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转录体1(lncRNA NEAT1)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肝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按照血清HBV-DNA低、中、高载量1∶1∶1的比例收集2018年2月-2019年9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诊治的慢性乙肝(CHB)患者324例,其中低、中和高载量组各108例。另取同期HBV携带者108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NEAT1水平及HBV-DNA载量,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水平,计算CD4^(+)/CD8^(+)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lncRNA NEAT1与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HBV-DNA载量CHB患者血清lncRNA NEAT1、ALT、AST水平及CD8^(+)细胞比例均显著增加(均P<0.05),CHB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值均显著降低(均P<0.05)。Pearson分析显示,CHB患者血清lncRNA NEAT1水平与ALT、AST、CD8^(+)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分别为0.773、0.761、0.683,均P<0.05),与CD3^(+)、CD4^(+)细胞及CD4^(+)/CD8^(+)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8、-0.719、-0.770,均P<0.05)。结论CHB患者血清lncRNA NEAT1水平随HBV-DNA载量增加而升高,且与肝功能异常及炎症反应有关,检测血清lncRNA NEAT1可能对CHB患者病情进展及发病机制研究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临床阶段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病毒血清标志物、HBV-DNA载量及主要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病程进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T、CD4~+T、CD8~+T);HBV-DNA载量;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肝功能指标(ALT、AST)。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CD3~+T、CD4~+T百分比呈下降趋势(P0.05),CD8~+T百分比呈升高趋势(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HBV-DNA载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及原发性肝癌组HBsAg均高于正常组(P0.05),且肝炎组HBsAg最高;慢性乙型肝炎组ALT、AST高于其他组(P0.05);各指标间比较CD3~+T、CD4~+T与HBV-DNA呈负相关(P0.05);CD8~+T、ALT、HBeAg与HBV-DNA呈正相关(P0.05)。结论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HBV持续复制是病程发展的主要原因;肝细胞损伤程度与HBV复制程度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可作为疾病诊断的指标之一,但不能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HB患者124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103例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按照HBV-DNA拷贝数分为低载量组(10~3 Copies/mlHBV-DNA≤10~5 Copies/ml)51例,中载量组(10~5 Copies/mlHBV-DNA≤10~7 Copies/ml)48例及高载量组(HBV-DNA10~7 Copies/ml)25例。比较对照组、观察组以及3个亚组受试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MPO、C反应蛋白(CRP)、甲胎蛋白(AFP)水平,并分析血清MPO水平与HBV-DNA载量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受试者血清T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ALT、AST、TG、LDL-C、MPO、CRP、AF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低载量组、中载量组、高载量组患者ALT、AST、TG、TC、LDL-C、HDL-C、MPO、CRP及AF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PO水平与HBV-DNA载量无直线相关性(r=0.254,P0.05)。结论血清MPO水平与CHB患者HBV-DNA载量无直线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和CD4+/CD8+)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5、IL-16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7-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CHB组),慢性HBV携带者112例(ASC组),健康对照者84例(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IL-15、IL-16表达水平,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载量。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数据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法。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C组和CHB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均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C组和CHB组IL-15、IL-16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患者中HBV DNA高载量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较HBV DNA低载量组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C组HBV DNA高载量者CD4+、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显著低于HBV DNA低载量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HBV DNA低载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患者外周血CD4+表达水平与IL-15呈正相关(r=0.516,P0.05),CD8+表达水平与IL-16呈正相关(r=0.665,P0.05)。ASC组外周血CD3+表达水平与IL-15呈正相关(r=0.618,P0.05)。结论 HBV感染者存在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IL-15、IL-16可能导致机体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和细胞免疫调节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纳入HBeAg阴性CHB患者62例,接受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4周。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在治疗24周结束时,患者肝功能ALT、HBV DN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升高,CD4~+/CD8~+比值也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能通过抑制HBV复制、降低CHB患者体内病毒载量,间接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CD127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发病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中CD127的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7(白细胞介素-7)的表达。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和CHB组CD8+T比例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均<0.0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CD4+T比例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与CHB组CD127+细胞的比例均较健康对照组低(P均<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CD4+CD127+双阳性细胞的比例低于CHB组,CHB组又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CD8+CD127+双阳性细胞比例较CHB组和健康对照组低(P均<0.01)。CD8+CD127+细胞的表达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和CHB组血清IL-7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均<0.01)。