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病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石蜡包埋的方法,经过免疫组化的相关方法对10例缺铁性贫血(对照组)的患者和40例MM患者( MM组)骨髓活检组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中,VEGF在MM组和对照组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忖.05)。 VEGF在多发性骨髓瘤不同分期中存在明显差异( P <0.05)。结论在多发性骨髓瘤中,骨髓病理检测VEGF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疾病的分期更有临床价值,VEGF在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是血液病形态学诊断的最基本的检查手段。骨髓活检切片的增生程度高于穿刺涂片的增生程度,骨髓活检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纤维化、骨髓转移癌、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坏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累及骨髓的诊断的符合率高于骨髓涂片。本文报告2例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减低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验室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8例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从血清总蛋白、尿蛋白、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免疫球蛋白几个方面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68例患者中,49例(72.06%)血清总蛋白含量升高;61例(89.7%)尿蛋白阳性;检出M蛋白率100%;IgG型42例(61.76%),IgM型4例(5.88%),IgA型15例(22.06%),轻链型7例(10.30%)。结论实验室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诊断中对患病的检出率较高,能有效减少误诊率,它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马悦  李亚  宫经新  孟建波 《河北医药》2013,(23):3537-3539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l)及p27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muhiplemyeloma,MM)骨髓活检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并探讨它们在MM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MM患者和1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照组)骨髓组织中CyclinDl和p27的蛋白表达水平及相关性。结果CyclinDl及p27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Dl及p27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组不同分期中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分型中表达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多发性骨髓瘤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治疗前CyclinDl及p27蛋白表达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CyclinDl与p27蛋白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21)。结论CyclinDl在人骨髓瘤细胞中呈过度表达并随着MM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加强。P27蛋白在MM组呈低表达,并随MM恶性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发展及恶性程度等存在密切关系,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恶性度评估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何云绮  班遵浦 《贵州医药》2001,25(11):1004-1005
多发性骨髓瘤 (MM)是以浆细胞无节制增生为特点的恶性肿瘤 ,浆细胞浸润及其所生成的产物 (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破骨细胞激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 )共同作用引起一系列器官功能障碍 ,临床主要表现有骨痛、病理性骨折、肾功能损害 ,贫血及易并发感染。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4 0岁以下者仅占 2 % ,由于起病缓慢 ,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故误诊率颇高。本文收集了我科自 1990年以来住院确诊的 18例患者 ,就其临床表现、诊断、误诊教训及治疗情况进行探讨 ,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中 ,男女各 9例 ,年龄 4 9~ …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Ⅰ ̄Ⅱ期及晚期病人的常用联合化疗方案,并讨论复发与难治病人的药物治疗进展,干扰素的应用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α干扰素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福  钱林生 《天津医药》2003,31(2):126-128
多发性骨髓瘤 (MM )仍是一个难以治愈的疾病。干细胞移植为有适合受者的年轻患者提供了一个治愈的机会 ,然而复发是移植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对大多数患者 ,治疗的主要目的仍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及改善生存质量。传统的标准化疗方案为马法兰加泼尼松 (MP) ,有效率为50 % ,中位有效期为18个月 ,中位生存期为24~30个月 ,诊断后5年用MP方案治疗的患者病死率超过80 % [1]。多药联合方案可使部分MM患者的有效率提高、生存期延长 ,但疗效仍不理想。自α干扰素 (IFN_α)临床应用于MM以来 ,其疗效一直存在争议。笔…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骨髓瘤(简称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肿瘤,其临床起病隐袭,表现多样、复杂,且缺乏特异性,故易于漏诊。为此,我们将近几年所见6例予以分析、总结,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求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与诊断水平。 1 因咳嗽、胸痛、肝功能损害而误诊 例1,关××,男,55岁。1月前患“肺炎”在外院住院10天,好转出院,入院前2天因“右下肺炎”收住院。查Hb90g/L,血沉60mm,肝功能TTT20u,A/G倒置,血清γ球蛋白33%,诊为“慢性肝炎”。后经骨髓穿  相似文献   

9.
