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梅花针叩刺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40例)和药物对照组(40例).针刺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刺法,药物对照组采用口服西太普兰,观察两组用药后的疗效.结果 针刺治疗组有效率为87.5%,药物对照组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梅花针叩刺法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口服抗抑郁药,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背俞穴挑治配合针刺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背俞穴挑治配合针刺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挑治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俞穴挑治配合针刺治疗是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胆囊术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背俞穴和下合穴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对照组为8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是一种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景致英 《陕西中医》2013,34(8):1007-1008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214例符合(CCMD-3)抑郁症诊断,经2种或2种以上不同作用机制抗抑郁药物足疗程、足剂量治疗6周仍无效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选择性5-HT再回收抑制剂联合三环类抗抑郁剂多虑平(对照组)107例,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组)107例进行治疗,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4、6周末采用HAMD评定药物疗效,用SERS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AMD均低于治疗前(P>0.05),副反应量表分值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行气活血方合针刺组穴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与选择性5-HT再回收抑制剂联合多虑平疗效相当,但起效较快,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提供可靠有效的方法.方法: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治疗为主,对照组采用口服抗抑郁药黛力新治疗,治疗前后用HAMD量表评分判断其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5%.结论:针刺额中线结合肝俞穴对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刺五志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观察针刺五志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五志穴治疗;对照组采用百忧解治疗。观察2组疗效及Hamilton抑郁量表积分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1.9%、对照组为76.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志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综合疗效优于百忧解。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巨刺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董氏奇穴针刺配合巨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House-Bralcm(H-B)面神经功能分级系统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时间点H-B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分别为100.0%和68.9%,对照组分别为100.0%和48.9%,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所需治疗时间为(20.15±3.30)d,对照组为(28.41±4.92)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配合巨刺法配合药物治疗是一种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头部透穴结合普通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头部透穴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两组均治疗一个月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有效率为73.3%。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部透穴结合普通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头皮针为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寻找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最佳方法。方法 治疗组采用头皮针配“督脉穴”的针刺方法治疗 ,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百忧解治疗 ,共取 6 0例 ,两组均经 3d治疗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0 % ,平均起效时间 5 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 % ,平均起效时间 15 d,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平均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头皮针配督脉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良好疗效 ,与药物治疗疗效相仿 ,且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对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针刺督脉穴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脑梗死体积及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督脉穴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曹爽  刘波  赵艳超  刘春波 《光明中医》2016,(9):1281-1283
目的观察五行针灸治疗抑郁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门诊100例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50例。针刺组采用五行针灸治疗,西药组口服圣·约翰草提取物片(路优泰)或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博乐欣)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以观察疗效。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之后,针刺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西药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行针灸治疗抑郁证疗效优于西药治疗,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桂波  杨玲  张倩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636-63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针刺配合盐酸氟西汀)及药物组(单纯口服盐酸氟西汀),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AMD量表评分。结果两组均取得了一定疗效,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3.3%,药物组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耳压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肝肾阴虚型抑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耳压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肝肾阴虚型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除接受常规治疗外,治疗组采用耳压配合针刺方法,对照组口服圣.约翰草提取物片。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星期末各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证候量表进行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AMD、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组治疗均能降低HAMD、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耳压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肝肾阴虚型抑郁疗效与药物治疗相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肝经五输穴针刺放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药物组15例,仅单纯给予药物氟西汀治疗;针刺组15例,采用肝经五输穴针刺放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来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第6、8周CGI-SI改善方面,针刺组优于药物组(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经五输穴针刺放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确切,治疗第6周以后症状改善明显;血液流变学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将入选的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安定类药物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及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总有效率为79.4%,其失眠症的总有效率达97.0%;药物对照组仅为40.0%与73.3%,两组间差异存在着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P<0.01).结论:"三才"配穴、联合针法相结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失眠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方法急性期应用针刺治疗抑郁症40例,对照组40例应用针刺上述各穴旁开1寸处治疗,疗程均为4星期:缓解期治疗组应用自拟解郁饮中药,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MAD)评分,比较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抑郁症的症状方面与氟西汀具有同样疗效(P〉0.05),而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应用针刺配合自拟解郁饮中药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日间过度倦睡症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脑卒中后日间过度倦睡症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醒脑开窍组穴和失眠经验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醒脑开窍组穴配合药物治疗,连续治疗8星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7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脑卒中后日间过度倦睡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刺加腹式呼吸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加腹式呼吸治疗抑郁症疗效。方法将62例抑郁症患者分为针刺组32例,药物组3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加腹式呼吸,药物组服用盐酸氟西汀,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进行疗效比较,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针刺组痊愈率为62.5%,总有效率为96.9%,药物组痊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93.3%,经卡方检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腹式呼吸治疗抑郁症与盐酸氟西汀治疗相比其疗效相当,而在痊愈率上略优于盐酸氟西汀治疗,且无毒副反应,是治疗抑郁症较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10年来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纳入Meta分析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量,并进一步对治疗后针刺组与药物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Meta分析.结果:被纳入研究的17个RCT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χ~2=21.98,P=0.14,证明其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后OR=2.54,95%可信区间(CI)为(1.91,3.38),经Z检验,Z=6.41,P<0.00001,菱形位于竖线的右侧,提示针刺组和药物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针刺对HAMD影响的评价表明,针刺组与药物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优于其他常用药物,且具有安全性,但仍需更多的大样本RCT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解结针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对FSH、E2的影响。方法:将90例围绝经期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成3组,药物组给予口服舍曲林,针刺组在药物组基础上给予常规针刺,解结组在针刺组基础上加用解结针法,观察各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Kupperman评分,血清FSH、E2水平,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解结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7%(26/30),针刺组为70.0%(21/30),药物组为56.7%(17/30),解结针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P<0.05)、药物组(P<0.01)。治疗后3组患者FSH低于治疗前、E2高于治疗前(P<0.05),且解结组治疗后FSH水平低于针刺组及药物组(P<0.05),E2水平高于针刺组及药物组(P<0.05)。3组患者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针刺组的效果优于药物组(P<0.05),解结组的效果优于针刺组(P<0.05);解结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结论:解结针法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状态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调节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