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观察结果表明,使用药物洗脱支架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很低(<10%)。确定可靠且有效的血管造影终点对今后的试验是有益的。方法与结果:测量SIRIUS(n=703)和E-SIRIUS(n=308)试验中血管造影队列的晚期管腔丢失(支架植入术后最小管腔直径———8个月的最小管腔直径)。利用标准正态近似和最佳权数转换两种方法预测二元血管造影再狭窄率,并与已测得的再狭窄率相比较。研究发现,SIRIUS试验中平均支架晚期丢失为0.17±0.45m m(西罗莫司组)vs1.00±0.70m m(对照组)。假定两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对照组支架内二元血管造影再狭窄的晚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 ,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对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大鼠 3 5只 ,随机分为①对照组 (C组 ,n =7)仅做左颈总动脉结扎 ;②手术组 (O组 ,n =2 8)做胸主动脉损伤。 2组动物均于术后 6、48h及1、2周采血测GMP 14 0和D dimer含量 ,术后 2周处死动物 ,取出胸主动脉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①O组血浆GMP 14 0和D dimer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0 1)。②组织学观察 :C组动脉腔内无新生内膜形成 ;O组动脉腔内有明显新生内膜 ,中膜及内膜层有大量的增生细胞 ,内弹力层模糊。结论 :血管内膜损伤可致NO生成减少、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 ,这是再狭窄的启动因素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内膜增生 ,参与了再狭窄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贝那普利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拮抗剂(ARB)缬沙坦联合应用预防支架内再狭窄的效果。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81例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植入裸金属支架。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联合治疗组服用缬沙坦和贝那普利。术后6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计算机定量测定冠脉病变的直径狭窄程度(QCA)。结果:联合治疗组(n=39)参照血管直径与对照组(n=42)比较无明显差异,支架段血管直径差异明显(2.22±0.21mm vs 1.83±0.25mm,P<0.05)。血管直径减少指数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50±0.16mm、0.91±0.11mm,P<0.01。联合治疗组再狭窄率(15.4%)及再介入率(7.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6%、21.4%,P<0.01)。结论:贝那普利与缬沙坦联合干预可降低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非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再狭窄(restenosis,RS)的关系。方法非糖尿病急性心梗患者62例,据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分为IR组(n=38)和非IR组(NIR组,n=24),均行PCI,每例患者植入1~2枚药物洗脱支架。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B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计算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术后6~8个月再次冠脉造影。测定冠脉病变长度和术前、支架植入后及复查造影时血管最小内径,计算RS发生率、血管管腔直径丢失值和血管内径丢失指数。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高血压患病率、BMI、血TC、TG、HDL-c、LDL-c、冠脉病变长度、支架术前最小管腔直径、支架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和术后即刻管腔残留狭窄程度差异皆无统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术后应用安步乐克预防血管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共24名患者的60条患肢在腔内血管手术后随机分为2组各30条,治疗组给予安步乐克100mg,3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60万U,3次/d口服,治疗2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2年再通率86.7%;对照组2年再通率76.7%。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没有明显不良主诉。结论安步乐克用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腔内血管手术术后预防血管再狭窄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黎德恩  董颀  熊龙根 《广东医学》2011,32(3):281-283
目的 研究钙调神经磷酸酶(CaN)信号途径在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后再狭窄血管中的表达,探讨该途径在血管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6).实验组球囊损伤术后30 d取材,对照组仅行颈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单用或联合使用普罗布考和复方丹参滴丸对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作用。方法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复方丹参滴丸组、普罗布考组、联合组 (普罗布考 +复方丹参滴丸 ) ,疗程均为6个月。冠脉定量分析术前、术后和随访冠脉造影图像 ,评价普罗布考、复方丹参滴丸对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作用。结果 :术后6个月复查冠脉造影 :普罗布考组、联合组在支架内最小内径、管腔内径净获得、净获得指数、管腔面积获得方面分别为 (2 .11± 0 .39) mm、(0 .95± 0 .38) m m、(35± 13)、(2 .5 5± 1.2 2 ) mm2和 (2 .19± 0 .36 ) mm、(0 .98± 0 .39) m m、(36± 14 )、(2 .6 9±1.15 ) mm2 ,均大于对照组 [分别为 (1.85± 0 .4 4 ) mm、(0 .6 6± 0 .4 0 ) m m、(2 5± 15 )、(1.75± 1.12 ) m m2 ](P <0 .0 5 ) ,其中联合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同时普罗布考组、联合组晚期内径丢失、晚期内径丢失指数分别为 (0 .5 6±0 .33) mm、(2 1± 11)和 (0 .5 0± 0 .31) mm、(19± 12 ) ,均小于对照组 [分别为 (0 .79± 0 .4 0 ) m m、(30± 14 ) ](P <0 .0 5或 P <0 .0 1)。结论 :普罗布考对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有一定预防作用 ;与复方丹  相似文献   

8.
