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方法,探讨SLN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9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亚甲蓝为示踪剂行SLN定位活检,继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SLN检出成功率为97.89%(93/95);准确性为97.85%(91/93);灵敏性为91.67%(22/24);假阴性率为8.33%(2/24);特异性为100%(71/71)。结论:蓝染料乳晕区皮下注射SLN定位活检成功率高,能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SLNB)的临床意义。方法用1%亚甲蓝染色方法对70例乳腺癌病人术中行SLNB,分析前哨淋巴结(SLN)的分布与病人的年龄、乳房大小以及肿瘤大小、部位和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的关系。结果(1)SLN检出率90%,假阴性率10.4%,准确率87.5%。(2)SLN位于腋下群为90%,腋中群10%。(3)肿瘤位于外侧象限者,SLN位于腋下群为82.2%,位于腋中群为17.8%;肿瘤位于内侧象限者,SLN位于腋下群为66.7%,位于腋中群为33.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SLN检出率为95.7%,位于内侧者检出率81.8%(P〈0.05)。(5)肿瘤位于乳房内侧象限SLN假阴性率为5.6%,位于外侧者为11.1%(P〈0.05)。结论〉90%乳腺癌SLN位于腋下群,尤其是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者。乳房内侧乳腺癌有相当部分的SLN位于腋中群;SLN假阴性多见于肿瘤位于乳房外侧象限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预测早期乳腺癌腋淋巴结肿瘤转移的准确性及其I临床意义。方法本组9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10min用专利蓝液4ml注射到肿瘤周围,然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在切除标本中,从原发肿瘤周围先解剖出染色淋巴管,然后追寻到第一站引流淋巴结(前哨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在96例乳腺癌患者中成功活检出前哨淋巴结79例,成功率82.3%。54%(43/79)的患者前哨淋巴结与腋淋巴结性质相符(8例均阳性,35例均阴性),46%(36/79)的患者仅为前哨淋巴结阳性,无1例发生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前哨淋巴结转移同肿瘤的位置、病理类型无关,但同肿瘤的大小有关。结论早期乳腺癌在淋巴管播散中呈序贯性,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地预测大多数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甲蓝注射液染色示踪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1年10月—2009年12月经联合检测方法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182例,采用1%亚甲蓝注射液4 ml分4点注射于肿瘤周围或已切除瘤腔壁周围乳腺组织内,局部按摩5~10 min后,先行SLNB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两标本均标记送常规切片或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查。参照美国Louisvill大学对SLNB技术的评价标准:检出率=检出前哨淋巴结(SLN)的例数/接受活检的例数×100%;准确率=(SLN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SLNB总例数×100%;灵敏度=SLN阳性例数/腋窝淋巴结(ALN)转移例数×100%;假阴性率=SLN假阴性例数/ALN转移例数×100%。结果本组182例患者中,发现SLN 172例(检出率为94.50%),未发现10例,SLN全部染色143例,大部分染色16例,小部分染色8例,极小部分染色5例。SLN转移69例,微转移1例,无转移102例,未发现跳跃性转移。而ALND转移80例,无转移92例,灵敏度为87.50%(70/80)。SLN与ALN经病理检查完全符合162例,准确率为94.18%(162/172);假阴性10例,假阴性率为12.50%(10/80);假阳性0例。活检出SLN平均为1.5枚(0~4枚),ALN平均为12枚(10~36枚)。结论 SLN是肿瘤淋巴转移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SLNB预测淋巴转移准确率高,亚甲蓝染色法在SLNB中安全价廉、效果好、易推广,SLNB可以取代ALND,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亚甲蓝染料示踪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分析单用亚甲蓝染料示踪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中的价值.方法 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或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结果对照分析弧甲蓝染料法在SLNB中的成功率、阴性预测值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单用亚甲蓝染料法行SLNB中的成功率可达98.2%,临床淋巴结阴性患者中,阴性预测值可达100%.全组共免除ALND102例,其中单用亚甲蓝染料示踪法12例,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未见腋窝复发病例.结论 亚甲蓝染料示踪法行SLNB 可安全用于临床分期为T1N0M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  相似文献   

