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金马洗剂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水肿及术创恢复延迟等并发症的疗效。方法:将298例肛肠病术后患者回顾性分为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48例,治疗组以金马洗剂熏洗坐浴,对照组常规治疗,7 d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第1及第2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90.7%和96.7%,对照组则分别为76.3%和81.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马洗剂用于肛肠病术后熏洗坐浴,能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金马洗剂在痔术后的应用效果,将98例痔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治疗组以金马洗剂熏洗坐浴,对照组以1:5000 PP液坐浴,7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9.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减轻肛门疼痛、水肿,促进创面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金马洗剂用于痔术后熏洗坐浴,能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中药坐浴方法联合康复新液湿敷对痔术后创面疼痛和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住院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分为A、B、C、D四个组,每组各50例。A组采取便后中药坐浴,B组采取便前与便后中药坐浴,C组便后中药坐浴联合康复新液湿敷,D组便前与便后中药坐浴联合康复新液湿敷。比较四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创面出血、创面水肿及创面肉芽生长情况。结果 C组与D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8.85±1.62)d和(8.63±1.74)d,明显短于A组与B组的(11.32±2.00)d和(11.01±1.95)d(均P0.05)。四组术后第3 d、第7 d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术后第1 d(均P0.05)。C组与D组的术后第7 d的VAS疼痛评分低于A组与B组(均P0.05),D组术后第7 d的VAS疼痛评分低于C组(P0.05)。C组与D组术后第7 d的创面出血、创面水肿情况均轻于A组与B组(均P0.05),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优于A组与B组(均P0.05)。结论中药坐浴联合康复新液湿敷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痔术后创面伤口水肿、出血发生及促进肉芽生长,有利于创面加速愈合,便前及便后坐浴可进一步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促愈汤内服联合消肿止痛方熏洗坐浴对环状混合痔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 年1 月—2019 年10 月我院收治的行混合痔切除术的环状混合痔患者160 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常规治疗组(A 组)、促愈汤内服治疗组(B 组)、消肿止痛方熏洗坐浴治疗组(C 组)、促愈汤内服联合消肿止痛方熏洗坐浴治疗组(D 组),每组40 例。比较患者术后1 d、7 d 和14 d 时的VAS 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和创面愈合情况。比较各组症状缓解时间、总体疗效、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D组7d 时VAS 疼痛评分、水肿评分、创面面积、创面出血评分、渗液评分分别为(0.86±0.26)分、(0.80±0.53)分、(2.06±0.56) cm2、(0.64±0.25)分、(0.28±0.07)分,14 d 时分别为(0.14±0.08)分、(0.32±0.08)分、(0.68±0.28) cm2、(0.33±0.10)分、(0.17±0.04)分,疼痛缓解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分别为(3.12±1.53) d、(3.84 ±1.15) d、(2.03±0.97) d,无不良反应,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A、B、C 组;D 组总有效率和综合满意度分别为98% 和100%,均显著高于A、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促愈汤内服联合消肿止痛方熏洗坐浴治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水肿效果更好,且能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并减少术后并发症,获得患者更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痔痛宁洗剂熏洗坐浴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7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复方荆芥熏洗剂熏洗坐浴,观察组术后采用痔痛宁洗剂熏洗坐浴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水肿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3 d和9 d的肛缘水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采用痔痛宁洗剂熏洗坐浴,能有效减轻水肿,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云克联合低频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在骨质疏松症(OP)治疗中对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及提高骨密度的作用。方法入选的12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前瞻对照配对分组,分为4组:A组(n=31),给予云克注射液静推;B组(n=31),给予PEMFs治疗;C组(n=31),给予云克+PEMFs治疗;对照组D组(n=31),给予阿仑膦酸钠(70mg/片),晨起空腹每周一片口服。