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在Philips GyroscanT10-NT1.0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上进行MRCP检查58例,其中作为正常对照组16例,各种胰胆管病变者42例。MRCP采用不屏气涡轮自旋回波(TSE)序列的重度T2加权像扫描(TR/TE=2000ms/700ms),并应用呼吸触发及脂肪抑制技术。图像后处理以最大强度投影法(MIP)进行三维(3D)  相似文献   

2.
单次屏气超快速MRI在胆系梗阻性疾患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目的 ⑴评估单次屏气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磁共振胆胰管造影(HASTE-MRCP)对于胆系梗阻性疾患胆胰管的显示情况及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⑵评估单次屏气HASTE-MRCP与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 FISP)T2*W1相结合在胆系梗阻性疾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32例胆系梗阻患者术前行MR检查(Siemens1.5T Magnetojm Vision)。所有扫描序列均采用单次屏气快速扫描并配以体部相控  相似文献   

3.
肝外胆管梗阻的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诊断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54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肝外胆管结石30例,恶性胆管梗阻24例)进行MRCP检查,并与临床诊断或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MRCP采用不屏气快速自旋回波(TSE)序列重工T2WI扫描,结合呼吸触发及脂护抑制技术,原始图像以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法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全部54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52例胆胰管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高度怀疑胰胆管疾病的患者均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MRCP检查,并将MRCP影像与ERCP影像进行非双盲对照分析,其中15例经手术证实。MRCP采用屏气、一次激发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E)、重T2加权、二维(2D)多个平面成像技术。结果:冠状位MRCP图像与ERCP图像极其相似,MRCP图  相似文献   

5.
肾动脉栓塞术后肾癌肾切除(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87~1992年对10例肾癌病人行肾切除术前肾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临床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见附表。本组男6例,女4例,年龄40~72岁。均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Ⅱ~Ⅳ期),肿瘤大小7cm×6cm×5cm~24cm×24cm×25cm。1.2 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拔术股动脉入径,常规行腹主动脉造影,后行患侧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化疗药物为5-Fu750-1000mg、CDDP80-100mg、MMC10-20mg,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用高压注射器以8…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皂甙(GSL)提高创伤小鼠T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闭合性创伤小鼠模型,观察GSL在体内外对创伤小鼠活化的T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IL-2受体α链(IL-2Rα)基因转录水平,cAMP、cGMP含量以及磷脂酰肌醇代谢的调节作用。结果GSL体内应用(50mg·kg-1·d-1×4d)可明显逆转创伤小鼠活化的T细胞IL-2mRNA、IL-2RαmRNA、IL-2及IL-2Rα的受抑状态,降低细胞内cAMP含量,增加cGMP与三磷酸肌醇(IP3)含量,升高激离钙[Ca2+]i)浓度、钙调素(CaM)、CaM依赖的蛋白激酶(CaM-PK)及蛋白激酶C(PKC)的活性。0.1~100μg/ml的GSL在体外可升高创伤小鼠活化的T细胞IL-2mRNA及IL-2RαmRNA水平,降低cAMP含量,升高cGMP含量、[Ca2+]i浓度及PKC活性。结论GSL可通过调节T细胞内环核苷酸含量及促进磷脂酰肌醇代谢,进而增强创伤后活化的T细胞内IL-2及IL-2Rα的基因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放射配合基结合分析(RBA)法,对6例健康男性取血分离井培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IL-2R多点法;10例健康男性进行PBMCIL-2R单点法RBA。结果:多点法RBA测得每个细胞高亲和力IL-2R的数量为1125.7±180.4个,其Kd高=(7.060±2.928)×10^-11mol/L;低亲和力IL-2R的数量为12524.5  相似文献   

8.
屏气相位对比MRI评价正常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屏气相位对比MR(PCMR) 技术测定正常人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 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志愿者15 例(男12 例,女3 例)。采用快速屏气K空间分段PCMR技术,测定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静息状态和静注潘生丁负荷状态下的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容积流率及CFR。结果基础状态LAD容积流率为(35-4±13-3) ml/min,静注潘生丁后明显增加至(155-4 ±66-8) ml/min(P<0-01), 平均CFR为4-4±0-73。基础状态LAD峰值流速为(22-5±3-9)cm /s, 静注潘生丁后明显增加至(63-8±16-7)cm/s( P< 0-01), 两者比值为2-9±0-72 。结论 该研究表明采用屏气PCMRI流速编码技术可以定量测定正常人冠状动脉容积流率、峰值流速,从而评价CFR。  相似文献   

