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T静脉血管成像和肺动脉血管成像联合扫描(CTVPA)作为一种新的扫描模式,一次检查完成两个不同部位的扫描,既诊断了肺动脉栓塞,又确定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无,为临床提供的信息超过以往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碘禁忌证限制了增强CT扫描与X线血管成像在一些病人的使用.钆剂作为一种可能的替代物逐渐用于碘禁忌病人的主动脉、肺动脉、肝动脉、颈动脉和颅内血管成像等方面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也扩宽了影像检查在临床的应用范围.钆剂作为对碘剂过敏病人或其他不宜应用碘剂进行增强CT或血管成像病人的碘剂替代品,对其原理、技术要求、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应用价值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肺动脉三维血管成像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以及肺动脉容积三维处理(VR)图像的质量与平扫SD值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肺动脉CT检查的受检者87人.选取志愿者63人为低剂量组,其余24人采用常规剂量扫描作为常规组.两者平扫均采用常规剂量150 mAs,低剂量肺动脉增强扫描采用60 mAs.图像进行VR后处理后,按A、B、C 3个等级进行评定,两组VR图像进行质量等级比较.低剂量组平扫图像测量CT值的标准差SD值,与增强的VR图像质量等级关系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结果 常规剂量组VR图像等级为A级的达到100%,在低剂量组VR图像等级为A级的达到85.7%.平扫SD值与肺动脉VR图像的质量相关性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结论 肺动脉三维血管成像的低剂量扫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肺动脉三维血管成像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以及肺动脉容积三维处理(VR)图像的质量与平扫SD值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肺动脉CT检查的受检者87人.选取志愿者63人为低剂量组,其余24人采用常规剂量扫描作为常规组.两者平扫均采用常规剂量150 mAs,低剂量肺动脉增强扫描采用60 mAs.图像进行VR后处理后,按A、B、C 3个等级进行评定,两组VR图像进行质量等级比较.低剂量组平扫图像测量CT值的标准差SD值,与增强的VR图像质量等级关系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结果 常规剂量组VR图像等级为A级的达到100%,在低剂量组VR图像等级为A级的达到85.7%.平扫SD值与肺动脉VR图像的质量相关性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结论 肺动脉三维血管成像的低剂量扫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探测肺动脉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肺动脉疾病患者均经MSCT肺动脉成像检查,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肺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完全满足诊断需要。研究证实,60例中38例为肺动脉栓塞,6例中央型肺癌侵犯肺血管,3例为肺动静脉瘘,5例为肺动脉高压,8例肺动脉成像未见异常。结论 MSCT的三维肺血管图像可立体、直观地显示肺血管的解剖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空间关系,能及时发现和诊断肺动脉疾病,指导肺栓塞的治疗及评价疗效,也可为中央型肺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临床疑有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扫描及血管三维重建, 分析CT血管成像技术,其中44例患者做了DSA检查,与DSA检查进行比较,评价MSCTA在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44例患者中有26例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其中12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血栓形成病例共27例.5例CT检查显示其他原因的阻塞:布-加氏综合征1例合并两下肢深静脉广泛血栓形成、左侧腹股沟区囊肿压迫左侧髂外静脉1例、盆腔肿块压迫左侧髂总静脉2例、右侧输尿管肿瘤复发侵犯右髂外静脉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肺动脉栓塞5例.以DSA为诊断标准,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MSCTA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MSCTA对下肢静脉阻塞性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腹部和盆腔螺旋CT血管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技术和临床两方面探讨了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部和盆腔中的作用,技术包括扫描参数,对比剂和扫描时间,原始数据,图像编辑和3D处理等,临床分别讨论了螺旋CT血管成像在腹动脉,盆腔动脉及术后检查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成像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价值与临床应用.方法 分析80例临床拟诊肺动脉栓塞患者的256层螺旋CT肺A血管成像检查,实施后处理技术进行检查,比如贵患者的胸部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对于造影结果 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再对结果 进行整理,实施容积再现(VR)与仿真内窥镜(VE).对患者CT检查资料进行有效分析,结果 通过检查的80例患者中,5确诊是肺动脉栓塞的患者有50例,检出栓子数295处,肺动脉处1例,左右肺动脉主干17处,肺叶肺动脉88处,肺段动脉200处,亚段肺动脉33处.结论 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动脉栓塞(PE)的诊断准确可靠,是无创性快速诊断肺动脉栓塞(PE)的首选方法 ,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腹部冠状血管成像的临床实用价值。材料和方法:临床随机选择检查27例。正常表现8例,动、静脉血管病变17例,非血管病变2例。依病变需要确定MR轴位像扫描范围,用二维TOF法间断闭气扫描,用最大强度投影显示。结果:可宏观显示腹部大血管。腹主动脉及病变显示良好,人造血管的通畅情况显示良好,血管原始图象显示腹部脏器对比好,下腔静脉显示差。结论:腹部血管成像能显示腹部血管的全貌,动、静脉同时显示,扫描范围明显大于传统的轴位血管成像。在临床应用中需将血管原始像和投影像结合运用,才能作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综合应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CE-MRA)和二维(2D)增强快速扰相位梯度回波(FSPGR)检查技术,对肺动脉、盆腔及下肢静脉血栓在1次检查中同时完成不同部位血栓的检出,探讨这种综合性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对临床怀疑有肺动脉栓塞的15例患者进行自动进床团注追踪法的周围血管3DCE-MRA和增强后的2DFSPGR序列扫描。扫描部位包括4部分,即肺、盆腔、大腿、小腿。当肺血管采集完成后,依次进行盆腔、大腿、小腿的采集;尔后再反向按部位进行第2回采集。