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解材料聚乳酸—聚乙二醇生物相容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国产新型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DL-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降解材料PELA无全身毒性、无热原和细胞毒性、无溶血、对皮肤和眼粘膜无刺激、不引起致敏反应,对骨髓多染红细胞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者对国产新型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DL—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进行了系统的生物学评价。结果表明:降解材料PELA无全身毒性、无热原和细胞毒性、无溶血(溶血率小于5%)、对皮肤和眼粘膜无刺激、不引起致敬反应、对骨髓多染红细胞无影响。体内植入280天,材料基本降解完全,材料周围纤维囊壁厚度逐渐变薄,炎症细胞反应减轻。因此,可认为降解材料PELA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观察其疗效.方法:选择做根管治疗的患牙120颗,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和氧化锌西香油碘仿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治疗,随访观察12个月.结果: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治疗组根充后反应明显轻于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牙胶尖根充治疗组,临床治疗成功率高于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牙胶尖根管充填组(P<0.05).结论:自固化磷酸钙根管充填剂是一种良好的根充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Vitapex糊剂和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两种根管充填材料一次性根充后急性反应情况.方法 临床上随机选择247例需要进行根管治疗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牙采用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冷侧压法根充,对照组患牙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充,观察术后一周内急性反应的发生情况,用x?检验分析比较.结果 经统计学检验两种术后急性疼痛反应情况,实验组Vitapex糊剂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两组根充后急性反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对患牙做一次性根管充填,其术后急性疼痛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研究医用聚酯类材料的细胞毒性。采用目前国际上认可的细胞毒性试验方法——浸提液法,分别检测多种多用途医用聚酯材料的细胞毒性,按美国药典细胞毒性分级标准对其进行毒性分级,评价其细胞毒性。采用国际标准认可的试验方法,参照美国药典的评价标准,八大类不同用途的医用聚酯材料均呈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即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医用聚酯类材料的细胞毒性。采用目前国际上认可的细胞毒性试验方法——浸提液法,分别检测多种多用途医用聚酯材料的细胞毒性,按美国药典细胞毒性分级标准对其进行毒性分级,评价其细胞毒性。采用国际标准认可的试验方法,参照美国药典的评价标准,八大类不同用途的医用聚酯材料均呈现出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即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型组织工程神经支架材料——胶原-明胶(CG)支架材料用不同的交联方法进行改性,研究改性后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用紫外线照射、戊二醛浸泡、京尼平交联三种交联法对CG支架材料进行交联改性,遵照GB/T16886/ISO1099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之体外细胞毒性实验原则,采用国际标准的两种实验方法,选用建系的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对改性后的支架材料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结果三种交联法改性后的CG支架材料对体外培养的细胞形态不构成损害,对其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细胞毒性为0~1级。结论用三种交联法改性后的CG支架材料均无明显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8.
霍乱毒素(cholera toxin,CT)是霍乱弧菌产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 kD的肠毒素,由1个A亚单位(CTA)和5个B亚单位(CTB)形成的五聚体共价连接而成。CTA(大约28 kD)为毒性亚单位,CTB(大约12 kD)为无毒的受体结合亚单位,可以和所有有核细胞膜上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结合。CTA则通过CTB与GM1的结合作用得以进入细胞发挥其毒性级联反应[1,2]。目前,CTB已作为载体蛋白广泛用于基础研究。本文采用ELISA法测定了两种国产CTB与其受体GM1之间的亲和性,并与国际标准品CTB进行了比较。材料与方法1材料GM1为Sigma公司产品。羊…  相似文献   

9.
