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旨在探讨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焦虑抑郁程度相关性。方法从2015年1月~2017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227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和老年脑卒中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IL-8、IL-10、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与焦虑抑郁相关性。结果老年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越高,其血清IL-6、IL-10、hs-CRP、TNF-α、SIL-2R越高(P0.05),IL-10越低(P0.05)。老年脑卒中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与IL-6、IL-8、hs-CRP和SIL-2R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与IL-10具有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促炎因子能够促进老年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而抗炎因子能够抑制老年脑卒中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睡眠障碍(SD)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0例住院RHD伴S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执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SQI评分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RHD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相关社会心理学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疲劳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症状特点,为PD伴发疲劳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5例PD患者,根据疲劳严重度量表(FSS),PD无疲劳组(FSS>4分)59例,PD伴发疲劳组(FSS≤4分)96例。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第三部分(MDS-UPDRSⅢ)、Hoehn-Yahr(H-Y)分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14项、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中文版、简易精神状态量表等评估患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采用疲劳量表-14(FS-14)对PD患者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进行评分。PD患者依据MDS-UPDRSⅡ~Ⅲ条目计算震颤类项目总分和姿势异常-步态障碍类项目总分。结果 与非疲劳组比较,疲劳组患者MDS-UPDRSⅢ、H-Y评分、HAMA、HAMD、病程均增高,PDSS降低(P<0.05)。MDS-UPDRSⅢ评分(OR=1.105,P=0.011)、抑郁(OR=1.160,P=0.028)是疲劳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力疲劳与HAM...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灵胶囊辅助治疗甲亢伴抑郁患者对焦虑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甲亢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基咪唑联合抗抑郁药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应用乌灵胶囊辅助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等指标。结果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白天功能等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9.58%,明显优于对照组72.92%(P0.05)。结论乌灵胶囊辅助治疗有助于缓解甲亢伴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放松训练用于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合并失眠患者的改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0年12月~2016年1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合并失眠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帕罗西汀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放松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脑电图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价对比。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PSQI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HAMA、HAMD、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脑电图参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的睡眠潜伏期(SL)、睡眠总时间(TSA)、觉醒次数(AT)、觉醒时间(AS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松训练联合帕罗西汀用于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合并失眠症状患者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和焦虑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日嗜睡和睡眠质量对宫颈癌患者手术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患者的白日嗜睡严重程度和睡眠质量水平,比较不同白日嗜睡严重程度和睡眠质量水平患者的焦虑(HAMA)、抑郁(HAMD)水平,并使用Pearson法分析ESS评分和PSQI与HAMA和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ESS评分为0~6分患者HAMA评分为8.26±3.44分,HAMD评分为15.71±4.08分,ESS评分为7~16分患者HAMA评分为17.02±4.33分,HAMD评分为26.24±5.11分,ESS评分为17~24分患者HAMA评分为25.28±4.08分,HAMD评分为34.29±5.25分,三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SQI评分为0~7分患者HAMA评分为7.37±3.18分,HAMD评分为14.21±3.49分,PSQI评分为8~14分患者HAMA评分为15.37±4.21分,HAMD评分为24.21±3.55分,PSQI评分为15~21分患者HAMA评分为23.29±4.04分,HAMD评分为32.74±4.27分,三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法分析结果显示,ESS和PSQI与HAMA和HAMD相关系数r分别为0.544、0.369、0.507、0.488。结论 白日嗜睡和睡眠质量与宫颈癌患者手术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白日嗜睡程度越严重、睡眠质量越差,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越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粪菌移植对帕金森病便秘患者心境及睡眠障碍的临床影响。