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者染色体畸变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甘肃省各级医院、卫生院从事X射线诊断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观察和分析。采用普通微量全血法培养。结果表明: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放射组不同工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由此而说明我省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者仍受到一定的辐射损害。  相似文献   

2.
X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琰 《职业与健康》2009,25(4):365-366
目的研究X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的影响。为制定介入放射工作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静脉血,用RPMI1640培养基培养淋巴细胞68h,低渗、固定、制片、染色、光学显微镜检查淋巴细染色体畸变率。结果介入放射组染色体细胞畸变率为1.72%,对照组为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照剂量≥50mSv/a组染色体畸变率(4.67%)均大于受照剂量较低的各组;放射工龄5a~和10a~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2.12%和1.86%)高于〈5a和≥20a工龄组(分别为0.50%和0.62%)。结论X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有一定的影响。染色体畸变率可作为检测射线辐射细胞遗传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3.
小剂量职业照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建立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6):1067-1067,1123
目的:探讨长期小剂量照射下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微量全血培养法。结果:放射组的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染色体型畸变率(%)由低到高依次为:医用X线诊断组(0.441)、医用同位素组(0.450)、工业探伤组(0.469)、放射治疗组(0.575);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1)。染色体畸变率≥2%的有44例占7.43%,按工龄分组,随着放射工龄的增加,各种畸变类型的百分率呈上升趋势,而工龄长达25年后,出现下降趋势。5年以下工龄组染色体型畸变与5~14年,15~24年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染色单体畸变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能引起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增高。  相似文献   

4.
X射线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与血象变化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X射线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与血象变化的关系,为辐射损伤机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对唐山市放射人员全面体检的基础上,以出现染色体畸变的X射线工作人员为病例组(105人),以与病例同单位、同工种、同性别、同民族、年龄差≤5岁、工龄相等或稍长(差值≤1 a)、累积受照剂量相同或相近且染色体正常的X射线工作人员为对照组(105人)。血象检查采用常规法,染色体分析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采用SAS 8.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白细胞均值低于对照组,而单核细胞(W-SC)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白细胞异常率(10.48%)高于对照组(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畸变率与W-SC呈正相关(P<0.05)。结论发生染色体畸变的X射线工作人员,白细胞异常率增加,造血系统损伤更严重;染色体畸变率与单核细胞呈正相关;染色体畸变与白细胞异常有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聊城市县级以上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方法按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项目进行检查。结果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的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眼晶状体损伤、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血液检查中各项指标的异常率呈逐年上升趁势。结论随着介入放射医学的广泛开展应加强其防护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X射线对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率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电离辐射引起的职业危害。方法 2018年选取1 199名沈阳市放射工作人员作为放射组,选取435名未接触射线的健康从业人员作为对照组。使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率进行培养和检测分析。结果放射组染色体畸变率(0.065%)和异常检出率(3.42%)高于对照组(0.014%、0.23%,均P0.01),放射组微核率(0.48‰)高于对照组(0.39‰)(P0.05);不同工龄组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异常检出率均随放射工龄的增加而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岗位放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和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工作人员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电离辐射,易造成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明显升高,并随着工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荧光原位杂交(RIS H)技术研究小剂量职业受照者的辐射损伤运期效应。方法用4号和7号全染色体探针,分析25名早期X射线工作者和10名对照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并用Giemsa染色验证。结果 X射线工作者的易位占其染色体总畸变的84%,其他各种略变率分别为插入(Ins)2%,双着丝粒(Dic)5%和无着丝粒断片(Ace)10%;X射线工作者的染色体易位率和总畸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染色体易位随着放射工龄增加而增加。1她年前工作的x射线工作者的染色体易位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1965年后工作的X射线工作者的染色体易位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以易位为主。  相似文献   

