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正 《实用预防医学》2013,(11):1357-1358
目的 探讨孕妇妊娠期血糖及血脂水平与巨大儿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50例分娩巨大儿的孕妇临床资料作为实验组,随机抽取50例新生儿体重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妊娠期间血糖、血脂水平进行调查研究,并在两组之间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孕妇妊娠期间血糖、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巨大儿的产生与孕妇妊娠期间的血糖、血脂等因素有关.针对此情况,应当重视孕妇血脂、血糖水平的监测及控制,提高孕妇及胎儿的生存质量,降低巨大儿的出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的HBV感染的单胎妊娠孕妇68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孕妇均取外周静脉血进行乙肝两对半、HBV-DNA定量测定,待分娩后取新生儿脐带血行HBV-DNA定量测定,按HBV感染情况进行分组,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阳性者165例(A组),HBsAg、乙型肝炎E抗体(HBeAb)、HBcAb阳性者455例(B组),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者53例(C组),HBsAg、HBeAg阳性者7例(D组),分析孕妇乙肝感染情况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 680例携带乙肝病毒单胎妊娠孕妇共发生新生儿感染64例,感染率为9.41%,A、B、C、D四组感染率分别为14.55%、6.15%、22.64%、0,其中C组感染率最高(P0.05),但四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0例携带乙型肝炎病毒孕妇新生儿HBV-DNA阳性56例,阳性率为8.24%,A组阳性率为18.18%高于B组5.71%、C组1.87%、D组0(P0.05);HBV-DNA病毒载量≥105 copies/ml孕妇的新生儿HBsAg和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25.74%、24.75%高于病毒载量103~105 copies/ml和103 copies/ml的孕妇的新生儿(P0.05);孕妇HBV-DNA病毒载量与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HBV感染孕妇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且HBV病毒载量越高,新生儿宫内感染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女性妊娠期血糖与妊娠不良结局。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1月-2023年11月收治的256例孕妇,将无HBV感染孕妇(对照组106例)、仅HBV携带无需抗病毒治疗孕妇(感染组100例)、慢性乙肝接受抗病毒治疗孕妇(治疗组50例),测定血糖指标并评估妊娠结局,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糖指标预测HBV感染不良妊娠结局价值。结果:孕妇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照组、感染组、治疗组依次升高,感染组和治疗组母体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妊娠结局不良患者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妊娠结局良好患者(P<0.05)。ROC分析显示,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预测HBV感染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2、0.753,0.784,各指标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结论:HBV感染孕妇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其且与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发生有关,血糖指标联合检测预测HBV感染妊娠不良结局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4.
孕妇HBV感染模式与宫内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感染模式及其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ELISA法检测孕妇及部分新生儿血清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PCR法检测血清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内HBV-DNA。结果孕妇HBV感染率为8.63%(264/3060),HBsAg阳性率为8.19%(251/3060),孕妇HBV感染模式有12种,以“小三阳”模式较多见,占孕妇感染总数的35.98%(95/264)。“大三阳”、“小三阳”孕妇HBV-DNA检出率分别为97.73%(43/44)和26.31%(25/9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BeAg(+)、血清HBV-DNA(+)及PBMC中HBV-DNA(+)孕妇宫内感染率分别为46.15%(6/13)、66.67%(8/12)、70.00%(7/10)。结论孕妇中存在一定数量和程度的HBV感染;感染模式以“小三阳”多见,“大三阳”孕妇体内HBV复制水平较高,易发生宫内感染。HBV宫内感染与孕妇HBeAg(+)及HBV-DNA(+)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糖脂代谢水平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2月106例HBV感染合并GDM孕妇,分为A组(慢性乙型肝炎GDM孕妇)40例和B组(HBV或HbsAg携带GDM孕妇)66例。收集非HBV感染的GDM孕妇50例设为C组,健康孕妇35名设为D组。比较各组孕妇糖脂代谢指标以及母婴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A组、B组、C组孕妇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瘦素水平高于D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脂联素水平低于D组(P<0.05)。A组孕妇的新生儿不良结局、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高于B组、C组、D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OR=4.697)、HBV携带(OR=2.307)、GDM(OR=3.062)是母婴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HBV感染合并GDM孕妇存在糖脂代谢紊乱,血清瘦素和脂联素明显变化,与母婴不良结局存在一定关联;HBV感染状态影响母婴结局,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发生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6.
