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种预防和治疗全喉切除后气管造口狭窄的方法。方法:在全喉切除气管造口成型或术后造口狭窄再成型时安放环形网状气管造口支架。结果:喉癌术时安放支架气管造口成型(I期)5例;喉癌术后发生造口狭窄,再行气管造口成型(Ⅱ期)1例,全部治愈,造口呈椭圆形,满足呼吸需要。随访6个月,造口形态稳定,无狭窄发生。结论:环形网状气管造口支架时造口有明显的支撑作用,可以预防或治疗全喉切除气管造口狭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张口受限小儿麻醉诱导药物、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掌握经鼻盲探气管插管要领、拔管指征及术后处理。方法:对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儿采取清醒状态下气管切开后麻醉。其余采用经丁酸钠、氯胺酮、地西泮或芬太尼慢诱导加完善的咽喉表面麻醉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结果:清醒状态下气管切开1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19例,成功17例,失败2例。术后呕吐2例,窒息死亡1例。结论:术前正确评估气道困难的程度,选择适当的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方法,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及术后处理,可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围手术期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翔  陶苏华  吴斌  陈卫林 《吉林医学》2008,29(19):1662-166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处理在阻塞性睡眠呼吸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术前重视病例筛选及内科疾病的纠正,术中认真估计咽腔情况,确定手术范围,术中、术后适量应用激素和抗生素。结果:58例患者术中均未发生大出血、气管阻塞、气管切开的情况。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能减少或避免手术意外的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为患者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气管切开术的临床经验,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接气管切开89例,术中发生窒息2例,呼吸心跳骤停5例,术后出血6例,颈部皮下气肿3例;气管插管后气管切开54例,无术中窒息、呼吸心跳骤停、术后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随访0.5~1年,术后气管套管脱出2例,122例均成功拔管,21例因原发病未治愈或加重致全身器官衰竭或放弃治疗而死亡,均与气管切开无关。结论:气管切开术是抢救严重呼吸困难及管理昏迷患者呼吸道的一种好方法,必须熟练掌握技术操作。必要时气管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5.
秦喜明  张农  刘剑峰  任永新  刘海燕  杜军 《广西医学》2013,(11):1464-1465,1474
目的:观察静脉局麻下喉镜联合透视气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晚期肿瘤并发气管狭窄或气管-食管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晚期恶性肿瘤导致气管狭窄或气管-食管瘘患者59例,在静脉局麻下行喉镜联合透视气管内支架植入术,观察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比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较术前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 P均<0.05)。术后并发症以痰中夹杂血丝最常见,占86.44%(51/59)。结论静脉局麻下喉镜联合透视气管内支架植入术能够有效改善晚期肿瘤导致的气管狭窄和气管-食管瘘所致的临床症状,延续患者生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患者,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病人80例,随机分为全麻气管插管(T)组,全麻喉罩(L)组,每组40例.ASAⅠ-Ⅱ级,全麻诱导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维库溴铵1mg/kg,静脉诱导3分钟后,插入气管导管或喉罩,观察通气、心率、血压,及切皮、术中、拔管后血压、心率和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气管插管时血压和心率波动大于喉罩植入。结论:插喉罩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不如气管插管剧烈,且操作简单,对咽喉刺激小,插入或拔出时,心血管反应明显小于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气管,隆突病变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了62例气管,隆突病变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结果:术后并发心率不齐者5例。并发肺不张者4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及咳嗽训练等是气管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8.
