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观察灸药结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予艾灸配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43例,予单纯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计分、眼征计分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计分及眼征计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所需时间也少于对照组。结论:艾灸配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起效迅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药并用改善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疗效。方法通过对艾药组(隔附子饼灸结合优甲乐)和西药组左甲状腺素钠片,即(优甲乐)组间对照及自身前后对照,比较甲状腺免疫功能的差异性。结果艾药组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下降率明显高于西药组,经秩和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应用艾灸与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结合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隔附子饼艾灸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为桥本病提供更优化的治疗方法。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灸药组(42例)和西药组(43例)。灸药组予隔附子饼灸,穴取①膻中、中脘、关元,②大椎、肾俞、命门,两组交替,轮流施灸,并口服优甲乐25μg,每天1次;西药组单纯口服优甲乐25μg,每天1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灸药组临床疗效和甲状腺功能改变总有效率分别为25.0%(10/40)、87.5%(35/40),优于西药组的7.5%(3/40)、57.5%(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灸药组治疗后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显著上升(P<0.01),血清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含量均值低于西药组,而FT4、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含量均值均高于西药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隔附子饼灸关元、命门为主结合口服优甲乐可有效改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和甲状腺功能,其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优甲乐。  相似文献   

4.
针药并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症临床效应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甲亢性突眼症的临床效应,为甲亢性突眼症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选择。方法将52例患者(计104只眼)随机分为针药组(27例,54只眼)和西药组(25例,50只眼),针药组采用针刺配合甲巯咪唑10mg/d和左甲状腺素钠片25μg/d,西药组仅予甲巯咪唑10mg/d和左甲状腺素钠片25μg/d。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突眼度的改善,观察针刺加西药治疗甲亢性突眼症的临床效应。结果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6.3%,西药组为64.0%,针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两组间突眼度治疗前后减少差值比较,针药组突眼度减少(1.88±1.409)mm,明显大于西药组(0.72±0.757)mm(P〈0.01)。结论针药并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眼球突出度。  相似文献   

5.
隔药灸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观察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103例,分为艾灸Ⅰ组35例,艾灸Ⅱ组36例,对照组32例。艾灸Ⅰ组采用隔附子饼灸,并在饼下加温阳中药粉末;艾灸Ⅱ组亦用隔附子饼灸,并在饼下加益气温阳和活血化瘀中药粉末。对照组以西药甲状腺片常规治疗。结果表明,艾灸Ⅱ组疗效明显优于艾灸Ⅰ组(P<0.01),对甲状腺局部情况的改善、血清甲状腺抗体结合率的降低及甲状腺功能的改善方面亦均优干艾灸Ⅰ组。艾灸Ⅰ组和艾灸Ⅱ组治疗后甲状腺抗体结合率均明显降低,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扶正愈瘿合剂配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证属脾’肾阳虚、痰瘀互结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以扶正愈瘿合剂配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体征、甲状腺激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水平、甲状腺体积、峡部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和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甲状腺激素、血清TG—Ab和TPO—Ab水平、甲状腺体积、峡部厚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愈瘿合剂配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隔药饼灸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晓燕 《中国针灸》2003,23(1):3-11
目的:探讨隔药饼灸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方法:设治疗组34例,采用隔药饼灸疗法;药物组32例,口服甲状腺素片治疗;正常对照组35例,观察正常甲状腺指标。按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功能正常两种状态进行分析。结果:隔药饼灸能有效纠正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和免疫力功能(P<0.01)。结论:隔药饼灸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补肾健脾疏肝方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观察组3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脾疏肝方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治疗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肾健脾疏肝方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血清抗体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夏枯草颗粒合丹栀逍遥散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就诊于烟台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低碘饮食,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夏枯草颗粒及丹栀逍遥散颗粒口服。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对比2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甲状腺左右叶及峡部前后径变化、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观察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及心电图、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甲状腺大小、TSH水平、甲状腺抗体滴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夏枯草颗粒合丹栀逍遥散颗粒联合西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桥本氏甲状腺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赵氏雷火灸对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血清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及灸药组,分别以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配合赵氏雷火灸治疗。治疗周期4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血清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含量。结果治疗4周后,2组治疗后血清TG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灸药疗组明显低于药疗组(36.23±21.21 VS 47.53±20.11)(P0.01);2组治疗后血清MC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灸药组P0.01,药物组P0.05),灸药疗组明显低于药疗组(23.25±11.26 VS35.53±16.29)(P0.01)。结论赵氏雷火灸疗法可明显降低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患者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血清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水平。  相似文献   

