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急性尖周炎治疗的封药时机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急性尖周炎病例600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3d封药组;IOd封药组;15d封药组。对出现急性尖周炎复发的病例纪录并计算百分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d封药组尖周炎复发者明显高于10d封药组,10d封药组尖周炎复发者稍高于15d封药组,15d封药组尖周炎复发者很少。讨论 急性尖周炎开放引流治疗后以15d后在行封药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2.
塑化治疗因其适应证范围宽、疗效好、操作简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治疗上的失误,塑化治疗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形成残髓炎、急性尖周炎、慢性尖周炎等。本文搜集37例塑化治疗失败病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根管治疗术一直以来是治疗牙髓炎及根尖周病的成熟有效的方法,完善的根管治疗可消除根尖病灶,恢复患牙的咀嚼功能。慢性尖周炎中的有窦型尖周炎是一种难治性尖周炎,治疗不完善容易使病灶复发,给患者带来痛苦。这就要求提高根管充填的质量。根管充填材料是影响根管治疗长期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2001年6月~2002年10月运用Vitapex加牙胶尖根管充填治疗有窦型慢性尖周炎,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封闭式与开放式引流法对慢性尖周炎急性发作期应急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尖周炎急性发作患牙随机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引流两组,进行应急处理,按症状进行疗效评定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封闭引流应急处置后的临床肿痛症状显著减小.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尖周炎急性发作,应尽可能选择封闭式引流法进行应急处理,以免发放引流增加根管再感染.  相似文献   

5.
慢性尖周炎是15腔内科的常见病,特别是基层医院,病人就诊时往往形成了唇颊侧根尖瘘管,笔者从1990年至今600例慢性尖周炎患者作根尖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急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主要症状是难以忍受的疼痛。开髓是减轻其剧痛的有效应急措施[1]。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常观察到一些急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经开髓应急治疗后,其疼痛未能缓解甚至加重,有些患者复诊时变成了急性报尖周炎或很尖周脓肿。我们在牙髓应急治疗中,将牙髓完全摘除,取得明显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本组共收集急性牙髓炎患者220例,其中男性128例,女性92例。其诊断标准是有急性牙髓炎症状,结合临床检查;急性牙髓炎的临床检查包括牙髓冷热测试剧痛,叩痛(-),X线片示报尖周组织正常。急性牙…  相似文献   

7.
Vitapex糊剂一次性治疗乳磨牙慢性尖周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Vitapex在乳磨牙慢性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 30个乳磨牙慢性尖周炎随机分为Vi tapex一次性根充组 12 1个牙和变异干髓术组 10 9个牙 ,清除患牙感染源 ,消毒和充填 ,治疗患牙 ,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后随访 1~ 3年 ,Vitapex一次性根充组疗效 (95 % )明显优  相似文献   

8.
<正>患者男,46岁,1周前在外院接受左上中切牙根管治疗术,术前诊断为慢性尖周脓肿,因术后出现该牙根部龈黏膜窦道未闭且反复肿胀溢脓来诊。口腔检查邻牙牙体、牙周未见异常,X线片显示根充完善,尖周稀疏区边界模糊。去净根  相似文献   

9.
研究空管药物疗法对牙齿尖周病的疗效。110例空管药物疗法的患者,年龄12—64岁,患牙115颗。X线显示有不同程度的尖周炎。药物配方:粉剂:灭滴灵0.21g,强力霉素0.1g,磺胺增效剂0.1g,地塞米松0.75mg;液剂:木馏油。操作方法:常规开髓,清理根管同一般根管治疗术,复诊无症状,髓室覆盖2mm厚空管糊剂,少许进人根管,垫基底,永久充填。结果表明,患牙治疗后1—2年成功率89.65%。感染根管治愈的关键是根管内感染的消除,根管充填并非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1992年开始,在牙髓病,根尖周病的治疗过程中,对根管不通,不能进行常规根管治疗术或某些慢性根尖周病变经根管治疗术失败者,采用了根尖开窗并用一定材料充填根管末端的办法,保存患牙,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年来对瘘管型、无瘘管型慢性尖周炎、急性尖周炎(含慢性尖周炎急性发作)的所有未到替换期,而需要保留的乳牙115例病例采用日本产枪状式碘仿糊剂作根管充填,经1~1.5年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总有效率达98%。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05人,115颗牙。其中男55例,女50例。年龄最大为11足岁,最小为3足岁。二、病牙分布及损害类型下颌第二乳磨牙51颗,下颌第一乳磨牙39颗。上颌乳中切牙15颗,上颌乳侧切牙6颗,上颌恒中切牙4颗。上颌恒中切牙4颗均为外伤性牙冠折致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炎;有瘘型慢…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JustyⅡ根尖定位仪应用于急性根尖周脓肿牙齿的测量准确性。方法:选取患急性根尖周脓肿的牙齿30颗,共30个根管,分别在根管溢脓、0.9%NaCl、3%H2O2、17?TA冲洗的情况下测量工作长度。四组均与根充后摄X线片确定的工作长度比较。记录在四种条件下JustyⅡ测量的准确率,进行Pearson"2检验。结果:JustyⅡ在四种条件下测得结果的准确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JustyⅡ应用于急性根尖周脓肿牙齿仍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因患儿语言表达能力差,不配合,再加上乳牙髓室大、室壁薄、室角高、根管粗、根尖孔大等原因,乳牙牙髓病往往得不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就诊时多数是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甚至是根尖周脓肿、瘘道形成。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儿不合作,特别是乳牙要按时替换,根管治疗便不太合适或难以完成。笔者采用干髓糊剂加碘仿调成糊状,在尽可能去净坏死根髓基础上象根管充填一样将糊剂送人根管内,达到了根管充填的目的,又省时省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临床资料仁某某,女,35岁,因左下后牙拔除后6个月创口不愈来找院门诊,6个月前,患者在厂医院拔除左下后牙,术后无不适。查:左下6拔牙创口未完全愈合,在牙槽峡顶有一脓性疾道,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溢出,左下5远中颈部龋,未露髓。OP(+),冷热(-),拍左下颌骨侧位片,见左下5根尖有-0.5cmsrm×0.5cm阴影,左下6牙槽窝未见异常,诊断为左下5慢性报尖周炎,将左下5根管引流1周,瘘道消失,创口愈合,左下5根管治疗后痊愈。讨论慢性根尖周炎,又称慢性槽脓肿,是发生在根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通常症状轻微或者偶尔有间歇性…  相似文献   