A、B、C三组均20d一疗程,行3个疗程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变情况;测定第四腰椎(L4)及股骨颈骨密度(BMD),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A、B、C、D四组治疗3月后疼痛改善效果的有效率分别为67.7%、74.2%、93.5%、35.5%;治疗6月后疼痛症状缓解的有效率分别为80.6%、77.4%、96.8%、61.3%。②C组治疗3月、6月后,L4及股骨颈的BMD增加明显,与A组、B组、D相比显著性显著(P<0.05)。结论云克联合PEMFs能在短期内迅速有效的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10%磺胺醋酰钠硫磺洗剂、1%氯霉素硫磺洗剂、5%硫磺洗剂外用治疗Ⅱ度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分组,A组:10%磺胺醋酰钠硫磺洗剂治疗,93例;B组:1%氯霉素硫磺洗剂治疗,89例;C治疗:5%硫磺洗剂治疗,84例。疗程均为8周。结果:A组显效率67.7%,总有效率92.5%;B组显效率47.2%,总有效率79.8%;C组显效率16.7%,总有效率60.7%。A和B组显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和C组显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和B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和C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0%磺胺醋酰钠硫磺洗剂治疗Ⅱ度寻常性痤疮疗效优于1%氯霉素硫磺洗剂,1%氯霉素硫磺洗剂则优于5%硫磺洗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热水坐浴联合盆底肌训练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治疗效果.方法 197例患者依据就诊顺序及性别依次分为4组:A组:单纯药物(索利那新)组;B组:热水坐浴辅助药物组;C组:盆底肌训练辅助药物组;D组:热水坐浴联合盆底肌训练辅助药物组.治疗疗程8周.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开始前3d、治疗结束后3d的排尿日记及治疗前后的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来评价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4组患者均完成临床观测,B、C、D3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A组;B组、C组两组间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D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B、C3组.结论 热水坐浴可增加OAB的药物治疗效果;热水坐浴联合盆底肌训练可明显增加OAB的药物治疗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热水坐浴或者盆底肌训练,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活血通降方治疗瘀血阻络型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及对胃排空的影响,从胃动力角度探讨该方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我院瘀血阻络型RE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西药治疗组):予雷贝拉唑+伊托必利;B组(中药治疗组):活血通降方;C组(中西医结合组):西药+活血通降方。三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学积分(RDQ问卷)、中医证候积分、胃镜分级(LA)及胃排空(固体半排空)时间。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消化道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消化道症状评分改善:C组优于A组和B组(P 0.05),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P 0.05);治疗后三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程度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P 0.05)。胃镜下LA分级治疗后三组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好转,A组和C组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改善程度C组优于B组(P 0.05),其他两两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三组胃排空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 0.05),改善程度C组优于A、B组(P 0.05),而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活血通降方可改善瘀血阻络型RE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黏膜表现,调节胃排空及胃动力可能是其治疗RE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女性前列腺"局部注射抗生素对女性尿道综合征的疗效,为其探索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共入选163例。根据就诊顺序前瞻性随机分为A、B、C 3组,A组58例为实验组,B组55例、C组50例为对照组。A、B、C 3组均进行同样的常规治疗,除此之外A、B组同时采取局部注射治疗,A组注射庆大霉素8万单位(2 ml)+2%利多卡因2 ml的混合药液,B组注射生理盐水2 ml+2%利多卡因2 ml的混合药液。注射方法两组完全一致。浸润性注射在尿道后壁尿道旁腺及其周围,每周治疗2次,6次为1疗程。根据患者自主症状评分的改变评定疗效。疗程结束后第2、4周重复症状评分,症状消失为治愈,分值减少>1/2为为显效,分值减少>1/4分为有效,分值减少<1/4或者反增加为无效。结果:疗程结束后第2周症状评分,疗效A组(有效率为77.5%)明显高于B组(有效率为67.3%)和C组(有效率为68.0%),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B、C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第4周复查,A组有效率略有下降,仍然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女性前列腺"局部注射庆大霉素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1.
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进行PPH术(A组)和外剥内扎术(B组)。术后观察治愈时间、疼痛指数等并发症。结果:两组病者均痊愈,但疼痛与便后疼痛指数、痊愈时间等方面,PPH术明显优于外剥内扎术组。结论:PPH术治疗环形混合痔明显优于外剥内扎术组。  相似文献   

12.
