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全麻符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35例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68)采用全麻手术;观察组(n=67)采用全麻符合硬膜外麻醉手术,分别于手术前后测定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和最大呼气流量(PEF)等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EV1/FVC及PEF水平无明显变化,对照组FEV1、FEV1/FVC及PEF水平有所降低,与治疗前和观察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符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的肺功能损伤小,较全麻更加适用于老年胸外科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肺叶切除术和亚肺叶切除术对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肺功能以及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早期(T1aN0)NSCLC病人164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68例,接受亚肺叶切除术,B组96例,接受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病人围手术期情况、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术后3年累计复发率。结果 A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胸管引流时间、术后前3天胸管总引流量分别为(140.83±32.17)分钟、(78.45±25.64)ml、(5.18±1.17)天、(786.31±157.42)ml,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预计值(FEV1%pre)、最大呼气流量(PEF)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年累计复发率略高于A组(35.25%vs 2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肺叶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病人的术后复发率基本一致,但是亚肺叶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老年早期NSCLC病人肺功能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右胸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肺功能的影响及其预后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食管癌切除术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右剖胸、上腹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手术,研究组采用经右胸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分析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疼痛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1s用力呼出量(FEV_1)、FEV_1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和呼吸峰流速(PEF)指标水平均改善,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肺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义(P0.05)。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5/39),高于研究组的5.13%(2/39)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经右胸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创伤小,痛苦少,手术指标明显改善,对肺功能影响明显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与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4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40例患者分为A组(70例)和B组(70例),分别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指标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随访生存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总量、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18.15±33.61)分钟、(59.25±10.61)ml、(641.56±135.17)ml、(3.42±0.77)天和(5.08±1.32)天,A组患者分别为(135.33±40.10)分钟、(83.33±14.15)ml、(783.89±180.61)ml、(4.38±0.94)天和(6.52±1.5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分别为(12.67±2.64)枚和(12.38±2.58)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肺活量(FVC)与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1)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术后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94.29%,A组为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降低手术创伤程度,加快机体康复进程,保护肺部通气功能,并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3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0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肺癌病人12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行3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2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外科病理分期、肺功能指标、疼痛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外科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用力呼气肺活量1秒量(FEV1)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 97%)低于对照组(18. 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3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肺癌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改善肺功能,减少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与胸腔镜下传统的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整理本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NSCLC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观察组,选择同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比较: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术后24~48 h总引流量前者低于后者,P<0.05。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比较:术前两组病人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FVC、FEV1%均低于术前,组间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对患者术后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应用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第1、4周的心肺功能。结果 2组患者术后第1、4周肺活量、用力肺活量、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最大自主通气量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1、4周心率、左室射血分数、每搏量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比传统开胸手术在减少患者心肺功能损伤、加快患者术后心肺功能恢复方面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脓胸患者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脓胸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每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肺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时间、引流量、止痛药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和肺总量(TLC)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PEF、T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7例,其中心律失常3例(6.38%),胸腔出血1例(2.13%),肺部感染1例(2.13%),总发生率为10.64%;对照组47例,其中心律失常6例(12.77%),胸腔出血3例(6.38%),胸肺漏气2例(4.26%),肺部感染4例(8.51%),切口感染3例(6.38%),总发生率为38.30%,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结核性脓胸成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肺功能,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行肺癌切除138例Ⅰ/Ⅱ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8例、女50例,年龄44~76(57.4±8.8)岁。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胸腔镜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63例)和开胸组(传统开胸手术治疗,75例),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临床指标、手术并发症、肺功能变化。结果胸腔镜组和开胸组的手术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组数、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时间、疼痛程度评分(NRS评分)、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胸组(P0.05);手术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l%pred)、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VC%pred、FEV1%pred比术前显著降低(P0.05);胸腔镜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20.63%vs.32.00%,χ2=3.974,P=0.046)。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NSCLC患者手术效果可靠,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将130例非小细胞肺癌的老年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各65例。