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间接血凝法诊断华支睾吸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丙酮脱脂华支睾吸虫成虫的生理盐水提取的抗原致敏醛化红细胞,以1:10稀释的血清作微量间接血凝试验,给果较为满意。冻干致敏红细胞抗原,便于保存和携带,操作简易,不需特殊设备,适于现场应用。血凝滴度高低,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人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的特点及其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致敏红细胞检出率。方法检测临床诊断疑似AIHA标本135例。用Coomb’s凝胶试剂卡对受检标本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以试管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作对照。凝胶法阳性者用单特异性IgG和C3d凝胶试剂卡进行分型。结果试管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19例,Coomb’s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GDAT)阳性24例,两种检测方法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4份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标本进行IgG和C3d分型.其中IgG+C3d型7例(29%),IgG型13例(54%),C3d型4例(17%)。结论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不需洗涤红细胞,操作简便,重复性好;检测致敏红细胞灵敏度优于试管法,在AIHA实验诊断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用脑膜炎双球菌A群抗血清致敏红细胞的反向被动血凝试验(简称RPHA),作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病人和带菌者的检测,方法简便,特异快速,经济有效,并能提高检出率。 一、方法: (一)致敏红细胞的制备:取10%经丙酮醛和甲醛固定的人“O”型红细胞吸收过的脑膜炎A群抗血清(稀释浓度1:400)1毫升,混匀,置37℃水浴1小时,继而离心沉淀取积压红细胞,用0.11MpH7.2PB洗2~3次,并配成7.5%的致敏红细胞悬液,置4℃保存。临用时用0.1%牛血清白蛋白磷酸缓冲液(简称0.1% APB)稀释10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梯度离心的方法,从存有蔗糖液的人甲状腺组织匀浆中提取微粒体,经洗涤后去除甲状腺细胞中的杂蛋白,特别是甲状腺球蛋白成份。沉淀的微粒体经超声波充分打碎后致敏醛化人“O”型红细胞。234名对象以血凝法作血清中微粒体抗体的测定,其中 66名为 1974~1980年间作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手术以及手术后肿块复发的 AIT患者,实验结果表明:微粒体抗体的阳性率以及抗体的滴度与手术中甲状腺组织的残存和肿块复发的程度有相应的关系。AIT患者中微粒体抗体的阳性率为64%~100%。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用纯化的HBeAg包被于醛化绵羊红细胞,建立了测定血清抗HBe的间接血凝试验(PHA)和HBeAg的间接血凝抑制试验(PHAI)。试验是特异性的,PHA和PHAI比琼脂糖凝胶双向免疫扩散(ID)分别敏感约1,000倍和250倍。对149例HBsAg阳性血清的测定结果表明,抗HBe的检出率由ID的20.13%提高到30.87,HBeAg的检出率由22.82%提高到53.69。抗HBe和HBeAg的总检出率为84.56%,比ID提高一倍。发现34例HBeAg阳性血清兼有抗HBe和HBeAg。统计表明,兼有抗HBe和HBeAg的血清显著地较单项抗HBe或HBeAg阳性血清易于在ID中被检出。  相似文献   

