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军舰艇鼠害防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军舰艇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重要设施 ,该场所环境复杂 ,灭鼠难度较大。搞好灭鼠工作对保障舰艇正常航行训练、执行战斗任务及确保舰艇舰员的安全 ,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近年来 ,针对舰艇鼠害广泛存在的情况 ,有关部门对舰艇的鼠害防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下面主要从防、除鼠二个方面予以论述。1 鼠种和进鼠途径海军舰艇上鼠种分布由于舰艇的频繁流动 ,南北方差别不大 ,多以褐家鼠、黄胸鼠多见 ,小家鼠次之。舰上鼠类来源有多种途径 :一是在舰艇靠码头时 ,鼠类通过缆绳、网斗和舷梯等处上舰 ;二是在舰舷与码头高低相平时 ,鼠类可直接跳上…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文山市鼠类构成及密度,对鼠疫血清学进行检测。方法采用鼠夹、鼠笼和粘鼠板捕获鼠类,用夹夜法测定农耕区鼠密度、笼日法测定居民区鼠密度,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301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3科6属10种,居民区鼠种褐家鼠占43.8%、黄胸鼠占32.5%、小家鼠占23.8%。农耕区的优势鼠种为锡金小鼠、黄胸鼠、斯氏家鼠,分别占33.3%、16.3%、17.0%。居民区的捕鼠率为4.6%,农耕区的捕鼠率为16.2%。75份鼠血清鼠疫F1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此次调查为文山市鼠类种群研究和鼠疫监测防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006-2010年武汉市江夏区鼠类种群构成和季节消长情况,为鼠类防治及鼠传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夹夜法。结果 5年内共捕获鼠类165只,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分别占47.9%、41.8%和10.3%。居民区与特殊行业均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且2种生境鼠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υ=1,2χ=45.81,P<0.01)。2种生境鼠密度季节消长不明显,但均以春、秋季节为活动高峰。结论基本掌握了江夏区鼠类种群构成与季节消长情况,根据调查应加强春、秋两季及特殊行业的灭鼠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掌握沈阳市鼠类种群分布及季节消长规律,为鼠类及鼠传疾病的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沈阳市共设立3个鼠类监测点,分别为居民区、特殊行业和农村自然村,监测点相对固定。结果2010-2014年沈阳市鼠类平均密度为0.20%,共捕获鼠类77只,经鉴定后分别为小家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3种。其中主要鼠种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分别占鼠类总数的49.4%和42.8%,不同年度鼠类构成比和密度有所不同;沈阳市鼠类在不同生境的平均密度以农村自然村最高,为0.50%;从不同月份鼠密度季节消长情况来看,除了1月和12月外,其余各月均监测到鼠,鼠密度全年基本呈现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5~6月和8月。结论基本掌握了沈阳市鼠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根据鼠类的活动及消长规律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并加强对鼠类及其传播疾病的长期监测和防制对策的研究,有效降低鼠密度,从而更好地控制鼠类的繁殖,减少鼠传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掌握大窑湾口岸鼠类的季节消长情况 ,为制定有效的防制措施及预防鼠传染病提供依据。方法 :从 2 0 0 2年 3月~ 10月采用夜夹法 ,对大窑湾口岸鼠类的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捕获鼠类10 87只 ,隶属 1科 2属 3种 ,即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 ,其次为小家鼠、黄胸鼠。年平均密度为 5 .0 1% ,高峰期为 7、 8两月。结论 :加强鼠类活动高峰期的防制工作 ,并根据情况进行灭鼠工作 ,把鼠类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 ,防止鼠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6.
1978年1月至1979月1月在转塘乡进行了鼠类与食虫类群落组成,季节消长、生境分布和生殖情况的调查。共捕获鼠类和食虫类2063只,包括鼠类7种和食虫类2种。在丘陵地带捕获的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为浙江省首次记录。黑线姬鼠(A agrarius)数量最多,在田野和丘陵地带占总数的61~66%。室内以小家鼠为优势种,占总数的58.7%。全年鼠密度为6.38;1月份最高,为10.22,8月份最低,为3.42;总的密度曲线呈夏半年低,冬半年高的马鞍形。这一现象在野栖鼠种中表现尤为明显。黑线姬鼠、小家鼠和社鼠(Rattus niviventer confucianus)以暮春和秋季为主要繁殖季节。臭鼬能在春、夏、秋三季连续繁殖。根据鼠类繁殖季节、生存条件以及灭病保粮等综合因素,对灭鼠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四川省2019年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和不同生境鼠密度情况,为预判鼠传疾病流行风险和制定鼠类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全省15个市(州)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包括居民区、特殊行业和农村自然村3种监测类型,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每月一次。结果四川省2019年共捕获鼠形动物665只,平均密度为0.61%;以褐家鼠为主要优势种,其次分别为四川短尾鼩、小家鼠和黄胸鼠;不同生境鼠形动物密度农村自然村居民区特殊行业;四川省全年总体鼠密度近似单峰分布,在6—7月有一活动高峰。结论已基本掌握四川省城市鼠类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建议加强鼠类综合监测,科学防控,以控制鼠传疾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了解鼠类在武汉市感染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方法用鼠夹法捕获野鼠,调查武汉市部分江滩的鼠类分布,对捕获鼠进行分类并解剖观察血吸虫感染情况。结果共放置鼠夹340个,捕获鼠类34只,均为黑线姬鼠。经解剖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结论鼠类在长江武汉段江滩感染性钉螺形成中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特殊行业鼠密度及控制状况。方法粘鼠板法调查特殊行业鼠类密度及种群和数量,询问各单位控制鼠类措施。结果调查特殊行业106个单位,1 156个房间,布有效粘鼠板1 832块,阳性捕鼠板数量123块,粘捕率为6.71%。共捕鼠136只,粘捕指数为0.0 742只/块。鼠种为褐家鼠(占45.59%)、黄胸鼠(占27.94%)、小家鼠(占20.58%)、黑线姬鼠(占5.88%)。PCO公司预防控制鼠类效果优于单位自行控制效果(χ2=12.58,P<0.01)。新建开业单位鼠密度显著高于非新建开业单位鼠密度(χ2=33.07,P<0.01)。结论特殊行业是鼠类易侵入单位,提倡PCO公司为特殊行业提供鼠类预防控制服务,并应特别加强新建开业单位的开业前鼠类预防控制措施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站于1983年4月至12月份,选择我县不同生境的鲁村、黄庄、三岔、石桥、张家坡五处公社的野外和室内对各种鼠类进行了流行性出血热鼠肺抗原调查.流行性出血热鼠肺抗原检查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血清系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朱日和地区鼠类自然感染鼠疫菌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以夹夜法捕鼠,对捕获鼠类和检获蚤进行分类、计数,计算捕获率和带蚤率;采集鼠脏器和血样本,利用血清学方法对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进行检测。结果 2013-2014年共检测朱日和地区176份鼠标本和血清,鼠疫菌F1抗体检测无阳性,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抗原检测阳性率为0.57%。结论近年来朱日和地区鼠疫和流行性出血热流行风险较低,但作为自然疫源地应进一步加强鼠传疾病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12.
