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网状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断层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小儿功能部位瘢痕挛缩创面愈合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32例小儿烧伤后功能部位瘢痕挛缩患者,挛缩瘢痕彻底松解后创面缺损面积大小为5.5 cm×4.5 cm~20.0 cm×10.0 cm。运用脱细胞异体网状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断层皮片复合移植封闭创面。术后1个月内每周随访1次,以后每1月随访1次;随访方式均采用门诊复查。术后观察受区真皮支架及刃厚断层皮片成活情况、皮肤弹性及延展情况、外观情况、关节活动功能恢复情况;观察供区愈合情况、瘢痕存留情况。 结果30例创面经复合移植后,皮片生长、愈合均良好,2例创面移植皮片可见点状表皮坏死,经换药愈合。随访3~12个月,受区皮肤弹性良好,无明显瘢痕挛缩,外观及关节功能满意。供区创面均愈合,无瘢痕存留,部分有色差存留。 结论脱细胞异体网状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断层皮片复合移植修复小儿功能部位瘢痕挛缩创面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头皮在修复儿童烧伤后肢体关节瘢痕挛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儿童肢体关节部位烧伤后瘢痕挛缩23例.患儿于入院后完善术前常规化验及检查,一期手术切除瘢痕组织,矫正关节挛缩畸形,取与创面面积相同大小的人工真皮打孔并覆盖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关节部位瘢痕挛缩修复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收治的12例大面积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为23.0~67.0岁,烧伤面积为70.0%~95.0%总体表面积(TBSA)。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明确拟手术切除部位,行Ⅰ期关节部位瘢痕松解,完整切除功能受限的关节部位瘢痕,使其恢复最大功能位。瘢痕切除后创面面积为10.0 cm×5.0 cm~20.0 cm×15.0 cm。脱细胞异体真皮覆盖创面,可吸收线缝合固定,封闭负压吸引7 d后行Ⅱ期手术,取自体刃厚皮覆盖于脱细胞异体真皮上缝合固定,并行封闭负压吸引。术后7 d观察皮片成活情况;创面愈合后6个月,参照《实用烧伤康复治疗学》中关于关节活动功能评定标准,采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度,同时观察患肢肌力、感觉、外形、遗留症状、关节区域功能及供受区外观;创面愈合后6个月,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同时采用自制外观满意度评分表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评估。 结果术后7 d,10例患者皮片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片移植区域有残余创面,经换药处理后1个月内愈合。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创面愈合后6个月,12例患者关节活动度分别最大可达:肘关节屈曲130°、伸展0、腕关节掌屈60°、背伸65°、尺偏25°、桡偏20°。所有患者患肢肌力正常、感觉良好、外形较术前有很大改观,关节区域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受区皮肤质地柔软,颜色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供皮区毛发发育未见异常。创面愈合后6个月,10例患者痊愈,2例有效。创面愈合后6个月,10例患者非常满意,2例患者满意。 结论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大面积烧伤后关节部位瘢痕挛缩畸形,解决了患者自体中厚皮源不足的问题,术后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早期整形手术方法防治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方法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对1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愈合10~30d的病例,进行早期的功能部位整形手术,切除有瘢痕增生的组织,移植中厚皮。结果全部病例移植的中厚皮成活,无瘢痕增生,关节活动良好,明显减轻了瘢痕挛缩畸形。结论烧伤后及时进行功能部位整形手术,能有效地防治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和功能障碍,弥补伤后早期抢救期间失去的功能部位整形机会。  相似文献   

5.
