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倒刺缝合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性肾肿瘤中对热缺血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62例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复杂性肾肿瘤(R.E.N.A.L评分≥7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脏缝合方法分为倒刺组(n=28)与传统组(n=34)。对比两组患者的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缝合时间、出血量、输血率、并发症及肾功能变化等资料。结果:倒刺组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缝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术后血清肌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倒刺缝合对于腹腔镜下复杂性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利于缩短肾热缺血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是否能有效应用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肾脏的缝合操作.方法 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共有27例肾脏肿瘤患者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抽签分为两组,A组(n=12)在剜除肾脏肿瘤之后,采用普通抗菌涂层薇乔缝合集合系统及肾脏实质创面,B组(n=15)则使用单向倒刺可吸收缝合线(Ⅴ-Loc180)缝合.采用t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对两组患者从一般人口学资料、肿瘤大小、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组患者12例,平均年龄62.0岁,肾脏肿瘤平均直径2.6 cm.RENAL评分(6.3±0.8)分,热缺血时间28 min,手术时间(137±20.2) min,1例术中中转开放,术中出血量(79.1±48.5) mL.B组患者15例,平均年龄61.3岁,肾脏肿瘤直径3.3 cm,RENAL评分(6.5±0.5)分,热缺血时间(22.8±3.8) min,手术时间(120±15.7) min,2例因肿瘤较大腔镜下缝合困难中转开放.在肾脏热缺血时间方面,B组优于A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项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 Ⅴ-Loc单向倒刺可吸收缝线可以安全有效用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且能显著缩短术中肾脏热缺血的时间,为临床推广使用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操作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7月于我院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BMI分为两组:非肥胖组(BMl25kg/m2)43例,超重组(BMI≥25kg/m2)57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肾脏缺血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住院天数、留置引流管时间、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100例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中,超重组肿瘤直径1.0~6cm,非肥胖组肿瘤直径0.5~4cm,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1.7±48.8)min和(131.3±32.2)min,肾脏热缺血时间分别为(23.5±4.8)min和(21.3±4.7)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7.9±134.1)ml和(51.6±55.3)ml,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分别为(17.8±16.5)g/L和(12.8±9.6)g/L,超重组指标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BMl的增加将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而对于术后的恢复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微波消融辅助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MWA-LPN)治疗中危肾肿瘤(PADUA评分8~9分),以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保护肾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中危肾肿瘤患者157例,79例行微波消融辅助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MWA-LPN组),另78例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及肾功能等临床指标。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MWA-LPN组和LPN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0.3±31.9) min、(100.9±23.2)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0.6±4.1) min、(18.6±2.9) 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4.8±0.9) d、(5.5±1.3)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WA-LPN组和LPN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132.8±66.7) ml、(129.5±142.4) 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切缘病理均阴性,Scr及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WA-LPN组术后尿瘘1例,血尿1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发热2例;LPN组术后尿瘘1例,血尿2例,发热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随访12~55个月,平均(26.9±10.6)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MWA-LPN具有热缺血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中危肾肿瘤术式,但其远期疗效尚需大样本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三种不同缝合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9年3月~2015年2月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患者320例,术中行单层8字形间断缝合肾脏创面者80例(A组),行Hemolok免打结缝合法125例(B组),行双向倒刺可吸收线(Quill线)两针双向缝合法115例(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肿瘤特性、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结果:320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全部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三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肿瘤直径、肿瘤位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方面,C组优于B组及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ill线两针双向缝合法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更能缩短热缺血时间,减少并发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方法将48例肾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热缺血时间对术后患肾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开展的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43例分为3组:短缺血组11例(热缺血时间≤20min),中缺血组23例(20min热缺血时间≤30min),长缺血组9例(30 min热缺血时间≤40 min)。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3月、6月、1年、1.5年、2年测定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比较其变化情况,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短缺血组:术后2周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缺血组:术后2周、3月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长缺血组:术后2周、3月、6月及1年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患肾GFR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时,应尽力缩短热缺血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治疗局限性肾癌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科完成的260例局限性肾癌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135例,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125例,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肾脏平均热缺血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平均失血量、总住院天数、术后平均引流量、术后平均引流天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RLPN组与OPN组在性别、年龄、肿瘤部位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RLPN组患者的肿瘤平均最大直径为(3.410±0.170)cm,OPN组患者的肿瘤平均最大直径为(5.030±0.275)cm,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LPN组与OPN组在术中肾脏平均热缺血时间、手术平均持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平均引流天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RLPN组为(132.33±12.73)mL,OPN组为(267.52±22.59)mL,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术后平均引流量RLPN组为(271.10±17.13)mL,OPN组为(358.07±24.277)mL,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与开放手术相当,而且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ALPN)与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治疗肾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2月我院133例行泌尿系CT检查诊断为肾肿瘤并行RLPN或RALPN的数据,RLPN为73例,RALPN为60例。