孙志为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7):1179-1181
目的:探讨高光功率光子治疗仪配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溃疡性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两组分别采用高光功率光子治疗仪每天照射30min和15min,疗程10天。评价两组在治疗第3天、7天和疗程结束时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为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第3天、7天和疗程末,治疗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光功率光子治疗仪能安全有效配合治疗溃疡性皮肤病,方案宜采用每天照射30min,疗程10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联术式(负压胶圈套扎术、外痔切除、消痔灵注射术)预防混合痔术后创面水肿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三联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三联组采用三联术式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均用自制中药诺尔康洗剂坐浴、黄蜂痔疮膏换药;观察两组术后1、3、7 d创面水肿情况,比较两组疗效;比较术后两组24h疼痛指数及术后排便疼痛指数、伤口出血、肛门坠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三联组术后1、3、7 d创面水肿评分分别为(3.35±0.05)、(2.24±0.05)、(2.02±1.35),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减轻术后水肿总有效率比较,三联组99%,对照组84%,三联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三联组在术后24 h疼痛指数评分(5.55±0.76),排便疼痛指数评分(4.05±0.29),肛门坠胀感评分(2.57±1.3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伤口出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术式治疗混合痔,可明显减轻术后创面水肿,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混合痔术后口服迈之灵对并发症和疗程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混合痔术后口服迈之灵对术后水肿、出血、疼痛以及疗程等情况的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48例患者在术前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自手术当天开始连服迈之灵300 mg,每天2次,共10 d.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术前术后常规的治疗.术后4 d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水肿、出血、疼痛的情况及疗程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水肿、出血、疼痛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口服迈之灵可有效缓解水肿、出血、疼痛等症状及缩短了疗程.  相似文献   

15.
弹力线套扎吻合器治疗混合痔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弹力线套扎吻合器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混合痔患者分成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弹力线套扎吻合器治疗,对照组采用胶圈套扎吻合器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愈合时间、术后出血、水肿、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果 1个月评价患者总体疗效后反映出,弹力线套扎吻合器治疗混合痔的治愈率为93.75%(45/48),采用胶圈套扎吻合器的治愈率为89.74%(35/39),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两组有效率均为百分之百,但治疗组术后疼痛、术后水肿的积分和术后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3例、对照组有4例出现中度肛门狭窄,经扩肛治疗后改善。结论弹力线套扎治疗优于胶圈套扎吻合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外痔环切齿形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20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分别为A组(PPH组,n=50)、B组(外剥内扎组,n=50)、C组(PPH+外剥内扎组,n=50)和D组(PPH+外痔环切齿形缝合组,n=50)。记录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术后随访1年,记录四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术后创面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坠胀不适)及复发等情况等。结果与A、B、C三组相比,D组优良率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B两组相比,C、D两组手术时间均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相比,C、D两组住院费用均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B组相比,A组住院费用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率低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B、C三组相比,D组术后复发率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四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第1、2、4、8d)、术后创面出血、坠胀不适及肛门狭窄发生率及复发率分别进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PH+外痔环切齿形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疗效良好,术后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痔科硝矾洗剂联合微波治疗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创面恢复及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于本院行外剥内扎术的12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1组行微波治疗;对照2组行微波联合温水坐浴治疗;联合组行微波+温水坐浴+加味痔科硝矾洗剂熏洗治疗。比较三组疼痛、水肿、渗液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肛门功能。结果:术后第3及第7天,联合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及第7天,联合组水肿、渗液评分均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对照2组水肿及渗液评分低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及第7天,联合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降钙素原(PCT)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2组CRP、TNF-α、PCT水平低于对照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联合组肛管静息压、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高压带长度短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患者术后采用加味痔科硝矾洗剂联合微波、温水坐浴可显著缓解术后疼痛、水肿及渗液,从而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肛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鸡鸣散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特发性水肿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鸡鸣散,对照组予双氢克尿噻及安体舒通。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 d,2个疗程后观察近期疗效,随访4个月观察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8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远期总有效率78.6%,对照组总有效率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中疲劳、头晕、心慌及消化不良的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中疲劳及头晕的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2个疗程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慌(胸闷)积分下降(P0.05);治疗4月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疲劳、头晕、心慌(胸闷)及消化不良积分下降(P0.05)。结论:鸡鸣散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并且可以明显改善特发性水肿伴发的其他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剥内扎联合弧形皮内连续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162例,以随机数字表分组,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81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联合弧形皮内连续缝合术,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疼痛、肛缘水肿、尿潴留、住院时间方面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剥内扎联合弧形皮内连续缝合术愈合更快,肛周疤痕小,能有效的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术后中药熏洗坐浴对减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16例行混合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89例行单纯混合痔切除手术治疗,B组127例行混合痔切除术配合术后中药坐浴治疗。结果显示,B组在术后肛门水肿、出血、疼痛等并发症方面明显低于A组。结果表明,混合痔术后配合中药坐浴有减轻患者术后疼痛、肛门水肿及出血的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