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女儿从学校接回来,我让她快去做作业,谁知半小时之后我再去看她,却发现她居然还悠闲地在客厅里看着电视。见此情景,我开始板起脸向她吆喝,我说:“关掉电视,快去做作业。”女儿悻悻然地向我撇嘴:“哼,等哪一天我做了妈妈……”我好奇地问:“你做了妈妈预备怎么办?”  相似文献   

2.
“爸爸,我们班的菲菲看我得了三个红五星就不理我了,她还叫冬冬、楠楠不跟我玩。”当初正读幼儿园大班的女儿犯愁地向我诉苦。 我清楚,女儿所说的那个菲菲不理她的原因是出于嫉妒心理。鉴于此,我便对女儿说:“菲菲不理你,你就主动地找她玩。你对她说,红五星是流动的,菲菲只要你努力,将来也能拿到三个四个甚至五个。”女儿照我说的去接近菲菲,开始菲菲还躲避,可没过一天就与我的女儿在一块玩起来。  相似文献   

3.
心理咨询专线的铃声响过,一位母亲开始这样诉说孩子的问题:“女儿在重点高中上学。本来成绩挺好。可是,最近好长一段时间总爱看电视、玩电脑、读闲书,就是学不进去。不努力、不专心、没兴趣。我批评她,她还挺认账:我就学不进去。不知道孩子的心理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可不是,你想干的事儿能不投入吗?就是遇到点儿挫折,你会轻易回头吗?可要让孩子对一件事感兴趣,而这事儿本身又不是太有趣,那该怎么做?比如说教孩子识字,我想告诉你我的经历。孩子五岁半那年,我开始为她上学做心理准备,培养她对上学的兴趣。我把每天晚上讲一个小故事改为讲长篇,比如《人猿泰山》、《80天环游地球》、《鲁滨逊飘流记》等,每天讲一段,到了最精彩的地方,我就说妈妈困了,明天再讲。女儿不依不饶地摇着我说:“讲嘛讲嘛。”我就坐起来认真告诉她:“你一上学就好了,老师教你认字,你学…  相似文献   

5.
我深知阅读对于人一生的重要影响,所以希望自己的后代是个爱读书的人.还在女儿两岁时,我就给她买了很多绘本,还特意给她在图书馆办了一张借阅卡,女儿起先很兴奋,总是一蹦一跳地去挑选她想看的书,回来后让我读给她听,但后来,借回来的书,往往到了还书时间她还没看几页,我又气又恼地对她说:“快看书去.”  相似文献   

6.
彭胜发 《大众健康》2011,(4):103-103
那天,女儿向我抱怨自己的新文具盒被同桌弄坏了,说她的同桌“很讨厌”,不是撕破她的书,就是摔她的保温杯,有时还会扯乱她的头发……接着,女儿又抱怨说:“其实讨厌的人还不止他呢。我后桌的男生也特别讨厌,  相似文献   

7.
黄良群 《健康生活》2007,(21):52-52
一位母亲忧心忡忡地对我说,她5岁的女儿特别懂事.人见人夸。幼儿园老师说她很听话,亲朋好友也都夸她是个好孩子。但她发现孩子特别“心重”,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们交谈了许久,共同找出了孩子心重的原因。在此,我想将这位母亲在教育上的失误告诉家长朋友们,以共同借鉴这一教训,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愉快地成长。  相似文献   

8.
魏文君 《长寿》2007,(1):29-29
我妈80岁了,身体还非常健康。别的不说,就说编织毛衣吧,我这当女儿的都远不如她呢!全家大大小小十采口人所穿的毛衣,都出自于她老人家的手。问她身体为什幺如此健康,她的回答是:“我知足啊!”  相似文献   

9.
正记得那天,心理诊所刚刚开门,一位大妈就急匆匆地进来了,她大概六十多岁,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坐下后甩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把人吓了一跳。她问:“你说,我孩子还有救吗?”经认真询问,孩子并没有什么“危险”,倒是她本人患上了“子女未婚恐惧症!”据大妈自诉,她近日基本不敢出门,生怕碰到邻居问她“女儿什么时候结婚?”因为她们单  相似文献   

10.
陈虹 《家庭医生》2008,(8):25-25
今天我出诊时。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孩子走了进来,还没坐下就焦急地问:“医生,这是怎么回事.我的孩子是不是有问题啊?” 原来,她女儿现已十个月了.一直是母乳喂养。最近她上班较忙。想逐渐停喂母乳,所以这两天就试着喂牛奶。可是宝宝却很抗拒,小嘴一碰到奶瓶就紧紧闭上,脑袋直摇晃,不肯张嘴。  相似文献   