6.
抗血吸虫卵抗原单克隆抗体MG2联接辣根过氧化物酶制成结合物,用夹心ELISA可测得虫卵糖蛋白抗原(EGA)1ng/ml水平。杂交瘤细胞产生的腹水对EGA的滴度达2×10~(?)。以其建立的Dot-ELISA检测血吸虫病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曾经使用的抗CCA单抗(3D10)相比,结果基本一致,但对晚期血吸虫病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HRP-3D10。且二者对慢性血吸虫病的检测可互补叠加,提高检出率。从本实验看,用抗循环抗原不同组分的单抗检测循环抗原不同组分,可望提高对血吸虫病慢性患者和晚期患者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病后体内流感病毒特异性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变化.方法 采集28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的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其抗体滴度并分析.结果 患者距发病1、5、15、22、37、49天和58天的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分别为5.36、9.39、39.02、57.99、137.92、55.19和57.99,患者的最高抗体滴度几何均数为148.55,其中96.4%( 27/28)的患者在病程中产生保护性抗体和发生抗体血清转换.结论 甲型H1N1流感患者能有效产生保护性水平的抗体,有较好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8.
用反向间接血凝方法检测感染1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家兔血清中循环抗原的消长规律。其血凝滴度的几何均数在感染后2~4周时逐渐上升,5~6周达高峰,以后不再升高,波动在一定水平。当感染家兔循环抗原被检测阳性后,用硝唑咪或吡喹酮治疗。疗程结束后2周,大部分被检血清转阴。有5只观察至剖杀前未见转阴,其中2只剖杀时分别冲出雄虫2,1条,另有2只兔虽未检获成虫,但肝脏呈明显纤维化病变,与阴转的兔肝截然不同。从动物实验结果看来,本方法有希望成为疗效考核的工具。但对轻感染度动物,其阳性检出率和阳性滴度均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抗HFRS病毒血凝素McAb和HRP标记的同一种McAb,建立了检验HFRS病毒血凝素抗原的双McAb-ELISA夹心法。经取代试验和抗原阻断试验均证明本法具有高度特异性,重复性也良好。用本法和血凝试验平行地检测了10批粗提HFRS陈株感染鼠脑的血凝素抗原,检出率分别为100%和70%,而前法滴度明显高于后法(GMT 1:506和1:26),有显著性差异(P<0.01)。用本法检验了10种从不同疫区不同宿主分离的HFRS病毒株的感染鼠脑或Vero—E6培养上清,结果均为阳性,虽血凝素抗原滴度高低不一,却再次说明不同HFRS病毒株血凝素之间有群共同性,因此本法在HFRS的临床诊断,流行病学监测,疫苗效价鉴定中都有实用价值,可取代血凝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们参照G.Hale等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J Immunol Meth 103:59,1987)并加以改进,将亲合层析纯化的羊抗人IgM抗体致敏于绵羊红细胞表面,制成1%红细胞悬液,对一株分泌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IgM类人单克隆抗体的人—(人—鼠)杂交瘤细胞系86—2(解放军医学杂志12(4):249,1987)上清进行检测,并就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夹心法ELISA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实验所设阴性对照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均呈阴性反应,其特异性与夹心法ELISk相当。  相似文献   

11.
<正> 早已明确,Ca~(++)和Mg~(++)在凝集反应后的溶血反应中能加强补体的活住。至于Ca~(++)、Mg~(++)在凝集反应中有无作用问题,本文通过一组实验,证实这些离子在红细胞的凝集过程中也是有重要作用的。 材料和方法 一、异种动物血凝材料:分别采集奶牛与山羊血液,分离出血清和红细胞。血清经56℃30分钟灭活,红细胞经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后配成2%浓度进行交叉凝集试验,结果凝集反应十分明显。将奶牛血清和山羊红细胞作为本实验的血凝材料。 二、EDTA抑制试验:取二组小试管做血凝试验,其中一组加入1%EDTA,另组不加,二组进行比  相似文献   