殷菊琴  雷新宁 《吉林医学》2009,30(18):2088-2088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带气管插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实施心脏手术357例患者术后气管插管行系统护理,术后带气管插管时间最短2h,最长167h。结果:1例唇腭裂的患儿躁动时气管插管脱出,经及时处理自主呼吸恢复,其他病例均得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气管插管的固定,插管后的体位及气道的护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甲状腺手术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11例病人有7例术中出现呼吸道梗阻,有4例术后出现呼吸道梗阻。呼吸道梗阻发生的原因:气管软化塌陷5例,气管痉挛2例,术后出血压迫气管3例,喉头水肿痰液堵塞气管1例,经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血肿清除等处理病人获救。结论 为避免甲状腺手术出现呼吸道梗阻在手术操作时应轻柔、准确,避免对气管过多的刺激,在术中结扎血管时避免集束结扎,采用缝合结扎以免血管结扎线滑脱导致出血压迫气管,术前应控制呼吸道感染。疑有气管软化者,应采用插管全麻下完成手术,术中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窒息则应及时处理,果断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切不可侥幸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带血管蒂肋骨瓣修补气管侧壁缺损。方法:17例患者手术切除气管病变后,应用带血管蒂肋骨瓣修补气管侧壁缺损和重建气管。结果:15例患者术后气管管腔通畅无狭窄,2例患者出现气管狭窄,气管腔内置入支架后治愈。良性病变患者术后均可正常生活,长期生存。结论:应用带血管蒂肋骨瓣修补气管侧壁缺损是一种取材方便、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经鼻气管插管术解决临床困难气管插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了提高困难气管插管成功率。方法:应用经鼻气管插管方法解决68例困难气管气插管术中。结果:有效解决了困难气管的问题,其插管成功率达94.12%以上。结论:本方法能较好提高困难气管,并且保证了插管时的SPO2、HR、BP在正常范围内,术后并发症也较少,约1.5%-4.4%。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的合理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采用颈廓清术联合气管处理治疗甲状腺癌侵犯气管;结果:治疗9例,近期效果良好,顺利出院。结论:甲状腺癌侵犯气管,引起呼吸困难,有手术指证,要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我院采用颈廓清术联合气管处理方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七氟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我院收治的20例ASAⅠ~Ⅱ级、采用七氟醚吸入全麻下气管异物取出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20例患儿呼吸道异物均被成功取出,气管镜操作顺利,患儿在诱导期的意识消失快、苏醒时意识恢复迅速,术中患儿无体动,术后精神良好,恶心呕吐、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具有理想的镇静及肌松效果,安全可靠,可作为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的首选全身麻醉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提供参考。方法:于全麻下用硬管支气管镜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后给抗菌素防治感染。结果:2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治疗经过顺利,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全部痊愈出院。结论:麻醉完善,选择合适的支气管镜和异物钳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外伤致气管、支气管破裂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例气管及支气管损伤的临床特点、损伤部位、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8例气管支气管破裂者手术治疗修补吻合气管及支气管,其中1例术中死亡,其余术后复查胸片肺膨胀均良好。8例气管裂伤经保守治疗痊愈。全组16例,除死亡病例外,无支气管胸膜瘘、脓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重胸部创伤的患者通常伴有气管或支气管损伤。应及时明确诊断,积极手术或保守治疗,避免出现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倒“U”形瓣气管切开术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的术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7年119例在气管切开术中采用倒“U”形气管黏膜软骨瓣患者的资料。结果:在应用此法的119例中,28例置换气管套管,气管切开均较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未发生喉气管狭窄。结论:倒“U”形瓣气管切开术操作简单,可迅速改善通气功能,对气管及甲状腺损伤轻,可避免气管狭窄,气管套管置换方便。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气管切开引起严重并发症处理的选择。方法:对我院自1992年9月至2002年12月间食管癌术后行气管切开术病人50例气管切开时机和严重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肺部感染9例,气管出血2例,其中拔管困难4例,死亡(包括自动出院)5例。结论:食管癌术后行气管切开要慎重,选择适当时机,以免引起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搪塞舌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的麻醉处理。方法:58例分别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组(鼻插线)20例;气管切开组(气切组)38例。两组均用1.4%普鲁卡因复合液静脉注加间歇吸 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步骤控制血压。术毕鼻插组拔除气管导管,气切组更换三叉气管套管。观察记录插管前后血压变化,术后随访呼吸道畅通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查、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鼻插组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变化显著大发组。前者插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1993至2003年对17例住院血液病患者行常规气管切开术,根据患者病情,配合常规气管切开术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术前成分输血,手术创面凝血酶纱条填塞止血,创面出血较多的患者采取进气管前气管插管或术前气管插管等。结果:17例患者全部成功实施气管切开术,除1例于术后4h因其他血液病并发症死亡外,余者均存活3个月以上。结论:感染与出血是血液病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的主要危险因素,及时把握手术时机,严格规范操作,并根据病情配合相应的综合措施,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以进一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2001年2月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3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2例自行咳出外,其余均在全麻下行支气管镜检顺利取出,异物位于气管内83例,支气管227例(其中右侧122例,左侧99例,双侧6例)。术前及术中气管切开8例,入院时并发气胸,纵隔及皮下气肿5例,术中窒息6例,术后喉头水肿5例,无死亡。结论:气管、支气管异物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小儿,临床症状常较重,易误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及X线检查。早期诊断,恰当的手术时机。良好的麻醉技术是顺利取出异物,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