11.
一位黑人母亲带女儿到商场买衣服。一个白人店员不允许女孩进入试衣间试衣服,并且傲慢地说:“此试衣间只有白人才能用,你们只能去储藏室里一间专供黑人用的试衣间。”可母亲根本不理睬,她冷冰冰地对店员说:“我女儿今天如果不能进这间试衣间,我就换一家店购衣!”女店员为留住生意,只好让她们进了这间试衣间。  相似文献   

12.
何红 《家庭育儿》2016,(3):50-51
“手机妈妈”——造就冷淡宝宝 案例回放: 前几天,在我的心理咨询室接待了一位年轻的妈妈.她一落座就焦急地向我讲述她的女儿妞妞.妞妞今年两岁半了,虽然能说话,但是她特别不爱说,有时一天也说不了几句.经常一个人静静地呆着,不哭也不闹的.妈妈一边流着泪一边十分懊悔地对我说:“我性格本身就比较内向,不太爱说话.加上我比较喜欢上网看微信,玩手机,孩子要是跑过来烦我,我就数落她,让她自己去一边玩儿.一开始看孩子很安静,我还夸她听话,可慢慢地我发现她的话越来越少,也不爱出门,见到人就表现出很害怕的样子,是我把孩子给毁了……”  相似文献   

13.
张禹 《大众健康》2006,(11):36-36
一日,王女士来到消化内科专家门诊向我咨询:“我女儿是个刚满15周岁的初中生,近半年来她吃饭很少,身体眼看着消瘦,为她不好好吃饭我没少训她。最近一个月,她瘦得更明显,整日无精打采,老说头晕、无力,老师讲的课记不住,留的作业完不成,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月经也没了,现休学在家养病。大夫,您说这孩子是啥病?该咋治?”我问:“她自己为什么不来看病?”“她说浑身无力,不愿走动。”“您最好让她来一次,我要进一步了解她的病情,还要作一些必要的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决定昨治。”  相似文献   

14.
晚饭后,妻子值班了。我利用这个时间对儿子和女儿说:“我们开个家庭会议,商量一件事儿。”“妈妈不在家,人也不全呀?”念初中的女儿望着我说。读高中的儿子也向我投来好奇的目光。“这件事就是要避开你妈妈!”“还得避开妈妈?”兄妹俩越发好奇。我笑了笑说:“不知道你俩注意到  相似文献   

15.
吴强 《健康世界》2008,(12):66-67
张大爷的小外孙快上小学了,饭桌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孩子该上哪所学校。看到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张大爷也跟着参与意见。“爸,您这都是什么时代的老思想了,现在还拿来说。”“行了,爸,您别跟着添乱了,没看我这儿正急着呢。”女儿女婿意见不一,两个人相持不下,老爷子一插嘴,急脾气的女儿可就不耐烦了。听女儿这样说,张大爷心里失落极了。  相似文献   

16.
三个人一起走进我的办公室,一位老妇人,一位中年妇女领着个女孩。老人自报家门,年逾六旬,剧作家。那对母女则是35岁的教师及她的女儿。剧作家声称:“我已经老了,什么都萎缩了,竟然有人说我长了瘤子。”教师却说:“我的孩子尚小,还没发育起来,居然也会有妇科肿瘤?”  相似文献   

17.
近日偶读世纪老人冰心的一次谈话:“不要在人前夸孩子,也不要在人前说孩子不好。夸孩子容易使他骄傲,说孩子不好,容易伤害他的自尊心。”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不久前在三个朋友家做客的情景。 一次是在朋友甲家。早就闻说朋友甲的女儿有些成绩,朋友甲喜欢到处替女儿张扬,还请人写了通讯登了报,上了电台。待落座不久,朋友甲的话题果然转到  相似文献   

18.
永远年轻     
永远年轻王雅芬有时,我在美容院里会碰到好些中年妇女带着她们才八、九岁的女儿来问我:“小孩用美容吗?”我看看母亲的脸:脸上已经开始有皱纹了,肤色也黄黄的,头发乱蓬蓬的。我就告诉她:“该美容的并不是你的女儿,而是你自己!”母亲十有八九会说:“我嘛,用不着...  相似文献   

19.
别让孩子成为“小大人”孙云晓,孙宏艳问:我女儿今年才八岁,刚读小学一年级,不知为什么,她总爱用我的化妆品,我的眼影、口红、眉笔、面霜她都要用一用。每天早晨上学时,女儿都要像成年人那样描来画去,使人看着很别扭。另外,她还爱戴我的项链筹手饰,爱穿我的衣服...  相似文献   

20.
李爽 《健康生活》2007,(19):51-51
星期天到朋友家作客。朋友三岁的小女儿很机灵可爱。我逗她:“会数数吗?给伯伯数数。”孩子很爽快地数了起来:“一二三……”当数到七时,她卡了几卡,又重复地数起:“二三四……”显然,她还没能完全掌握十个数字的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