胸腔镜组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 1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置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hs-CRP、IL-6、IL-8、IL-10水平显著高于胸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创伤小、能促进机体恢复、可显著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安全有效的呼吸锻炼方法,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将78例行择期肺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围术期对照组行缩唇呼吸结合腹式呼吸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每天1次,持续7d后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PaO2、FVC、FEV1、IC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肺癌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采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较常规方法更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将100例行外科手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前、术后应用呼吸训练器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结果术前观察组1 s呼气量(FEV1)和深吸气量(IC)较锻炼前有明显改善(均P<0.05),FEV1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手术后观察组肺功能较对照组恢复迅速,术后3 d两组用力肺活量(FVC)、FEV1和IC及PaO2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应用呼吸训练器于老年病人围术期行呼吸功能锻炼能显著改善肺功能,增加肺功能储备,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温二氧化碳气腹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疼痛、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7例接受LC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63例)应用简易常温CO2气体建立气腹,观察组(n=64例)则应用37℃的CO2气体。比较2组患者术后12 h肺功能指标(FVC、FEVl、PEF、FEV1/FVC)及疼痛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2 h的FVC、FEVl、PEF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值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h、4 h、12 h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手术应用加温二氧化碳气腹,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及对肺功能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行VATS的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段切除组(37例,行VATS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组(37例,行VATS肺叶切除术),所有患者术中均接受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与术后肺功能指标[包括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皮肤受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肺叶切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短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VV、FVC、FEV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段切除组MVV、FVC、FEV1%水平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皮肤无反应率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肺叶切除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后引流量及肺功能预测值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VATSL)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6月~202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NSCLC病人80例,均行VATS治疗。根据病人术后PPCs的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及未发生组。所有NSCLC病人均于术前1周检查病人肺功能指标,记录术后3天引流量,Logistic回归分析VATSL后发生PPCs的影响因素,根据ROC曲线分析术后引流量及肺功能对NSCLC病人VATSL后发生PPCs的预测价值。结果 80例病人VATSL后57例未发生PPCs, 23例发生PPCs, PPCs发生率为28.75%;两组病人性别、年龄,BM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分期,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及肺功[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低于未发生组,术后3天引流量多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门诊-居家康复运动对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身体活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出院健康指导及电话随访,观察组出院时行常规出院健康指导及实施为期8周的门诊-居家康复运动。比较两组术前及出院后8周的身体活动量、肺功能。结果对照组出院后8周身体活动量级和每日身体活动时间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出院后8周观察组身体活动量级和每日身体活动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对照组出院后8周FVC、FEV1和MVV值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观察组出院后8周的FVC、FEV1和MVV值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患者行门诊-居家康复运动,可提高患者身体活动量,促进肺功能康复,有利于加快患者机体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rector spinae plane block, ESPB)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130例,男65例,女65例,年龄40~75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ESPB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5例。E组于术毕即刻行手术侧超声引导下ESPB,在竖脊肌深面注入0.375%罗哌卡因25 ml。C组不行神经阻滞。两组术后均行PCIA。记录麻醉诱导前(T_0)、术后拔除气管导管后(T_1)、拔除胸腔引流管后(T_2)的一秒种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高呼气流速变异率(PEFR),记录T_1、T_2时术后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通气障碍、混合型通气障碍的发生情况和Prince-Henry疼痛评分。记录PCIA泵有效按压次数(D_1)、实际按压次数(D_2)和术后补救镇痛次数。记录术后恶心呕吐(PONV)、呼吸困难等发生情况;记录拔气管导管时间(拔管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T_1时E组FVC、PEFR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限制性通气障碍、阻塞性通气障碍、混合型通气障碍发生率和Prince-Henry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T_2时E组FEV1、FVC、PEFR明显高于C组(P0.05),Prince-Henry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E组D_2明显少于C组(P0.05),补救镇痛次数明显低于C组(P0.05)。E组PONV、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ESPB明显改善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并发症,可能与充分的术后镇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T引导硬化剂与体表定位联合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部分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NSCLC患者202例,根据患者住院病历号末尾奇偶数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92)。两组患者均给予单孔胸腔镜下解剖性楔形切除术,其中观察组应用CT引导硬化剂与体表定位。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以及手术前后肺功能、肿瘤标志物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54.31±34.45)min、(270.50±40.06)mL和(410.50±91.14)mL,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胸腔置管引流时间为(5.60±1.09)d,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一次性定位成功率为98.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04%(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最大通气量(MVV)、峰值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分别为(77.79±8.16)L、(58.87±6.03)L/min、(1.81±0.4...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50例行肺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胸手术。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到2017年6月接诊的80例肺大疱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入院ID号尾号进行随机分组,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手术前后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切口总长度小,术后胸管引流总量减少,胸管留置时间缩短,术后1、5、7天的疼痛程度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速峰值(PEF)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PEF(69.96±5.77%、241.52±16.43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60.21±5.87%、216.48±15.32L/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患者,较三孔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