9.
31P MR波谱在诊断国人心肌梗死中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采用^31P磁共振波谱(^31P MRS)测定国人心肌梗死(MI)病人和正常志愿者心肌细胞内的多种能量代谢化合物含量以及比值,评价^31P MRS在心肌缺血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MI病人均经过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8例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西门子1.5TMagneton 63 SP MR扫描机,三维-化学位移成像(3D-CSI)定位技术。7例病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  相似文献   

10.
通过超声心动图、右心导管及Swan-Ganz导管检查,对24例心脏瓣膜替换病人进行了多项血液动力学监测。结果提示:(1)术前MVR组MPAP、PCWP和PVR显著高于AVR组,MVR组CI显著低于AVR组,DVR组介于两者之间或无显著差异。(2)MVR、AVR和DVR组术后当日CI与SVR呈负相关,MVR组术后8hCI与CVP呈正相关。文章对上述变化的原因作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20例高度怀疑胰胆管疾病的患者均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MRCP检查,并将MRCP影像与ERCP影像进行非双盲对照分析,其中15例经手术证实。MRCP采用屏气、一次激发半傅立叶转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E)、重T2加权、二维(2D)多个平面成像技术。结果:冠状位MRCP图像与ERCP图像极其相似,MRCP图像的空间分辨率略逊于ERCP,因而,MRCP有时不能显示正常胰管及其分支。依据较满意的MRCP图像可以做出与ERCP基本一致的诊断,并且,对ERCP失败或显示不完全的病例,MRCP可获得有价值的诊断信息。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MRCP是一种安全、无损伤性的影像学技术,在胰胆管疾病诊断方面具有很大潜力,评价MRCP是否可以常规取代ERCP的诊断作用尚为时过早,仍需要进一步大量的临床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2.
动态增强MRA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目的与常规MRA比较,并以手术或DSA作为金标准,评估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DCEMRA)的图像质量和应用价值。方法40例共132条体部血管同时作了常规MRA和DCEMRA检查,前者以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MRA为主,后者以三维(3D)DCEMRA为主,部分病例屏气扫描(20~30秒),快速注射GdDTPA20ml(0.15~0.2mmol/kg),造影剂注射速度和扫描时间依据靶血管的性质、部位、范围而定。结果40例中35例发现有血管病变,与手术或其他影像学方法检查结果一致。30例主动脉弓及弓上分支、腹主动脉、腔静脉及门静脉的显示满意率,2DTOFMRA为40%,DCEMRA为96%,颈动脉及下肢血管则分别为90%、70%。利用配对计数资料χ2检验,前者两种方法有显著性差异(χ2=16.65,P<0.001),后者无显著性差异(精确卡方检验:χ2=0.58,P>0.05)。结论DCEMRA为新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克服了常规MRA的许多缺点,尤其对胸腹部血管,两种方法血管显示满意率有极显著性差异。屏气薄层3DDCEMRA技术,几乎达到与DSA相仿的结果,其临床应用潜能极大。  相似文献   

13.
肾上腺肿物MR反相位成像检查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报告肾上腺肿物MR反相位成像检查的方法,比较不同的分析方法所得结果,并探讨此像方法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增强前屏气快速多层面破坏性梯度回波序列(FMPGR)对24例肾上腺肿物(嗜铬细胞瘤10例,功能性腺瘤9例,肾上腺囊肿2例,髓样脂肪瘤1例,单侧和双侧肾上腺转移瘤各1例)分别进行同相位(IP)和反相位(OP)检查,并分别采用目测法和数值测量法判断与IP相比,肿物信号强度(SI)在OP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用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方法观察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的脑代谢异常。方法 应用场强为2.0T的磁共振成像系统分别对25例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儿及对照组儿童的脑组织进行MRI检查及^1H-MRS采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相比,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与总肌酸(Cr)的比值明显降低(P〈0.001),谷氨酸-谷氨酰胺复合物「GLX-α、GLX  相似文献   