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127+、CD8+CD127+细胞表达降低;以CD8+CD127+降低更明显,并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血清中IL-7表达增高,可能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肝切除术的老年肝癌患者肝功能、免疫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接受肝切除手术的老年肝癌患者9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49例给予静脉营养。结果两组术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先升高后降低,两组白蛋白(ALB)水平先下降后升高,两组术后3、7 d时AST、ALT、AL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884,P=0.005);两组术后3、7 d时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先下降后上升,组间术后3 d的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CD4~+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7 d的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先升高后下降,组间术后3 d时IL-1、IL-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 IL-1、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患者术后免疫抑制状态,降低体内炎症反应,对肝切除术的老年肝癌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HCC)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肿瘤总体积(TTV)及乙肝病毒(HBV-DNA)定量的关系。方法收集45例HCC患者外周血,45例正常成年人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测定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采用益善生物技术公司的"免疫去除结合纳米过滤法"Can Patrol TM行CTCs检测。收集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及乙肝病毒定量(HBV-DNA)等临床病理参数。将HCC组患者依据CD4~+/CD8~+平均值分成高、低两组,比较两组之间CTCs、TTV、HBV-DNA定量的差别。结果 HCC组CD3~+T细胞、CD4~+T细胞及CD4~+/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高CD4~+/CD8~+组CTCs总数及间质型CTCs明显低于低CD4~+/CD8~+组(P0.05),而两组上皮型CTCs及混合型CTCs无明显差异(P0.05)。CD4~+/CD8~+比值与TTV呈正相关(P0.05),与CD8~+T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不同HBV-DNA组之间,CD4~+/CD8~+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CC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明显降低。T细胞免疫功能与CTCs、TTV与有着密切关系:T细胞免疫功能越差,外周血中CTCs越多、TTV越大。  相似文献   

9.
程健  孙静  周文三  严晓敏  刘勇  许林  吴静  林丽  吴超 《胃肠病学》2009,14(8):483-487
背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呈持续性高表达。然而关于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T细胞表面PD-1表达变化及其与病毒载量关系的报道较少。目的:动态观察CHB患者抗病毒治疗早期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探讨其表达与血清HBV DNA载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31例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或基线期(T1)、治疗后4~8周(他)和12.16周(T3)的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检测血清ALT水平。结果:抗病毒治疗早期,CHB患者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逐渐下调(P〈0.05),血清HBV DNA载量和ALT水平亦逐步降低(P〈0.01);CD4^+和CD8^+T细胞表面PD-1表达与HBV DNA载量(P〈0.01)和ALT水平(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通过降低CHB患者的病毒载量使T细胞表面PD-1表达下调,T细胞表面PD-1表达水平与患者疾病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肝脏》2017,(11)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亚群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50例肝癌住院患者(原发性肝癌10例,继发性肝癌30例,合并其他肝脏疾病1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以10例合并其他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4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合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合并其他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性肝癌患者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29.18±2.11)%比(35.68±0.56)%,P0.05],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1.45±1.69)%比(15.78±0.72)%,P0.01],其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合并其他肝病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细胞损伤者CD4~+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损伤者[(45.90±5.96)%比(30.93±1.76)%,P0.05],CD4~+T淋巴细胞比例与ALT、AST均呈高度正相关(r=0.941、r=0.903,均P0.01),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者CD8~+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正常者[(27.00±4.63)%比(34.01±7.98)%,P0.05],CD8~+T细胞比例与STB、PT均呈显著负相关(r=-0.596、r=-0.577,均P0.05)。继发性肝癌患者肝细胞损伤者CD4~+T细胞比例显著低于未损伤者[(23.22±3.28)%比(33.24±2.29)%,P0.05],CD8~+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损伤者[(34.70±4.26)%比(25.84±1.99)%,P0.05],CD4~+/CD8~+比值与ALT、AST均呈显著负相关(r=-0.470、r=-0.424,均P0.05),肝脏代谢功能受损者CD4~+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正常者[(35.64±2.84)%比(25.56±2.57)%,P0.05],CD4~+/CD8~+比值与STB、PT均呈显著正相关(r=0.400、r=0.481,均P0.05)。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与肝功能损伤密切相关,机体免疫平衡状态的维持对于保护肝癌患者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与丙型肝炎病毒(HCV)病毒载量和抗HCV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相对数量,与20例正常健康人做比较;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其外周血HCV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分为3组进行分析;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抗HCV水平,分2组进行比较分析。另外,分析HCV RNA载量及抗HCV水平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和CD4+/CD8+比值低于正常人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正常人组;随着HCV RNA载量的增高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比例逐渐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增高。随着抗HCV水平的增高CD4+、CD4+/CD8+比值及NK细胞比例逐渐降低,CD8+T淋巴细胞比例逐渐增高。结论 CHC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存在着较严重的失调,随着HCV病毒复制和机体抗体水平的增高,患者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越受到抑制,机体清除病毒的能力越弱,导致病毒不能有效的被清除,使病情反复迁延,造成HCV病毒持续感染,从而促进了HCV感染的慢性化及疾病的进展,少部分患者甚至发生了恶变导致肝细胞癌。  相似文献   

12.