通过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对两组手术的近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除RLPN组有3例改开放手术外,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RALPN组与RLPN组相比,手术时间分别为(140.9±51.6)min和(178.5±54.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缺血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值、术中输血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肿瘤切缘均为阴性。RALPN组1例术后急性脑梗;RLPN组1例术后肠梗阻,1例术后继发出血。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瘤生存。结论:RALP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肾肿瘤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比较同一外科医生施行的早期20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最近20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结果。所有手术在2013年5月~2013年8月完成。既往该医生成功施行1 000余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300余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出血量、切缘阳性率、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和肿瘤病理学结果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切缘阳性病例。2组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学习曲线中,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均呈下降趋势。经过早期9例手术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即可接近最近20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前9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是134min,热缺血时间是20min,远远长于后11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07min,热缺血时间14min。结论:一个资深腹腔镜外科医生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过渡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经过前9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后,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大致相同。2组热缺血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分析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改进方法治疗中度复杂性肾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9月R.E.N.A.L.评分为中度复杂肾癌(7~9分)并在我院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6例,女28例,平均年龄(51.5±10.5)岁,肾脏肿瘤均为单发,其中腹侧12例,背侧72例,肿瘤直径(52±23)mm,R.E.N.A.L.平均评分为(8.1±0.92)分。结果: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其中采用"2+1"法(改良组)48例,标准肾部分切步骤(对照组)手术36例,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104.2±31.6)min vs.(97.0±21.9)min),P0.05]、术中出血量[(81.9±8.7)ml vs.(78.9±7.9)ml,P0.05)]、术后血清肌酐[(91±29)μmol/L vs.(93±42)μmol/L,P0.05)]、术后血红蛋白减少值[(2.2±1.8)g/ml vs.(1.9±1.3)g/ml,P0.05)]、术后住院天数[(6.0±2.0)d vs.(6.0±3.3)d,P0.05]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采用"2+1"缝合法热缺血时间显著减少[(14.1±3.3)min vs.(17.6±4.9)min,P0.01)]。术后尿漏2例(改良组1例,对照组1例);高热(体温39.0℃)两组各1例。术后平均随访(19.6±2.3)个月,所有患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肾功能无持续恶化。结论:"2+1"缝合法改良早期开放肾阻断钳技术及缝合方法,使热缺血时间显著缩短,扩大了肾部分切的适应证,保证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肾部分切手术方法,值得向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DDD评分系统在肾癌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对预估肿瘤复杂性、手术难度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科住院的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51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DD评分系统分为低度复杂组、中度复杂组、高度复杂组,并收集比较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位置、体质量指数(BMI)、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肌酐差值、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低度复杂组21例、中度复杂组15例、高度复杂组15例。三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及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4.6±13.1) min、(88.0±31.5) min、(111.0±25.0)min,平均术中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0.4±1.8)min、(13.0±2.9)min、(20.6±5.6)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7±27)ml、(56±27) ml、(68±20) ml,复杂程度越高,术中出血量越多,热缺血时间越长,手术时间越长(P0.05)。各组平均术后血肌酐增加值分别为(4.8±6.7)μmol/L、(10.2±4.9)μmol/L、(10.6±5.3)μmol/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6.7±0.9)d、(10.4±5.6)d、(10.4±2.1) d,低度复杂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术后血肌酐变化小,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高度复杂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是低度复杂组的3.65倍(P0.05),并且DDD评分系统预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精度较高(AUC=0.894)。结论 DDD评分系统在肾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对预估肿瘤复杂性、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7例肾脏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高选组(n=13例)与常规组(n=44),肾脏肿瘤为T1a、T1b期,且对侧肾脏功能正常。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高选组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肾脏热缺血时间分别为(192.0±56.1)ml、(107.0±32.8)ml与(25.1±2.3)min、(22.4±2.9)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89、3.0765,P<0.05);术后第1天血肌酐分别为(80.6±7.5)μmol/L、(86.3±7.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42,P<0.05);术后3个月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患侧肾脏GFR下降百分比分别为(37.5±4.2)ml/min、(32.6±4.5)ml/min与(14.7±3.8)%、(23.6±4.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90、7.1246,P<0.05);患者切缘均为阴性;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肾周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以上,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高选择性肾动脉分支阻断术在肾部分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增加了肾脏热缺血时间,在肾脏功能的恢复与代谢方面具有优势,但由于数量少,期待更多高质量的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obotic-assist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ALPN)、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obotic-assist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ARPN)及传统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7年8月单一术者使用da Vinci机器人系统及Storz腹腔镜系统进行372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RALPN 138例,RARPN 46例,LPN 188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肾动脉热缺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率。结果 3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2.3±30.9)min、(112.5±28.7)min、(114.8±34.5)min,无统计学差异(F=2.682,P=0.070)。3组肾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0.8±5.9)min、(19.4±5.1)min、(23.7±6.8)min(F=13.025,P=0.000),RALPN和RARPN明显短于LPN(P0.05)。