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简称巴州)面积482700km2;现已查明的鼠疫疫源地主要分布于边远的且末和若羌县山区,分4小片,总面积1940km2。1 人间鼠疫监测1.1 鼠疫三级监测网建设:巴州疫区所在县已基本完成了监测网建设,在县、乡、村配有专(兼)职鼠疫监测人员。1998年两县防疫站与疫区所在地的乡、村政府和监测人员签定了鼠疫监测合同书,年初落实、年终检查;年内州站鼠防科下乡巡回检查三次;取得较好效果;7月若羌县发生小型鼠和羊死亡之后,情况便被迅速反映上来。1.2 预防接种:给疫区发送鼠疫菌苗4000人份,若羌县应接种牧民409人,因接种了部…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人间鼠疫疫情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位于黄河上游,总面积45万km2,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古北界与东洋界的交汇带。共14个市、州,86个县、市、区,已确定为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有10个市、县、区,面积约8万km2,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是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和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甘肃在历史上曾有过多次鼠疫流行,新中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的鼠疫防治工作是从1957年开始的,1959年从夏河县的喜马拉雅旱獭和斧形盖蚤中分离出鼠疫菌,证实我省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迄今已查明的疫区分布在9个县(区),疫源面积共1128715ha。现将历年来鼠疫流行病学调查和鼠疫疫源检索情况报告如下。1 历史鼠疫流行概况 甘肃省鼠疫流行史,文献记载很少,通过多年来的鼠疫流行病学调查,现已查清历史鼠疫流行概况。1754~1958年甘肃曾在17个县(区)中发生过75次鼠疫流行,发病1636人,死亡1493人。通过鼠疫疫源检索,其中6个县(区)中已证实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4.
1996年甘肃省鼠疫监测结果分析师彦龙王定国李宝肃(甘肃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兰州市730030)关键词鼠疫;监测;甘肃省“九·五”期间我省鼠防工作的总体规划是落实以安全猎獭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防止和控制人间鼠疫的发生和流行。1996年全省除“稳定控... 相似文献
5.
广西鼠疫疫情监测及防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本文通过初步分析,结合广西鼠疫防治状况,拟对项目设置和技术指标进行调整,力求在整体上提高监测质量;倡导以改变居民意识为主的健康教育,增强自我保健能力,确立以控制人间鼠疫为目标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认识我省旱獭鼠疫动物流行病特点,以便更好的预防和根除鼠疫是非常必要而有实际意义的。目前在生物群落的基础上,将我省鼠疫疫源地分为两型;祁连山和甘南高山草甸草原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疫源地、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及时了解和准确掌握甘肃省肃南县鼠疫疫情动态指标,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为鼠疫防治、预警、预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和《甘肃省鼠疫防治项目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宿主、媒介调查和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结果全年共调查疫源面积300 hm2,捕获主要宿主动物87只,平均旱獭密度0.29只/hm2。共剖检以旱獭为主的动物166只(其中自毙动物43只、活体旱獭123只),自毙动物检出鼠疫菌3株,血清学IHA检验血清140份,均为阴性,用RIHA检验动物材料46份,阳性4份,细菌培养体外及洞干寄生虫63组220只,均为阴性。结论肃南县动物间鼠疫静息几年后,2012年又出现流行,存在发生人间鼠疫的可能性,由于各项措施到位,严防了人间疫情发生,促进了鼠疫防治工作的科学发展,鼠疫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会宁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属甘宁黄土高原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为该疫源地的西部边缘区,疫源面积37000hm~2,占整个疫源面积的12.91%。分布在刘寨、新塬、土高山、草滩、八里、平头川、河畔、汉岔、桃花山等9个乡,45个行政村,人口约12万。1 人间鼠疫 据《会宁县志》记载,1738,1770,1890,1929年会宁县均有瘟疫流行,但是否为鼠疫尚无法考究。解放后通过鼠疫流行 相似文献
9.