《肝脏》2020,(1)
目的研究载药微球用于中晚期肝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12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随机方法分为2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加载吡柔比星的CalliSpheres~?载药微球TACE,对照组予以碘化油联合相同药物灌注化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时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ALT、AST、白蛋白及免疫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T细胞比值),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ALT、AST、白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1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胸腔积液、肝脓肿发生率分别为96.67%、66.67%、70.00%、90.00%、61.67%、3.33%、1.67%,对照组分别为98.33%、63.33%、76.67%、91.67%、58.33%、0、3.3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有效随访,观察组生存率80.003%,对照组生存率6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可行,对肝功能影响较小,能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HBV感染患者病毒载量对细胞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120例,依据患者血清HBV DNA的拷贝数可分为阴性组、低拷贝组、中拷贝组以及高拷贝组,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流式细胞术和酶偶联法检测4组患者细胞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肝功能情况。结果:高拷贝组患者IL-2、IL-6、TNF-α水平均高于阴性组、低拷贝组和中拷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CD4~+、CD8~+T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拷贝组患者ALT、AST、GGT水平均高于阴性组、低拷贝组和中拷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Pearson检验,HBV感染患者ALT、GGT、AST水平与IL-2、IL-6、TNF-α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BV感染会引起患者肝功能损害,随病毒载量提高,细胞因子与肝功能指标均上升,但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脐血和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30例CHB患者均为解放军第一○五医院感染科2010年10月-2013年6月住院患者,签署临床实验研究入组同意书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治疗组分别给予脐血或自体CIK细胞移植,同时给予干扰素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干扰素治疗,观察治疗后4、12周患者外周血ALT、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M)、HBV DNA对数值和CD4+/CD8+水平的变化。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成组t检验。结果脐血或自体CIK细胞移植后12周,患者外周血ALT、HBeAg、HBV DNA对数值分别为(22.6±14.4)和(32.9±15.3)U/L;(12.5±5.8)和(18.4±8.8)PEIU/ml;(3.2±0.7)和(3.7±0.6),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t=2.80~5.45,P0.05)。两治疗组治疗4周后CD4+和CD4+/CD8+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21~2.43,P0.05);两组移植患者术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与移植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脐血和自体CIK细胞移植治疗CHB,短期内可明显抑制病毒复制,改善患者肝功能和临床症状,并能提高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背景: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亚群在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中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在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下的变化尚不明确。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NK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6例CHB患者(免疫耐受期25例,免疫清除期21例)和1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NK细胞亚群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检测血清ALT水平。结果:免疫清除期CHB患者外周血CD56~(bright)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免疫耐受期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877±0.493对0.647±0.294和0.546±0.173,P0.05);三组间CD56~(dim)NK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56~(bright)NK细胞比例与血清HBV DNA载量在免疫耐受期呈负相关(r=-0.575,P0.05),在免疫清除期则无相关性。各组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NK细胞亚群比例与血清ALT水平均无相关性。结论:外周血CD56~(bright)NK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是反映CHB患者进入免疫清除期的潜在指标之一,NK细胞及其亚群在抗HBV的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肝宁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梗阻解除术后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及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方法选取161例临床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76例。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舒肝宁注射液,治疗两周后,观察血清ALT、TBil、DBil、ALP水平和CD4+细胞、CD8+细胞、CD4+/CD8+、NK细胞比例,并进行疗效判定。根据数据资料类型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两周后,舒肝宁治疗组血清ALT、TBil、DBil、ALP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显效及临床治愈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4+细胞、CD4+/CD8+、NK细胞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间CD8+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宁注射液应用于梗阻解除术后黄疸患者,具有明显降低转氨酶、消退黄疸、保护肝细胞,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老年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水平及分型的变化。