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社区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并调查其感染途径。方法对诊断为血流感染的351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社区感染组分离出病原菌87株,阳性分离率为6.5%;医院感染组分离出病原菌264株,阳性分离率为13.1%。两组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离菌株中未发现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及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球菌。医院感染组菌群分布较社区感染组广,多重耐药率高。医院感染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37.9%、25.0%)高于社区感染组(18.5%、21.4%),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77.8%、45.5%)亦高于社区感染组(46.2%、33.3%)。医院感染组主要的感染途径为血管内导管和尿道,社区感染组主要的感染途径为呼吸道和胆道。呼吸道、胆道、尿道、腹部、肠道为感染途径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皮肤伤口、血管内导管及不明途径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阳性菌。结论医院感染组分离细菌的耐药率普遍高于社区感染组,临床医生可根据其感染途径选择碳青霉烯类、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经验性用药,待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出来后及时调整用药。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Compact 2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常规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法。结果从临床分离出1 756株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痰、分泌物及中段尿,三者之和占86.0%;分离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感染菌株分离率的72.5%;病原菌分离率较高的科室为神经外科、呼吸科、监护室(ICU)、心胸外科;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阳性率分别为64.3%和61.7%,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在3.4%以下;非发酵菌对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5.6%;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阳性球菌。结论医院内感染标本的来源主要以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产ESBLs状况十分严重。临床对产酶菌及非发酵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应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对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引起的重症感染应首选万古霉素来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2009年临床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临床送检的痰、体液、分泌物等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将分离出的病原菌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ESBLs的检测使用K—B法确证。[结果]共检出104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585株(占55.9%),其中以非发酵菌为主(52.6%),排名前五位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和大肠埃希菌的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31.0%和54.0%。产ESBLs的菌株和非发酵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未发现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出现泛耐菌株,临床上应采取联合用药。革兰阳性球菌196株(占18.7%),以葡萄球菌属为主,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占多数,MRSA和MRCNS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和CNS中的比例均超过60%,并呈现多重耐药。尚未发现对呋喃妥因、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耐药的阳性球菌。真菌检出266株(占25.4%),白色念珠菌占主导地位(77.8%),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氟胞嘧啶、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耐药率均小于20%。[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是关键。重视病原学检查,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了解细菌的耐药谱,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不同科室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缓耐药菌的产生。方法:收集我院2017-01-2019-12期间ICU和普通病房医院感染患者送检标本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采用WHONET5.6软件和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19年间共有1349例医院感染患者,分离培养出病原菌826株,其中ICU病区共分离出病原菌15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80.52%,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1.04%,真菌占8.44%。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普通病房分离出致病菌672株,革兰阴性菌占74.25%,革兰阳性菌占12.95%,真菌占12.80%。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ICU和普通病房标本来源均主要以痰液、尿液和血液为主。两组中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类、呋喃妥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较低,均小于10%;ICU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均大于普通病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较为严重,ICU组普遍高于普通病房,其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大于90%,远远高于普通病房的62.2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ICU和普通病房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CU和普通病房病原菌分布及构成略有差异,ICU主要感染病原菌耐药率大多数高于普通病房,临床经验性用药前应结合各科室细菌耐药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儿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患儿送检的血标本进行检测与结果分析。结果在调查的3年期间从该医院儿科患儿送检的血标本中共分离感染病原菌310株,包括革兰阴性菌166株、革兰阳性菌144株,未检出真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构成比居首位的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类几乎全部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代表菌株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碳稀类青霉素耐药率达到60%以上,对复方新诺明、米诺环素全部敏感。结论儿科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中革兰阴性菌略高于革兰阳性球菌,但两类病原菌耐药性均比较严重,应特别关注碳稀类抗菌药物耐药性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4 380株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住院患者的标本按常规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检出率前5位的科室为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创伤科、肿瘤科和中心重症监护病房;7 326例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到4 380株病原菌,检出率约为59.8%,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75.3%(3 300/4 380),革兰阳性球菌占19.0%(831/4 380),真菌占5.7%(249/4 380),排名前10位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阴沟肠杆菌、洛菲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9.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81.2%,均未检出对糖肽类耐药的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的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58.9%,ESBLs阳性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8.9%。结论多种因素致患者免疫力低下,是条件致病菌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上升尤为明显,真菌感染比例也有明显上升趋势。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酶类、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多重耐药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以下简称我院)2014年至2017年新生儿血培养阳性的菌株分布及其耐药情况。