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8月我院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在常规血液透析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BUN、Cr均较治疗前改善,以观察组明显,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后两组患者RRF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12个月后一级终点事件观察组23.8%,对照组38.1%(P<0.05)。结论:应用黄芪注射液可延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RRF丢失,对改善患者肾功能,延缓疾病进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维持治疗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进行血液透析的86例尿毒症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积极处理原发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并以营养支持、纠正贫血和控制血糖、血压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80 m L,静脉滴注,1次/d。连续4周为1个疗程,停药4周后,再进行下1个疗程,共计6个疗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残余肾功能(RRF)和尿量;计算RRF和尿量下降速度;计算一级终点事件(24 h尿量≤400 m L)的发生率;观察治疗前后血压(BP),体重(BW),血尿素氮(BUN),肌酐(Cre),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6,12个月RRF和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在平均12个月的观察期间,观察组RRF与尿量下降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一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20.9%,低于对照组的44.18%(P0.05);治疗后两组Hb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治疗后观察组Alb和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BUN和Scr均比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观察组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康注射液维持治疗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延缓其恶化速度,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尿毒症实施血液透析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残余肾功能变化情况、血压及血尿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残余肾功能、尿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但对照组较观察组降幅更加显著(P均0.05)。治疗后2组SBP、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BUN与S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3例出现一级终点事件占7.5%(3/40),对照组8例出现一级终点事件占20.0%(8/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患者实施血液透析的同时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可有效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6,(1)
目的观察保元排毒丸(冬虫夏草、生晒参、生黄芪、丹参、生大黄等)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保元排毒丸组,33例)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组,32例)。两组均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降压、纠正贫血等基础治疗,治疗12个月,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月、12月后的残余肾功能、日均尿量、血红蛋白(Hb)和血白蛋白(Alb)。结果两组治疗6月、12月后残余肾功能、日均尿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6月残余肾功能下降(0.75±0.22)m L/min,日均尿量减少(311±112)m L;对照组治疗6月残余肾功能下降(0.98±0.47)m L/min,日均尿量减少(321±105)m L;治疗组治疗12月残余肾功能下降(1.14±0.30)m L/min,日均尿量减少(407±132)m L;对照组治疗12月残余肾功能下降(2.09±0.77)m L/min,日均尿量减少(576±151)m L;两组比较,治疗6月残余肾功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残余肾功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月后日均尿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月后Hb和Al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两组Hb和Alb进一步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元排毒丸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肾衰方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所有患者给予优质蛋白、低钠低磷饮食。采用透析器碳酸盐透析,透析液流量均为500 m L·min-1,透析血流量为200~300 m L·min-1,每次透析时间为4 h,每周透析3次,超滤量参考干体质量。于透析后使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10 000 U皮下注射,每周1次,0.9%生理盐水100 m L加左卡尼汀1 g静脉滴注,每周2次。观察患者中医临床证候及各项化验指标及营养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怠倦乏力、气短懒言、面色不华、恶心纳呆、畏寒肢冷、皮肤瘙痒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3个月与用药1个月相比诸证候进一步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3个月较用药1个月血红蛋白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素氮、肌酐较用药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3个月较用药1个月尿素氮、肌酐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3个月较用药1个月血钾、血磷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Kt/v指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瘦素水平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3个月较用药1个月瘦素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观营养评估SGA评分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衰方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增加毒素排出的作用,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肾康灵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观察炎症状态和残余肾功能(RRF)的变化。方法将6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饮食,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纠正贫血等,同时进行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灵,每次8片,每日3次,口服。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RRF、尿量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RRF、尿量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RRF、尿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灵可以保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RRF,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真武汤辨证加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残余肾功能(RRF),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将136例M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两组患者进行MHD治疗,3次/周,4 h/次;左卡尼汀注射液,1 g溶于5~10 mL注射用水中,2~3 min静脉推注,每次透析后使用1次;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3 000 U,皮下注射,3次/周,共注射4周;缬沙坦胶囊,80 mg/次,1次/d,连续服用3个月。对照组口服慢肾宁合剂,35 mL/次,3次/d。观察组给予真武汤辨证加减内服,1剂/d,连续服用3个月。