不同球囊导管治疗下腔静脉阻塞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球囊导管治疗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的效果和选择要点。方法 分别选用聚乙烯 18mm、2 0mm球囊和Inoue 2 4mm、2 6mm球囊对 48例肝段下腔静脉阻塞患者进行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PTA) ,9例放置血管内支架。术前术后行下腔静脉造影并测量、计算下腔静脉至右心房压力阶差。结果 PTA术后下腔静脉内径由 (1.9± 0 .4)mm增至 (18.3± 6.3 )mm。下腔静脉压由 (3 .14± 0 .77)kPa降至 (1.50± 0 .53 )kPa。残余压力阶差聚乙烯 18mm球囊组、2 0mm球囊组分别为 (0 .77± 0 .3 2 )kPa、(0 .62± 0 .3 5)kPa ;Inoue 2 4mm球囊组、2 6mm球囊组分别为 (0 .3 4± 0 .2 7)kPa、(0 .2 4± 0 .2 5)kPa。结论 PTA是治疗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的有效方法 ,以大腔球囊对病变部位充分扩张是提高疗效、预防再狭窄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验证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在中国人群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收集我院 1997年 9月~ 2 0 0 1年 10月间收治的 92例行择期手术的腹主动脉瘤患者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比较腔内修复术治疗患者 (腔内组 ,n =31)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 (手术组 ,n =6 1)的术前状况、术中失血量、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及手术死亡率 ,并随访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生存率情况。结果 腔内组的年龄为 4 2~ 89岁 ,平均为 (70 .8± 10 .2 )岁 ;手术组的年龄为 30~ 82岁 ,平均为 (6 4 .5± 12 .9)岁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4 )。腔内组患者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比例分别为 4 1.9%和 2 9.0 % ,手术组分别为 2 1.3%和 6 .6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38、0 .0 0 8)。两组腹主动脉瘤累及髂动脉、吸烟史等基线状况 ,以及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恶性肿瘤、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差异均无显著性。腔内组术中失血量和输血量中位数分别为 30 0ml和 0ml,手术组分别为 10 0 0ml和 10 0 0ml,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值均 <0 .0 0 1)。腔内组术后ICU观察时间和禁食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 0h和 2 4h ,手术组分别为 6 7h和 96h ,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值均<0 .0 0 1)。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切割球囊成形术治疗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 2017 年 6 月—2020年 6 月期间该院 80 例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普通球囊成形术)和观察组(切割球囊成形术),每组 40 例。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 6 个月、术后 12 个月狭窄血管最小直径、靶血管狭窄程度,以及术后 3 个月、术后 6 个月、术后 12 个月管腔丢失情况,以及术后随访 12 个月再狭窄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狭窄血管最小直径明显增大[术后即刻(3.3±0.4) mm vs (2.6±0.4) mm,术后 6 个月(3.0±0.3) mm vs (2.2±0.3) mm,术后 12 个月(2.9±0.4) mm vs (2.1±0.4)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26、11.926、8.944,P<0.05);靶血管狭窄程度得到了明显改善[术后即刻(7.6±1.8) % vs (10.3±2.2) %,术后 6 个月(9.4±1.5) % vs (12.3±3.4) %,术后 12 个月(10.3±2...  相似文献   

11.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成功施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164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特征与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164例中,有172支靶血管置入支架,59例患者的63支靶血管发生再狭窄,靶血管再狭窄率为36.6%。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的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时间短、脂蛋白(Lp)(a)浓度高、术前狭窄程度和术后残余狭窄程度重、参照血管直径和支架直径小、靶血管病变长度长(P值均<0.05)。参照血管直径<3mm的靶血管再狭窄率显著高于参照血管直径≥3mm的靶血管(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参照血管直径、支架直径与再狭窄呈负相关(OR值分别=0.70、0.26);而术后残余狭窄、病变血管长度与再狭窄呈正相关(OR值分别=1.19、1.47)。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发生再狭窄多在术后6个月内。