15.
术前一次性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腹部手术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术前一次性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腹部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0例择期腹部手术病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对照组于术前静脉滴注等渗盐水100ml;MP组术前静脉滴注等渗盐水100ml+MP(30mg/k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P治疗显著改善了病人术后的疲倦状态(P<0.05)、功能活动过程(P<0.05)、肺功能(FEVC和FEV1)(P<0.05);两组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MP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血浆IL-2、IL-6、TNFα和PGE2均无显著性差异;MP组升高的血浆PMN-elastase浓度较对照组更快地恢复到术前水平。MP组血浆C反应蛋白(CRP)浓度增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术前一次性大剂量MP治疗可减轻术后应激反应而有助于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磁共振桥血管成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以MR成像评价桥血管开通及功能,探讨适用于国人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后的影像学随访手段,方法 用1.5TMR机检查27例CABG术后患者的74支桥血管,行屏气快速场回波(FFE)序列扫描观察桥血管的开通。其中16例42支桥血管行相位对比磁共振血流成像(PSMRAflow),得出血流速度和流量曲线,对桥血管的开通进行再评价。结果 本组桥血管FFE成像开通率为89.2%(66/74)。以PS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诊断胆管系统结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在胆管系统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00例胆管系统结石的患者进行了MRCP检查,采用不屏气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重T2加权成像,并用呼吸触发、脂肪抑制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的三维重建方法。对MRCP的诊断结果与手术或临床作了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了诊断质量的MRCP图像;100例胆道结石的患者共有158处结石:肝内胆管结石26例次,胆囊结石56例次,总胆管结石73例次和总肝管结石3例次。胆管系统结石的主要MRCP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信号缺失(充盈缺损);倒杯口征;靶征;铸型样结石。MRCP结合原始图像对胆管系统结石诊断总检出率为90%,而MRCP对胆管系统结石诊断部检出率为82%两者比较(P〈0.05)。结论:MRCP结合原始图像对胆管系统结石的诊断有较高的准  相似文献   

18.
肝癌的影像学评价:1.5T MRI与常规CT、US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三种非创伤性影像检查方法MRI、CT和US在肝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52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HCC行MRI,CT和US检查。结果:MRI常规序列与FMPSPGR相比,敏感性以SET2W及FMPSPGR序列为高。对HCC检出总的敏感性依次为MRI(SE+FMPSPGR)85.89%,CT75.64%,US71.79%,<3cmHCC,MRI检出的敏感性为71.42%明显高于CT(51.42%)和US(45.71%),对于>3cmHCC,三者敏感性相似。HCC定性准确性依次为动态增强FMPSPGR(92.06%),常规SE序列(85.93%),CT(84.74%),US(75.00%),SE序列结合动态增强FMPSPGR对肝癌定性准确性可达95%,明显优于CT和US。结论:在HCC的检出敏感性和定性诊断上,1.5TMRISE序列结合动态增强FMPSPGR明显优于常规CT和US,为肝癌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50只雄性Wistar大鼠(80 100g),随机分为对照组(G1),急性运动组(G2),急性运动+牛磺酸组(G3),力竭运动组(G4),力竭运动+牛磺酸组(G5)。牛磺酸补充方式为每日灌服1次(500mg/kg)。喂养2周后,进行负重游泳,测定血液、线粒体和肌浆网各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显示“牛磺酸有增加大鼠游泳力竭时间的趋势(0.05<P<0.10);运动后即刻,G3组BUN明显低于G2组(p<0.05);G3组RBC、血浆及心肌线粒体MDA含量明显低于G2组(P<0.05);G3组RBC及心肌线粒体GSH_Px活力明显高于G2组(P<0.05);G3组心肌线粒体膜荧光偏振度P明显低于G2组(P<0.05)。G3组SRCa2+ ATPase活性和摄钙率明显高于G2组(P<0.05)。力竭后24小时,G5组RBC、血浆及心肌线粒体MDA含量明显低于G4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以通过抗自由基损伤,稳定生物膜和调节钙转运等途径对抗运动性疲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新辅助化疗同时化疗及高剂量放疗(新辅助治疗方案)治疗食管鳞癌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肿瘤病期为T1~4N0~1M0的食管鳞癌患者(男34例、女11例),中位年龄61岁(38~77岁)。入组标准:≥18岁,ECOG状态0~2级,血清肌酐≤1.5mg%,血清肌酐清除率≥65cc/min。新辅助治疗方案:病人接受三个周期5-氟脲嘧啶/顺铂(5-FU/CDDP)治疗后加两个周期5-FU/CDDP治疗并同时放射治疗。化疗以4周为一个周期。前三个周期,第1~5天给5-FU1000mg/(m2·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