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结肠息肉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结肠息肉患者实施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的同时,术前积极给予心理疏导、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做好饮食指导和出院教育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32例患者均一次顺利切除息肉,术中术后未发生烧伤、肠穿孔、腹腔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结肠息肉,安全、微创。围手术期间积极给予整体护理措施,对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16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与成人组对比。结果164例患儿的188枚结肠息肉经内镜下全部成功切除,2例术后少量渗血,经保守治疗后缓解,与成人组对比,其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电凝切除术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总结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经验。选取2016年6月1日—2018年6月30日我院收治的120例结肠息肉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术治疗后,117例息肉得到有效切除。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卧床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达到预期要求。患者治疗后ADL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临床效果显著,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结肠息肉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肠道清洁效果,术后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饮食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用于结肠息肉围手术期不仅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为结肠息肉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2015-02—2016-12间收治的58例(72枚)结肠息肉患者,均给予内镜下高频电凝刀电切除术治疗,观察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恢复效果。结果 5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治疗,无中转开腹治疗。手术时间(30.46±5.27)min,术中出血量(14.97±2.31)m 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36±0.54)d,住院时间(3.85±1.26)d。术中未发生灼伤、肠穿孔等并发症。术后出现3例轻度出血,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未发生腹腔感染、迟发性大出血等其他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炎性息肉20枚,增生性息肉16枚,腺瘤性息肉36枚。患者术后均进行12个月的随访,其间出现2例(3.45%)非原位复发病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微创、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作为首选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研究经尿道电凝联合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对尿路上皮癌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泌尿外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尿路上皮癌患者80例,按照就诊序列号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凝联合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电切联合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各时期肿瘤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者术后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较后者显著减少(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较对照组(20.0%)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研究组肿瘤复发率(5.0%)较对照组(25.0%)显著降低(P<0.05).结论 采用经尿道电凝联合后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切除术对尿路上皮癌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预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痛胃镜电凝切除术对增生性胃息肉(HGP)患者并发症及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HG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无痛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予常规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无痛组在此基础上予无痛处理。结果无痛组术区视野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无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无痛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电凝切除术可改善HGP患者术区视野及减少手术创伤、并发症及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门诊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的效果。方法对60例结肠息肉患儿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0例84枚结肠息肉经内镜下均顺利切除,1例术中出血,经对症处理后成功止血。余均未发生大出血、穿孔及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结论门诊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切除率高,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肺癌患者围术期气道管理效果。 方法 将256例行胸腔镜下肺部切除术肺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15例、观察组141例。对照组行常规气道护理管理,观察组构建并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肺癌患者围术期气道管理方案。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痰液黏稠度及主动咳嗽力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肺癌患者围术期气道管理方案应用于肺癌手术患者,能改善术后呼吸功能,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行低温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外科治疗与护理;2016年1~12月行相同手术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ICU观察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出院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指导下高频电刀治疗胃部息肉相关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医院胃部息肉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给予对照组患者普通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无痛消化内镜指导下高频电刀治疗。对两组治疗情况、疼痛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97.5%与对照组77.5%比较显著提高(P0.05);在术中、术后30分钟、60分钟、4天时VAS评分方面,研究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胃部息肉患者实施消化内镜指导下高频电刀治疗疗效显著,利于术后康复,且疗效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盆骨折围术期治疗中的应用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间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骨盆骨折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5)。观察组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在围手术期给予骨盆骨折复位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管理方案进行临床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等级模拟评分改变,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苏醒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分析两治疗组围术期相关性并发症情况及术后随访骨盆功能恢复情况,以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每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模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苏醒后12 h,观察组疼痛等级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与麻醉苏醒后12 h疼痛评分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两时间监测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苏醒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提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性并发症情况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骨盆功能恢复率为82.7%;对照组为80.0%。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可有效缓解骨盆骨折患者复位内固定治疗过程中的手术应激反应,降低围手术期相关性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的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分析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将2015年8月—2018年8月因结直肠癌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72例采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及预后情况。两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更高,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王君慧  董翠萍  潜艳 《护理学杂志》2020,35(1):75-76+82
目的提高肺肿瘤切除术肥胖患者的肺康复效果。方法将行肺肿瘤切除术肥胖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32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按常规行呼吸道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围术期肺康复管理。结果观察组术后机械通气使用率及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高碳酸血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肺肿瘤切除术肥胖患者加强围术期肺康复管理,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对创伤性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7-06收入的68例创伤性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疗效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时间、出院时间和停止输液时间、麻醉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0周及20周后,观察组患者腰椎前屈度及腰椎后伸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SAS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段,观察组患者的血清ESR、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干预能切实加快患者术后身体恢复速度,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显著减少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并有利于缓解心理焦虑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探讨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息肉患者1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常规组和无痛组各7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无痛组采用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血清胃动素(MOT)、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及手术并发症等指标。无痛组手术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MOT、VIP、GA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MOT、GAS水平较本组术前显著降低(P0.05),血清VIP水平较本组术前显著升高(P0.05);术后24 h,无痛组的血清MOT、GAS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血清VIP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无痛组手术并发症率1.43%,常规组4.2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消化内镜下高频电刀手术治疗胃肠息肉的效果肯定,同时利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短/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地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FIS)在高位复杂性肛瘘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FTS组和对照组。FTS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肛门失禁,FTS组患者术后12h至14d,创口疼痛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方案可降低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下治疗结肠息肉电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3月入住我院肛肠外科行结肠息肉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无痛结肠镜组)和对照组(常规结肠镜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镜下治疗时长和术后镇静评分、疼痛评分,以及在术前、在插镜到回盲部时、镜下切除息肉时和术后的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时长、镇静评分、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HR和SPO_2在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 0.05);在插镜到回盲部时和镜下切除息肉时,观察组的HR和SPO_2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两组的HR和SP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较普通结肠镜安全、用时少、患者的舒适度高,镇静、镇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84例早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2组均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围手术期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FTS理念护理。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FTS理念护理能促进早期宫颈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住院费用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