尺动脉腕上皮支变异1例刘学亮①王晨①在为1例右手掌瘢痕挛缩患者行瘢痕切除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手术时,发现尺动脉腕上皮支变异,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18岁。因右手挤压伤致瘢痕挛缩畸形5年,于1996年4月22日入院。检查:右手背及掌均为挛缩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管理在小儿手部瘢痕挛缩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96例手部烧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给予集束化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手指关节总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手指总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儿手指总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总护理满意率为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71.74%(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应用于小儿手部瘢痕挛缩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有利于患儿手指功能的恢复,护理满意度高,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了患儿的总体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吻合血管的趾甲移植修复拇、手指指甲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3年2月~2011年2月,采用吻合血管的母趾趾甲移植修复拇指指甲缺损23例,采用吻合血管的第2趾趾甲移植修复2~4指指甲缺损40例。足部供区采用植皮或邻近皮瓣转移修复术。 结果 术后移植的23例母趾趾甲、40例第2趾趾甲均成活。63例患者获随访5~30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患者修复后的手指外形满意,指甲生长良好,可以协助指腹完成抓、掐、捡针等动作。拇指指间关节屈曲达50°~90°,平均为65°;2~4指远指间关节屈曲达30°~70°,平均为50°。48例供足植皮者,2例在足背远端出现线状瘢痕挛缩,再次手术给予瘢痕切除改形后挛缩解除,余植皮区皮肤松软,质地可。 结论 应用吻合血管的母趾趾甲、第 2趾趾甲移植修复拇、手指指甲缺损,可以很好地恢复指端的外形,并重建指甲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背景:临床修复烧伤功能部位创面的主要方法为自体大张刃厚皮片移植,虽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存在移植后质地薄、僵硬、韧差等缺陷,且移植部位瘢痕增生较重,容易引起挛缩畸形,功能恢复比较差。 目的:分析复合皮移植烧伤功能部位修复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0例(84处)功能部位烧伤创面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修复治疗,对照组给予自体大张刃厚皮片移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皮片成活率及二次手术率;治疗后1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评估皮肤色泽、厚度、血管分布及柔软度,同时判定瘢痕程度。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皮片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0%,P < 0.05),二次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13%,P < 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皮肤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轻度瘢痕增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29%,P < 0.05)。说明采用脱细胞同种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烧伤功能部位修复创面,能有效提高皮片成活率,降低二次手术率,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还能有效减轻瘢痕增生程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背景:采用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已成为近来修复特重度烧伤患者创面的主要手段。由于异体皮来源极为困难,因此,临床上采用异种皮(猪皮)或人工皮作为载体来覆盖创面。目的:观察薄中厚微粒皮皮浆移植异种皮覆盖修复烧伤创面的疗效及创面愈合后的皮肤质量,并与刃厚微粒皮皮浆移植异种皮覆盖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选取特重度具有双侧肢体烧伤的患者36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选择可供对比的创面42对,其中关节部位32对。每例患者选取1至2对肢体烧伤程度较为相同的Ⅲ度切痂创面进行对比。在异种皮覆盖下,试验组采用薄中厚微粒皮皮浆涂抹移植修复烧伤创面,对照组采用刃厚微粒皮皮浆涂抹移植修复烧伤创面,两组供皮区与受皮区面积之比相同(所有患者扩张比控制在1∶8-1∶12)。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移植后半年至2年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程度、关节部位需整复手术的比率,对手术切除的瘢痕按温哥华瘢痕量表总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试验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44.7±1.24)d,明显短于对照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49.6±1.41)d(P0.05)。试验组移植后半年至2年创面愈合后的瘢痕增生程度轻于对照组:重度瘢痕增生的比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轻度瘢痕增生的比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中度瘢痕增生的比率相近(P0.05)。试验组关节部位需整复手术的比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59%(P0.01)。试验组手术切取瘢痕的温哥华瘢痕量表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异种皮覆盖下,通过增加微粒皮厚度,采用薄中厚微粒皮浆移植是修复大面积全层皮肤烧伤的较好方法,可获得较好的创面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通过手术整形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56例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不同程度的畸形以及瘢痕组织的部位、范围等结合手外科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手部瘢痕挛缩畸形。分析并比较手部功能及形态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手术,移植皮片均成活,随访6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基本恢复,无再次挛缩发生。