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皮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和KDR水平的测定对疾病活动性及治疗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免疫组织化学法)法检测皮损FLT-1及KDR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FLT-1和KDR的含量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和免疫指标(ANA、ds DNA等)的相关性,研究用FLT-1和KDR指标判断疾病的活动性,并进行SLE病例的前瞻性和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结果:SLE患者皮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和KD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LE患者皮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和KDR水平活动期均高于非活动期(P<0.01),抗核抗体(ANA)高滴度组高于ANA低滴度组,dsDNA抗体阳性组高于dsDNA抗体阴性组,肾损害组高于非肾损害组;且SLE患者皮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和KDR水平与SLE患者SLEDAI呈正相关。结论:FLT-1和KDR与SLE发病有关,可反映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同时定量检测可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病情活动和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共刺激分子sCD40L、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测定对疾病活动性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LE患者和正常人血清sCD40L和TGF-β1的水平,分析两种指标的含量与SLE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指数SLEDAI和免疫学指标(ANA,ds-DNA等)的相关性,并进行SLE病例的前瞻性和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结果: (1)SLE患者血清sCD40L水平为5.87 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31 μg/L;而SLE患者血清TGF-1为48.3 μ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70.4 μg/L. (2) SLE患者血清sCD40L水平活动期高于稳定期(P<0.05),ANA高滴度组高于ANA低滴度组,ds-DNA抗体阳性组高于ds-DNA抗体阴性组,并与SLE患者SLEDAI呈正相关(r=0.253);SLE患者血清TGF-1水平活动期与稳定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LE患者SLEDAI亦无明显相关(r=-0.071).(3)以SLE非活动性组的x±s作为评判临界值,定量检测sCD40L对SLE活动性的预测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度.结论: sCD40L与SLE发病有关,可反映SLE患者的疾病活动性,定量检测可有助于预测患者的病情活动和转归.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dsDN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金银染色法(IGSS)和用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S),检测SLE病人血清中ANA和A-dsDNA。结果 113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ANA阳性率97.3%,A-dsDNA阳性率71.7%;35例非活动期SLE患者血清ANA阳性率74.3%,A-dsDNA阳性率14.3%。活动期ANA、A-dsDNA阳性率与非活动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活动期ANA平均滴度明显高于非活动期,A-dsDNA阳性组肾损害明显高于A-dsDNA阴性者(P<0.01)。结论 IGSS和Dot-IGSS检测ANA、A-dsDNA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与稳定性,较高滴度A-dsDNA提示有肾损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4(Interferon-γ-inducible protein 4,IP-4)的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性之问的关系及其在SLE肾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收集120例SLE患者及46名正常健康人和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IP-4水平,采用胶乳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llsid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结果 SLE活动组血清IP-4水平(403.7±234.2)μg/L较非活动组(267.6±69.7)μg/L和对照组(102.1±32.1)μg/L明显升高P<0.001.活动性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组IP-4水平(465.7±244.2)μg/L与活动性无肾损伤组(297.6±99.7)μg/L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IP-4水平随着SLE疾病活动水平的增加明显升高,与总的SLEDAI评分密切相关γ=0.6451,P<0.001,与SLEDAI肾评分密切相关γ=0.6951,P<0.001.结论 活动性SLE患者血清1P-4水平高于非活动性SLE患者,表明SLE患者血清IP-4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性有关,IP-4可作为SLE疾病活动性和狼疮肾损伤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抗双链DNA(dsDNA)抗体及抗核抗体(ANA)的消长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活动性的关系。