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部细菌感染评分(CPIS)对大面积脑梗死(LHI)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LHI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116例,均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营养方式,住院31~97 d,依据住院后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病史、饮酒、吸烟、入院收缩压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24 h血常规、肾功能指标、血糖、血脂等资料,根据简化的CPIS标准对其中的体温、气管分泌物、氧和指数、胸部X线片等进行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LHI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CPIS对LHI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死亡的诊断价值。结果 116例患者LHI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住院期间生存91例(78.45%),死亡25例(21.5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入院NIHSS评分、肌酐、胱抑素C、CPIS均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CPIS是影响LHI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CPIS预测LHI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7,截断值为6.13,敏感性为82.89%,特异性为80.21%。结论 LHI并发吸入性肺炎死亡患者CPIS升高,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26例SAP患者,根据其预后分为生存组(n=95)和病死组(n=31),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PIS差异。结果两组发病第1 d时CPIS均显著高于发病前(P0.05),存活组第3、5、7 d时明显下降(P0.05),病死组第3、5、7 d时持续升高(P0.05),存活组CPIS明显低于病死组(P0.05)。结论 CPIS是评价SAP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6-05-01—2010-05-31脑梗死并发吸入性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患者均为脑梗死并发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和发热。胸部X光检查表现为吸入部位的浸润影。治疗后72例好转,6例死亡。结论吸入性肺炎是导致脑卒中患者死亡和影响其功能恢复的最重要原因,必须重视早期预防,及时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阻断吸入是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Elixhauser合并症指数(ECI)与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院内死亡之间的关系,并评价其对吸入性肺炎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运用T-SQL语言从美国重症医学数据库(MIMIC-Ⅲ)中提取患者人口学特征、合并症等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分层分析评价ECI与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院内死亡之间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ECI预测院内死亡的临床价值。结果:共纳入402例患者,其中存活患者330例,死亡患者72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机械通气、ECI和CRUB-65评分与患者的院内死亡相关(P均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CI≥21分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95%CI):1. 98(1. 14,3. 45),P=0. 0154]; ECI预测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6169 (95%CI:0. 5424,0. 6913),与CRUB-65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ECI≥21分是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初步评估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王长远  邹琪  秦俭  王晶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2):1581-1582
目的研究血乳酸、C-反应蛋白和APACHEⅡ评分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67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及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测定动脉血乳酸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根据预后并将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其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分别为1.92±0.84mmol/L和2.98±1.57mmol/L,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88±3.65和22.47±6.91,(P〈0.05),C-反应蛋白分别为5.57±5.74ms/dL和5.7±6.16ms/dL,(P〉0.05)。结论血乳酸和APACHEIt评分可评估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预后,单纯的1次C-反应蛋白水平对预后评估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65例VAP患者根据临床转归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入院第1天、第5天及转出或死亡前PCT、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生存组第5天和转出或死亡前PCT、CPIS评分及APACHEⅡ评分等指标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PCT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0.647,P0.01),PCT、CPIS评分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35,P0.01和r=0.548,P0.01)。结论动态监测PCT与CPIS评分对VAP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 VAP 患者127例,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88例,死亡组39例,对患者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记录确诊 VAP 当日和第4天PCT 及其他临床生化指标,计算 CPIS 评分,应用 SPSS 17.0软件分析 PCT、CPIS 对 VAP 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确诊 VAP 第1天,死亡组与生存组 PCT 水平分别为(4.76±0.14)ng/ml 和(3.54±0.13)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第4天后死亡组 PCT 水平呈上升趋势,为(8.36±0.15)ng/ml,存活组 PCT 水平呈下降趋势,为(2.70±0.12)n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确诊 VAP 第1天,死亡组与生存组 CPIS 评分分别为(3.92±0.14)分和(3.55±0.1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病第4天死亡组 CPIS 评分呈上升趋势,为(7.00±0.21)分,存活组 CPIS 评分呈下降趋势,为(2.67±0.10)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组 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分析表明,第1天和第4天 PCT 水平、第4天 CPIS 评分、APACHEⅡ评分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CPIS 评分及 PCT 水平的持续增加提示 VAP 患者预后差,动态监测 PCT 及 CPIS 对 VAP 患者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8.