HBV感染孕妇其肝功能情况对新生儿HBV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妇,其分娩前肝功能情况与新生几感染HBV的关系.[方法]67例慢性乙型肝炎的孕妇与1373例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孕妇,其新生儿出生后2 h内静脉取血,进行血中乙肝病毒标志物含量的比较.[结果]HBV感染合并妊娠,其分娩时肝功能异常与肝功能正常孕妇所生新生儿在宫内从母体获得的HBV标志物无差异.[结论]新生儿从母体获得的HBV标志物与母亲肝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7.
流动人口中孕妇HBV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外来人员不断涌入城市,给城市的传染病的控制和计划免疫管理增加了困难.为掌握外来人口中孕妇的HBV感染状况,为制定乙肝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免疫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1993年1月~1999年12月来我院作产前检查的3454例外来孕妇作HBV标志物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70年代以来,人类白细胞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就已引起人们注意,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自然感染HBV而预后不同个体中HLA复合体的差异性,HLA基因与HBV疫苗接种后反应性的关系两个方面,简要综述近年来有关HLA与HBV诱导的免疫应答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HLA复合体与HBV感染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70年代以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就已引起人们注意,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自然感染HBV而预后不同个体中HLA复合体的差异性、HLA基因与HBV疫苗接种后反应性的关系两个方面,简要综述近年来有关HLA与HBV诱导的免疫应答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 (CMV) 活动性感染孕妇的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 水平与孕早期绒毛感染及生长发育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从自愿人工流产或过期流产行清宫手术的孕早期妇女中, 筛查CMVIgM和晚期mRNA均阳性者, 再检测其绒毛组织CMVDNA。然后, 随机选择绒毛CMVDNA阳性和阴性各 50例为观察对象, 检测其孕妇外周血sIL-2R水平。结果: 绒毛组织CMVDNA阳性和阴性的孕妇外周血sIL-2R平均水平分别为 286 66±16 84u/ml和 122 67±23 37u/ml(t=2 65, P=0 01 ), 19例过期流产和 81例自愿人工流产孕妇的外周血sIL-2R平均水平分别为 234 41±11 48u/ml和 158 41±14 48u/ml(t=2 73, P=0 01)。结论 : CMV活动性感染早孕妇女的外周血sIL-2R水平可能与绒毛感染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HBV感染孕妇血清HBVM与TORCH抗体阳性率。方法应用ELISA法筛查出93例HBV感染孕妇,并用PCR检测HBV-DNA。分娩时取脐血测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四种病原血清特异性IgM和风疹病毒IgG抗体。结果93例HBV感染孕妇中TORCH总感染率47.31%。单项抗体阳性率25.81%,7例为2项抗体阳性,2例3项抗体阳性。原发宫内感染以Tox最高(12.90%),CMV次之(6.45%),随后HSV-Ⅱ(5.38%),RV最低(3.23%)。孕妇HBsAg阳性组,PCRHBV-DNA阳性率76.92%,TORCH感染率61.54%。HBsAg阴性组,PCRHBV-DNA阳性率38.89%,TORCH感染率37.04%。结论脐血TORCH感染率与母血HBsAg、HBeAg、HBV-DNA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4、0.29、0.15)。乙肝感染孕妇TORCH的抗体筛查对优生优育是非常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个旧市正常孕妇HBV感染情况调查李家云倪文玲李美琨蒋达萍王炜为了摸清HBV在我市正常孕妇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加强对母婴传播的监控,于1993年至1995年对2947例孕妇进行了五项HBV血清学标志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血清标本来源...  相似文献   

13.
HBV孕妇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侯稳  孙琳  王健 《中国公共卫生》2008,24(2):167-168
目的 了解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感染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 孕妇HBV总感染率为8.63%(264/3 060),HBsAg阳性率为8.19%(251/3060)。孕妇HBV感染的HBVM模式有12种,以"小三阳"模式最多见为35.98%(95/264)。不同职业、年龄感染率相近(P>0.05)。有明确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接种史孕妇感染率为6.72%(78/1161),明显低于未接种孕妇(1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孕妇存在一定程度的HBV感染,以"小三阳"模式最多见,乙肝疫苗接种是预防孕妇HBV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BsAg阳性孕妇HBV复制状态与新生儿HBV感染的关系. [方法]以117例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生的11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检测孕妇分娩前、0月新生儿、1月新生儿血清的主要乙肝标志物. [结果]出生时,母亲HBeAg阳性组新生儿HBV感染率(15.3%)高于母亲HBeAg阴性组(0%),母亲HBV-DNA≥104(copies/ml)组新生儿HBV感染率(18.0%)高于HBV-DNA<104(copies/ml)组(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随访时,母亲HBeAg阳性组新生儿HBV感染率(9.7%)高于母亲HBeAg阴性组(4.3%),母亲HBV-DNA≥104(copies/ml)组新生儿HBV感染率(10%)高于HBV-DNA<104(copies/ml)组(7.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母亲HBeAg阳性、HBV-DNA≥104(copies/ml)是新生儿出生时发生HBV感染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OR=1.180、OR=5.707).  相似文献   

15.
