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较为复杂的术式。解剖和清扫肠系膜上静脉周围的淋巴组织、戳卡位置的选择、不断变换体位、术者与助手的配合都需要较高的要求。因此,规范化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仅是腔镜手术的理论基础,更是手术安全实施的有利保障。本文从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入路选择、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外科平面、肠系膜上静脉和Henle干的解剖等方面诠释规范化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具体操作细节。为腹腔镜外科医生手术的规范化实施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历经30年的发展,中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已趋于成熟和普及。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治疗理念的更新,推动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进入精准治疗阶段。由于右半结肠癌血管变异多、淋巴引流途径复杂,对于不同部位肿瘤、不同分期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淋巴结清扫范围、血管处理方式及手术入路的选择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结合近些年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笔者经验,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需要规范的几个问题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高龄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一期切除42例分析;老年人右半结肠癌误诊阑尾炎22例临床分析;“三孔法”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初步临床研究;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临床及遗传学特征分析;经肛门入路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6例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对于手助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不同手术入路,在肿瘤根治性、手术安全性和手术难度上的差别,目前尚无相关报道.本文对手助腹腔镜下中间入路法和外侧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比较,并观察短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与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相比,具有手术范围广、操作跨度大、解剖相对复杂等特点,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其手术路径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回顾性分析2016-04-01—30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采用完全中间入路行腹腔镜左半结肠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的3例左半结肠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探讨完全中间入路腹腔镜左半结肠CME的可行性及技术要点。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解剖标志、手术层面等手术关键技术日益成熟,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逐步规范,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理念得到广泛推广。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规范淋巴结清扫范围、寻找正确解剖平面以及减少术中并发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中间入路具有较高肿瘤安全性和操作便利性。外侧入路方式目前临床较少采用,适用于肠系膜上血管区域粘连严重或肠系膜炎症导致局部组织层次显露不清等情况。尾侧入路既满足结肠癌根治的全系膜切除原则,同时较中间入路操作更加简便易行。头尾侧联合入路方式是在尾侧入路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可减少对大网膜、结肠及其系膜的多次翻动,并有助于缩短腹腔镜手术的学习曲线。关于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不同入路法的近远期疗效的高质量研究有限,目前尚无最佳手术入路的定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尾侧入路与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探讨尾侧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实用性。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8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尾侧入路组及中间入路组,各44例,进行不同入路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尾侧入路组的手术时间为(112.7±42.1)min,术中出血量为(51.7±4.8)ml,显著少于中间入路组的(130.5±37.2)min、(72.3±5.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阳性淋巴结数目、中转开腹率、拔管时间、术后引流量、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尾侧入路法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更加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更易于外科医师掌握,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微创手术在腹腔镜平台发展已有30年之久,在消化道手术领域腹腔镜技术已进入成熟阶段。微创外科的近期发展在于对手术入路及解剖等进一步加以规范与推广,以及3D、4K等针对显像技术硬件设备的创新与开发。腹腔镜下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自回盲部背侧为起始点先行完成右半结肠系膜的后间隙游离,并结合传统中间入路进一步清扫系膜根部淋巴结。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可从不同角度完成右半结肠的系膜解剖,可帮助主刀医师完成右结肠后间隙的拓展,可成为手术医师首选的手术入路之一。  相似文献   

9.
经过不断探索,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已从D2、D3、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发展至目前国内较为广泛认可的基于膜解剖的D3+CME手术。虽然手术技术日趋成熟,但由于解剖层次复杂、血管解剖变异多,D3+CME手术难度仍然较大,技术要求较高。在手术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如手术入路的选择、淋巴结清扫内侧界的界定、关键血管解剖变异的认识以及吻合方式的选择,成为当前争论的焦点。临床医师应重视手术的安全性,关注手术难点,不断探讨和解决相关争议,以促使我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更加规范、精准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探讨腹腔镜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要点、安全性及临床应用。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4月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66例患者,其中开腹33例,腹腔镜中间入路33例。腹腔镜手术以回结肠血管为起始入路标志,以肠系膜上静脉为解剖学标志,建立正确的外科平面进行系膜血管的解剖及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腹腔镜中间入路与开腹侧方入路比较,其在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有优势,并发症和术中出血量减少,但手术时间延长。结果表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中间入路完整肠系膜切除,手术安全,创伤小,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成像在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术前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明确肠系膜上血管及其分属支走行;常规组术前不行血管成像,均行腹腔镜辅助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术后3年生存率等。结果:5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理分期(TNM分期)、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意外损伤血管数量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64.29%(18/28),常规组为57.14%(16/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前行血管成像,利于指导手术操作,可避免血管意外损伤,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增加了手术效率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探讨尾侧联合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回顾性分析漯河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74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淋巴结清除数量及术后恢复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尾侧组和中间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40±20)min比(165±25)min]和出血量[(75±28 mL)比(105±35)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尾侧联合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中间入路与混合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为109例患者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混合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少于中间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他...  相似文献   

14.
