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预后异质性很大的疾病。ZAP-70是一种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约50% B-CLL表达,与IgVH基因突变、细胞遗传学改变和CD38有明显相关性,已被作为一项独立预后指标,对临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LLUl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CLL临床分期、细胞遗传学异常、CD38和ZAPHO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其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CLLUl在50例CL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应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ZAPHO和CD38的表达;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CLL患者细胞遗传学异常。结果50例CLL患者中有26例(52%)表达CLLUl,其中7例(26.92%)在BinetA期,19例(73.08%)在BinetB+C期,二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4例CD38^+CLL患者中,17例(70.83%)CLLUl阳性表达,而在26例CD38-CLL患者中,仅有9例(34.62%)CLLUl阳性表达,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LUl在ZAPHO阳性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高于ZAP-70阴性患者,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CLLUl与细胞遗传学异常之间的相关性(P〉0.05)。结论CLLUl与临床分期、CD38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CLL患者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临床预后差异极大的疾病。由于ZAP-70与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VH)基因突变有明显相关性且检测方法相对简单,故ZAP-70成为IgVH基因突变的理想替代指标。近年来,不同的ZAP-70检测方法表现出的差异性限制了ZAP-70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ZAP-70标准化检测方法的研究成为焦点。本文就ZAP-70的生物学特征、临床意义、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检测方法主要集中在分析方法和实验技术两方面;分析方法包括百分比法、荧光定量法、参比法,其中重要的一步是设定对照;实验技术包括标本的存储、检测时间、固定方法、抗体和荧光素的选择。虽然大量文献对检测方法的诸多变量研究进行了比较,但ZAP-70标准化检测方法在目前尚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ZAP-70和CD38在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97例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白血病细胞ZAP-70、CD38的表达,结合临床分期、化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B-CLL患者中30.9%ZAP-70、CD38同时阳性,49.5%同时阴性.(2)初诊时处于Binet B+C期的:ZAP-70阴性患者为19.0%,ZAP-70阳性患者为75.0%;CD38阴性患者为30.6%,CD38阳性患者为56.8%.ZAP-70、CD38阳性、阴性表达在Binet分期上有显著差异(P<0.00).(3)化疗治疗患者中:ZAP-70阴性者化疗有效(CR+PR)率为90.0%,ZAP-70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51.3%;CD38阴性者化疗有效率为84.6%,CD38阳性者化疗有效率为48.5%.ZAP-70、CD38阳性、阴性表达在治疗疗效上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1)B-CLL患者ZAP-70表达与CD38表达呈正相关.(2)B-CLL患者ZAP-70、CD38阳性、阴性的表达与Binet分期有关.(3)B-CLL患者ZAP-70、CD38阳性者较阴性者的化疗疗效差.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CD38的表达可以为B-CLL的临床分期和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ZAP-70在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zeta链相关蛋白-70(zeta-associated protein-70,ZAP-70)的表达及其与其他预后因素的相关性,应用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ZAP-70和CD38的表达。结果显示:①37.5%B-CLL患者表达ZAP-70,其中Binet A期患者有20%(3/15)表达ZAP-70^+,Binet B+C期患者有66.7%(6/9)表达ZAP-70^+,ZAP-70^+表达在BinetA期和Binet B+C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29.1%B-CLL患者表达CD38,其中Binet A期患者有3例;在此3例中2例同时伴有ZAP-70^+,CD38^+在Binet A期和Binet B+C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83.3%(20/24)患者表达ZAP-70^+CD38^+或ZAP-70^-CD38^-,ZAP-70和CD38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在常规实验室可以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ZAP-70,ZAP-70高表达与B-CLL临床分期、染色体及CD38表达等预后相关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本院的40例CL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病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中位年龄66岁(42 -80岁);25例(62.5%)可见典型CLL免疫表型,所有病例均表达CDI9和CD5,表达CD38和Zap70的分别有7例(17.5%)和14例(35%);8例检测出IgVH基因突变,其中有4例为VH3家族;FISH检测出P53基因缺失6例,RB1缺失3例,12三体1例,正常核型5例;31例患者接受了含氟达拉滨的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48个月(95% CI:39 -57个月),其中有27例(87.1%)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而接受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有9例,PFS仅为14个月(95% CI:10 -18个月,P<0.001),只有3例(33.3%)获CR+PR.