以马疫锥虫血片免疫荧光(TE-IF)法检测9例活动期SLE患者dsDNA及ANA抗体滴度结果表明,抗体滴度与SLE活动性密切相关,活动期抗体滴度停留于高水平而于缓解期下降或阴转;临床复发前均有滴度持续上升阶段,而持续性滴度上升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血清抗核抗体 (ANA)和抗双链DNA抗体 (A -dsDNA)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金银染色法 (immunogold -silverstaining ,IGSS)和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 (dot -immunogold -silverstaining ,Dot-IGSS)同步检测SLE患者血清ANA和A -dsDNA。结果  16 9例活动期SLE患者血清ANA和A -ds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98.2 %和 77.2 % ;4 4例非活动期患者ANA和A -dsDNA的阳性率分别为 72 .2 %和15 .9% ,两组比较 ,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活动期病人的血清滴度也较非活动期患者高 (P <0 .0 1) ;A -dsDNA阳性患者的肾损害率明显高于A -dsDNA阴性者 (P <0 .0 1)。结论 ANA、A -dsDNA阳性且滴度高提示SLE处于活动期 ,A -dsDNA阳性提示有肾损害的可能 ;但A -dsDNA阴性亦不能排除SLE。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SLE患者和4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分别检测Hcy、VitB12、叶酸、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双链DNA(dsDNA)、抗Sm抗体、抗核抗体(ANA)、Ig、C3、C4的浓度,并记录SL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及其它实验室指标以分析比较。结果:1SLE组Hcy(17.60±6.40μmo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cy(11.22±4.13μmol/L);VitB12(261.50±91.20nmol/L)、叶酸(3.82±1.52nmol/L)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VitB12(450.10±83.20nmol/L)、叶酸(6.08±1.52nmol/L);且SLE组Hcy水平与VitB12、叶酸呈负相关,健康对照组无相关性。2SLE组Hcy水平与Ig、AnuA、dsDNA及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与C3、C4呈负相关,与健康对照组无相关性。3SLE患者ANA高滴度组与低滴度组、抗Sm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患者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nuA和dsDNA阳性SLE患者Hcy水平显著高于阴性患者。4患有心血管疾病的SLE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未患心血管疾病的SLE患者。结论:SLE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伴有VitB12和叶酸的降低,与疾病的活动程度关系密切,提示高Hcy血症与SLE及其心血管病变显著相关,检测血清Hcy对SLE患者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异常表现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联 ,初步探讨Fas系统在SL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sFas水平 ;按Becker等的SLE疾病活动指数对患者活动性进行评分。结果 :( 1)活动组血清sFas水平均明显高于非活动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2 )活动组疾病活动指数与血清sFas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r=0 .5 95 3 ,P <0 .0 5 )。结论 :( 1)SLE患者血清sFas水平升高与疾病活动性有关 ;( 2 )sFas可望作为临床判断病情活动性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用马疫锥虫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测305例血清抗双链DNA(dsDNA)抗体和抗核抗体(ANA),其中包括50例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43例其它结缔组织病(CTD),76例银屑病,82例其它疾病和52例正常人对照。结果表明全部23例活动期SLE患者显示抗dsDNA和ANA阳性反应,27例非活动期SLE患者抗dsDNA仅1例阳性而ANA24例(88.9%)阳性。其它各组除1例播散性盘状狼疮和1例肺癌外,抗dsDNA均为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泌乳素(PRL)及生长激素(GH)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17例女性SLE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PILL和GH.结果 女性SLE患者血清PRL和GH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活动期组高于静止期组.血清PRL与GH、PRL与SLEDAI评分、GH与SLEDAI评分均呈正相关.活动期组高泌乳素血症(HPRL)和高生长激素血症(HGH)的发生率高于静止期组.抗ds-DNA抗体水平升高的患者HPRL和HGH的发生率高于其水平正常者.结论 女性SLE患者血清PRL、GH较女性健康者升高;血清PILL、GH与疾病活动性呈正相关;PRL与GH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参与SLE发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常用骨科固定及植入器材,并对其发展历史、作用及特点作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3.