结果:2014年至2017年共计送检5 001份新生儿血培养样本,共检出新生儿血流感染153例,菌株15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88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 CNS)为主(38株),其次为无乳链球菌(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革兰阴性菌57株,以大肠埃希菌(18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7株)为主;真菌10株。检出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54例,病原菌以无乳链球菌(27.27%)、大肠埃希菌(21.82%)为主,晚发型检出血流感染99例,病原菌以CNS(25.00%)、金黄色葡萄球菌(17.00%)、肺炎克雷伯菌(15.00%)为主。56株葡萄球菌中38株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5.00%、85.00%、95.0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等多种β-内酰胺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8.57%、62.86%、62.86%,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ESBLs)菌株检出率为60.00%。结论:无乳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为新生儿早发型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而CNS、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新生儿晚发型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晚发型血流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2007-2011年临床分离病原菌结构及其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苏州市立医院本部近5年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变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分离病原菌资料。结果 5年间本院分离出的病原菌数目不断增加,以革兰阴性菌(55.1%)为主,革兰阳性菌(26.9%)和真菌(18.0%)次之。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居检出菌的前五位。鲍曼不动杆菌每年呈快速增长之势,肠球菌属细菌感染近年也有明显增长,真菌构成比率偏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在55.7%-79.1%。5年共分离到10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比率在50.2%-62.1%,肺炎克雷伯菌比率在42.3%-57.8%,首次分离到碳青霉烯类不敏感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比率在47.5%-60.9%。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长迅速,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比率逐年快速增长(11.9%-61.2%)。结论临床分离的病原菌构成比不断发生变化,鲍曼不动杆菌及肠球菌不断增多。多重耐药菌控制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血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培养,阳性标本用西门子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898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341株,阳性率为11.77%,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82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140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真菌19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病原菌主要分布于急诊病区、肿瘤内科和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和奎奴普丁/达福普丁较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较敏感。结论临床应多做血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最佳抗菌药物,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12月痰培养分离的841株病原菌,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上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检出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2.9%,真菌23.3%,革兰阳性菌占13.8%。主要病原菌分布:白色念珠菌20.9%、铜绿假单胞菌17.6%、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7.1%、大肠埃希菌9.5%、金黄色葡萄球菌8.3%。结论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应加强对呼吸系统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糖尿病足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耐药性,分析导致糖尿病足发生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感染患者110例,取患者足部创面分泌物,置于灭菌试管内,样本1小时内送检,对所培养出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分析,分析糖尿病足发生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10例糖尿病足感染分泌物培养阳性71例,阳性率为64.5%,共分离出病原菌72株,革兰阴性菌43株(59.7%),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较为常见;革兰阳性菌23株(31.9%),以金黄色葡菌菌、粪肠球菌居多;真菌6例(8.3%);其中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和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对万古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经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糖尿病病程>10年(OR =2.115),使用抗菌药物>2次/年(OR =2.342),出现骨髓炎(OR=4.579)是糖尿病足感染发生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且对抗生素耐药情况较为普遍,糖尿病足发生耐药菌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应根据耐药菌检测结果合理用药,以降低耐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体外耐药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尿道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分离的细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到细菌380株,主要菌种为大肠埃希菌248株(65.3%),葡萄球菌53株(13.9%),肺炎克雷伯菌33株(8.7%),肠球菌37株(9.7%),铜绿假单胞及真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肠杆菌科菌较敏感药物为亚胺培南。结论尿路感染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225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泌尿系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群,采用琼脂纸片扩散(K-B)法做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的225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在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7.5%,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20%,以肠球菌为主。检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69株,其中大肠埃希菌产ESBLs45株,占65.22%,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10株,占14.49%,肠球菌14株,占20.29%。结论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广泛,有些菌株产生多重耐药性,建议临床医生重视细菌培养,用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产ESBLs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5年血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血流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BacT /A‐lert 3D 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VITEK‐2 Compact 全自动鉴定药敏仪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 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14208例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1102株,阳性检出率为7.8%,删除同一患者、同一菌株后共55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5株,占58.9%;革兰阴性菌210株,占38.0%;真菌17株,占3.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较高,占34.1%,可能与标本采集不规范有关;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5%和7.6%;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1.3%,而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达50.0%。真菌对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保持高度敏感。结论该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多重耐药严重。及时了解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变化和耐药变迁,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