12.
用抗CSA-IgG经直接法致敏双醛化绵羊红细胞,或用抗AWA-IgG经鞣化法致敏甲醛化绵羊红细胞,均能测得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前者能测得每毫升含25毫微克,而后者则测得每毫升16毫微克。同一批抗AWA-IgG在重流行区和一般流行区的检测中,前者阳性率为88.5%,后者为76.64%,经统计处理,二者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3.
间接凝集反应的模拟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盛通  陈惠业 《免疫学杂志》2004,20(Z1):167-169
目的节约实验经费并解决阳性标本来源困难的问题。方法用聚醋酸乙烯乳液与CaCl2溶液做乳凝试验;用人红细胞与鞣酸溶液或植物血凝素(PHA)做血凝试验;用活性炭或纸灰与鸡蛋清或氯化钙-鞣酸溶液做炭凝试验。结果乳凝试验、血凝试验、炭凝试验均得到满意的凝集效果。结论采用本法可做为乳凝、血凝、炭凝三种间接凝集反应的模拟方法,经济有效地开出有关的免疫学教学试验。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fluorescenee quantitative PCR,FQ-PCR)对650份HBV-M不同阳性模式及40份HBV—M全阴性模式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Pre-S1、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并对三种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在650份HBV—M不同阳性模式标本中,在119份大三阳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92.4%,HBV-DNA阳性检出率100%,在186份小三阳标本中Pre—SI阳性检出率42.5%,HBV—DNA阳性检出率63.4%,在21例HBsAg(+)和HBcAb(+)阳性组中Pres1阳性检出率47.6%,HBV.DNA阳性检出率66.7%;在297例HBsAb(+)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0.4%,HBV-DNA阳性检出率0%,在268例HBV—DNA阳性的标本中Pre-S1阳性检出率79.3%。在40份HBV—M全阴模式中Pre-S1阳性检出率0%,HBV-DNA阳性检出率0%。Pre—S1在大三阳、小三阳及HBV-DNA阳性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Pre—S1检测可补充和完善乙肝“两对半”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或变异的HBV感染者能更好的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15.
单克隆抗体竞争性ELISA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ⅢD10竞争性ELISA,对369例粪检阳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慢性316例,急性54例),检测血清内抗CCA 抗体水平,并与环卵沉淀试验和间接血凝试验对比。结果表明,C-ELISA 的敏感性为 97.75~100%,高于 CCPT(90.27%,p<0.05)。而正常人无假阳性,与肝吸虫、肺吸虫和包虫感染的突叉反应依次为1.39%、1/18和0。特异性明显高于COPT和IHA。本试验快速、简便、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6.
感染小鼠淋巴结 B细胞与小鼠骨髓瘤 SP 2/0株融合,所获单克隆抗体 ⅢD10能与血吸虫抗原形成免疫沉淀,具有属特异性,免疫荧光定位于成虫肠管。免疫电泳提示,ⅢD10为抗循环阴极抗原单抗。应用于竞争 ELISA试验,显示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 120例烘检阳性慢性血吸虫病患者,100%阳性,204例正常人仅1例在1:10时出现阳性,与6例肺吸虫病人无交叉反应。感染动物试验,感染前30只家兔均阴性,感染后4周全部出现阳性;治疗后8周抑制滴度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将抗不同表位单抗组合,首次用于夹心斑点-ELISA检测血吸由感染。对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85%,12例急性患者均阳性,10例晚血病人4例阳性,非疫区正常人的假阳性率为2.2%。用单盲法检测的-组血清其符合率亦较满意。在基本消灭血吸虫病地区检测了1100人,用夹心斑点-ELISA测抗原,阳性率为6.5%,以IHA测抗体阳性率为25.2%。在低年龄组人群,斑点ELISA与COPT符合率为88.9%,明显高于IHA与COPT的符合率(35.7%),P<0.05。动物实验中,组合单抗夹心班点ELISA对低感染兔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单个单抗直接斑点-ELISA。  相似文献   

18.
我们曾报道用抗HBe IgG致敏的双醛固定的羊红细胞,通过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PHA法)检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试验中用正常人IgG致敏红细胞作对照,以排除样品中非特异性凝集(包括抗IgG的干拢)(上海医学,4(11):31,1981)。本文进一步改用中和法检测HBeAg,这样既保证了试验的特异性,也提高了试验的重复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硷化乙醇法制备霍乱弧菌稻叶型“35A_3”O抗原,用以致敏醛化红细胞。临用前加入3%聚乙二醇(PEG)、56℃灭活的正常兔血清及绵羊红细胞膜配成间接血凝应用液,以检测杂交瘤产生的抗霍乱弧菌菌体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在细胞培养上清和小鼠腹水抗体的检测中,其灵敏度比经典的醛化致敏血球提高4~8倍。我们还同时观察到:含菌数  相似文献   

20.
程振球  封岩 《免疫学杂志》1990,6(3):202-205
应用生物素衍生物BNHS和BHZ以及HRP分别标记HBsAg后,检测抗HBs的实验结果表明:HBsAg-BHZ的S/N值是HBsAg-BNHS的4.6倍,而应用浓度只有它的1/3,用HBsAg-BHZ,HBsAg-BNHS和HBsAg-HRP同时检测12份抗HBs阳性血清,几何均数滴度分别为72.44,7.94和22.64,HBsAg-BHZ的抗HBs阳性检出率比HBsAg-BNHS高68.7%,比HBsAg-HRP高45.7%,HBsAg-BHZ试剂的批内CV是5.7%,批间CV是6.53%,该试剂的特异性试验也良好,本实验说明BHZ适用于偏酸性糖蛋白的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