7.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0-05/2007-05我院完成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150例(均为女性),年龄29~71(平均47)岁.其中T1期:58例,T2期:92例;绝经前:90例,绝经后:60例;肿物位于内上象限28例,内下象限6例,外上象限104例,外下象限12例;病理检查证实:浸润性导管癌134例,导管内癌14例,髓样癌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亚甲蓝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价值,分析影响检出率的相关因素。方法:1%亚甲蓝2ml4点法乳晕旁注射,5分钟后先行SLNB ,随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5 0例患者中SLN检出率为86 .0 % (43/ 5 0 ) ;敏感度为90 .9% (45 / 5 0 ) ;准确性为95 .3% (41/ 4 3) ;假阴性为11.1% (2 / 18) ;假阳性为0 (0 / 7)。患者年龄<5 0岁、原发肿瘤乳腺外上象限、术前穿刺活检确诊与SLN检出有关(P <0 .0 5 ) ;是否绝经、肿瘤大小、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与SLN检出无关(P >0 .0 5 )。结论:亚甲蓝法SLNB具有安全可靠、敏感性和准确性较高等特点,可以正确反映大多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LN)有无转移,对于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指导作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8 年12 月于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接受全乳切除术或保乳术加前哨淋巴结活检的302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 的表达,并将患者划分为Luminal A 型、Luminal B 型、HER-2 阳性型及三阴性型。分析前哨淋巴结转移与患者分型的关系。结果 患者中Luminal A 型134 例、Luminal B 型91 例、Her-2 阳性型32 例及三阴性型45 例,各亚型中前哨淋巴结阳性者分别有31、37、7 及6 例。前哨淋巴结阳性组年龄≤ 52 岁、T2 期、Luminal B 型占比均高于阴性组(P <0.05),TNM 分期是前哨淋巴结阳性的危险因素[Ol ^R=3.531(95% CI :1.936,6.438),P =0.000],Luminal A 型[Ol ^R=0.242(95% CI :0.121,0.483),P =0.000]、年龄[Ol ^R=0.202(95% CI :0.101,0.405),P =0.000] 是其保护因素。前哨淋巴结阳性组年龄≤52 岁、T2 期、Luminal B 型占比均高于阴性组(P <0.05), 年龄[Ol ^R=0.250(95% CI :0.063,0.987),P =0.000] 是前哨淋巴结阳性数的保护因素。检出组年龄≤ 52 岁、T2 期、阳性前哨淋巴结数量≥ 2 枚、前哨淋巴结宏转移者占比均高于未检出组(P <0.05),前哨淋巴结阳性数量≥ 2 枚[Ol ^R=27.926(95% CI :6.433,121.222),P =0.000]、前哨淋巴结宏转移[Ol ^R=10.662(95% CI :1.620,70.177),P =0.014] 是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分子分型与前哨淋巴结阳性有一定关系,其中Luminal A 型患者前哨淋巴结阳性风险低于Luminal B 型患者,但分子分型与是否伴非前哨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0.
早期乳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在早期乳癌临床应用可行性及预测早期乳癌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性。方法:60例早期乳癌病人,在术前15min分别于瘤体或活检后残腔的内、外、上、下4点分别注射亚甲蓝4mL,然后行乳癌改良根治术、乳腺区段切除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切除标本沿溜外上方寻找最近的蓝染淋巴结即前哨淋巴结。结果:52找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为86.67%,前哨淋巴结预测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准确率为94.23%。结论:亚甲蓝染色法可用于检出早期乳癌前哨淋巴结,其组织学性状能较准确预示早期乳癌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有10%影响着西方国家女性的健康,而且是西方国家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加剧,过去19年间,乳腺癌发病率上升至27%,而且有40%确诊患者在5年内死亡。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但早期乳腺癌手术切除范围大小对病人的预后影响不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独立预后因素,也是决定治疗方案的关键,包括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辅助治疗的采用与否,在乳腺外科手术范围日趋缩小的同时,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处理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作为外科手术一条黄金准则,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曾被视为判断腋窝淋巴结状况的唯一可靠方法,但小范围的腋窝淋巴结切除对确定腋窝淋巴结时期和选择手术治疗方法也已足够。目前,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组织检查作为一种新的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现结合文献对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可行性与临床意义。方法:23例乳腺癌患者术中癌周注射1%亚甲蓝溶液4ml,15min后行SLNB并独立送病理检查。结果: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检出22例,检出成功率为95.7%,敏感6/7,假阴性率为4.76%(1/21)。结论:乳腺癌SLNB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检测技术,可用于了解腋窝淋巴结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祝琴  孙治君 《重庆医学》2014,(26):3427-3430
目的:通过严格的筛查条件对早期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分析前哨淋巴结(SLN)对腋窝淋巴结状态预测的准确性。方法联合核素和亚甲蓝对266例全程在该科治疗的早期乳腺癌行SLNB ,然后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以病理检查为标准了解影响SLNB的相关因素。结果 SLN检出率100%,准确率98.50%,假阴性率4.44%,灵敏度95.56%;SLN的准确率与肿块大小、病理类型及腋窝淋巴结情况有相关性(P<0.01);SLN的假阴性率和肿块的位置相关(P<0.05)。结论核素联合亚甲蓝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行SLNB是可行的,SLNB可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14.