鼠类携带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鼠类自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情况 ,在云南部分地区采获鼠类血清标本 18种 6 2 3份 ,用ELISA法检查鼠血清中HBsAg ,结果阳性 32份 ,阳性率为 4 .90 % ,其中黄胸鼠、高山姬鼠和板齿鼠阳性率分别为 6 .6 %(2 0 /30 3)、3.9% (5 /12 8)和 10 .5 % (2 /19) ,斯氏家鼠和锡金小鼠中亦检查出阳性。结果表明啮齿动物中可能存在嗜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近5年淮安市鼠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夹夜法。结果 2005-2009年全市4个鼠情监测点共捕获鼠类187只,雌雄比例为1∶1.23,幼鼠比例25.13%,年平均密度为0.52%。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次为小家鼠、黄胸鼠,未发现其他鼠种。结论鼠情调查为选择灭鼠方法、时机、对象和场所提供依据,有效控制鼠类密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大理市野鼠的分布特点及其自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现状,于2001年9月~10月在该市野外山地捕获鼠类11种140只,以大绒鼠为优势鼠种,构成比高达54.29%。对上述140份鼠肺标本作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抗原检查,阳性7份,感染率为5.00%,带病毒的鼠种为大绒鼠、大足鼠、黄胸鼠、社鼠和短尾鼩,证实该市野鼠中存在该病毒的自然循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长江三峡库区主要淹没区万县市段鼠类调查情况。该段为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1981年以来多次对该段4个区县鼠类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野外平均鼠密度为9.09%,宅内平均密度为11.92%。共捕获鼠种11个,各区县鼠类群落结构差异较大,随着时 间推移,群落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调查证实万县市库区疫源地复杂,鼠传疾病(特别是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对库区人群健康构成了威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港尾开发区鼠类种群、密度和鼠类体表染卫生害虫的情况,以指导今后开发区的除害灭病工作。方法:采用鼠夹法。结果:所调查害虫隶属2科3属4种。  相似文献   

17.
1986~1995年在湛江港开展鼠蚤数量、种群组成和鼠疫血清学、病原学监测。10年中共收集港区鼠类8101只,经鉴定隶属于啮齿动物鼠科3属5种和一种食虫鼠,以小家鼠和黄胸鼠为优势种,未发现外来种;鉴别港区蚤类41匹,均为当地常见的印鼠客蚤;港区每年鼠密度都保持在0.2%以下;鼠类染蚤率为2.86%,鼠身蚤指数为0.06,地面游离原指数为0;用被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鼠血清1135份,结果全部阴性;细菌学培训256份,均未分离到鼠疫杆菌。监测结果表明,湛江港目前不存在有鼠疫疫情,但鼠疫的发生和传入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必须进一步做鼠疫疫源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防止因水库修建和蓄水 ,造成生态环境改变、鼠类迁移而引起鼠传疾病的爆发、流行 ,对遵义市海龙水库库区鼠密度、鼠种及其分布、病原携带情况进行了调查。方法 :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综合分析。结果 :库区鼠密度 3.32 % ;优势鼠种为黑线姬鼠 ,并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结论 :应在库区开展以灭鼠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永胜县山区鼠类感染日本血吸虫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鼠类的种群组成,探讨鼠类在血吸虫病传播上的作用。方法:鼠类分类鉴定,解剖肉眼观察肝脏表面的日本血吸虫虫卵结节,取结节压片镜下观察虫卵。用尼龙袋集卵孵化法作定性检查,改良加藤法作虫卵计数。同时采用常规方法对人群和家畜进行调查。结果:捕获鼠类3目3科6属10种713只,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67.88%。检验710只,其中1只大足鼠自然感染日本血吸虫,鼠类感染率为0.14%,EPG(x)为0.32。人群感染率为5.93%,EPG(x)为1.29。家畜感染率为1.05%,EPG(x)为0.04。结论:鼠类仅为偶然宿主。在该地血吸虫病的传播上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老鼠是人类的公敌,它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更为严重要的是能作为传播媒介传播数十种疾病,给人们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在一个地区、摸清并掌握鼠类密度和种群分布及变动情况,在鼠类防治和指导制定鼠传疾病的预防措施上有一定的意义.目前我县尚无这方面的资料报道.为了解我县的鼠类密度以及种群分布,指导今后的防治工作,我们进行了鼠类密度及种群分布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