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高血压)的临床降压效果。方法把1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50例,口服氯沙坦50mg/d;依那普利组50例,口服依那普利5mg/d。两组于用药4周末,降压效果未达显效者,均联用吲达帕胺2·5mg/d,于4周末仍未达效者,再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d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氯沙坦组4、8、12周的降压有效率60%、78%、92%。而依那普利组为62%、80%、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氯沙坦组的干咳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P<0·05)。结论氯沙坦和依那普利组降压效果基本相似,但氯沙坦组的干咳副作用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  相似文献   

2.
童金英  周青松  曾宁 《江西医药》2011,46(4):347-348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逆转作用。方法将92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治疗组口服依那普利10mg,1次/d和氢氯噻嗪片12.5mg,1次/d;对照组仅口服依那普利10mg,1次/d。两组均治疗18-24个月。结果联合使用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组与单用依那普利组在血压下降及逆转左室肥厚均有效,且联合用药组下降更显著。结论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依那普利均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并对LVH有逆转作用,联合使用优于单用。  相似文献   

3.
杜占军  张海燕 《河北医药》2007,29(11):1195-1196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和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共入选63例新近诊断、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口服依那普利5~10 mg,每日2次, 使所有患者的血压在8周内达到标准(<140/90 mm Hg).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肾功、血脂、血糖、血尿酸、血常规,进行24 h动态血压(ABPM)检测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服用依那普利12周后,ABPM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 依那普利不仅可降低血压,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也有逆转作用,可减少因高血压并发左室肥厚引起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与依那普利联用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100例高血压并左室肥厚的病人,分为两组各50例,即单用依那普利组及依那普利加复方丹参滴丸组,通过两组病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肥厚的相关参数,计算出左室重量指数,并与治疗前比较分析.结果:单用依那普利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的降压、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合用复方丹参滴丸组与治疗前比较,血压及左室肥厚逆转有板显著性差异(P<0.01),合用复方丹参滴丸组与单用依那普利组比较,有进一步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依那普利联用在逆转左室肥厚的治疗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联用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葛根素或氯沙坦单用或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逆转作用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81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葛根素注射液400mg(A组);服用氯沙坦50mg/d(B组):氯沙坦50mg/d加葛根素注射液400mg(C组),治疗6个月,观察左室形态结构和左室功能变化及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结果葛根素组或氯沙坦组均能使病人血压显著下降(P〈0.01),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P〈0.05),舒张期末室间隔厚度和左心室后壁厚度变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缩小,E/A及射血分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CHD患者的血浆胰岛素(FINS)浓度减少(P〈0.01),ISI增加(P〈0.05)。而葛根素联用氯沙坦组减低左室质量指数的程度更大(P〈0.01).结论葛根素和氯沙坦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能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观察204例轻中度高压患者超声心动图证实有左室肥厚,氯沙坦治疗3年,观察血压及LVDd、IVSd、LVMI、PVA、PVE、A/E变化。结果: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患者IVSd、LVPWd、IVMI均下降,仅LVDd轻度改变,舒张功能也有明显改善。结论:氯沙坦长期治疗可安全有效降压同时逆转心室肥厚,改善心肌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7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86例)和依那普利组(85例)。氯沙坦组给药氯沙坦50mg/次,1次/d;依那普利组给药依那普利5mg/次,2次/d。8周为一个疗程。结果两组病患用药前后血压均有显著下降,两组药物降压效果基本相同,氯沙坦组治疗有效率达75.6%,依那普利组治疗有效率达72.9%。但氯沙坦的不良反应小。结论氯沙坦是一种有效的、耐受性好、安全性高的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8.
童金英  周青松  曾宁 《江西医药》2011,46(3):238-239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降压疗效及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逆转作用。方法60例患者口服依那普利5-10mg,1次/d和氢氯噻嗪片12.5mg,1次/d,治疗18-24个月,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肥大(LVH)患者的左心室肥厚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使用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使血压下降且左室质量指数较治疗前减低(P<0.01)。结论依那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使用有效降低血压,对LVH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应用动脉血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26例高血压并左室肥厚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d),24周后血压及左室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P<0.01),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指数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不但能有效降低血压,而且能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0.