方法 筛选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6例存在便秘、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行粪菌移植治疗并随访12周,记录粪菌移植前后患者Wexner便秘评分量表(Wexner)、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粪菌移植治疗后患者第4、8、12周的Wexner、 PAC-QOL、 PSQI、HAMD、HAMA和PDQ-39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结论 粪菌移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帕金森病便秘患者的心境和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以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4—2015-11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52例为观察组,正常人52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PSQI(匹兹堡睡眠指数)、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评分,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PSQI、HAMA、HAMD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后PSQI、HAMA以及HAMD等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4次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未完成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失眠患者较正常人群睡眠指数较低,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与抑郁情绪,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可明显改善其失眠症状,减轻焦虑与抑郁等不良心理,提高睡眠质量与睡眠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PI)患者神经心理、认知功能的改变及其与失眠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原发性失眠患者40名,对照组为正常睡眠者(NS)50名。两组均行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WHO-UCLA词语学习、划销实验量表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I组PSQI、HAMA、HAMD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词语学习能力、数字划销工作效率下降(P0.05)。PI组患者睡眠质量下降与焦虑情绪有明显正相关性(r=0.350),学历、病程及HAMD评分与睡眠质量存在线性关系(α=0.1,F=13.44,P0.05)。对影响认知功能相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睡眠质量及HAMA评分与认知功能有显著相关性(α=0.1,F=12.943,P0.05)。结论 PI患者睡眠质量、认知功能下降,焦虑、抑郁情绪明显。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显著相关,睡眠质量的下降可引起认知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联合文拉法辛对下肢骨折伴焦虑抑郁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98例下肢骨折伴轻度抑郁焦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49例)术后予PCIA镇痛+安慰剂,研究组(49例)予PCIA镇痛+文拉法辛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SQI)评分和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及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术后4h~48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HAMA、HAMD及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5-HT、N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拉法辛能够有效缓解下肢骨折伴焦虑抑郁的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5-HT和NE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伴发睡眠障碍(SD)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视频多导睡眠图(v-PSG)变化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06—2016-06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老年病科的94例PD患者,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根据评测结果将患者分为PD伴发SD组(PSQI≥5分,PD-SD组)及未伴发SD组(PSQI5分,PD-NSD组)。对PD患者进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疲劳严重度量表(FSS)、UPDRSⅡ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39项PD生活质量问卷(PDQL-39)及PSQI评分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运动症状、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等变化。结果 (1)94例PD患者中57例(60.64%)存在SD。(2)PD-SD组和PD-NSD组在性别构成、年龄、起病年龄、受教育水平及病程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PSQI量表评分结果显示,PD-SD组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SD、使用睡眠药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较PD-NSD组高(均P0.01)。(4)PD-SD组患者UPDRSⅠ评分、FSS评分、HAMD评分、HAMA评分和ESS评分、UPDRSⅡ评分、ADL评分、PDQL-39评分明显高于PD-NSD组(P0.05或P0.01)。(5)32例PD患者行v-PSG监测,与PD-NSD组比较,PD-SD组总睡眠时间减少(P0.05),睡眠效率及最低血氧饱和度降低(均P0.05)。结论 PD患者SD的发生率较高;PD-SD患者SD更严重,整体睡眠质量更差;SD明显影响PD患者其他非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焦虑障碍、抑郁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及与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深圳市康宁医院焦虑障碍科住院治疗的7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抑郁障碍患者,其中抑郁障碍组33例,焦虑障碍组37例.比较两组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4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米氮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及治疗后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4.29%)显著低于研究组总有效率(9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抑郁焦虑共病的疗效、安全性及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为抑郁焦虑共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8月在甘肃省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和天水市复退军人精神病疗养院门诊就诊、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和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12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1)和对照组(n=60),研究组采用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观察期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睡眠质量,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17、HAMA和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