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目前已成为乳腺外科一个里程碑式的新技术领域革命,是早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避免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及其带来的诸多困扰。通过化疗杀灭肿瘤细胞35%-40%时,腋窝淋巴结(axillary Iymph node,ALN)分期诊断会受到影响,检出率会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前哨淋巴结(Sentiel lymph nodes,SLN),即原发肿瘤发生淋巴结转移所必经的第一站淋巴结,临床上常常根据其病理检查结果判断全身转移情况[1]。乳腺癌主要以淋巴转移为主,行腋窝清扫后肩关节活动受限、腋窝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疼痛、麻木等并发症多,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s biopsy,SLNB)为近年来乳腺外科领域一个重大的突破,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为保腋窝作预测性,对保留腋窝,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了很好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 SLNB)广泛用于乳腺癌患者,临床上根据SLNB结果决定是否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如前哨淋巴结(SLN )有癌转移,则行 ALND ;如 SLN 无癌转移,则不需行ALND。SLNB作为一种术后并发症极少的微创手术,使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SLNB虽已广泛开展,且适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其假阴性的存在,导致临床应用有一定受限。现将SLNB相关问题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染料法、核素法、二者联合法对48例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结果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总成功率为91.7%(44/48),假阴性率为9.5%,敏感性为90.5%,准确率为95.5%。单用染料法成功率为85.7%,假阴性率为16.7%,敏感性为83.3%,准确率为91.7%;单用核素法,成功率为87.5%,假阴性率为14.3%,敏感性为85.7%,准确率为92.6%;联合法,成功率为100.0%,无假阴性,敏感性为100.0%,准确率为100.0%。结论染料法与核素法联合应用,显著提高前哨淋巴结的成功率与准确性,应成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标准方法;前哨淋巴结状况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重要预示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染色法活检的临床价值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I、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64例,术中在原发肿瘤周围注射亚甲蓝(美蓝)的方法定位腋窝前哨淋巴结并对其进行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术后对全部淋巴结行连续切片病理检查。结果:64例患者SLN的检出率为90.63%;准确率为93.10%,灵敏度为88.24%,假阴性率为11.78%。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患者年龄、肿瘤位置、组织学分型与SLN的检出率无明显相关,肿瘤大小(>5cm)、腋窝淋巴结状态与SLN的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腋窝淋巴结肿大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假阴性率差异有显著性;而其它因素与SLNB的假阴性率均无明显相关。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态,亚甲蓝染色法可以成功确定SLN。  相似文献   

19.
<正>前哨淋巴结(sentinel Iymph node,SLN)活检作为一项划时代意义的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引起全球各大医疗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替代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的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英国的ALMANAC试验及美国的NSABP-B32试验均是针对该技术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阳性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湘南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4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06例早期乳腺癌,以患者体型、术者经验和示踪剂浓度等凶素为指标,前瞻性观察分析.结果 患者体型肥胖、术者经验不足和示踪剂被稀释均降低SLNB的检出率.各因素分别与对照组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展SLNB时应对患者肥胖体型予以重视、使用标准的示踪剂、加强对乳腺外科专科医师的培训和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