产前免疫治疗后孕妇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母婴传播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产前免疫治疗后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水平与母婴传播的关系。方法对87例HBsAg阳性孕妇于妊娠晚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分娩前静脉血、脐血及乳汁的HBV DNA。结果随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的升高,胎儿发生宫内感染和初乳排毒的危险性呈增高趋势。结论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与是否发生母婴传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妇人工流产与TORCH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200例妇女进行血清TORCH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无流产史孕妇TORCH各病原体IgM阳性率为0.98%~2.00%;有人流史者TORCH各病原体IgM阳性率为2.70%~12.60%;有人流史孕妇TOX、RUV、CMV、HSV-I的IgM阳性率高于无人工流产史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ORCH各病原体IgM阳性率随人流次数增加而增加,≥3次者各病原体IgM阳性率明显升高。结论人工流产是TORCH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孕妇HBV感染与胎盘组织TLR3表达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Toll样受体3(TLR3)与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别检测正常孕妇和HBsAg阳性孕妇胎盘组织中TLR3 mR-NA和TLR3受体,从基因和蛋白水平比较TLR3在2组表达和分布差异。结果 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病例组TLR3 mRN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吸光度比值(TLR3/β-actin)分别为0.4175±0.2216,0.6387±0.20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3,P<0.05);免疫组织化学(ABC)结果显示,TLR3受体在对照组阳性率为100%(41/41),病例组阳性率为73.0%(85/1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1,P<0.05)。结论 胎盘组织TLR3表达与孕妇HBV感染有一定关系;TLR3高表达是孕妇HBV感染的保护因素(OR=0.733,95%CI=0.656~0.818)。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孕妇分娩方式与新生儿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HBsAg阳性孕妇分娩方式等资料,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和新生儿出生24h内外周血乙肝病毒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母亲和新生儿外周血HBV DNA含量.结果新生儿HBsAg阳性者101例,HBVDNA阳性者30例,二者任一项阳性者113例,宫内感染率为9.5%(113/1 191);孕妇分娩时选择阴道产582例,剖宫产609例,2组宫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8.563,P=0.001);孕妇血清HBeAg和HBV DNA均阴性、HBeAg阳性而HBV DNA阴性、HBeAg和HBV DNA均阳性时,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382、4.919、5.364,均P<0.05);HBsAg阳性孕妇HBV DNA含量≤103和105 ~ 107 copies/mL时的分娩方式与宫内感染均有关(x2值分别为10.777、8.450,均P<0.05).结论分娩方式与新生儿HBV宫内感染有关,HBsAg阳性孕妇选择剖宫产可能有利于降低HBV宫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近年,育龄妇女慢性乙型肝炎发病逐渐增多,乙肝病毒可通过血胎屏障,使胎儿感染发病,但宫内胎儿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究竟如何,目前临床报道很少,并且意见不一,我们从1994年至1997年对54例慢性乙肝孕妇胎儿HBV感染状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资料和结果1.调查对象:54例均在早孕体检及门诊就诊中发现,病例诊断依据1990年上海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54例均为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CPH)。2.年龄:54例慢性乙肝孕妇年龄23.5~31.4岁,平均为26.7±3.53岁。3.胎次情况:54例孕妇,第一胎生育50例占92.5%,第二胎生育4例占7.5%,均为怀孕16~26周。  相似文献   

20.
人类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的临床结局复杂多样,包括自限性感染、无症状慢性携带状态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本身的毒力和环境因子不能完全解释这些差异,故考虑可能与人类遗传易感性有关,特别是与决定抗原递呈系统和病毒清除系统的基因有关.1,25-二羟维生素D3 作为一种免疫调节激素可以通过对其靶细胞的作用进而调节机体的免疫水平,影响疾病结局.1,25-二羟维生素D3对靶细胞的调节必须依赖于靶细胞上维生素D受体的基因型及表达水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造成了维生素D受体信使RNA在转录和表达水平上的差异,造成维生素D受体活性的不同,进而影响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研究已证实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肝脏疾病存在相关性,本文旨在对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相关性研究作以综述,有关这些基因多态性的功能差异机制还需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