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髋关节疾病很常见,X线检查常作为首选诊断方法;一般采用拍骨盐正位片来显示两侧髋关节情况。根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发现某些疾病在X线片上难以显示,常导致漏诊,给患者带来不良后果.且易引发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应用X线、CT及MRI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72例作为分析对象,分别接受X线、CT、MRI检查,比较观察X线、CT、MRI分别检查72例患者的并发症诊断效果。结果 72例患者无菌性松动发生率最高为45.83%。MRI诊断术后感染的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CT诊断术后感染的诊断率,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X线与CT检查术后感染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CT、MRI检查在无菌性松动、骨溶解方面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选用X线、CT及MRI诊断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在诊断术后感染方面MRI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X 线检查与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80例,比较 X 线检查和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超声 Graf 法诊断的特异度、敏感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结果: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8.75%,明显高于 X 线检查的67.50%;超声 Graf 法诊断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特异度、敏感度、符合率、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86.9%、92.5%、83.5%和100.0%。结论: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超声检查比X 线更加准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对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2005年3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手术效果,术后随访1~3年,平均2.4年。对术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38例平均随访2.4年,无1例感染,无关节严重疼痛,功能阻碍及DVT发生。无术后关节早期脱位,无假体松动、断裂、下沉等并发症发生。随访表明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良率达92.1%,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患者可解决患髋的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是一种治疗老年髋部疾患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5.
7.
周照华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5):338-340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包括半髋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优32例,良17例,可6例,差1例,出现术后疼痛8例,下肢血栓6例,股骨距骨折1例,刀口血肿1例,异位骨化1例,54例Harris评分优良率91%.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9.
<正>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已较普遍,开展也比较成功,这对术后髋关节的恢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股骨颈骨折一般都发生于老年人,女性较多见,老年人由于活动减少,代谢减退,内分泌紊乱等原因,股骨上端乃至全身骨皮质产生不同程度的疏松,一经外伤,极易 相似文献
10.
咯血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症状 ,及时明确出血部位及病因是治疗的关键。现将我院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5月期间 10 8例 6 0岁以上咯血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 (简称纤支镜 )检查结果与胸部 X线检查结果对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10 8例 ,男 70例 ,女 38例 ,年龄 6 0~ 73岁平均年龄6 3.5岁。咯血量以 2 4h累计量计算 ,小量 (<10 0 ml) 92例(85 .2 % ) ,中量咯血 (10 0~ 30 0 ml) 15例 (13.9% ) ,大量 (>30 0 ml) 1例 (0 .9% )。1.2 检查方法采用 olym pus BF2 0型纤支镜 ,术前准备和麻醉同常规 [1 ] ,经鼻腔插入后根据胸…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4):138-141
目的探讨多模式延伸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2例,根据出院后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模式延伸护理,于出院时、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通过Barthel指数和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髋关节恢复和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t=32.370,术后6个月t=22.300,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t=9.079,术后6个月t=12.820,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1.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026,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多模式延伸护理可促进患者髋关节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也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强化针对性指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2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干预组)和观察组(强化针对性指导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治疗康复态度、Harris、ADL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康复治疗后3个月与6个月的治疗康复态度、Harris、ADL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化针对性指导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治疗态度和效果均有积极的影响,并且对于患者的生存状态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模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5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5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开展强化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常规护理组患者仅进行一般骨科常规护理,而护理干预组患者则采用强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出院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是两组患者出院时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患者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在强化护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能够明显改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且能够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老年人营养风险指数(GNRI)预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271例,根据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28)和未发生组(n=243)。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GNRI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组年龄、术中输血例数占比、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白细胞、肌酐、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均高于未发生组,GNRI、淋巴细胞、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输血、术中出血量高、GNRI低、手术时间长及血红蛋白水平低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GNRI预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结论 GNRI是影响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9):95-97+101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保守牵引治疗,观察组给予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9.80%高于对照组的79.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8,P=0.161);两组疗效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28,P=0.000)。治疗后,两组Harr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63,P=0.000; t=-15.682,P=0.000);且治疗后观察组Harris评分(88.47±15.8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1.36±12.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2,P=0.01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45)。结论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3):149-152
目的探讨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老年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基于Orem自护理论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Harri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Harri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Orem自护理论的护理干预用于老年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自理的能力、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静注乌司他丁降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效果。方法将择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 组,n =30)和对照组(C 组,n=30)。两组麻醉方法相同,U 组于麻醉诱导前及术后第1~3天将乌司他丁溶于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滴,20~30 min内静滴完毕,C 组给予相同容量生理盐水静滴。分别于术前1天(T0)和术后第1天(T1)、第3天(T2)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中 TNF-α、IL-6浓度。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在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行认知功能评分,评价患者 POCD 的发生情况。结果U 组 T1血浆 IL-6、TNF-α水平较 T0明显升高(P <0.05),T2基本达到 T0水平,且 T1、T2血浆 TNF-α、IL-6水平升高幅度明显低于 C 组(P <0.05);C 组 T1、T2血浆 TNF-α、IL-6水平较 T0均明显升高(P <0.05);U 组术后 POCD 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 C 组(16.7%,P <0.05);C 组MMSE 评分较术前显著下降(P <0.05),而 U 组术前术后 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MMSE 评分与血浆 TNF-α、IL-6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 =0.527、0.453,P <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老年人髋关节术后 TNF-α、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 POCD 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生物力学评价方法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后患者髋部步态动力学和肌力的变化与髋关节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选择单侧THR的患者共25例,按术后不同时期分为两组。利用压电晶体式三维侧力台和等速极力测试系统,观察两组患者健、患侧髋的曲伸肌力变化。结果:①步态测试:术后1年以内组患者健、患侧的垂直分力-时间积分值差异显著(P<0.05)。②等速肌力测试:双侧峰力矩值术后1年以内组健侧屈、伸肌均大于患侧(P<0.05)。峰力矩占体重比值术后1年以内组健侧屈、伸肌均大于患侧,差异显著。③临床评价: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从术前的18-60分提高到术后的78-97分。结论:术后生物力学的测定有助于判断髋周肌力的恢复情况。其与临床评价不一致,可能更具客观性,可作为评价THR后髋关节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