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44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乳腺管内乳头状瘤是乳头溢液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文献上对该病与乳腺癌的关系尚有争论。我院外科自1956~1984年共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管内乳头状瘤144例,其中8例(5.9%)有癌变,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ntraductal papilloma,IDP)超声误诊原因,提高该病超声诊断符合率。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手术的IDP患者52例共66个病灶的术前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超声误诊、漏诊的原因。结果 IDP超声误诊率为28.8%(19/66),其中I型无误诊,Ⅱ型误诊率为44.4%,Ⅲ型和Ⅳ型误诊率分别为83.3%和76.9%。结论 Ⅲ型、Ⅳ型IDP超声声像图不典型,无明确的特征性改变,单纯二维超声鉴别困难,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在乳头乳晕区的乳腺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常见.本研究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01-2015-07 0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547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547例患者中,348例不伴有非典型增生(63.6%),199例(36.4%)伴有非典型增生.中位随访37个月,导管内乳头状瘤组和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非典型增生组3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8.2%和95.0%;3年无肿瘤生存率分别为99.1%和98.5%.2组无复发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Cox分析结果显示,非典型增生是影响术后复发的主要因素,RR=0.183,95%CI=0.045~0.675,P-0.01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有乳房肿物(OR=0.448,95%CI=0.29~0.68,P<0.001)、外周型导管内乳头状瘤(OR=0.444,95%CI=0.45~0.72,P=0.001)术后病理更易出现非典型增生.结论 非典型增生情况是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术后复发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该院1985年 ̄1994年经病理检查证实导管内乳头状瘤29例,以乳头溢液为主要症状(25/29)。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可以明确诊断,确定肿瘤位置,病变导管注入亚甲蓝标户昨于术中确定病变范围,正确地进行乳腺区段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儿童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崔宗树,石胜军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112001)患者,女,12岁。右乳房肿块1年,近半年增大,伴有间歇性浆液样乳头溢液。体检:双侧乳房对称,皮肤无桔皮样变,乳头无内陷。于右乳晕外上象限可触及约1.5×1.0cm肿块,质中等...  相似文献   

6.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发病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7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乳头状瘤病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27例,其中22例首发症状为乳头溢液,占81.48%。其中20例行乳导管造影,18例示乳头状瘤病,2例示乳头状瘤,2例行乳导管内窥镜,1例示单发乳头状瘤,1例示乳头状瘤病。5例首发症状为肿块。术后病理诊断乳头状瘤病24例,乳头状瘤病伴恶变3例。乳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恶变率是11.11%。结论乳导管内乳头状瘤病最常见症状为乳头溢液。术前行乳导管造影有较高的确诊率。乳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存在一定的恶变率。  相似文献   

7.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梗死及鳞状化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祥盛 《肿瘤》1994,14(1):41-41,36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梗死及鳞状化生张祥盛滨州医学院(山东滨州256603)乳腺孤立性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伴梗死及鳞状化生者尤为罕见。临床及病理学上均易被误诊为恶性,现报道3例如下:临床资料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60及48岁...  相似文献   