2DFSPGR序列扫描盆腔、大腿、小腿。15例同时例行肺CT血管造影术(CTA)和(或)DSA检查,12例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15例3DCE-MRA肺扫描中12例获得满意的肺血管成像,15例髂内外静脉、下肢深静脉较动脉的信号强度低,但在后处理时可清楚地分辨静脉结构。15例用增强FSPGR序列扫描的动脉和深静脉均被清楚显示。(1)3DCE-MRA发现14例肺动脉栓塞病变,9例盆腔和下肢静脉血栓病变。表现为多处血栓。(2)2D增强FSPGR序列可作为3DCE-MRA序列的补充,它有更大的扫描范围,即发现髂内静脉属支的血栓。(3)在上述的扫描序列上血栓为低信号,呈偏侧性或腔内充盈缺损;(4)6例静脉血栓局部的管径明显增宽。结论 1次性3DCE-MRA和2D增强FSPGR序列增强扫描可以成为肺动脉栓塞症和盆腔、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全面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因病致死的首要死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CT血管成像(CTA)检查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广泛应用于临床,它能够全方位地观察心脑血管,清晰显示血管的解剖结构及病变部位。传统的心脑血管扫描分为两次,辐射剂量大且操作复杂。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心脑血管联合扫描一站式成像进行了研究,其简便、快捷、无创、辐射剂量低、对比剂使用少、准确性高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应用。笔者就CTA在心脑血管一站式成像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肺动脉三维血管成像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以及肺动脉容积三维处理(VR)图像的质量与平扫SD值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肺动脉CT检查的受检者87人。选取志愿者63人为低剂量组,其余24人采用常规剂量扫描作为常规组。两者平扫均采用常规剂量150 mAs,低剂量肺动脉增强扫描采用60 mAs。图像进行VR后处理后,按A、B、C 3个等级进行评定,两组VR图像进行质量等级比较。低剂量组平扫图像测量CT值的标准差SD值, 与增强的VR图像质量等级关系进行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结果 常规剂量组VR图像等级为A级的达到100%,在低剂量组VR图像等级为A级的达到85.7%。平扫SD值与肺动脉VR图像的质量相关性分析,ROC曲线下面积为0.906.结论 肺动脉三维血管成像的低剂量扫描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螺旋CT肺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初步评价螺旋CT肺血管成像(SCTP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西门子公司的Somatom Plus 4CT机,对82例患者进行肺血管成像,扫描层厚3mm,螺距1.5,重建间距1.2mm,对比剂注射速度3-4ml/s。其中正常30例,中央型肺癌累及中央肺动脉40例,肺动脉发育不良5例,肺动静脉畸形4例,肺动脉袖状切除成形术后3例。32例经手术病理或DSA证实。结果 正常组30例SCTPA均能很好地显示并区分中央区肺动青静脉,显示外周肺血管的分布情况。直观显示各种原因所致肺动静脉的狭窄、位移或畸形46例,显示肿块和血管的关系28例。结论 SCTPA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部分代替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磁共振平扫相对于CT肺动脉成像(CTPA)在诊断慢性血栓性疾病(CTE)病人时的准确性和优势。方法对53例因可疑肺动脉高压而行CTPA和MRI检查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是评价妊娠在CT肺血管成像(CTPA)检查中是否会影响肺动脉的对比增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同一时期怀疑急性肺栓塞的16例妊娠病人及16名非妊娠妇女的CTPA检查.通过测量肺动脉的CT值来评价肺部血管的强化。本研究采用盲法评估,对肺动脉对比增强做了主观分级。结果2组的动脉增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128层CT胸部血管三合一成像对突发胸痛病因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60例临床突发胸痛的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行128层CT心胸血管三合一成像,利用图像后处理技术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主动脉及胸部其他组织结构。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图像进行观察,对疾病进行诊断,并以心血管造影结果为标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0例行128层CT一站式扫描均能清晰显示双肺动脉、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胸主动脉及心胸其他组织结构,其中冠状动脉狭窄21例,肺动脉栓塞15例,主动脉夹层4例,其他病变16例,未见异常4例。结论:128层CT胸部血管三合一成像不但能对肺动脉、主动脉、冠状动脉等血管疾病作出诊断,还可明确胸部其他非血管性病变,对突发胸痛的病因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介绍了血管成像和介入操作中,数字化成像技术的优点,重点讨论了数字化成像在肺动脉、主动脉、周围动脉、内脏血管造影及介入技术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MR颈部血管成像(3D—CE—MRA)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7例患者行颈部血管3D—CE-MRA检查,双日检查者采用testbolus+3D—CE—MRA扫描,共检查49例患者,单日检查者采用carebolus+3D—CE—MRA扫描,共检查38例患者,评价图像质量并分析病变血管情况.结果87例患者采用两种方法扫描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均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3D—CE—MRA图像清楚显示了血管病变部何肢性质。结论3D—CE—MRA是无创、安全、便捷、可靠的颈部血管病变的检查方法,可以代替诊断性的DSA。  相似文献   

19.
随着3.0T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其成像速度和信噪比的提高,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就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技术、成像方法、扫描序列、临床应用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MR成像和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 I透视触发造影剂团跟踪和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扫描技术在肺灌注和肺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例疑有肺栓塞的患者,应用MR I透视触发造影剂团跟踪和DCE-MRA扫描技术,行肺动脉血管造影和肺灌注成像。结果8例均成功进行肺动脉血管造影和肺灌注扫描,其中2例正常,6例发现肺动脉血栓形成,并有明确动态显示的局部肺叶灌注异常。结论MR I透视触发造影剂团跟踪和DCE-MRA扫描技术的应用,可1次注射造影剂既发现了肺动脉内血栓,又可显示肺内灌注缺损,是较好的肺栓塞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