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铁强化酱油中NaFeEDTA含量测定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黄建  霍军生 《卫生研究》2003,32(Z1):60-63
在酸性 (pH≤ 0 5 )条件下 ,五元螯合物NaFeEDTA中的铁完全解离成游离的Fe3 + ,Fe3 + 与显色剂硫氰酸铵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 ,此红色络合物在λ =4 80nm处有最大吸收 ,且吸光度与浓度之间成线性关系。利用此线性关系可以准确测定出铁强化酱油中NaFeEDTA的含量。此方法线性范围 4~ 2 0 μg ml(以NaFeEDTA含量计 )之间 ,相关系数 0 9999。样品中测定NaFeEDTA的回收率在 95 %~ 110 %之间 ,此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是测定铁强化酱油中NaFeEDTA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单扫极谱法测定强化酱油中NaFeEDTA含量与标准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单扫示波极谱法与标准方法测定铁强化酱油中NaFeEDTA的定量方法.方法:比较了硫氰酸铵分光光度法(标准方法)与示波极谱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结果:标准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7%~119.6%,精密度RSD为1.3%~3.1%(n=6).极谱法加标回收率为100.2%~110.1%,精密度RSD为2.1%~2.9%(n=6).实样测定结果经t检验,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于铁强化酱油中NaFeEDTA含量测定均有较好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铁强化酱油中NaFeEDTA含量的分光光度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强化酱油中NaFeEDTA含量检验方法。方法在酸性(pH≤0.5)条件下,NaFeEDTA中的铁完全解离成游离的Fe3+,以TritonX-100作增溶剂,在胶束条件下,Fe3+与显色剂硫氰酸钾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λmax=490nm处测定。结果酱油中NaFeEDTA浓度在20~200μg/10ml范围与吸光度之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检出限为2μg。样品测定以氯胺T做校正空白,扣除还原物质和背景颜色及样品本底中游离Fe3+的干扰,回收率为93.9%~106.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3.7%。结论该方法简捷、快速、经济、准确,实测结果与卫生部推荐方法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强化酱油可接受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乙二胺四乙酸铁钠 (NaFeEDTA)强化酱油的接受程度 ,了解人们对铁营养知识和铁缺乏危害的认识情况 ,在贵州省对参加铁强化酱油干预试验的部分受试人群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表 187份 ,基本上覆盖了试验点的各年龄组人群 ,具有较高的代表性。调查结果显示 :被调查者中 6 9 5 %认为铁强化酱油比未强化酱油有营养 ,2 8 9%认为铁强化酱油一般 ,只有 1 6 %中认为铁强化酱油差。 97 9%认为铁强化酱油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5 8 8%表示会选用铁强化酱油 ,另有 4 0 1%的人对是否选用拿不定主意。调查表明NaFeEDTA强化酱油有很高的可接受性 ,可接受度达 84 1% ,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5.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强化酱油改善贫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比较了NaFeEDTA强化酱油、硫酸亚铁 (FeSO4)强化酱油对IDA改善效果。将 30 0名IDA学生分为对照组、NaFeEDTA强化酱油组Fe 5mg (人·日 )、FeSO4强化酱油组Fe5mg (人·日 ) ,比较新型铁强化剂 (NaFeEDTA)与传统铁剂 (FeSO4)对缺铁性贫血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 ,对照组各项检验指标干预前后没有显著差异。其它各试验组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 ,表现为血红蛋白、血清铁、血清铁蛋白含量的显著性增加和原卟啉、总铁结合力、转铁蛋白的显著性下降。试验结果提示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与传统铁剂 (硫酸盐铁 )强化酱油均有改善学生贫血的作用 ,并且NaFeEDTA组的贫血改善率和Hb恢复水平优于FeSO4组。  相似文献   

6.
硫氰酸铵比色法测定铁强化酱油中NaFeEDTA含量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pH≤0.5)条件下,五元螯合NaFeEDTA中的铁完全解离生成游离的Fe3+,完全解离生成的Fe3+与显色剂硫氰酸铵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此红色络合物在λ=480nm处有最大吸收,以此为检测原理的硫氰酸铵比色法是目前检测铁强化酱油中NaFeEDTA含量的较为快速的方法。本文在此方法基础上,摸索了此方法在降低样品取样量、减少试剂用量方面的可行性,同时优化了显色体系的条件,对硫氰酸铵比色法有了新的改进,改进后的方法操作简便,进一步缩短了检测时间。  相似文献   