时点,研究组HAMD-17、HAMA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舍曲林联合小剂量奥氮平与单一舍曲林对抑郁焦虑共病的治疗均有效,但联合用药在改善焦虑和失眠症状方面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音乐放松疗法对癌痛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8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音乐放松疗法,两组均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明疼痛调查表(BP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疼痛分级和BPI、HAMA、HAMD、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放松疗法能够有效减轻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与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2—2016-03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4例选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仅选用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PSQI)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为(7.32±0.47)分,HAMA评分为(5.59±0.34)分,对照组HAMD评分为(11.22±1.79)分,HAMA评分为(8.49±1.23)分,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SQI评分方面,观察组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于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的发生率,探讨其特点及预后.方法:对150例抑郁障碍患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3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45.3%的抑郁障碍患者共病焦虑障碍,共病以广泛焦虑障碍与惊恐障碍为最多(分别为22.0%、13.3%);入组时及3个月末,共病组HAMD、HAMA、CGI及SDSS总分均显著高于抑郁组(P<0.05),3个月末共病组HAMA减分率显著低于抑郁组(P<0.05),HAMD减分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抑郁与焦虑共病障碍发生率高,具有抑郁及焦虑症状重、社会功能损害重,焦虑症状不易缓解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SD)的发生率,分析PD睡眠障碍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运动障碍及PD学组制订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选择连续就诊和住院治疗的131例PD患者,采用PD睡眠障碍量表(PDSS)评价睡眠障碍并分为睡眠障碍(SD)组和非睡眠障碍(NSD)组,两组均行统一PD量表UPDRS-Ⅲ、Hoehn-Yahr(H-Y)分期、改良Webster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爱泼沃斯思睡量表(ESS)、不宁腿综合征严重程度评定量表(RLSRS)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和分析。两组中男性患者均行前列腺彩超检查,以排除前列腺增生排尿障碍对睡眠障碍的影响。结果 131例PD患者中有96例存在睡眠障碍(PDSS-1<6)。经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共有改良Webster评分、ADL评分、左旋多巴具体剂量、MMSE、吡贝地尔具体剂量、RLSRS、H-Y分期、ESS、PDSS-7、HAMD、UPDRS-Ⅲ及HAMA等12项因素引入回归方程,性别、年龄、病程及受教育程度均被回归分析逐步剔除。两组中男性患者前列腺彩超检查形态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D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73.3%。PD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依次为抑郁、运动症状评分、病情分期、整体症状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认知水平、吡贝地尔具体剂量、左旋多巴具体剂量、焦虑、不宁腿综合征(RLS)、幻觉及日间思睡。与性别、年龄、病程和受教育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中疲劳和睡眠障碍的患病率,研究疲劳和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方法采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363例PD患者的疲劳及睡眠状况进行评价。FSS4界定为疲劳,PSQI≥7界定为睡眠障碍。同时,采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及HoehnYahr评价运动障碍及严重程度,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流行病学研究中心编制的抑郁量表(CESD)评价抑郁,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ADAS-Cog)评价认知,36条目简化医疗结局调查问卷(SF-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 363例PD患者61.7%存在疲劳,55.1%存在睡眠障碍。其中,136例(37.5%)疲劳与睡眠障碍共存,87例(24%)仅存在疲劳,63例(17%)仅存在睡眠障碍。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疲劳组与对照组比较UPDRS第3部分评分、左旋多巴制剂等效剂量(LDE)、CESD分值均显著升高(均P0.001);睡眠障碍组与对照组比较UPDRS第3部分评分、LDE、CESD分值均无显著差异(均P0.05)。多参数Logistic回归显示,UPDRS第3部分评分和CESD分值能预测疲劳的发生,而LDE未被引入疲劳预测模型。与之相反,UPDRS第3部分评分、LDE、CESD分值均不能预测睡眠障碍的发生。结论疲劳和睡眠障碍是PD常见的非运动症状。二者在临床上有所重叠,但危险因素不同,疲劳和睡眠障碍是PD独立的非运动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随访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障碍情况的发生、发展及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PD睡眠量表(PDSS)、统一PD评定量表第Ⅱ、Ⅲ部分(UPDRSⅡ、Ⅲ)、PD非运动症状(NMS)筛查问卷(NMSQ)、汉密尔顿抑郁及焦虑量表(HAMD及HAMA)、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测验(Mo CA)等量表,在基线和3年半随访末对106例原发性PD患者的睡眠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运动症状、抑郁、焦虑情绪及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计算患者每日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结果与基线(124.18±14.31)比较,患者PDSS总分在随访末(113.90±23.98)时明显下降(P0.001),其中梦境困扰、夜尿及白天过度嗜睡均明显降低(均P0.01)。随着疾病进展,P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在随访末时(77.08%)较基线时(53.77%)明显上升(P=0.001),失眠(包括入睡困难及保持睡眠困难)、肢体不安及不宁腿、梦境困扰、夜尿、白天过度嗜睡、震颤、肌肉痛性痉挛在随访中均明显升高(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PD患者睡眠障碍与其年龄、UPDRSⅡ及Ⅲ、NMS、HAMD及HAMA评分和每日LED相关,而与MMSE、MOCA评分及病程长短等无关。结论PD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表现类型多样,随着年龄增长、疾病进展逐渐加重,合并较多NMS、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症状严重及伴有抑郁、焦虑情绪的患者多存在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