结论对不同部位及程度的瘢痕挛缩需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案,且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训练能够更好地恢复手部功能及形态,防止再次挛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Meek植皮术在特大面积烧伤创面修复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烧伤总面积≥80%TBSA,Ⅲ度烧伤面积≥30%TBSA的患者32例,给予常规抗休克、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营养支持、创面处理等治疗。将32例患者随机分为Meek植皮术组17例,微粒皮移植术组15例,对两组患者的Ⅲ度及部分深Ⅱ度创面分别采用Meek植皮术和微粒皮移植术修复,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植皮区皮片融合时间、疤痕增生情况及对关节活动的影响。结果 Meek植皮术组,皮片成活率50%~100%,平均88%,皮片融合时间与供区受区扩展比例1︰3的为7~10d,1︰4的为10~15d,1︰6的为13~18d,1︰9的为15~23d;3~18个月后随访,疤痕增生轻,呈网状,关节处疤痕挛缩不严重,关节疤痕松解植皮手术率低。微粒皮移植术组,微粒皮成活率33%~85%,平均52%,供区受区扩展比例为1︰8~1︰12,皮片融合时间为21~45d,平均32.5d,创面一类愈合率为55.5%,二类愈合率为44.5%;3~24个月后随访,疤痕增生呈条索状或片状,关节活动较差,关节疤痕松解植皮手术率高。结论在有相对充足自体皮源的情况下,对特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采用Meek植皮术修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烧创伤后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内蒙古包钢医院烧伤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烧创伤后骨/肌腱外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创面修复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常规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控制感染,根据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的应用。观察组患者Ⅰ期行手术清创及双层人工真皮移植;待人工真皮完全血管化后,Ⅱ期去除人工真皮的硅胶层,再次修整创面,移植自体刃厚皮片。对照组待创面具备植皮条件后行单纯皮瓣或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比较2组患者皮片/皮瓣成活率和创面愈合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瘢痕生长情况。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结果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创面植皮术区皮片均成活,皮下无淤血及积液,皮片成活率为100%;对照组4例皮片移植患者皮下淤血较明显,皮片溶解坏死,2例皮瓣移植患者部分皮瓣远端血运障碍,缺血坏死,皮片/皮瓣成活率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 P=0.03)。术后28 d,观察组创面全部愈合,术区无渗液、无红肿,创面愈合率为100%;对照组有6例患者创面未完全愈合,创面愈合率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 P=0.03)。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28.31±3.39) d、(6.58±1.21)万元,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35.42±4.22) d、(3.27±1.10)万元,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21、11.13, 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为(4.72±1.93)分,对照组为(5.88±2.1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 P<0.05)。 结论双层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烧创伤后骨/肌腱外露创面,皮片/皮瓣成活率及创面愈合率高,可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瘢痕增生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深二度烧伤瘢痕表皮移植与皮耐克联合深二度烧伤瘢痕表皮移植在烧伤瘢痕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烧伤瘢痕患者60例,进行随机分组,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深二度烧伤瘢痕表皮移植治疗烧伤瘢痕患者(A组)30例,采用皮耐克联合深二度烧伤瘢痕表皮移植治疗烧伤瘢痕患者(B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于创面愈合后6个月后进行随访并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价瘢痕情况以及参照ADL分级标准评定关节功能。结果 A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2.07±4.30)d,短于B组的(22.00±3.8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VSS评分为(4.10±3.27)分,B组为(4.40±3.80)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ADL评分:优5例,良12例,中10例,差3例;B组ADL评分:优4例,良11例,中10例,差5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深二度烧伤瘢痕表皮移植治疗烧伤瘢痕疗效,与皮耐克联合深二度烧伤瘢痕表皮移植治疗烧伤瘢痕疗效无明显差异,但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深二度烧伤瘢痕表皮移植较皮耐克联合深二度烧伤瘢痕表皮移植创面愈合时间短,在临床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背阔肌皮瓣局部转移腋窝成形术联合瘢痕松解修复烧灼伤后腋部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7年10月,青海红十字医院骨外科采用背阔肌皮瓣局部转移腋窝成形术修复9例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7 例、女2例,年龄22~43 岁。受伤原因:电击伤3例,烫伤4例,热压伤2例;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程度:轻度3例、中度5例、重度1例;受伤至整复时间为3~10年。患者均为上肢、前胸及腋部烧灼伤后导致瘢痕挛缩畸形,术前患者肩关节外展角度为47.5°±19.7°。术中先行瘢痕松解,松解后的皮肤缺损采用背阔肌皮瓣转移覆盖,切取皮瓣面积7 cm×12 cm~12 cm×2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全/中厚皮片植皮覆盖。结果 本组9例患者术后随访9~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皮瓣均成活,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治愈;6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部分缝合后小面积缺损采用全/中厚皮片移植覆盖,植皮均成活,所有病例供区均无感染、皮肤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外观佳,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外展角度达127.8°±23.5°,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860, P<0.01)。