3D高清腹腔镜由于具有立体成像、空间定位和纵深知觉,为膜解剖时代结直肠癌精准手术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3D腹腔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于膜解剖的立体辨识、淋巴结清扫、对血管解剖的空间定位、腔镜缝合等精细操作方面。尤其适合于肥胖患者的高难度手术。3D腹腔镜可能有助于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膜解剖的辨识,包括:上界为横结肠后胰颈前间隙、胃与横结肠系膜间隙;下界为小肠升结肠间隙;内侧界为肠系膜上动脉(SMA)左缘;后界(膜床)为升结肠后间隙、横结肠后胰十二指肠前间隙。未来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可能需要通过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建立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相信随着技术的革新,结合特殊示踪成像、增强现实进行手术规划和导航,3D腹腔镜必将继续推动膜解剖理念的发展和微创外科的技术进步,使广大患者真正获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改良联合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安全性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137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实施完全中间入路的65例患者纳入中间组,将实施改良联合入路的72例患者纳入联合组。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手术相关指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QC-30)以■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内生存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中间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QLQC-30评分比中间组高(P0.05)。结论改良联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安全可靠,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控制并发症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目前东西方的指南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近年来,随着全结肠系膜切除(CME)理念的提出和完善,以及腹腔镜技术在结肠癌手术中的广泛应用,许多结直肠专科医生认为腹腔镜CME手术应该成为右半结肠的"标准"术式。CME原则在右半结肠外科手术入路和标本质量控制方面作用巨大,沿胚胎学解剖层面的腹腔镜外科手术逐步成为规范,在理论上完整切除了可能存在转移、播散的病变肠管系膜,最大限度地清扫了区域淋巴结。这样的切除和淋巴清扫范围并未明显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且能提高生存时间。但是,按照CME原则的根治术在手术风险以及肿瘤学获益方面的优势主要来源于回顾性研究的结果。因此,需要更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研究结果来进一步证实目前的观点或共识。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手术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加之设备的进步,外科医生对该技术的应用热情日益高涨。腹腔镜技术在微创外科、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腹腔镜手术较开放手术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中具有明显的微创效果,解剖层次容易辨认,淋巴结清扫彻底,出血少,术后康复快;肿瘤远期效果相当。外科医生在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不断总结、革新,衍生出经自然腔道取出标本(NOSES),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TaTME)等概念和手术入路,丰富了微创理念。系统、规范地开展和普及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将成为结直肠外科医生的成长方向。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随着对关键解剖标志、手术层面及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理念等认识的深入,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手术技术日益成熟,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逐步规范。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对规范淋巴结清扫范围、寻找正确解剖平面以及减少术中并发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探讨头尾侧联合手术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以期进一步提高该手术的疗效与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肿瘤外科120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术中采用头尾侧联合入路(观察组),52例采用传统中间入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10.9 min vs.150.9 min,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5.5 mL vs.50.8 mL,P<0.05),但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总数、手术标本质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行亚组分析显示,无论在肥胖或肿瘤位于结肠肝曲的患者中,观察组除了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对照组外,术后排气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头尾侧联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随着腹腔镜设备广泛普及和器械不断改进,加之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及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可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小腹腔镜辅助式手术的瘢痕及创伤,提高其美观性,同时为拓展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技术(NOTES),我们探索出经脐入路脐整形腹腔镜技术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手术现已广泛应用于结肠癌的手术治疗,其中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是难度较大的术式,术中需结扎处理的血管较多,且相关血管存在较多变异。完成规范化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还需对淋巴结清扫范围及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有充分认识。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及我科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多年经验,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所需掌握的相关外科解剖做简要综述,探讨淋巴结清扫范围,并介绍我科规范化的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操作流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