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术治疗45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结果本组45例患者术后根据Nakal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30例(66.7%),良11例(24.4%),可3例(6.7%),差1例(2.2%)。所有病例术后未出现椎间隙感染、脊柱不稳现象。结论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较为满意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2.
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较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结果本组32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本组均未出现椎间隙感染、脊柱不稳及症状复发。根据Nakal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23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结论椎板间开窗潜行式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其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损伤小,恢复快,可切除增生肥大的关节突内侧面、黄韧带及椎板内板,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腰椎后部结构,既解除了马尾神经、神经根的压迫,又保留了腰椎稳定性和活动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较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本组均未出现椎间隙感染、脊柱不稳及症状复发.根据Nakal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23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结论 椎板间开窗潜行式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其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损伤小,恢复快,可切除增生肥大的关节突内侧面、黄韧带及椎板内板,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腰椎后部结构,既解除了马尾神经、神经根的压迫,又保留了腰椎稳定性和活动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2010年4月期间,本院诊治的3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给予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术治疗,平均随访36个月,根据Nakal分级法,对临床疗效进行划分。通过复查CT结果,比较术前、术后椎管矢状径和横径的变化情况。结果26例达优、11例良、1例可,优良率为97.4%。与术前相比,术后椎管矢状径和横径均明显增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采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35例患者术后随访3~25个月,无椎间隙感染、脊柱不稳及临床症状复发,根据Nakal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疗效进行评分,优良率达94.3%.结论 采用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既解除了神经压迫症状,又保留了腰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莫金权 《黑龙江医药》2012,25(6):927-928
目的:探讨椎板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5例腰椎狭窄症患者采用椎板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术治疗,采用Eule法对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结果:25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优15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达92.0%。结论:椎板开窗潜式扩大减压术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7.
椎板开窗潜挖式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板间开窗潜行扩大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本组28例患者术后根据Nakal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9例(67.86%),良7例(25.0%),可1例(3.57%),差1例(3.57%),优良率92.86%。结论椎板间开窗潜行减压术可充分解除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并能维持腰椎稳定,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大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行扩大开窗减压手术,B组行传统全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术后采用VAS和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12个月,平均7个月.A、B组手术前后VSA、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优良率为86.67%,B组总优良率为73.33%.结论 扩大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在保证减压彻底有效的前提下,术后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全椎板切除加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潜行性扩大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或摘除椎间盘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共27例。其中单节段减压10例,2节段减压17例。术后6个月~2年随访优良率100%。结论多节段经椎板间隙椎管扩大术手术并发症少,中央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充分,腰椎后柱张力带结构破坏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夏拉  黎明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4):49-50,52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症状、手术方法及预后等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1年5月-2005年2月收治腰椎管狭窄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临床诊断及伴发疾病的情况,除采取相应伴发疾病的治疗外,还分别行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和椎板间隙开窗、椎管潜行扩大术治疗。结果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21例,优11例,良6例,中4例,优良率80.95%;椎板间隙开窗椎管潜行扩大术27例,优16例,良7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85.19%。结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手术治疗,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分析1 0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行开窗、半板、全椎板入路摘除椎间盘、扩大椎管、侧隐窝的治疗.结果 随访1~15年,术后症状、体症完全消失563例、基本缓解385例,优良率91.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不同病理改变采取相应不同手术方法,而大部分可经开窗或扩大开窗法达既充分减压又最大程度维持脊柱稳定性,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杨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88-189