7.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对酱油感官和理化性质及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波  霍军生  黄建  孙静  李文仙 《卫生研究》2003,32(Z1):50-53
将NaFeEDTA、NaFeCT、FeSO4分别添加于低盐固态和高盐稀态工艺生产的二种品牌酱油中 ,其中铁含量分别为 0、0 5、1 0、2 0、4 0和 8 0mg ml。测定酱油的口感指数、沉淀指数和A650 、pH、密度、氨基态氮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理化指标 ,结果表明 ,铁的含量越高 ,酱油的口感和沉淀影响越严重。三种铁剂对两种酱油的pH值、密度、氨基态氮和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但NaFeEDTA对酱油感官的影响最小 ,而FeSO4的影响最大。由于NaFeEDTA在低浓度时 ,即在强化食品的允许强化剂量范围内 ,对酱油品质几乎没有影响 ,所以认为NaFeEDTA是较为适宜酱油强化的铁强化剂。 12个月后测定NaFeEDTA强化酱油的各项品质指标 ,酱油品质没有发生变化。表明NaFeEDTA强化酱油在保质期内稳定。  相似文献   

8.
采用铁稳定性同位素54Fe和58Fe分别标记FeSO4及NaFeEDTA并以稀土元素 (Dy)作为排泄物回收标记物。自愿受试人群为 18~ 2 2岁健康女性。采用我国典型城镇成年女性膳食模式。两种铁剂及Dy以酱油为食物载体一同分 2日 6次经口给入。实验其间每日留取受试人膳食样品并完全收集受试人在实验期的排泄物。采用原子吸收和ICP -MS分别检测膳食及排泄物中总铁含量和铁同位素比例 ,对两种铁剂中的铁的吸收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FeSO4中铁在人体中的平均吸收率为 4 73% ,NaFeEDTA为 10 5 1%。二者差异为极显著(P <0 0 1)。说明NaFeEDTA中铁的吸收率优于FeSO4。  相似文献   