肃南县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段南部 ,祁连山北坡 ,地处东经 97°2 5′~ 10 2°16′,北纬 37°4 1′~ 39°37′,平均海拔约 30 0 0 m,由 3块地域组成 ,东西长 6 5 0 km,南北宽 15 0 km,总面积约2 3887km2 ,其中草原面积占总面积的 70 .5 4 % ,疫源地面积2 76 10 9hm2 ,占全省疫源面积的四分之一。1 鼠疫监测1.1 人间鼠疫 :该县疫源地面积大 ,分布广 ,地域辽阔 ,横跨河西走廊三地区 ,并与 11个县 (市 )相毗邻 ,在这辽阔的范围内 ,如何控制人间鼠疫的流行 ,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根据本县与毗邻县 (市 )接壤多 ,人员来往频繁的特点 ,多年来…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16年人间鼠疫疫情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云南省16年来人间鼠疫疫情动态.方法对1986~2002年云南省家鼠疫源地鼠疫疫情流行资料进行了统计.结果云南共有43个县(市)发生动物鼠疫流行,其中29个县(市)发生了人间鼠疫流行,共确诊鼠疫患者492例,死亡2例.主要传染源是黄胸鼠,传播媒介为印鼠客蚤,传播途径为鼠-蚤-人.人间病例全年均有发生,但主要流行季节为7~11月,高峰为9月.结论通过对疫源地自然地理结构、宿主动物及媒介生物等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认为以上因素与云南目前发生的散在或局部暴发的人间鼠疫密切相关,是人间鼠疫再次流行或暴发的危险因子.并认为加强监测管理,及早控制鼠间鼠疫的流行,定期灭鼠,同时杀灭媒介生物,是预防控制人间鼠疫发生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甘肃鼠疫疫源不明地区是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研究提出防控对策。方法以自然地理景观和宿主动物为指标,分别开展鼠疫自然疫源地构成条件调查;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研究相应的防控对策。结果甘南高原疫源不明区应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的一部分;中部黄土高原疫源不明区没有发现鼠疫动物病的流行迹象;东部黄土高原疫源不明区不存在长爪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很可能也不存在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结论甘南高原鼠疫疫源不明区建议采取喜马拉雅旱獭鼠疫自然疫源地控制策略;中部黄土高原鼠疫疫源不明区防控对策主要以防止历史疫区的死灰复燃,以及周边旱獭疫情的传入和波及为主;东部黄土高原疫源不明区鼠疫防控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周边长爪沙鼠疫情的传入和波及。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甘肃省碘盐措施落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按照《甘肃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执行。结果2008年甘肃省碘盐监测有效率100%,居民户碘盐覆盖率98.33%,合格碘盐食用率96.15%,盐碘中位数30.58 mg/kg,变异系数23.7%;5个县合格碘盐食用率〈90%,34个县盐碘变异系数〉20%;20个县进行了定量和半定量检测,3个县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精制盐合格率98%,粉洗盐合格率90.4%。结论甘肃省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了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但仍有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县存在非碘盐问题,加碘盐尤其是粉洗盐的均匀度还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15.
16.
甘肃省岷县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岷县是甘肃省流和地性出血热的高发病县。1992年始发产现流行至1995年疫情涉及全县22个乡镇的181个村,累计病例1160人,病死19人,年最高发病率199.44/10万,病率1.64%。1995年发病率降至19.02/10万,发产现乡镇减少到14个,表明疫情已得到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家鼠鼠疫流行特征(1982—1998年家鼠鼠疫细菌学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省1982-1998年间的家鼠鼠疫细菌学检查资料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家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中,1-12月份均可分离到鼠疫菌,8月为最高峰。到1998年底,共有37个流行县(市)检出2977株鼠力;判定染疫宿主动物8种,共分离到鼠疫菌2382株,其中从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分离到2308株,占96.94%;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1959—1988年人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甘肃省1959-1988年发生的23起63例人间鼠疫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省人间鼠疫地在理分布上具有分散性,孤立性,局限性和与鼠疫疫源地的关联性,在时间分布上具有间断生,突发性。不均衡性和集中于狩猎旱獭期的季节性,传染源主要是染疫的鼓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和肺型鼠疫病人,死于鼠疫的患者尸体和其他染疫动物尸体可能起到过传染源的作用;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传染 相似文献
19.
西藏鼠疫流行特征及控制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西藏1966年证实鼠疫自然疫源地以来的人、鼠间鼠疫流行病学特征研究结果分析表明,西藏鼠疫疫源地分布广泛、流行猛烈,鼠疫疫情在地理分布上呈广泛而连续性并与宿主动物的分布相关联;疫情集中于气温高、雨量充足的7~8月份,但在旱獭地面活动期间(4~10月)均可发现疫情,其特点为连续性、突发性和顽固性。1966~1994年共发生人间鼠疫11起,84人发病,50人死亡,病死率59.52%;传染源主要是染疫喜马拉雅旱獭(Marmzotahimalayana),占72.72%,藏系绵羊(ovisaries),占18。18%;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剥食)染疫动物为主,首发病例均有接触疫源动物史,后经空气、飞沫传播而造成人间肺鼠疫流行;首发病例以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发生频率较高,且易继发肺鼠疫,而原发肺鼠疫者较少见;职业以农牧民居多。根据生化特性可将西藏鼠疫菌株分为冈底斯山型和青藏高原型,二型分别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区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