8.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但有一定的癌变率,本组52例有2例癌变;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物理诊断、乳腺导管造影、乳头溢液的细胞学检查及乳腺的近红外线扫描检查,建议对中老年患者、多支导管溢液、多发性乳头状瘤或有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应考虑乳腺单纯切除,并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9.
龚柳燕 《肿瘤学杂志》2006,12(4):317-318
[目的]应用钼钯乳腺摄影及乳导管造影,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X线表现。[结果]63例溢液性导管内乳头状瘤中,34例显示圆形或类圆形充盈缺损,16例呈不规则充盈缺损,7例呈杯口状充盈缺损伴导管截断,6例呈条状充盈缺损。5例无溢液性导管内乳头状瘤均显示结节影。[结论]乳导管造影是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最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定位、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细胞学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学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可靠性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有病理对照的细胞学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56例.镜下观察其乳头溢液涂片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FNAC)的细胞形态特点.并与组织切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6例中诊断准确率为87.5%(49/56),误诊率为12.5%(7/56),其中4例诊断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2例误诊为纤维腺瘤.1例误诊为乳腺癌一结论:通过乳头溢液及细针穿刺细胞学联合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较为可靠.对术前诊断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对病变多发及较复杂的病例诊断宜慎重,尤其是乳腺肿块伴溢液诊断乳腺癌应谨慎.最好行切检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1.
樊露  郎林 《实用癌症杂志》2005,20(1):102-10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少见,是发生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良性肿瘤,常发生于近乳晕的大乳管,是乳头溢液的最常见原因。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有癌变可能,目前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研究较少,治疗方法尚无定论。我院自1980年1月~2002年1月间收治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5例,现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6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发生在乳腺导管内的乳头状瘤,属良性肿瘤,可发生癌变,与乳头状癌难以鉴别,我院1998年4月~2006年8月共收治63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为女性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其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不易与其他疾病相鉴别,常导致漏诊、误诊发生,在外科治疗上常难以准确手术切除。本文主要就该病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高频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价值.方法 选取4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超声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4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中,共病变42个,其中Ⅰ型15个,14个确诊,诊断准确率为93.33%;Ⅱ型12个,11个确诊,准确率为91.67%;Ⅲ型4个,检出2个,准确率为50.00%;Ⅳ型6个,检出5个,准确率为83.33%;Ⅴ型5个,检出3个,准确率为60.00%.结论临床针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简单、无创、准确率高的诊断方法,有助于医师更好地判定病情,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80例,其中恶性肿瘤患者(恶性组)20例,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6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结果 常规超声显示恶性组多表现为乳腺腺体致密、微小钙化、边界缘毛刺和肿决影(P<0.05);良性组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多为2~3分,平均为(2.56±0.44)分;而恶性组多为4~5分,平均分为(4.56±0.32)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恶性组20例患者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造影评分与其Dukes分期、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论 超声造影诊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能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能有效对良恶性状况进行鉴别诊断,并且与病理分化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在单发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微创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切除单发性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1例患者术后病理示导管内乳头状瘤。随访2-4年,未见复发。1例患者术后病理示导管内乳头状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行乳腺单切术。1例冷冻病理提示导管内乳头状瘤癌变,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旋切术后2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无特殊处理,半年后消失。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可作为一种新的微创切除单发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1.天津市人民医院瘤科九年间住院治疗大导管上皮增生症5例,大导管乳头状病20例和乳头状癌9例。大导管上皮增生和乳头状瘤占乳腺肿瘤的2.9%,乳头状癌占乳癌的2.3%。2.乳头状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癌变者甚少见,故不宜视为癌前瘤变。惟大形乳头状瘤的临床表现与乳头状癌颇相似,宜慎重鉴别。3.乳头状癌是有特殊表现的乳癌,临床多可初步辨认。此种癌瘤的恶性度较低,生长较慢,发生腋转移者较一般乳癌为少。但治疗原则仍以乳癌根治术为宜。  相似文献   

18.
乳头乳房楔形切除术治疗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3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行乳头乳房楔形切除治疗结果,探讨该术式的意义。方法34例患者均在确定病变范围后做乳头乳房楔形切除,完整切除了乳晕处的肿瘤及壶腹处和乳腺组织内扩张的乳管并切除了乳管在乳头的开口。结果全组34例治愈。乳晕处切口无明显瘢痕,术后随访手术局部无复发。结论乳头乳腺楔形切除术是治愈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合理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鉴别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BIDP)与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方法。方法 对2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活检标本进行镜下观察, 全部病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根据形态结构不同分为以下3型:纤维型、假腺型、腺型。且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与非典型增生和导管内乳头状癌在组织结构、细胞形态上不同, 免疫组化染色S-100、Actin、myosin、GFAP均阳性, 证实是良性肿瘤。结论 乳头状结构分型和组织结构, 细胞形态的改变, 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区别良恶性乳腺疾病。  相似文献   

20.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经手术和病理学证实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特征和彩色多普勒频谱表现。结果:54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声像图特征可分为4型。导管扩张伴导管内乳头状回声型35倒,不规则液性暗区中实质回声型4例,单纯性导管扩张型6例,实质结节回声型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2.2%。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频谱对导管内乳头状瘤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无显著差异性。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直接或间接声像特征,是诊断该病的一种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