9.
NaFeEDTA强化酱油对铁缺乏的防治效果——人群干预试验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过去研究人体铁吸收率和对贫血儿童的治疗试验的基础上 ,观察NaFeEDTA强化酱油在自然高危人群中纠正铁缺乏的效果及可接受性。在贵州省毕节市海子街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法 ,在 14 0 0 0名 3岁以上人群中进行为期 18个月的NaFeEDTA强化酱油 (Fe 2 96mg铁 L)干预试验。观察指标包括 :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浆铁蛋白和维生素A、膳食、体格测量、智力发育和身体耐力。干预组平均每人每天消费 16 5ml酱油 ,其中含 4 9mg来自NaFeEDTA的铁。与对照人群相比 ,干预人群中各年龄 -性别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贫血率明显下降、血浆铁蛋白明显升高 ;3~ 6岁儿童身高和体重明显改善。而同时 ,两组食物消费与试验前无明显差别。NaFeEDTA强化酱油对于纠正铁缺乏、降低贫血率以及改善儿童生长发育有明显效果。同时 ,试验参加者一致反映铁强化酱油的感官性状良好 ,可接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离子色谱测定铁强化酱油中铁营养强化剂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的方法。方法以4.5 mmol/L的Na2CO3溶液为淋洗液,醇沉净化样品,碱性条件下高速离心后测定。结果采用本法,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并可以采取单点校正或标准加入法;按吸取2.5 ml样品进行测定,方法检出限为40 mg/100ml;加标回收率在93.6%~96.4%之间,RSD为1.12%,共存的高浓度Cl^-和氨基酸以及其他一些常见的NO2^-、NO3^-、Mn^2+、Zn^2+等无机离子和乙酸等均不干扰测定。结论与国家标准方法和文献报道的检测方法相比,本法操作便捷,测定速度较快,利大于弊,较适于在基层检测部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入了解北京市妇女儿童贫血状况及居民对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的知识、态度、行为(KAP),探讨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2006年基线测定血红蛋白值女性1738人,儿童592人;在全市开展多种多样的铁强化酱油健康教育工作一年后,再次测定血红蛋白值女性1536人,儿童436人。同时,先后两次进行了问卷调查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的知识、态度行为及相关情况。结果通过一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妇女的血红蛋白值从2006年的128.73±12.65g/L,上升为131.04±12.45 g/L;儿童的血红蛋白值从2006年的125.88±10.76 g/L,上升为129.20±11.52 g/L。居民有关铁强化酱油的知晓率明显上升,购买食用铁强化酱油的民众比例也明显上升,由2006年的9.9%上升为2007年的57.6%,且上述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知识的健康教育,对人们选择铁强化酱油及防治缺铁性贫血的知识-态度-行为改善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强化酱油预防儿童贫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乙二胺四乙酸铁钠强化酱油预防缺铁性贫血高发地区儿童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贵州省毕节市 9个村的儿童进行了为期 18个月的随机对照的双盲干预实验。在干预前和干预第 6、12和 18个月后分别测定了儿童末稍血血红蛋白含量 ,在干预前和干预 6个月后分别测量了儿童的身高、体重、上臂围和 3个部位的皮褶厚度。结果 强化组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高 [干预前 ( 111 0 8± 11 31)g L ,干预 12个月后 ( 12 2 99± 8 4 3)g L],贫血率显著下降 (干预前 5 8 0 % ,干预 12个月后 17 6 % ) ;干预 12个月后强化组儿童年龄别体重的增加值、三头肌和腹部皮褶厚度及其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NaFeEDTA强化酱油可显著提高儿童血红蛋白水平 ,降低贫血患病率 ,促进儿童体重增长 ,增加皮下脂肪的积累。在缺铁性贫血高发儿童中应用NaFeEDTA强化酱油是预防缺铁性贫血的一种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邢广义  顾宗玉  刘刚  唐正松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234-1235,1223
目的了解罗庄区妇女贫血状况及居民对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探讨有效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方法于2007年采取随机整群抽样对罗庄区4个办事处的1258名18~60岁妇女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以及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KAP问卷调查。在社区健康教育基地开展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知识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对同一检测点的1216名18~60岁的妇女再次进行血红蛋白检测以及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KAP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2007年罗庄区被调查的妇女贫血率38.63%,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知识平均知晓率60.95%,正向态度率为79.00%,铁强化酱油食用率为29.75%。健康教育干预1年后,妇女的贫血率下降为27.79%,其中2次调查相同妇女的贫血率从36.45%下降为24.77%;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提高28.70%;正向态度率比干预前提高14.25%;铁强化酱油食用率比干预前提高36.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指数均〉1。结论在社区健康教育基地开展铁缺乏和铁强化酱油知识的健康教育是降低妇女贫血率的有效措施,对人们选择铁强化酱油及防治缺铁性贫血的知识-态度-行为改善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Fish sauce and soy sauce have been suggested as food vehicles for iron fortification in Asia. NaFeEDTA is a potentially useful fortificant because it can be added to these condiments without causing precipitation during storage. OBJECTIVES: The objectives were to evaluate iron absorption from NaFeEDTA-fortified fish sauce and soy sauce against a reference fortificant (FeSO(4)), to compare iron absorption from NaFeEDTA-fortified fish sauce and soy sauce, an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fish sauce and soy sauce per se on iron absorption. DESIGN: Five separate iron-absorption studies were made in adult women (10 women per study). Iron absorption was measured on the basis of erythrocyte incorporation of (57)Fe or (58)Fe 14 d after the intake of labeled meals of rice or rice and vegetables. Fish sauce or soy sauce (10 g) fortified with 5 mg Fe as NaFeEDTA or FeSO(4) was fed with selected meals.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as geometric means. RESULTS: Iron absorption from NaFeEDTA- and FeSO(4)-fortified fish sauce (3.3% and 3.1%, respectively) and soy sauce (6.1% and 5.6%, respectively)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when NaFeEDTA-fortified fish sauce and soy sauce were compared directly (6.7% and 7.9%, respectively). Soy sauce inhibited iron absorption from rice-based meals (8.5% without and 6.0% with soy sauce; P < 0.02), whereas fish sauce did not affect iron absorption significantly. CONCLUSION: The relatively high iron absorption from NaFeEDTA-fortified fish sauce and soy sauce and the acceptable organoleptic properties of NaFeEDTA indicate the potential usefulness of this iron fortificant in fish sauce and soy sauce fortification programs.  相似文献   

15.
贵州农村妇女铁强化酱油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贵州农村妇女对于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对铁强化酱油和营养知识的需求,探讨影响购买铁强化酱油的因素及社会营销策略。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相结合方法,对570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健康行为学理论自行设计结构式问卷;应用通径分析构建铁强化酱油购买意向模型。结果贵州农村妇女对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对铁强化酱油了解甚少。购买铁强化酱油意向较强烈,但存在疑虑。铁强化酱油的知识、对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易感性和严重性的认知、健康价值观与健康行为认同,食用铁强化酱油的态度与障碍等均直接或间接影响妇女购买铁强化酱油意向。营养信息获得途径以电视和医生等为主。结论应通过电视及医生等渠道大力宣传铁强化酱油,选择适宜当地农村妇女的社会营销策略,增强认知,打消顾虑,促进其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