM患者的临床生化特点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LADA组的起病年龄显著高于T1DM组,自发酮症的比例高于T2DM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T2DM组;C肽水平明显低于T2DM组,而与T1DM组无显著差异。在微血管并发症上,LADA组与T2DM组无显著差异,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率高于T1DM组,合并高脂血症、脑梗死、心肌梗死者同T2DM组无显著差异;合并高血压病者LADA组明显低于T2DM组。结论 LADA患者在血糖水平、胰岛功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合并症方面同T2DM及急性起病的T1DM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收集 291 例 T2DM 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眼底检查结果分为 DR 组与非 DR (NDR)组,ELISA 法检测血清CTRP9、脂联素及胰岛素水平。统计分析血清CTRP9水平与T2DM患者、T2DM并发DR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探讨血清CTRP9水平与T2DM患者并发DR的关系。结果 与NDR组相比,DR组血清CTRP9水平显著升高(P<0.001);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2DM并发DR患者中,血清CTRP9水平与DR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脂联素水平呈负相关(P=0.01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高血压病史、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混杂因素,随着血清CTRP9水平的升高,T2DM并发DR的风险显著升高(P<0.001)。结论 T2DM并发DR患者血清CTRP9水平升高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MVC)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400例,按照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216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184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常规生化指标、血清25(OH)D3水平检测;又根据25(OH)D3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伴维生素D缺乏组与不伴维生素D缺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VC发生情况。结果 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184例合并大血管病变,216例仅为单纯T2DM患者,3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25(OH)D3浓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血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单纯T2DM组相对健康对照组血25(OH)D3水平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伴维生素D缺乏T2DM组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不伴有维生素D缺乏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糖尿病病程、年龄、吸烟史、25(OH)D进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年龄、吸烟史为糖尿病大血管的危险因素,血维生素D为保护性因素;T2DM患者血25(OH)D3水平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T2DM大血管病变发生呈明显负相关,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可能增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肽(CP)、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对大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我院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患者8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单纯T2DM患者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血清CP、CRP、Cys-C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大血管病变发病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CP、CRP、Cys-C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P、CRP、Cys-C水平对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10年比例、TG、LDL-C、颈动脉IMT血清CRP、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60岁、糖尿病病程≥10年、血清TG、LDL-C水平后,颈动脉IMT、血清CP、CRP、Cys-C水平仍与T2DM并发大血管病变有关(P<0.05);T2DM并发大血管病...  相似文献   

20.
常璠  刘本花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05-2906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血脂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日本东京医疗TMS-1024i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国产试剂盒进行测试。结果: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组UA、TG、LDL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HDL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2型糖尿病无动脉粥样硬化组TG、LDL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HDL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非常显著(P<0.01),UA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在治疗T2DM的过程中,除密切观察血糖浓度外,应同时检测血尿酸、血脂水平,以便早期发现T2DM患者的高尿酸血症、血脂代谢异常的变化,积极预防或降低T2DM患者肾功能的损伤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