测量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Cr),24 h尿量,计算RRF,计算每月RRF下降速度和尿量下降速率;检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RF)水平;评价治疗前后标准化蛋白代谢率(nPCR),尿素清除指数(Kt/V),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治疗前后改良主观全面营养评价表(SGA),透析相关生存质量(KDTA)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记录一级终点事件(24 h尿量≤400 mL)和无残存肾功能(24 h尿量≤100 mL)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RRF,Kt/V,nPCR和eGFR均高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Hb,Alb,PA和TR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SGA评分低于对照组,KDTA总分和SF-36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每月RRF下降速度和尿量下降速率均少于对照组(P0. 01);观察组一级终点事件的发生率为27. 94%(19/68),低于对照组的47. 06%(32/68)(χ2=5. 302,P0. 05);观察组无残存肾功能的发生率为17. 65%(11/68),低于对照组的36. 76%(25/68)(χ2=6. 274,P0. 05);观察组BUN,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P0. 01)。结论:采用真武汤辨证加减内服治疗MHD患者可维护RRF,改善营养状况,提高了透析充分性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规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基础治疗,常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组在常规规律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双侧各位1mL,隔日1次,疗程为8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8+、CD4+/CD8+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M、Ig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gM、Ig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观察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多项研究表明,尿毒症透析患者中存在营养不良一炎症一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IAS),其由多因素引起的尿毒症患者长期微炎症状态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是引起营养不良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如何减少尿毒症透析患者长期微炎症状态是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课题。C-反应蛋白(CRP)是检测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微炎症状态的敏感指标,对微炎症状态的早期发现有明显的意义。为此,我们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CRP和血浆白蛋白(ALB)的变化,旨在为改善尿毒症透析患者远期预后提供一种实际而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对尿毒症患者中医证候转化的影响,为中医药干预改善透析患者预后提供初步依据。方法对164例MHD患者进行12个月随访调查,自拟中医辨证量表每月对患者进行一次中医辨证以及全血细胞分析及透析治疗前后的生化检测,取与纳入及随访终点(随访至12个月或死亡)最近一次的中医辨证结果及实验室检查作为观察内容,对患者中医证候演变情况与随访期内的临床指标以及预后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接受MHD治疗后,部分年轻患者转向无虚损证表现,而大多数MHD患者仍呈现"本虚标实"特点。新进入MHD治疗的患者中发生证候转变的比例较高,其中呈现从脾肾阳虚向其他证型转化的患者死亡率降低;长期MHD患者中肝肾阴虚证所占比例较高,肝肾阴虚证向阴阳两虚证转化的死亡率增高。不同虚损证患者在预后、透析充分性和营养状态方面存在差异(P<0.05),肝肾阴虚证患者优于脾肾阳虚证和阴阳两虚证患者(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进入MHD后中医证候的演变伴随着预后发生变化,主动采取适当的中医药干预对提高MHD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益。  相似文献   

11.
黄芪,是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夹黄苠的干燥根。性温,味甘。能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黄芪注射液是由黄芪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为黄色或棕黄色透明液体,每1ml相当于生药2g,主要成分为黄芪皂苷类,黄酮,氨基酸,多糖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细胞代谢、强心降压、改善血流交及抗衰老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心功能不全、中风后遗症、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自细胞减少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及十二肠溃疡等。其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验均表明该药安全性大。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ADRs)时有报道,笔者检索近年来的医学文献,对23例ADRs进行了分析,以期在临床应用时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香丹针和黄芪针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7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观察组(89例),前者采用拉米夫定治疗,后者采用香丹针联合黄芪针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凝血酶原时间(PT)与对照组比较,皆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纽(P〈0.01)。结论:香丹针和黄芪针治疗病毒性肝炎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黄芪注射液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出血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基础疗法相同,治疗组早期加用黄芪注射液;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复查颅脑CT显示,血肿吸收完全,且无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早期使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出血性脑梗死可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分析黄芪注射液制备过程,验证其现行工艺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现行部颁标准制备黄芪注射液,对其主要流程进行固体量测定;色谱柱为 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体积流量1 ml/min,测定黄芪注射液制备过程中成分的变化。结果精确测定了黄芪注射液的不同操作后固体量,第3次水提液含量仅为6.1%;HPLC图谱显示12号峰在醇沉第2次后含量明显减少。结论黄芪注射液的工艺合理性有待验证和优化,高效液相的动态分析定性描述了黄芪注射液的化学成分变化,为建立其指纹图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辨证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肺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中医分型辨证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攻补兼施的作用。结论:在常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有确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并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3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对临床症状以及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并记录。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缓解的平均时间、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上明显缩短,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和硫酸镁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6 5例患者 ,按入院先后分为两组。治疗组 33例 ,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黄芪注射液和硫酸镁 ;对照组 32例 ,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血流变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3周末 MDSND评分、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能降低血液粘度 ,与硫酸镁合用起到协同作用 ,能提高脑梗死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30ml、黄芪注射液40ml(20g/10m1),分别加入5%GS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结果:临床治愈64例,占80%;显效16例,占15%;有效4例,占5%;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采用丹红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老年心肌缺血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近 5年来黄芪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表明黄芪注射液对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消化系、泌尿系等疾病均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