目的探讨扩大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采用扩大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术后近期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48例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无1例患者发生椎间隙感染及脊柱不稳,且没有临床症状复发,根据Nakal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后近期疗效进行评分,优良率达93.75%。结论采用扩大开窗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可以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手术安全性好,既解除了神经压迫症状,又保留了腰椎的稳定性和活动度,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韧带外椎板扩大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黄韧带外椎板双侧扩大开窗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2例:在黄韧带的保护下扩大开窗、保留黄韧带并外移3-5 mm,对合并突出者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结果 本组5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8例,良2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达92.3%,未见医源性腰椎滑脱.结论 通过扩大开窗方式保留了黄韧带,能达到充分减压和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双重目的,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及脊椎滑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50例的分析,明确腰椎管狭窄的症状是由中央椎管狭窄还是由侧隐窝狭窄引起的,为临床有限手术提供依据。方法:50例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6.8岁。平均病程4.3年。全部病例有间歇性跛行,单侧14例,双侧36例。其中仅有3例有会阴部症状。43例CT扫描提示中央椎管和侧隐窝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50例均手术治疗。全椎板切除17例,半推板切除14例,双侧椎板开窗19例。结果:50例平均随访2.4年(1-6年)。优29例,良16例,进步4例,差1例。优良率90%。结论:诊断腰椎管狭窄症,应该明确症状是由中央椎管狭窄引起的还是由侧隐窝狭窄引起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绝大多数是侧隐窝狭窄,以双侧椎板开窗术式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王建祥 《河北医药》2010,32(11):1441-1442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导致中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随着脊柱外科学的发展,手术成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方法,虽然近期效果良好,但存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椎管过分减压或半椎板切除减压术椎管减压不充分的不足,导致部分患者远期会出现顽固性的腰痛或腰椎不稳,甚至需行二次手术。为避免传统手术的不足,我院采用双侧椎板开窗潜式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明显减少了传统手术的并发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测量术前、术后1年及术后最后1次随访时的腰椎管面积,同时记录患者主观对腰腿痛的Greenough和Fraser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2(2.5~6)年.狭窄节段钛网椎管成形前横截面积为正常横截面积的(62.8±11.2)%,术后1年面积为(120.2±5.8)%,最后1次随访时为(123.6±9.2)%.术前Greenough和Fraser评分为(25.7±6.9)分,术后1年为(68.1±2.9)分,最后1次随访时为(68.7±8.7)分.椎管横截面积、Greenough和Fraser评分术后1年与术后最后1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能够在恢复椎管形状、免除马尾及神经根压迫的同时,进行植骨融合,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有利于保持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半椎板、全椎板切除减压加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中远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依据患者椎管狭窄、腰椎失稳、滑脱的情况不同,分别采用开窗减压、半椎板减压、全椎板减压及椎间融合的手术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结果本组共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53~68岁,平均(61±7)岁;随访时间8~38个月,平均(27.6±3.5)个月。术后按改良腰椎功能障碍指数,优26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0.9%,下腰疼痛完全缓解率为82.2%(23/28),跛行改善率为85.7%(12/14),26例感觉障碍者,完全恢复21例(80.7%),部分恢复4例(15.4%),无明显恢复1例(3.9%)。结论对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依据狭窄的情况单纯采用半椎板减压、全椎板减压、椎间融合的手术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研究经椎板间隙撑开潜行减压术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经椎板间隙撑开潜行减压术,治疗组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疗效。结果 80例患者获得3~6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9个月。治疗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3个月,治疗组的达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经椎板间隙撑开潜行减压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能更有效减少创伤,提高预后。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10月行椎板开窗椎管潜行扩大术治疗老年(年龄〉60岁)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惠龙  刘泽  缪荣明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95-1996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潜挖式扩大加髓核摘除术治疗老年人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潜挖式扩大加髓核摘除术治疗60岁以上椎管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29例,随访1~6年,平均23个月.优良率93.1%.结论:老年人的腰椎及周围组织结构有退变和长期的代偿以及可能外伤是主要病因.腰腿痛、间歇性跛行,肢体感觉障碍是本病的典型症状.潜挖式扩大使椎管容积达到减压目的,保留后柱结构的髓核摘除,不破坏脊柱稳定性,可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及脊柱滑脱发生,小切口腰背肌有限剥离、牵拉,可防止肌肉失神经性萎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