王金凯  吴士祥 《河北医药》1991,13(5):310-311
骨髓穿刺涂片检查虽然是诊断血液病的重要依据,但骨髓涂片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无法了解骨髓组织中造血细胞的密度及分布,无法了解骨小粱、脂肪、血管和结缔组织基质间的解剖学关系,如将骨髓活检和涂片检查相结合能起相辅相成的作用。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固定电泳(IFE)、血清蛋白电泳(SPE)及免疫球蛋白定量(Ig)技术检测10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和尿液,其中10例MM患者进行自体骨髓移植,对其血清M蛋白的表达进行跟踪检测。结果 10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免疫固定电泳M蛋白105例阳性,阳性率为100.0%;尿本周氏蛋白阳性76例,阳性率为72.4%(76/105)。25例血清M蛋白为轻链型患者尿本周蛋白阳性率为92.0%(23/25);血清蛋白电泳78例出现M带,检出率为74.3%(78/105);免疫球蛋白定量68例显著升高,阳性率为64.8%(68/105)。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检测M蛋白对诊断MM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M蛋白定性和分型的重要指标;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M蛋白可早期筛查MM,减少误诊或漏诊;三项指标联合检测M蛋白对MM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国内80年代中期开始丁塑料包埋薄切片技术。用于骨髓活检.但对于正常值尚无统一规定。为此.我们对100例成人骨髓活检造血组织、脂肪组织、巨核细胞等项目进行现察.为国人正常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组织病理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作为病例组与4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骨髓活检。结果病例组肥大细胞计数为(21.84±0.77)个/mm2、巨核细胞计数为(16.05±0.59)个/mm2、造血组织面积为(64.38±5.37)%;对照组分别为(9.11±0.64)个/mm2、(10.59±0.84)个/mm2、(47.47±3.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骨髓活检组织病理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比较可靠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骨髓穿刺涂片与骨髓活检切片同步观察对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532例MDS,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切片双标本一步法取材,骨髓涂片行常规瑞氏染色及免疫酶标染色,骨髓活检行苏木精-吉姆萨-酸性品红染色及Gomori网状纤维染色,观察骨髓增生程度及三系病态造血。结果表明,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优于骨髓穿刺涂片。粒系、巨核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骨髓活检高于骨髓穿刺;红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骨髓涂片高于骨髓活检;免疫酶标染色法对微小巨核细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瑞氏染色法。结论:骨髓活检切片与骨髓穿刺涂片同步分析及联合应用免疫酶标染色法检测微小巨核细胞,明显提高MDS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级直肠手指引导活检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世广  孙则禹 《江苏医药》1996,22(12):831-832
回顾性研究了经直肠手指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或细针抽中的方法,对59例临床上怀疑为前列腺癌的病人作诊断性检查。结果发现前列腺癌的总阳性率为56%,其中前列腺穿刺活检为54.5%,细针抽吸为60%,两种不同的取材活检结果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在血液疾病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25例住院的血液疾病患者,采集外周血样本,进行骨髓穿刺涂片及骨髓活检切片检查。结果相比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活检切片可以更好的反映骨髓的异常增生程度,对于淋巴瘤、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转移癌、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上,有着更高的临床诊断率。结论骨髓涂片和骨髓活检对于血液疾病的检查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侧重,临床上为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应联合使用两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韩会锋  丁飞  唐斌  李令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7):996-997,999
目的从骨髓细胞学角度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的常见误/漏诊原因。方法对2001—2010年误/漏诊的58例MM患者通过取材、阅片及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误/漏诊原因。结果 58例患者中18例为取材混血后骨髓稀释而引起;30例为骨髓细胞学检查未发现骨髓瘤细胞或骨髓瘤细胞比例低于15%而未明确诊断;5例为骨髓瘤细胞形态不典型且工作人员经验欠缺而引起;5例为疾病早期临床症状隐匿而未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所致。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是诊断MM的重要手段,骨髓标本取材欠佳、工作人员阅片经验不足、骨髓细胞学检查未穿及病灶、早期临床症状隐匿而未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等都是导致MM误/漏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程红 《云南医药》2010,(1):117-119
一、细胞培养技术的概述 细胞培养技术也叫细胞克隆技术,在生物学中的正规名词为细胞培养技术。不论对于整个生物工程技术,还是其中之一的生物克隆技术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本身就是细胞的大规模克隆。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这是克隆技术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脊柱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给予改良VAD化疗方案,对照组30例给予标准的VAD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骨痛患者的情况及M蛋白和浆细胞下降的程度没有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感染和一次性高血糖的发生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水肿的发生比例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后的VAD化疗方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正>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浆细胞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骨髓内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异常浆细胞浸润骨髓和软组织并分泌出大量异常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即M蛋白[1]。患者常出现肾功能损害、高钙血症、继发感染、高黏滞综合征等临床问题[2]。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癌的实际价值。方法10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X光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核医学影像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疾病诊断检出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病理学检查,其中观察组患者多发性骨髓癌50例确诊,其中脊椎骨浆细胞癌24例,脊髓外浆细胞癌14例,脊椎骨髓癌12例;对照组患者多发性骨髓癌50例确诊,脊椎骨浆细胞癌22例,脊髓外浆细胞癌18例,脊椎骨髓癌例10例。观察组患者疾病诊断检出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接受X光检查显示,其平片检查无明显异常,而细致观察患者疑似病变部位可见无硬化边缘创造样溶骨性病变。观察患者长骨可见骨内膜存在被破坏情况。同时实际检查过程中患者胸骨、肋骨以及肩胛骨、脊柱等部位显影不良。采用MRI检查,分析患者检查结果可见部分患者T1、T2长信号,其中7例患者存在椎体以及椎体附件侵犯情况发生,患者椎体检查存在异常信号。结论针对多发性骨髓癌患者临床采用核医学影像具有较高检出准确率,并能够清晰观察患者疾病发展情况,对患者针对性治疗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