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词义教学是词汇教学的核心。传统的词汇教学往往简单罗列词义。强调词的字面意义。而忽视词在实际使用中的意义。主要通过翻译和对比的方法进行。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为了探讨更有效的词义教学方法。采取讨论词义理解与语境的关系。及以语境理论和深层认知优势为指导的情景法和推断法进行词义教学,认为词义的理解与语境密切相关,依据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词义。语境理论指导下的情景法和推断法发挥了深层认知的优势。是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痰浊、瘀血等有形实邪停聚脉道,气血运行失常,脉道结构因而改变甚则闭塞不通,引起所支配脏腑失去气血濡养的一系列疾病称为"脉病"."毛脉合精"是脉通行气血、濡养脏腑官窍的重要前提,"毛脉失和"是脉病发生发展的初始阶段.论述从以下方面进行:首先,结合《黄帝内经》相关条文,拓展"毛脉合精"理论内涵,论证了其结构应包括皮毛、腠理、分肉、三焦等,功能应包含通行营卫、津液和调、津血渗化等核心内容;其次,在"毛脉合精"基础上结合玄府学说,论证了玄府通利是"毛脉合精"的重要条件;最后,探讨在"毛脉失和"的影响下,脉病痰瘀证之痰浊、痰结、痰瘀病机演变过程,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脉病理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任何文学样式的产生、发展、流变和盛衰,都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消费功能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古代小说从产生时的“不登大雅之堂”到逐渐成为人们文学消费的主体,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消费需求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中国古代戏剧也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但由于其自身形式的局限,戏剧的消费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萎缩,戏剧走向衰微。从文学消费角度看中国古代小说与戏剧的盛衰趋势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李宝珍 《中国病案》2007,8(4):25-25
病案作为重要的医学信息源,不仅可为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宝贵资料,而且在法律、保险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解决医疗纠纷、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判定医务人员和医疗活动有无医疗过错等方面是一个最具法律效力的书证。为确保病案质量的正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病案质量监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李力  张大志 《中国病案》2008,9(4):33-35
传统纸质病案的数字化是整个医院信息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本文针对病案数字化采集和管理的需求特点,介绍了一个实用的病案影像存储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系统实现了对扫描得到的病案影像的存储、传输、浏览、打印和管理。且有界面友好、可靠性高、易于现有医疗信息系统集成等特点。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际使用,该系统运行稳定,有效发挥了病案在医、教、研方面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我校医学检验系93~96年级170余名本科在校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第一专业志愿与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比例约为1:2),通过对这两部分学生专业志愿与在校专业思想,学习成绩及政治表现等综合素质方面的关系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专业志愿不是影响学生专业思想、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主要因素,学生在校专业思想受在校教育和多种因素影响。提示招生录取新生时不应歧视非第一专业志愿考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肌钙蛋白Ⅰ(TnI)水平与心电图、冠脉病变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8例,定量测定血TnI水平,分析其与患者ECG中ST段改变、冠脉造影中病变血管支数、血管狭窄程度。结果随着ST段压低程度的加深,TnI水平由0.30±0.08ng/ml升至0.82±0.09ng/ml(P<0.05);TnI水平与冠脉病变血管的支数无关,但随着狭窄的加重,其水平由0.38±0.09ng/ml升至0.78±0.26ng/ml(P<0.05)。结论TnI评价UAP患者心肌缺血程度的一项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它与ST段压低程度呈正相关,并可提示冠脉狭窄程度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20.
巨大儿的发生因素及其母婴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宁宁  蔡雁 《医学综述》2014,(22):4136-4138
巨大儿在产科的高危妊娠中常见,对母婴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母体的影响主要有剖宫产率增加、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会阴裂伤、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等。对其本身的影响为增加胎儿畸形、新生儿产伤、新生儿窒息、肩位难产、新生儿合并症及新生儿病死率等。巨大儿日后发展成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较正常体质量儿明显升高。因此,巨大儿的发生率逐年增高应当引起关注,该文就巨大儿的发生因素及其对其母婴影响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