氯沙坦逆转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血管肥厚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沙坦逆转心血管肥厚的作用与心血管局部组织中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16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成氯沙坦治疗组(SHR-L)与对照组(SHR-C)。另设同源正常血压大鼠(WKY)组,饲养共6周。大鼠的收缩压和心率用尾套法测量,左室重量指数(LVI)及主动脉中膜与内径比率测微计测量,血浆,心肌和主动脉含量用放免法测定,以SHR-C组做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氯沙坦能显著降低SHR的收缩压,SHR-L与SHR-C组比较LVI及主动脉中膜内内径比值下降,左室及主动脉ET,SHR-C组高于WKY组,且分别与LVI及主动脉中膜和内径比值呈正相关。结论:左室及主动脉组织中ET升高是造成左室及主动脉肥厚的重要因素,氯沙坦通过阻断受体和降低血浆及血管组织中的含量产生降压及逆转心血管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及对血浆内皮素 (ET)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 2 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 ,观察单纯高血压 32例 (EH组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 2 6例 (LVH组 )在每日服氯沙坦 50mg前及 16wk后血压、ET的变化。用超声心动图观察LVH组在用药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室间隔厚度 (IVST)、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重量 (LVM )、左室重量指数 (LVMI)的变化。结果 :经氯沙坦治疗后 ,EH组、LVH组的平均动脉压 (MAP)及ET水平有显著性下降 ;LVH组的ET水平与LVM ,LVMI呈正相关 ,LVH组在治疗后IVST ,LVPWT ,LVDd ,LVM ,LVMI亦有显著性下降。结论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病人不仅有良好的降压效果 ,同时具有逆转LVH及降ET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逆转作用。方法选择EH伴LVH患者62例,均予替米沙坦口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ET)、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后患者SBP、DBP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VSH、LVPWT、LVDd、LVM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且对EH伴LVH有逆转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史卫明 《中国药房》2010,(48):4552-4553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院42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功能指标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有效率为9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压发生明显下降(P<0.05);E峰、E/A明显增加(P<0.05),A峰、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T)和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临床疗效高,不仅能够明显降低血压,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左心房内径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左心房内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照组20例.高血压病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正常组35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LVH)组30例。用超声心动图测量三组左心房内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房室瓣E峰和A峰最大流速比值(E/A),测定静息心率(RH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高血压LVMI正常组LAD扩大较显著(P〈0.05),而IVST、LVPWT、LVMI、E/A、LVEF及RHR无显著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LVH组b∞扩大更显著(P〈0.01),IVST、LVPWT、LVMI、E/A、LVEF及RHR均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早期IVST、LVPWT、LVM1、E/A、LVEF及RHR尚无明显异常时,已出现LAD扩大。提示LAD扩大是高血压病心脏受损的最早期表现,比左心室肥厚及E/A〈1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肥厚(LVH)及颈动脉重塑的疗效。方法将142例伴LVH的EH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n=44)、坎地沙坦组(n=55)和联合治疗组(n=43)。设定目标血压值为收缩压(SBP)〈140mmHg和舒张压(DBP)〈90mmHg。3组患者分别口服起始剂量培哚普利4mg/d、坎地沙坦4mg/d和培哚普利4mg/d加坎地沙坦4mg/d。随访4周,若血压未能达标,则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培哚普利8mg/d加坎地沙坦8mg/d。同时3组患者均口服氢氯噻嗪25mg/d,总疗程均为36周。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心胸比率(CTR),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内径(ID)及IMT/ID。结果(1)3组治疗后24hSBP、24hDBP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治疗后LVDd、IVST、LVPW、LVMI、HR和CTR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IMT减小、ID增加、IMT/ID比值改善(P〈0.05或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疗效最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培哚普利和坎地沙坦联合用药在逆转LVH、抑制心脏交感活性及改善颈动脉重塑方面较培哚普利或坎地沙坦单独用药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且这些作用独立于降压疗效之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的血压及心室肥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31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2组。I组(n=159)予以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Ⅱ组(n=159)只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2组均在给药前和给药6个月后分别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冈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SBP、DBP,IVST、LVPwT、LVDd、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且I组低于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左旋氯地平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不仅能很好的控制高血压,而且能够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非洛地平联用吲哒帕胺与非洛地平联用利尿药治疗老年中、重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对左室肥厚 (LVH )、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6 0例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病人随机分为 2组 ,停用降压药 1wk。一组非洛地平 5mg联用吲哒帕胺 2 .5mg ,po ,qd× 4 8wk ,另一组非洛地平 5mg联用氢氯噻嗪 2 5mg ,po ,qd× 4 8wk。结果 :非洛地平联用氢氯噻嗪组和联用吲哒帕胺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0 % ,83% (P >0 .0 5)。 2组均可明显改善LVH及左室舒张功能 ,(P <0 .0 1)。但非洛地平联用吲哒帕胺组改善更显著 ,组间比较 ,P <0 .0 1。不良反应小 ,不影响糖、脂肪代谢。结论 :对老年中、重度高血压 ,非洛地平联用吲哒帕胺是一组适合长程治疗的满意组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的临床效果,选出最优的治疗方案。方法将244例高血压伴LVH患者随机分为地平组122例和噻嗪组120例。噻嗪组给予缬沙坦80~160mg/d和氢氯噻嗪12.5~25mg/d,地平组服用缬沙坦80~160mg/d和氨氯地平2.5~10mg/d。记录患者入组时和随访2年后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T),以及不良发应和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结果 2组患者治疗2年后IVST、LVDD及LVPT水平均优于入组时,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平组胃肠道反应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噻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平组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噻嗪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LVH效果相当,但联合氨氯地平更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不良反应更少,预后更好,患者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9.
氯沙坦对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影响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涛 《淮海医药》2009,27(4):302-303
目的观察氯沙坦的降血压效果及其对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30例高血压(EH)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口服氯沙坦50-100 mg,每日1次,总疗程16周。经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UCG)检查心脏结构2次,观察其对左心室重塑的影响,同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EH并伴有LVH患者治疗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达80%,P〈0.01。UCG提示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治疗后下降明显,P〈0.05。结论氯沙坦长期应用能在降血压的同时逆转左心室肥厚,是一种很好的改变左心室重塑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