环氧化合物制备丝素凝胶材料的细胞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环氧化合物与丝素蛋白在冰点以下或较高温度下作用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结构和性能的凝胶材料。为研究两种材料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应用的可行性,本实验测定了两种凝胶材料的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初步探索了两种凝胶材料的细胞毒性,发现两种凝胶材料均呈现出较高的细胞相对增殖率,细胞毒性均为1级,都在可以医用的合格范围内;另外实验还对环氧化合物和戊二醛两种交联剂的细胞毒性进行了对比,发现环氧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明显低于戊二醛,认为环氧化合物可以作为丝素蛋白材料改性的更为安全的交联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六种国产植材料进行了动物实验,了解到移植材料引起组织反应的特点;比较了6种材料组织相容性的优劣,为筛选材料和扩大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对评价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标准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医用硅橡胶与聚乙烯醇的细胞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直接浸渍及予浸二种细胞培养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医用硅橡胶及聚乙烯醇十个样品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通过观察材料周围的细胞形态,活体染色及计数细胞增殖率来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并与空白对照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对于形态不规则有微量毒性的材料来说,该方法是较为适宜的,比单纯的直接浸渍或单纯的予浸法更为敏感。受检的10个样品中,生胶有轻微毒性,硫化胶环无毒,聚乙烯醇有明显的促细胞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两种环氧树脂进行细胞毒性研究,探讨环氧树脂对L929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增殖影响,为其在植入式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封装应用提供依据.按照GB/T 16886制备样品及材料的浸提液,在48 h、72 h、96 h对细胞生长状况进行拍照观察,并通过MTT方法,检测材料浸提液对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根据细胞相对增值率,对材料毒性进行分级.细胞在两种环氧树脂浸提液中生长正常,细胞形态良好,实验期内浸提液对成纤维细胞的相对增殖率均在90%以上,材料细胞毒性分级为0-1级.说明实验选用的两种环氧树脂与L929细胞相容性良好,无细胞毒性,符合心脏起搏器植入材料的细胞毒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GY—131医用硅橡胶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发展中,硅橡胶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用硅橡胶作为基质材料占半数以上,因此我们对用于口腔、眼面及输卵管等部位的GY—131医用硅橡胶材料及制品进行了生物学考察。根据材料本身的特点及使用要求,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及标准,作了系统的生物学评价。主要针对材料局部刺激、热原、细胞毒性、致突变、整体毒性及肌肉埋植等几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材料溶血率小于2%;未见细胞毒性或热原反应;整体毒性未见动物死亡;未诱发微核率增加效应或突变菌株的突变现象,局部无刺激,植入初期材料周围可见轻度的炎症反应,但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理惰性,是一种不被机体降解吸收,无毒无刺激、生物相容性好的医用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成功地建立了生物材料毒性评价的细胞培养方法,普通的方法学应用是在类似于体内环境下进行细胞与生物材料接触,认为聚合物材料在内环境中产生漏出,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毒性,好象材料直接接触比应用浸液对细胞影响更严重。为了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本文作者对六种不同方法萃取的生物材料之间的毒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治疗方法.方法 用3%双氧水清洗根管,氢氧化钙+碘仿制剂消毒根管,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充.结果 180例患牙治疗2周后,总愈合率93.1%,根充后半年随访,有效率达91.1%.结论 慢性根尖周炎采用氢氧化钙+碘仿制剂消毒根管,Cortisomol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充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背景:Triton X-100、环氧氯丙烷联合改性处理戊二醛固定的牛颈静脉管道是一种新型抗钙化右心管道材料,其生物相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 目的:评价新型抗钙化牛颈静脉管道的体外细胞毒性。 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新型抗钙化牛颈静脉管道(实验组)及单纯戊二醛处理牛颈静脉管道材料浸提液(对照组)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毒性作用,以第2,4天为检测时间点,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对材料毒性进行分级。 结果与结论:CCK-8法细胞毒性试验显示新型抗钙化牛颈静脉管道材料浸提液第2,4天L-929细胞增殖率均在85%以上,毒性分级为1级,无细胞毒性,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5)。提示经戊二醛、Triton X-100、环氧氯丙烷联合处理制备的新型抗钙化牛颈静脉管道材料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7.
甲壳素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混法制备甲壳察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并对纯聚己内酯和甲壳察短纤维增强聚己内酯复合材料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评价,为临床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实验依据。对该两种材料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热源试验和过敏试验。结果显示受试材料最终细胞毒性级为0级,对细胞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材料中不存在潜在致敏性物质,浸提液无溶血反应和急性全身毒性反应,无热源反应,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和组织相容性,其作为胸壁缺损修补材料应用于临床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医用级硅凝胶的生物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硅凝胶(GNY—514,GNY—515)具有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而被用于医学各个领域,但对该材料的毒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报道较少,作者参考了有关标准,对硅凝胶材料及制品进行了系统的毒性及生物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分析制品内未查出残留单体,从细胞培养试验证实无细胞毒性,Ames试验未见致突变现象,三种刺激试验表明均无刺激反应,硅凝胶的四种介质浸提液无急性毒性反应,小鼠微核试验微核率正常,材料肌肉植入无明显的组织学改变。该研究结果证明了硅凝胶材料是无毒、无刺激、生物相容好的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自制赝复体用硅橡胶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进行测定与评价,为后期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参照国标GB/T16886.5-2003,采用CCK-8法检测新型硅橡胶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表明新型硅橡胶材料的细胞相对增殖率为91.65%(24h)、87.03%(48h)和87.30%(72h),细胞毒性1级,存在轻微细胞毒性。电镜观察24、48和72h的细胞均呈现典型的长梭形、长三角形形态,细胞生长良好。结果显示,新型硅橡胶材料在细胞毒性方面,符合生物医学材料要求。  相似文献   

20.
MTT法评价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细胞毒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研究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细胞毒性,采用能快速评定细胞增殖率和细胞毒性的比色分析方法-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三类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细胞相对增殖率的影响,评价其细胞毒性。参照美国药典的评价标准,三类医用高分子材料均呈现出高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其细胞毒性为l级,即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