诊断时β2微球蛋白水平正常者,36个月的总生存率为78%(95% CI:69% -87%),明显高于β2微球蛋白水平异常者的总生存率47%(95% CI:35% -59%,P=0.004).Zap70表达阳性的患者中有7例(50%)治疗后获CR+ PR,疗效差于表达阴性者,后者中有23例(88.5%,P =0.006)治疗后获CR+ PR.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都获CR,无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只有4例(66.7%)获CR.结论:CL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标记,如Zap70、CD38和IgVH基因突变,并与预后相关.氟达拉滨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CL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本院的40例CLL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本病主要发生于老年男性,中位年龄66岁(42-80岁);25例(62.5%)可见典型CLL免疫表型,所有病例均表达CD19和CD5,表达CD38和Zap70的分别有7例(17.5%)和14例(35%);8例检测出IgVH基因突变,其中有4例为VH3家族;FISH检测出P53基因缺失6例,RB1缺失3例,12三体1例,正常核型5例;31例患者接受了含氟达拉滨的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为48个月(95%CI:39-57个月),其中有27例(87.1%)获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而接受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有9例,PFS仅为14个月(95%CI:10-18个月,P<0.001),只有3例(33.3%)获CR+PR。诊断时β2微球蛋白水平正常者,36个月的总生存率为78%(95%CI:69%-87%),明显高于β2微球蛋白水平异常者的总生存率47%(95%CI:35%-59%,P=0.004)。Zap70表达阳性的患者中有7例(50%)治疗后获CR+PR,疗效差于表达阴性者,后者中有23例(88.5%,P=0.006)治疗后获CR+PR。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都获CR,无IgVH基因突变者,治疗后只有4例(66.7%)获CR。结论:CL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分子遗传学标记,如Zap70、CD38和IgVH基因突变,并与预后相关。氟达拉滨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CL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CD3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是一种跨膜糖蛋白,表达于多种造血细胞如: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幼稚B淋巴细胞。CD31在B细胞成熟的不同阶段表达不同,是CD38的配体。 相似文献
9.
陈丽娟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3,26(3):250-25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免疫球蛋白重链易变区[IgV(H)]基因突变的研究已成为目前CLL异质性研究的热点。根据IgV(H)基因突变情况将CLL分为两型,本文从两型生物学特性、CD38表达、细胞遗传学改变、预后、性别、细胞形态和治疗等方面的异质性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T淋巴细胞CD38(CD38-T)的表达特征.方法 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83例CLL患者肿瘤细胞中CD38表达(CD38-B)、zeta链相关蛋白-70(ZAP-70)以及CD38-T、CD4/CD8比值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CD38+-T占49.4%(41/83),CD38+-B占50.6%(42/83),CD38+-T和CD38-B表达有高度相关性(r=0.553,P<0.01);表达ZAP-70+CD38+-T和ZAP-70-CD38+-T的患者占67.5%(56/83),CD38-T与ZAP-70的表达有相关性(r=0.349,P<0.01).Binet A期患者中CD38+-T占33.3%(14/42),Binet B+C期患者中CD38+T占65.9%(27/41);XD38+-T与临床分期,CD4/CD8比例倒置有相关性(r=0.312、0.453,P<0.05).结论 CD38-T表达变化与患者病情进展及转归密切相关,CD38高表达的患者多伴有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或失衡,可作为CLL的一项全新独立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的过度活化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ruton酪氨酸激酶(BTK)、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脾酪氨酸激酶(SYK)作为该通路的关键激酶,已成为CLL靶向治疗的研究热点。在过去的10年中,针对BCR通路治疗CLL的靶向药物,如BTK抑制剂、PI3K抑制剂和SYK抑制剂等在不断研发中,其中,BTK抑制剂Ibrutinib、PI3K抑制剂Idelalisib和Duvelisib已获得批准用于临床,还有部分药物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这些药物的毒性低,且在某些高危患者(如17P缺失等)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这些新型靶向药在CLL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并逐渐取代传统的化学免疫疗法。 相似文献
12.
13.
