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医三十多年,我在临床工作中时时感到临床基本功和临床思维判断的重要性,有时在紧急情况下它是关乎患者性命的。临床基本功包括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等;临床思维指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科学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去伪存真,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或判断疾病发展趋势。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种影像和实验检查技术日新月异,为诊断提供了更多更先进的手段,但毕竟都是辅助检查,且需要由临床医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而选择本身就体现了医生的临床基本功和临床思维功底。全科医生处于基层医疗第一线,影像和实验检查项目非常有限,要熟练准确地判断病情,决定对策,就更需要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和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2.
如何加强临床基本技能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临床教学普遍面临由于学生多、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等原因使床边教学阻力增大、临床教学资源相对匮乏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按照国家对执业医师实践技能的要求,强调临床医师必须掌握基本技能,注重学生通科技能和临床素质的培养。临床基本技能既是沟通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桥梁,又是培养具有优秀动手能力的医学接班人的根本保障。通过临床技能训练,使学生尽快进入临床角色,树立全面的临床观念,强化医师素质的培养,更快、更好地适应临床学习和实践,进一步提高临床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3.
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医学生进入临床课的课程学习后,学生可以直接与病人接触,大多极感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并且学生在临床见习所学知识最直观、最实用,印象最深刻。因此,临床教师应因势利导,改进临床见习带教方式和方法,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临床见习效果。  相似文献   

4.
内科临床见习带教方法的改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见习是临床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联系理论课与临床实习的桥梁,是学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形式,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内科学是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因此,采用何种临床见习带教方式,提高内科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其意义非常重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为此,我们对内科临床见习带教方法进行改革,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思维是临床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临床医师成长和成功的关键,因此也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实习医师是从医学生到临床医师的过渡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医学教育过程,在此阶段,医学生对一般的临床技能训练如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各种检查操作有着极大的参与热情,此外,教师要重视对实习医师进行临床思维的训练,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自学能力,增强其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近年来,由于学生就业、报考研究生等因素的影响,使临床实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为了全面监控临床实习各环节的教学质量,我院从教学管理、教学实施、学生管理三方面构建和实施了“临床实习质量评价体系”,解决了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受到了实习学生和临床带教教师的一致认可和好评,有效地保障了临床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7.
余佳仙 《大家健康》2014,(7):287-287
目的:探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患者,患者均由呼吸加快、咳痰、咳嗽和发热等临床症状,且肺部均存在湿罗音等症状,所有患者运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过常规临床治疗和系统护理,所有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有所改善,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地巩固临床治疗效果,提升治疗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临床科研大部分是应用性科学研究,而应用性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使在临床科研中所产生的成果转化为应用于临床的新检测技术、新诊断方法和新治疗方法,或是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的理论。因此,只有将临床科研成果转化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去,才能体现科学研究是第一生产力,才能使科学研究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和进步。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应用性临床科研的成果并没有转化并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临床能力训练是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和关键,结合我院多年来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的实践和经验,从做好研究生入院前教育,增强临床意识,加强临床阶段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建立合理严谨的规范化考核制度等方面就临床能力培养和考核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医院实际探讨基层医院药师走向临床的准备和方法。方法:总结我院临床药师下临床的经验教训。结果:药师下临床前需要掌握必要的药学和医学知识,在心理上作好下临床的准备,还要运用一些技巧和方法。结论:只要基层医院药师转变观念,积极努力,是可以深入临床的,在职药师逐步向临床药师方向转变是完全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临床思维即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认识的具体化,并由此指导医疗活动的思维过程。临床思维的认识对象是患者及其疾病过程中的表现和演变趋势,认识的目的在于恰当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达到正确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临床思维过程一般可分为搜集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和形成判断两个方面,此两方面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相互结合,相互推动,由此使认识不断接近于疾病的本质,并形成最佳治疗决策,初涉临床的医学生常感理论与临床联系困难,这就需要老师在实习中加以引导,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意识和能力。本文对此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医院临床支持系统的管理模式和运行要求,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我院通过建立临床支持中心,改革传统的工勤人员管理模式,将分散在各临床科室的工勤人员变为由临床支持中心集中管理,保障了临床科室的后勤工作,实行保洁、送检、护送专业化服务,为护士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效降低了护理服务成本。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师生对外科临床技能强化训练的重要性认识,并配套应用病历书写、外科手术基本技能和非手术外科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医患之间沟通能力等多种临床技能强化训练手段,不断提高实习生外科临床技能操作水平,并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增强实习生医患关系良好地沟通,从而全面提高实习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外科临床技能强化训练可有效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在内科学教学中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玲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0):64-65
许多医学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临床课的理论考试成绩可以说都非常好,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和临床专业课的理论知识基本上都掌握了。但到临床后,一旦遇到具体的患者就不知所措,犹豫不决,处理就更困难了。而我们的带教教师也常常感到学生学的知识比较死板,临床的实际应用能力也比较差,缺乏临床的判断思维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学的医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临床,通过几年的临床课教学和临床带教实践,笔者深感临床课教师在临床课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建立和实践探索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文章论述了建立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的必要性和建设运行经验。临床模拟训练具有使用简单可控、且能反复操作等优点,促进了临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进入临床后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大大提高了临床见习和实习的效率,保证了教学质量。最后,阐述了利用临床模拟教学实验室进行临床客观结构化考试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16.
临床药学是以研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是药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学习及借鉴各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医院实际工作,笔者总结出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内容为深入临床。直接参与对患者用药、治疗药物监测(TDM)、临床药学通讯编辑、收集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开展咨询工作等五方面。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过程中。临床药师要抱着低姿态深入临床去了解、认识、学习、同时要坚定信心,克服矛盾心理和抵触情绪,找到相融合的切入点.与临床医生、护士和谐相处,为以后全面深入临床,参与个体合理用药打下基础。与患者沟通态度一定要诚恳、真挚,语言表达要明确、简洁。内容要完整,前后观点一致,谨慎而言。在工作中树立法制观念.增强医疗风险意识,依法履行职责和义务,将工作中的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临床药师在短期内全面、深入地掌握本专科的药学知识。给临床提供用药指导和咨询,并掌握临床单一专业的医学知识,分科室、分专业设置临床药师是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样,集医学、药学知识于一身的临床药师才能有信心直接面对病人给予用药咨询和用药床前指导,进而可以开展一系列的临康药学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当前临床实习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有必要建立和完善有法可依的临床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实习、就业和考研关系,改革临床实习教学体制,加强医德和素质的培养与教育,整合临床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临床病例,加强实习管理,确保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秦波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8):1060-1060,1009
目的 探讨提高医学生临床见习质量的各种方法。方法 改变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方法,重点加强见习医师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强调循证医学的重要性。结果与结论 临床见习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能提高见习医师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并为以后的临床实习和就业打下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加强临床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满足日益发展的临床医疗工作需要。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科研与临床结合,从思想品德、学位课程、外语水平、临床培训、科学研究、教学能力和学位论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核。结果:经过近3年的培养实践,被培养能独立地承担大部分临床工作和教学任务。结论:通过对临床型硕士研究生临床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备了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熟练的临床技能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误诊是临床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造成误诊的原因很多,某医院分析了与医生有关的102起医疗纠纷,其中因临床思维错误所导致误诊误治的纠纷则有60例(占58.8%)。因此,误诊往往发生于临床思维错误。临床思维是临床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是临床医生成长和成功的关键,也是医疗质量的保障。笔者试图通过临床实例,剖析在临床工作中容易发生的临床思维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