支架置入术后残余狭窄重、小血管病变、长病变是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尽量减少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术后残余狭窄是减少再狭窄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RNA)-647、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209例ACS患者,根据PCI术后1年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为再狭窄组(n=45)和无再狭窄组(n=164),q PCR和ELISA检测血清miR-647,PTEN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ACS患者血清miR-647与PTEN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S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miR-647,PTEN水平对ACS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无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miR-647水平升高,PTEN水平降低(P<0.05)。ACS患者血清miR-647与PTEN水平呈负相关(r=-0.701,P<0.001)。支架内径、Gensini积分、PTEN为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独立保护因素,miR-647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647,PTEN水平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91,2.53ng/m ...  相似文献   

1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2):1159-1162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对2型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预后及支架内再狭窄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于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6个月Hb A1c水平分为A组(Hb A1c≤5. 6%)(n=38)、B组(5. 6%0. 05); 3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A组、B组、C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3. 7%(9/38)、5. 6%(4/71)、26. 4%(14/53),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34. 1%(13/38)、11. 3%(8/71)、28. 3%(15/53); A组和C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χ2=6. 062、10. 560、8. 381、5. 832,P <0. 05),A组与C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91、0. 362,P> 0. 05)。结论 5. 6%相似文献   

14.
金属支架表面光滑度对兔髂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金属支架表面光滑度对兔髂动脉损伤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将40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支架光滑组(n=20)和支架粗糙组(n=20),分别将表面光滑和带有沟槽(深20μm)的两种金属支架各20枚植入大白兔的左或右髂动脉。术后5个月处死动物进行形态学分析,测定两组支架置入处血管管腔和血管的横断面积、内膜厚度和面积、内膜/中膜值,比较手术前后血浆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变化。结果支架光滑组和支架粗糙组支架置入段血管管腔面积分别为(2.79±0.28)mm2和(2.07±0.28)mm2(P<0.05),内膜横断面积分别为(0.69±0.30)mm2和(1.48±0.32)mm2(P<0.05),内膜/中层值分别为1.27±0.47和3.08±0.89(P<0.05),此外,两组中层横断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支架光滑组支架内再狭窄率[(30±12)%]与支架粗糙组[(48±1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月两组血浆ET、TXB2、AngⅡ、hs-CRP水平均高于术前,且支架粗糙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支架光滑组(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可能为球囊和支架的机械损伤所致,金属支架20μm深的微粗糙表面加重了血管内膜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迁移及血小板的激活、聚集,促进血栓形成,加速再狭窄的发生,表面微粗糙支架植入术后炎症反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通脉宁胶囊对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再狭窄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观察通脉宁胶囊对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PTA)术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家兔颈动脉球囊损伤法复制PTA术后再狭窄模型 ,动物分为 5组 (n =10 ) :假手术组 ,对照组及通脉宁大、中、小剂量组 ,假手术组仅结扎颈外动脉 ,不插入气囊 ,其余 4组术后分别灌胃 0 5 %羧甲基纤维素钠混悬液 10mL/ (kg·d) ,通脉宁胶囊 1 64、0 82、0 4 1g/ (kg·d) ,连续 2 1d。第 2 1天给药 1h后处死 ,取出颈内动脉 ,肉眼、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动脉壁形态改变 ,masson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管壁胶原形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表达情况 ,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PTA后 2 1d ,对照组家兔颈动脉内膜明显增厚 ,平滑肌细胞 (SMCs)增生 ,中膜亦有一定程度增厚 ,血管壁胶原增多 ,同时管壁VEGF和bFGF表达增强 (与假手术组比较P <0 0 1)。通脉宁大剂量组内膜及中膜厚度明显降低 ,管壁胶原减少 ,VEGF和bFGF表达下降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P <0 0 1) ,但仍高于假手术组 (P<0 0 1)。通脉宁中、小剂量组对上述部分指标有轻微的影响 ,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剂量通脉宁对PTA后再狭窄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可能与其降低血  相似文献   

16.