15.
慢性根端脓肿有瘘是慢性根尖周炎的一种,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长期存在感染源及病原刺激物,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病变类型包括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致密性骨炎。慢性根端脓肿有瘘型,是口腔内科治疗的常见病,多因根管感染波及根尖周组织而发病,根尖部脓液逐渐蚀破骨壁和软组织,而形成瘘道,以往临床治疗常需反复多次,瘘道难以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周脓肿微创治疗和护理方法,提高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胰周组织坏死感染患者治愈率。方法:4例重型急性胰腺炎后期胰周脓肿感染患者,均予经皮内镜引导下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内镜引导下清除坏死组织、脓苔,术后严密监护并反复负压进行冲洗,至病灶无可见异物、内壁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止。结果:治愈4例,治愈率100%;1例患者经皮内镜引导下胰腺坏死感染组织清理术后,炎症感染症状迅速控制,3例患者因术中清理不净进行二次手术后成功。结论:经皮内镜引导下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对治疗重型急性胰腺炎后期胰周脓肿感染患者安全可靠,通过有效治疗和护理,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7.
1 资料与方法 1996~ 1999年门诊共收治 300例根管充填治疗病人,其中男 120例,女 180例,年龄 16~ 60岁。病人是患急性牙髓炎、慢性牙髓炎、牙髓坏死、急性根周炎、慢性根周炎、根炎周囊肿等。 对急性炎症期患牙,待治疗后转为慢性期,再作根管充填治疗。操作方法有 (1)二次或多次法。 (2)一次法。充填后均立即摄根尖 X线片,检查根管充填情况。 2 结果 按临床上衡定疗效的标准、自觉症状、临床检查和 X线摄片,本文于 24h~ 1周内观察根管治疗术后病人反应,其中有 55例患者 65个根管充填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经分析其原因如…  相似文献   

18.
牙源性颌面部皮瘘误诊9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颌面部的皮肤窦道 (皮瘘 )与相应部位的患牙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临床上常被误诊。本文总结了 9例颌面部皮瘘误诊误治情况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12~ 5 0岁 ,其中 30岁以下 7例占 77.8%。前牙 5例 ,其中上颌 2例 ,下颌 3例 ;后牙 4例 ,均在下颌 ,误诊时间最短 3个月 ,最长达 3a。皮瘘临床情况 ,见表 1。表 1 皮瘘临床情况皮瘘部位例数牙位病因鼻翼旁 2上尖牙慢性尖周炎颏部 2下颌切牙与尖牙慢性尖周炎颏下部 1下颌中切牙慢性尖周炎面颊部 3下颌磨牙慢性尖周炎与冠周炎颌下部 1下颌前磨牙慢性尖周炎  本组慢性尖…  相似文献   

19.
慢性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瑶  肖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1):2488-2489
现将我们对慢性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介入穿刺联合胆管镜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胰周脓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周脓肿微创治疗方法,提高急性胰腺炎治愈率。方法:48例急性重型胰腺炎后期胰周脓肿患者,均于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及窦道形成后,采用Cook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窦道至24F,胆管镜下清除坏死组织、脓苔,并反复进行冲洗,至病灶无可见异物、内壁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止。结果:治愈45例,治愈率93.7%;2例胰周坏死组织范围较大并伴有腹腔内多处脓肿者,行开腹清创引流术后治愈;1例并发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发生窦道口搏动性出血1例,胰周脓肿壁出血1例,肠外瘘3例。结论:超声介入穿刺引流联合胆管镜清创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后期胰周脓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