结论 背阔肌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术后皮瓣成活率高,外观佳,肩关节功能恢复好,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成形术治疗烧伤后疤痕挛缩的应用经验。方法以疤痕挛缩张力线为长轴线设计菱形皮瓣,长轴顶点为约60°皮瓣锐角,菱形皮瓣的短轴顶点为约120°的钝角,切开菱形四边形成垂直皮下组织蒂,适当剥离菱形皮瓣短轴外的皮下组织,沿短轴方向向皮瓣外作延长切口。将两锐角的V切口作Y形延长后缝合,两钝角的Y切口作V形推进缝合,必要时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串联菱形瓣。结果 67例93个菱形瓣均良好成活,手术后疤痕挛缩线获得60%~250%的延长,平均延长80%。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疤痕挛缩再发。结论皮下组织蒂菱形皮瓣设计简单,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效果确切,并发症少,适用于跨关节挛缩瘢痕畸形,在多数情况下可替代传统Z成形及W成形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瘢痕松解后一期创面负压吸引结合二期自体中厚皮片移植在特重度烧伤康复患者后期功能重建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昆山"8·2"事件中特重度烧伤后期康复患者36例,所有患者烧伤面积均大于8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面积均大于50%总体表面积,瘢痕面积均大于50%烧伤面积,烧伤后功能部位瘢痕挛缩(36处)受限。根据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手术组,每组18例。实验组患者行一期手术功能部位瘢痕松解后,创面持续负压吸引6 d,如创面基底良好,行二期创面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术后定期换药;常规手术组患者行功能部位瘢痕松解后,一期自体中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定期换药。术后12 d,观察2组患者创面感染情况并计算2组自体皮成活率;记录植皮区植皮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3、6、10个月植皮区瘢痕评分差值;术后12个月随访,对患者功能部位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术后12 d,实验组患者自体皮成活率(94.28±3.58)%,高于常规手术组(89.0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5,P<0.05);实验组出现1例感染,与常规手术组感染例数(3例)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3)。植皮术后,实验组患者植皮区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3.22±0.55) d,短于常规手术组(16.44±0.5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2,P=0.0001)。实验组患者术后3、6、10个月植皮区瘢痕评分差值分别为(4.22±0.89)、(4.72±0.23)、(6.11±0.29)分,均低于常规手术组(5.00±0.59)、(6.78±0.24)、(8.22±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0、7.857、6.008,P值均小于0.05)。术后12个月随访,实验组患者功能部位功能恢复情况:好10例,较好7例,差1例;常规手术组功能恢复情况:好5例,较好9例,差4例,实验组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0,P=0.045)。 结论瘢痕松解后创面负压吸引结合二期自体中厚皮片移植可提高皮片存活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植皮区瘢痕、改善功能部位活动情况,有较好的临床功能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烧伤后疤痕挛缩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移植修复足背烧伤后疤痕25例,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及其伴行静脉分别与胫前动静脉吻合,并将股外侧皮神经与腓浅神经吻合,使皮瓣具有感觉功能。结果 25例患者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经3个月至2年的随访,皮瓣感觉恢复达s3~s4,两点分辨觉为8~12mm,足背皮肤外观和质地良好。结论 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供区隐蔽,血供丰富,可切取范围大,特别是带有感觉神经耐磨,是修复足背烧伤后疤痕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慢性压力性创伤所致压疮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7年1月至2008年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应用皮瓣、游离皮片、术后灌洗及负压吸引等外科方法治疗107例因截瘫、侧瘫、超高龄痴呆等原因导致慢性压力创伤性皮肤、软组织溃烂创面382处。其中尾骶区121处,股骨大转子区96处,坐骨结节63处,髂骨部48处,胸腰椎区22处,足跟部15处,肩胛区17处。围手术期营养不良患者予以营养代谢支持治疗,感染严重者术后持续灌洗与负压吸引,并防止再受压等。结果 382处创面一次性愈合304处,其中158处为肌瓣或肌皮瓣,轴型复合组织瓣76处,游离皮片54处,邻位皮瓣16处。延迟愈合78处,其中轴型复合组织瓣41处,肌皮瓣31处,游离皮片6处。延迟愈合创面修复方法:38处经Ⅱ期扩创后直接缝合治愈,27处经游离皮片移植治愈,13处局部换药治愈(平均17d)。随访6个月时,原位复发压力性创面17例,其中游离植皮占13例。结论改善全身营养,控制局部细菌感染,利用创面周围健康皮肤、肌肉、筋膜形成复合组织瓣修复创面,辅以创底灌洗、负压吸引,避免再受压等是提高慢性压力创伤性创面治愈率和降低复发率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深度烧伤患者四肢关节功能部位的复合皮移植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异体无细胞真皮基质(ADM)在深度烧伤的四肢关节部位的临床移植效果。方法 以11例四肢关节部位深Ⅱ和Ⅲ度烧伤的患者为对象,采用复合皮(CS)移植技术将20块网状ADM(每块150~400 cm2)与自体超薄断层皮片(UTSG,厚度0.05 cm)重叠,组成CS,一次性移植于患者14处四肢关节区域的切痂或削痂创面上,并在邻近的烧伤部位移植自体断层中厚皮片(STSG,厚度0.15~0.20 cm)作为对照。术后10~14 d首次换药,定期随访和行移植皮片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2周CS成活率93.7%,STSG成活率为97.2%,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年,CS组未见明显的瘢痕增生和挛缩,所有患者关节屈伸范围正常。组织学观察显示,CS真皮层无皮肤附件,胶原纤维排列有序,仅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但在烧伤后期感染创面上的CS移植效果(外观质地和组织结构)不及烧伤早期的清洁创面。结论 深度烧伤患者关节部位尽早应用ADM能够产生满意的整形效果并满足关节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