Chen BX  Ma FY  Luo W  Xie WL  Sun SH  Guo XM  Wang F  Zhao XZ  Chu XW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6):1102-1106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比较冠状动脉内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ES)和金属裸支架(BMS)治疗后内膜增殖情况。方法对19例冠心病经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后5~93个月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造影后对21支血管23个支架进行OCT成像检查。DES术后6~10个月为药物支架A组;BMS术后5~10个月为金属裸支架B组;BMS术后23~93个月为金属裸支架C组。应用OCT成像技术比较3组支架之间内膜增殖情况。结果OCT成像结果显示3组之间有关支架后最大内膜增殖厚度、血管腔直径和截面积丢失及直径和截面积再狭窄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内膜最大增殖厚度明显小于B组(0·20mm±0·13mmvs0·81mm±0·46mm,P=0·019)和C组(0·91mm±0·27mm,P=0·007);A组血管腔直径丢失明显小于B组(0·27mm±0·17mmvs1·12mm±0·79mm,P=0·009)和C组(1·20mm±0·31mmP=0·013);A组直径再狭窄明显小于B组(8%±4%vs36%±24%,P=0·009)和C组(35%±6%,P=0·017);A组截面积丢失明显小于B组(1·14mm2±0·9mm2vs3·96mm2±2·62mm,P=0·009)和C组(4·66mm2±1·66mm2,P=0·006);A组截面积再狭窄明显小于B组(P=0·017)和C组(P=0·009)。置入的13个BMS支架,几乎所有支架支撑杆表面均有内膜覆盖,而置入DES后内膜增殖较少,部分支架支撑杆表面即使在支架术后29个月仍然没有内膜覆盖。结论OCT成像技术可清晰地显示支架支撑杆及表面内膜增殖情况,对评价药物洗脱支架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狭窄及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及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并行PCI术冠心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73)、加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组(西药组,n=70)、加用前列腺素E1注射液及通心络胶囊组(中西药组,n=77).比较3组患者PCI术前及术后7d及28 d NF-κB、IL-6水平及半年内再次行冠脉造影血管再狭窄病变情况.结果 中西药组干预后NF-κB及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西药组(JP<0.01),半年内血管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及西药组(P<0.01).结论 前列腺素E1注射液联合通心络胶囊可显著抑制PCI术后炎症因子的表达,并减轻血管再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球囊损伤颈动脉后大鼠血管重塑及血管外膜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单纯球囊损伤组 (A组 ,n =18)和球囊损伤 辛伐他汀干预组 (B组 ,n =18)。A组只进行球囊损伤 ,B组在球囊损伤前 1周至术后 14d应用辛伐他汀。分别于术后 2、7、14d取颈总动脉 ,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观察血管管腔面积 (LA)、内膜面积 (IA)、内弹力板环绕面积 (IEMA)及血管总面积 (TA)的变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血管外膜TGF β1的表达。结果 球囊损伤后 14d ,B组的LA、IEMA、TA明显扩大 ,IA则减小 ;B组各时间点血管外膜TGF β1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 (均P <0 .0 1)。结论 辛伐他汀可以改善球囊损伤后的血管重塑 ,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管外膜TGF β1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今血管腔内介入技术在临床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具备微创的特点,且有较好的远期通畅率,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PTA)、血管成型及支架置入术(PTAS)等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腔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已成为临床工作者的共识。介入术后仍存在再狭窄的可能,即便是支架置入也有一定的术后再狭窄率,术后再狭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病患的预后,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原因及如何有效减少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是近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并用血管内超声(IVUS)进行评价。方法选择健康小型猪9头,在左前降支中段植入金属裸支架[支架/血管直径=(1.1~1.2)/1.0],术后第28天复查造影、IVUS,并行组织形态学检查观察再狭窄情况。结果4头猪在支架植入2 h内死亡,5头猪完成实验后复查,定量冠脉造影(QCA)示支架植入后血管直径为(2.90±0.26)mm,比植入前基础血管直径[(2.52±0.31)mm]明显增大(P=0.001);随访期血管直径[(1.20±0.77)mm]较植入后血管直径明显减小(P=0.002),直径狭窄百分比为(60.2±23.5)%,支架内再狭窄率为60%。组织形态学检查示管腔面积与支架内面积相比明显减小[(1.29±1.02)mm2vs(6.04±1.21)mm2,P<0.01],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为(77.9±19.7)%。IVUS检查结果类似[管腔面积(1.67±1.17)mm2vs(5.85±0.94)mm2,P<0.01],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为(71.0±23.3)%。两种检查手段测得的支架内面积、管腔面积、新生内膜面积和平均面积狭窄百分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猪冠状动脉再狭窄模型,IVUS检查可作为猪冠脉再狭窄模型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