李菲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2,35(4):324-327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临床过程和预后具有很大异质性.根据免疫表型、分子学标志和细胞分子遗传学指标对患者进行预后分层和个体化治疗尤其重要.13q14缺失为CLL患者最常见的预后良好的遗传学指标.近年来研究显示,该病患者中存在预后不同的亚群,部分患者病程呈侵袭性进展,预后较差.笔者就近年国内外对13q14缺失CLL患者的预后认识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剑波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252-256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基因组的异常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7例初诊CLL患者进行常规细胞遗传学(CC)检测,同时应用着丝粒探针CSP12(12p11.1-12q11.1)和序列特异性探针D13s25(13q14.3)、ATM(11q22.3)、RBI(13q14)、p53(17p13.1)进行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比较I-FISH与CC敏感性的差异.结果 CC检测18.75%有核型异常(3/16),1例未见核分裂相;I-FISH检测70.6%患者有基因异常(12/17),p53缺失11.8%(2/17)、ATM缺失5.6%(1/17)、13q-47.1%(8/17),其中包括RB1缺失23.5%(4/17)、D13S25缺失29.4%(5/17),12-三体29.4%(5/17),复杂基因组异常11.8%(2/17).核型异常与性别、年龄、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及Binet分期无相关性.结论 I-FISH是检测CLL患者基因组异常的有效手段,与CC方法相比可明显提高CLL基因组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染色体异常检测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组合探针检测14例CLL患者11,12,13及17号染色体异常情况,14例患者采用FC方案后,观察疗效并随访12~34个月.结果 采用FISH技术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64.2%;随访12~34个月,13(92.8%)例患者存活.结论 FISH在检测CLL染色体异常方面较为快速、准确和敏感,可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CLL提供较为准确的分子细胞遗传学信息,指导临床与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9(Th9)比例及其细胞因子白介素9(IL-9)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43例初诊CLL患者作为病例组,采用Binet分期系统将病例组分为Binet A组(13例)、Binet B组(20例)和Binet C组(10例),同期在本院体检的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9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Th9特异性转录因子PU. 1和IRF4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9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Th9细胞比例、PU. 1、IRF4和IL-9的表达差异;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分析Th9比例、IL-9与CLL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LL组Th9细胞比例、PU. 1、IRF4和IL-9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内比较,CLL患者Binet B和C组的Th9细胞比例和IL-9的表达均高于Binet A组(P<0.05),Th9细胞比例在Binet 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以及ROR1表达与患者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初诊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CLPD)患者209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与评估应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遗传学异常的价值。应用间期FISH技术检测32例初诊CLL患者的del(13q14.3)、del(11q22.3)、del(17p13.1)、del(13q14)和12号染色体三体,同时对免疫表型不典型的10例初诊患者检测IGH/CCND1融合基因。结果表明,在32例病例组中FISH检测出26例(81.3%)基因异常,包括D13S25缺失14例,RB1缺失11例,12号染色体三体9例,P53缺失6例,ATM缺失4例;涉及1种基因异常的12例,其中12号染色体三体7例,D13S25缺失3例,P53缺失1例,ATM缺失1例;涉及2种基因异常的11例,其中D13S25/RB1缺失的7例,另4例均包含P53缺失;涉及3种以上基因异常的病例3例;10例免疫表型表达CD5+CD23-的初诊患者中2例IGH/CCND1(+)。结论:应用间期FISH技术检测CLL基因组的异常,可大大提高异常染色体的检出率,各基因异常有其不同的特点;IGH/CCND1融合基因的检测在CLL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索bag3基因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采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对46例CLL患者外周血标本bag3 mRNA表达水平进行相对定量检测,并分析CLL患者bag3基因异常表达和临床预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6例CLL患者bag3表达水平中位数为0.021(0.0007-1.124),明显高于正常人群[0.0025(0.0005-0.014)];耐药CLL患者的bag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有效患者的bag3表达水平;bag3的表达与性别、年龄、淋巴细胞数、临床分期、IgVH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CD38、ZAP70无明显相关。结论:bag3基因在CLL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可能与白血病细胞耐药相关,而与CLL患者临床分期及临床常规预后因素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20.
Mer基因是Axl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一员,定位于2q14.1,全长为130755bp,包括19个外显子,MermRNA共3632bp,编码由999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20)×10^3的蛋白。Mer在正常的外周血和骨髓中表达于单核细胞,而在正常的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不表达,但在部分恶性血液病细胞株中发现有Mer的异常表达,提示可能与部分血液肿瘤发生发展有关。我们利用流式细胞术和RT-PCR方法分别在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3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中Mer的表达,并初步探讨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