8.
茂名市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中国辐射卫生》2008,17(2):198-199
目的 探讨长期低剂量辐射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为放射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热释光法测定个人受照剂量,按国家标准对茂名市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进行了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与120名非射线医务工作人员作对照。结果 ①2006年茂名市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05mSv,X射线介入放射学工作(下简称介入)人员与X射线诊断工作(下简称诊断)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分别为5.21mSv和0.66mSv;②调查组与对照组比较,自觉症状和体征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外周血象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眼晶体改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③诊断组与介入组比较,眼晶体改变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外周血象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医用X射线工作人员受长期低剂量照射引起机体多方面一些变化。介入人员临床指征较诊断人员明显,加强防护,特别是对介入的防护尤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射线工作人员外周血转化淋巴细胞微核测试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比较慢性小剂量X射线和γ射线照射对人体外周血转化淋巴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对240例从事X射线和γ射线工作人员外周血转化淋巴细胞微核进行培养分析.结果从事X射线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为2.18%,从事γ射线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为1.19%.结论从事X射线工作人员的微核率高于从事γ射线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两组微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同时,微核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乌鲁木齐市市属医疗机构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评价医疗机构辐射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情况。方法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检测放射组和对照组的染色体及微核,分析X射线对遗传损伤的影响。结果放射组和对照组均以无着丝粒畸变为主。放射组双着丝粒+环畸变率为0.004%,对照组无双着丝粒+环畸变。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和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分别为0.138%和0.203%,对照组分别为0.044%和0.103%,放射组和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1.490‰和0.941‰。放射组的染色体型畸变率、染色单体型畸变率、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医用X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无着丝粒畸变率、双着丝粒体畸变率、双着丝粒环畸变率和稳定性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均处于职业卫生标准范围内,但加强工作场所中X射线防护及个人健康监护仍然是今后长期、重要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宝鸡市医用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的水平以及与累积剂量的关系,了解医用射线对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为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比较医用射线工作人员不同级别医院和不同工种以及与正常对照组的染色体畸变率的变化情况,探讨医用射线放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各类畸变率与累计剂量的关系。结果放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无着丝粒断片(acentric fragment,ace)畸变率和染色体型畸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间(包括对照组)的染色体型畸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甲等医院与对照组的ace畸变率、染色体型畸变率以及染色体畸变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双着丝粒(dicentric,dic)畸变率之外,不同级别医院间的各项畸变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型畸变率与累积剂量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射线放射工作人员的各项染色体型畸变率高于正常人群,尤其是放射治疗组和二级甲等医院放射人员,小剂量辐射损伤仍然存在,应加强辐射防护,可针对不同工种和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用射线放射工作人员,制定不同的细胞遗传学指标的检测周期,降低电离辐射累积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129例医用X射线工作者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调查。结果表明血液学指标放射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淋巴细胞微核阳性检出率和微核率均值放射组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96例放射组的染色体总畸变细胞率、染色体型畸变细胞率、染色单体型畸变细胞率和总畸变率四项畸变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研究长期接触射线的石油化工放射工作人员细胞遗传学改变,评价X,γ、中子射线对人体细胞遗传学影响。方法 染色体培养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微核测定采用常规培养法。结果 射线组人员染色体畸变率为0.28%,微核细胞率为3.23 ‰,明显高于对照组(0.145%,0.16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结论 不同射线工龄组、不同放射应用专业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淋巴细胞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射线接触人员进行细胞遗传学监测,为我市射线工作人员的健康监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包头市2011年旗、县、区级医院及相关单位部分进行放射治疗、从事X线工作、工业探伤、医用同位索的320名射线接触人员和60名非射线接触人员,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检测。结果从事放射治疗、医用X线、工业探伤、医用同位素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0.357%、0.325%、0.318%、0.30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043%),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放射工龄5~14年组高于其它3组(P〈0.05),放射工龄25-36年低于其它3组(P〈0.05)。结论不同射线对接触人群的健康均具有一定的辐射损伤效应,应加强射线接触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减少放射工作职业危害,检测放射工作人员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按标准检测放射工作人员和对照组的染色体畸变率,并按放射工龄、放射工种、5年累计吸收剂量等分组统计比较染色体畸变率。[结果]从事所有专业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0.095%)与对照组(0.02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放射工种如放射治疗组(0.154%)、核医学组(0.156%)和工业X线探伤组(0.182%)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其它放射组(0.079%)。基层医院放射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率(0.421%)明显高于上级医院(0.083%)。[结论]从事放射工作受到的职业危害仍然存在,部分特殊工作岗位和基层医院的放射工作人员受到的职业危害更大,应进一步加强这些岗位的放射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6.
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SCGE)分别检测了受γ射线照射后小鼠及从事X射线探伤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单链断裂(ssb),结果发现0.5Gy和5.0Gy的γ射线照射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从事X射线探伤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百分率也显著升高。提示SCGE检测的DNAssb可作为射线对健康影响的早期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国医用诊断X射线对放射医务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状况。[方法]全面检索相关文献,以检查细胞数、染色体畸变细胞数和畸变率为基本数据,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各研究进行数据的合并与分析。[结果]共7篇文献入选,累计放射组1240例,对照组412例,放射组与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相差0.282,95%可信区间为0、277~0.286)。[结论]医用诊断X射线可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必须做好放射卫生防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霞  张燕  钟光伟 《职业与健康》2014,(13):F0002-F0002,F0003
目的研究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畸变及白细胞的影响。方法微核、染色体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法,血常规采用静脉血用迈瑞-30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放射工作人员(1 043人)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及白细胞异常率与对照组(450人)相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随工龄增加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及白细胞异常率有增加的趋势。结论长期小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及白细胞异常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期低浓度苯接触的遗传损伤作用。 [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和评价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对苯接触组116 人和对照组62 人进行血常规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以及微核率检测。 [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为〈0.033~1.898 mg/m3,低于我国苯职业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6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10 mg/m3)]。苯接触组白细胞计数为(4.70±1.02)×109/L,低于对照组的白细胞计数(6.58±1.6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与苯接触工龄呈负相关(r=-0.993,P 〈 0.01);苯接触组和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率分别为(0.58±0.88)%和(0.13±0.42)%,微核率分别为(4.03±3.31)‰和(2.00±2.00)‰,该两项指标在苯接触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均与苯接触工龄呈正相关(r=0.289、0.616,P 〈 0.01),与白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306、-0.645,P 〈 0.01)。 [结论] 长期低浓度苯接触可造成细胞遗传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浙江省放射工作人员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为辐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对119名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介入放射组62名,诊断放射组57名)和64名无射线接触健康人员(对照组)进行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 不同放射工种组与对照组比较,介入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及其余染色体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诊断放射组染色体型畸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种组间比较,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放射工龄组比较,20年~组染色体型畸变率显著高于< 10年组(P<0.01)和10年~组(P<0.05);<10年组与10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浙江省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型畸变率高于正常人群,尤其是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小剂量辐射损害仍然存在,应加强辐射监控与防护,注重细胞遗传学指标的定期检测,降低电离辐射累积效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