背景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等因素的影响,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发病率及病死率升高,治疗负担重,因此准确评估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对其预后进行评估,对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成年CAP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并与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和CURB-65评分进行比较,以期为CAP的诊治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成年CAP患者30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入住ICU情况。记录患者入科后的生命体征及相关生化指标,根据收集的资料计算PSI评分(0~90分为低危,91~130分为中危,130分为高危)、CURB-65评分(0~1分为低危,2分为中危,≥3分为高危)和MEWS(0~4分为低危,5~8分为中危,9~14分为高危)。记录患者28 d死亡情况。比较存活与死亡患者临床资料、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不同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患者入住ICU率、28 d病死率。成年CAP患者28 d死亡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预测成年CAP患者入住ICU、28 d死亡的价值;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三者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307例患者中,28 d死亡53例,存活254例。死亡患者年龄、入住ICU率、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大于存活患者(P0.05)。307例患者中,PSI评分低危140例,PSI评分中危89例,PSI评分高危78例;CURB-65评分低危152例,CURB-65评分中危77例,CURB-65评分高危78例;MEWS低危214例,MEWS中危86例,MEWS高危7例。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中危、高危患者入住ICU率、28 d病死率分别大于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低危患者(P0.05);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高危患者入住ICU率、28 d病死率分别大于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中危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是成年CAP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预测成年CAP患者入住ICU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7、0.788、0.852,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34.0、2.0、4.0分,灵敏度分别为76.83%、58.54%、74.39%,特异度分别为95.11%、86.67%、85.78%;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预测成年CAP患者28 d死亡的AUC分别为0.880、0.728、0.806,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2.0、2.0、4.0分,灵敏度分别为88.68%、54.72%、69.81%,特异度分别为81.89%、80.71%、77.9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成年CAP患者PSI评分与CURB-65评分、MEWS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33、0.602,P值均0.001),CURB-65评分与MEWS呈正相关(r=0.572,P0.001)。结论 PSI评分、CURB-65评分、MEWS均能有效预测成年CAP患者入住ICU及28 d死亡的风险,且评价效能从大到小依次为PSI评分、MEWS、CURB-65评分。其中PSI评分预测成年CAP患者入住ICU和28 d死亡风险的特异度最高,所含参数多且较为复杂,更适用于住院患者;MEWS和CURB-65评分系统更为简洁,其中MEWS无需实验室检查结果,较CURB-65评分结果获取更便捷,门急诊适用性更强,尤其是条件有限的基层单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MEWS)评分系统在院前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评估和死亡预测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院前急救中明确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现场采集相关数据,进行MEWS评分,以收入院后90d为观察终点,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对患者进行MEWS评分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计算,计算患者相应的预测指标。结果死亡组MEWS评分较存活组高(P〈0.05);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780,判断院前急救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重程度的最佳截断点为≥3分,对危重病患者死亡预测的敏感度45.45%,特异度为84.61%,准确度为81.25%,约登指数为0.301。结论 MEWS评分对院前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评估及死亡的预测具有中等的分辨能力,此评分方法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是我国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需长期住院治疗,在此期间极易合并医院感染,一旦并发肺部感染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且明显增加患者的病死率[1].因此探讨其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极为重要.本研究对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预防和控制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ORT评分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d,CAP)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某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39例60岁以上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并根据患者第1个24h内的临床资料进行PORT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PORT评分分值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PORT评分患者的预后。结果 139例患者中,存活91例,死亡48例,病死率为34.5%,存活组PORT评分为(96.85±22.94)分,低于死亡组(129.35±30.79)分(P<0.01)。PORT评分≤70分组、71~90分组、91~130分组以及>130分组的病死率分别为10.0%、13.9%、32.2%和67.6%,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PORT评分105作为判断患者最终死亡,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69.2%,ROC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0.725~0.881,P=0.000)。结论 PORT评分评估老年人CAP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背景多种因素与脑梗死患者死亡有关,但目前关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及其死亡影响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2018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72例,根据脑疝发生情况分为脑疝组(n=61)和非脑疝组(n=111);随访期间失访14例,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死亡组(n=106)和存活组(n=52)。