11.
针药并用治疗甲亢突眼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甲亢性突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计104只眼)随机分为针药组(27例,54只眼)和西药组(25例,50只眼),针药组采用针刺配合甲巯咪唑10 mg/d和优甲乐25μg/d,西药组仅予甲巯咪唑10 mg/d和优甲乐25μg/d。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甲亢症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眼病指数改善情况,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甲亢性突眼症的疗效。结果针药并用能更好地改善甲亢症中所存在的高代谢综合征、高循环症候群、神经肌肉、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相关症状。针药组在轻度和中度突眼症眼病指数的改善上也优于西药组。结论针药并用可有效改善甲亢症的临床症状积分和眼病指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药组45例予以夹脊穴为主的温针灸及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西药组45例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和炎症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症状积分均显著改善(P0.01,P0.05);除关节肿胀、晨僵外,其余各项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除枕墙距外,其余各项体征均有改善,针药组在VAS评分、Schober试验、指地距改善方面较西药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ESR、CRP均有明显下降(P0.01,P0.05)。针药组CRP下降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抗风湿西药治疗能有效减轻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关节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照观察三伏灸以及安慰剂对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三伏灸组28例(剔除2例)、安慰剂组26例(剔除4例)。观察两组临床表现的改善情况。结果三伏灸组治疗后及随访各项症状与体征分值、症状总分、体征总分和临床表现总分均下降(P<0.05);与同组治疗后分值比较,三伏灸组患者随访时鼻痒、流清涕、鼻塞症状、鼻甲与鼻黏膜体征和眼部体征升高(P<0.05),打喷嚏症状和鼻黏膜颜色分值持续降低(P<0.05);安慰剂组患者随访时眼部体征分值降低(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除眼部体征外,三伏灸组治疗后各项症状分值与其他体征分值、症状总分、体征总分和临床表现总分均明显下降(P<0.05);随访时打喷嚏、鼻甲与鼻黏膜体征、鼻黏膜颜色、体征总分和临床表现总分均下降明显(P<0.05)。结论三伏灸可以明显改善变应性鼻炎的多数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4.
周玲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27-1029
目的观察热敏灸加穴位注射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作用。方法将9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艾灸加穴注组、穴注组,分别进行治疗,通过组间对照及自身前后对照,比较3组综合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和血瘀证积分。观察不同的方案对慢性盆腔炎临床症状和血瘀证的影响。结果 3组治疗后慢性盆腔炎临床症状积分和血瘀证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穴注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与穴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艾灸加穴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加穴注组与穴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瘀证积分与艾灸加穴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穴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灸加穴注组与穴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慢性盆腔炎临床症状和血瘀证积分,且热敏灸加穴位注射具有较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健脾疏肝方联合小剂量优甲乐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继发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患者的疗效。方法将50例此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左甲状腺素钠每天25u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补肾健脾疏肝方。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共治疗二个疗程。结果在中医证候总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神疲乏力、畏寒肢冷、便溏、急躁易怒症状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免疫指标: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疏肝方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继发亚临床甲减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隔附子片灸治疗阳虚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阳虚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火针配合隔附子片灸组、火针组、隔附子片灸组等三组进行临床治疗,对三组临床症状和皮损的改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综合以上指标判断三种不同方法治疗阳虚型痤疮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在治疗后疗效明显,炎症情况均有改善,且火针配合隔附子片临床症状和皮损的改善优于火针组和隔附子灸组,A组总有效率为90.00%,B组、C组分别为73.33%、70.00%。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明显,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配合附子片灸治疗阳虚型痤疮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隔药灸治疗血瘀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对隔药灸治疗血瘀型膝骨关节炎(KOA)的治疗效果进行量化、客观化评定,以观察隔药灸治疗血瘀型KOA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血瘀型KOA患者70例(共98膝),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隔三七饼灸,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d,1次顿服,连服20d。对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症状、体征进行评分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综合疗效和远期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改善疼痛积分方面,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隔三七饼灸治疗血瘀型KOA疗效确切,综合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西药治疗,是一种防治KOA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