3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89.0±76.9)ml、(42.9±40.3)ml、(55.2±86.6)ml(F=9.644,P=0.000),RALPN明显多于RARPN和LPN(P0.05)。LPN组术中输血1例,RALPN及RARPN组均无术中输血。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及机器人辅助后腹腔镜手术均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零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初步经验。方法 2014至2016年对35例肾癌患者施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其中零阻断肾血管组13例,年龄(48.8±23.4)岁,肿瘤直径(2.6±1.6)cm;常规阻断肾血管组22例,年龄(46.8±24.6)岁,肿瘤直径(2.4±1.7)cm。入选肿瘤均为外生性,临床分期均为T1N0M0,肾脏测量评分系统(R.E.N.A.L.)提示均为低度复杂组(4~6分)。手术采用后腹腔入路,阻断/不阻断肾蒂血管施行肾部分切除术,2-0倒刺线结合Hemolok结扎夹快速连续免打结缝合肾实质创面。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零阻断组手术时间(82.3±33.1)min,出血量(205.9±68.9)mL,术后住院时间(5.6±3.2)d;常规组手术时间(85.4±24.9)min,出血量(138.2±68.4)mL,阻断时间(19.3±8.4)min,术后住院时间(5.4±3.9)d。切除标本切缘均阴性,无包膜等侵犯。两组在出血量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28),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6个月,零阻断组术后GFR值高于常规阻断组,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零阻断肾部分切除术的效果确切,可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LPN)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治疗局限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肾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9例行RLPN,24例行OPN。观察手术时间、术中肾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RLPN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肾缺血时间均明显较OPN组长,而术中出血量则明显少于OPN组,且胃肠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OPN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肾肿瘤疗效确切,出血量及并发症少,微创优势明显,是替代开放手术治疗局限肾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免打结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由同一组术者完成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27例,术中均采用分层连续缝合。根据缝合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免打结缝线组,n=14),B组(传统可吸收线组,n=13)。对两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warm ischemia time,WIT)、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前与术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进行对比研究。结果:27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全部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放或行肾脏切除。A、B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2±12)min、(80±1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0±6.5)ml、(132±7)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2±0.6)d、(6.4±0.5)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无尿漏、无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B组出血伴尿漏1例,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WIT分别为(18±4)min、(24±3)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B两组术前患肾GFR分别为(42.8±3.8)、(42.6±4.0)ml/min,术后1个月分别为(35.8±3.6)、(31.6±3.9)ml/min,A组GFR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后者(P0.01)。术后3个月分别为(40.9±3.9)、(39.6±4.2)ml/min,与术前相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免打结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可缩短WIT,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大大缩短学习曲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背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高难度和挑战性使许多腹腔镜外科医生采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小肿瘤。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到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过渡期我们评估一个资深腹腔镜外科医生的学习曲线。方法我们比较同一外科医生施行的早期20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和最近18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围术期结果。所有手术是在2005年4月~2009年7月间完成的。既往该医生成功施行100余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和100余例机器人辅助手术。2组手术步骤相同,在镜下充分游离肾动静脉后,完整游离肿瘤表面,利用术中超声来界定肿瘤边界,哈巴狗血管阻断钳控制肾动脉,在热缺血状态下切除肿瘤,2-0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肾实质,如果集合系统切开后也予以缝合。学习曲线的定义指能熟练地在较短的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内完成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例数。利用散点图显示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学习曲线,用以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和肿瘤病理学结果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组均无切缘阳性病例。2组手术并发症也无统计学差异。在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图1)中,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均呈下降趋势。经过早期5例手术后,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即可接近最近18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前5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是242.8 min,远远长于后15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171.3 min(P=0.011)。结论 一个资深腹腔镜外科医生从腹腔镜到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过渡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2组热缺血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经过前5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后,一个资深腔镜外科医生行机器人辅助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脏小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及24例同期行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及肿瘤大小上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后腹腔镜组1例因动脉分支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其他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118.4±16.2 min较开放组手术时间102.3±22.4 min长,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放组术中估计出血量142±12 ml,后腹腔镜组估计出血量126±14 ml,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后腹腔镜组热缺血时间26.6±4.2 min,开放组16.5±1.8 min,组间差异显著.后腹腔镜组在镇痛药用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日等方面明显均优于开放组(P<0.05).所有患者术后血肌酐均在正常水平.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25.9%vs 16.7%),无术后大出血、尿瘘等严重并发症出现.平均随访时间17(1~30)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而且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 sparing surgery,NSS)治疗肾肿瘤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肾肿瘤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单用后腹腔镜下NSS治疗,观察组结合3D打印技术实施后腹腔镜下NSS治疗。对两组病理学检查、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展开比较。随访两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病理学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各为(96±4)min、(26±2)min,较对照组的(118±6)min、(30±2)min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复发。结论:3D打印技术在后腹腔镜下NSS治疗肾肿瘤中应用价值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肾蒂阻断时间,减低手术风险,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