比较脑疝组与非脑疝组、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神经功能;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1)脑疝组与非脑疝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冠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死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体温,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高敏肌钙蛋白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心功能不全、头痛、呕吐、双眼凝视、意识障碍、肺部感染、心肌梗死发生率,行溶栓治疗及取栓治疗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疝组患者行去骨板减压术者所占比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于非脑疝组,且两组出血性转化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脑实质出血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的影响因素(P<0.05)。(2)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冠心病、TIA/脑梗死病史,吸烟史,饮酒史,体温,舒张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心功能不全、头痛、呕吐、双眼凝视、意识障碍、肺部感染、心肌梗死发生率,出血性转化情况,行溶栓治疗及取栓治疗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收缩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空腹血糖、高敏肌钙蛋白T、NT-proBNP、NIHSS评分及脑疝发生率低于死亡组,行去骨瓣减压术者所占比例及CGS评分高于死亡组(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心肌梗死、脑疝、去骨瓣减压术、NIHSS评分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小、脑实质出血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脑疝的影响因素,而心肌梗死、脑疝、去骨瓣减压术、NIHSS评分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ICU吸入性肺炎患者55例,根据是否给与糖皮质激素治疗分为对照组(28例)和糖皮质激素组(27例),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误吸后早期(3日内)与晚期(4~7日)病原学变化、机械通气时间、ICU及总住院时间、不良预后比率等,评价糖皮质激素对吸入性肺炎的疗效。结果 糖皮质激素组患者入科时合并两个以上高危因素、呼吸频率、GCS评分更高,而需要CRRT的较少(P均<0.05)。两组患者在早、晚期病原学分布上无差异,但铜绿假单胞菌是早晚期常见病原菌。与早期比较,晚期病原学中鲍曼不动杆菌、金葡菌有增加趋势。给与激素治疗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无差异,且激素组患者不良预后比例更高(P<0.05)。结论 吸入性肺炎患者给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未能使患者获益,未来需要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5.
16.
李辉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6):843-84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老年社区获得型肺炎(CAP)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对102例老年CAP患者进行分析,记录入院第1天、第7天的CRP、CPIS、白细胞计数(WBC)。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CRP、CPIS、WBC的差别。结果治疗7天后存活组的CRP、WBC和CPIS,与人院时比较明显下降(P〈0.05),死亡组与人院时比较无差异(P〉0.05);死亡组的CRP和CPIS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动态监测CRP和CPIS对于评价老年CAP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老年CRP患者,同时动态监测这两项指标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年龄、意识障碍、侵入操作、大面积脑梗死及吞咽困难是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病死率显著增高.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是病情加重及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积极控制肺部感染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治疗率.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17,(3)
目的探讨ASTRAL量表评分评估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治疗24 h内,采用ASTRAL量表进行评分,根据ASTRAL量表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高分组及低分组;患者治疗30 d时,采用mRS量表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并根据mRS量表评分的结果将患者分为预后优良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预后优良组及预后不良组患者ASTRAL量表评分,比较ASTRAL量表评分高分(≥19分)组及低分(19分)组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分析ASTRAL量表评分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200例患者中,根据mRS量表评分的结果预后优良161例,预后不良39例;预后优良组患者ASTRAL量表评分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患者(P0.05);ASTRAL量表评分越高,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越高(P0.05);ASTRAL量表评分高分组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分组患者(P0.05)。结论 ASTRAL量表使用简便,所需患者的有关信息容易采集,不需要使用复杂的计算公式,医生可以快速地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对后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MCI)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菌群分布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2016年上海市电力医院收治的MCI患者117例,根据住院期间SAP发生情况分为A组(发生SAP,n=29例)和B组(未发生SAP,n=88)。SAP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前完成痰细菌培养、痰真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而MCI患者SAP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患者SAP发生率为24.78%;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14例(占48.28%),革兰阳性菌感染者7例(占24.14%),真菌感染者5例(占17.24%),混合感染者3例(占10.34%)。两组患者性别、有无高血压、有无高脂血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有无糖尿病、有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无延髓麻痹、有无意识障碍、有无鼻饲支持、有无气管插管与切开及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071,95%CI(1.480,6.855)]、糖尿病[OR=2.574,95%CI(1.388,12.037)]、COPD[OR=2.610,95%CI(1.632,19.375)]、延髓麻痹[OR=4.028,95%CI(2.061,28.361)]、意识障碍[OR=2.016,95%CI(1.351,10.064)]、气管插管与切开[OR=3.887,95%CI(3.796,51.836)]是MCI患者SA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CI患者SAP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年龄、糖尿病、延髓麻痹、意识障碍及气管插管与切开是MCI患者SAP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外科监护室(ICU)收治的112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SIR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分析SIRS和APACHEⅡ评分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随着SIRS与APACHEⅡ分值的增加,病死率也增加,SIRS评分≥2或A-PACHEⅡ评分≥25时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SIR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一样能够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且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