方法经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的患者98例根据透析月份分为观察组(透析龄≥12个月)61例和对照组(透析龄<12个月)37例,比较两组外周血免疫细胞及其亚型比例的水平、外周血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IL)-8、营养水平;分析观察组CD4~+/CD8~+T细胞比值与IL-8、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相关性。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平均体质指数(BMI)和合并糖尿病和高血脂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淋巴细胞亚型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例和CD4~+/CD8~+T细胞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IL-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观察组平均Hb、Al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4~+/CD8~+T细胞比值与IL-8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Hb、Alb呈正相关(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紊乱,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减少,随着患者透析龄的增加,减少程度逐渐增加,且患者免疫抑制状态和营养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失衡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就诊于嘉兴市第一医院血吸虫病科的12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50例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中IgG抗体、IgA抗体、C3补体、C4补体、CD4+细胞比例、CD8~+细胞比例、25羟维生素D [25(OH)D]等指标水平。根据超声肝纤维化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肝纤维化Ⅰ、Ⅱ、Ⅲ级,比较不同程度肝纤维化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根据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将患者分为25(OH)D水平充足组、不足组和缺乏组,比较各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差异,并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免疫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72.00±3.00)岁;肝纤维化I级32例、Ⅱ级46例、Ⅲ级4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D-二聚体(D-D)、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C3补体、C4补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467、0.322、0.790、-2.432、-2.630,P均 0.05),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血钙、血磷、IgG抗体、IgA抗体、CD4~+细胞比例、CD8~+细胞比例、25(OH)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30、6.382、-1.341、2.361、8.708、11.783、-2.995、-6.543、-3.022,P均0.05)。不同肝纤维化程度患者AST、ALT、血磷、IgA抗体、C3补体、CD8+细胞比例、25(OH)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9.704、16.254、62.669、49.347、5.430、5.434、5.783,P均0.05);肝纤维化Ⅰ级与Ⅲ级患者ALT、血磷、IgA抗体、CD8+细胞比例、25(OH)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纤维化Ⅱ级与Ⅲ级患者血磷、IgA抗体、CD8+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纤维化Ⅰ级与Ⅱ级患者CD8+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5(OH)D水平充足组、不足组与缺乏组患者血清IgG抗体、IgA抗体、C3补体、CD4~+细胞比例、CD8~+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303、59.623、8.698、9.969、12.805,P均0.05),不足组与缺乏组患者血清CD8~+细胞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IgG抗体、IgA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754、-0.773,P均0.05),与C3补体、CD4+细胞比例、CD8~+细胞比例呈正相关(r=0.827、0.850、0.830,P均0.0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存在免疫失衡,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水平可能与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例对其临床诊治的指导意义.方法:以禹城市人民医院收治并采用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69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入院体检的6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于基线和治疗24 wk后检CD4~+CD25~+CD127~(low/-)Treg比例.分析基线不同病毒载量及肝损伤程度CD4~+CD25~+CD127~(low/-)Treg比例的变化.同时根据停药后24 wk是否获得病毒学应答分为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组和未获得SVR组,并分析两组CD4~+CD25~+CD127~(low/-)Treg比例在治疗24 wk前后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和治疗(P0.05).不同HCV RNA载量的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例不同,随着HCV RNA载量的升高,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例也持续升高,组与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wk随访24 wk后,观察组SVR率78.3%.无论是基线还是治疗24wk,获得SVR患者的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未获得SVR者(P0.05).此外,经相关性分析发现,基线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例均与肝功能指标AST/ALT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病过程,其临床检测对患者病情诊断和预后评估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白介素(IL)-18及其结合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0例根据HBV-DNA载量不同分为高载量组和低载量组,检测两组患者的IL-18及其结合蛋白含量、肝纤维化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1高载量组患者血清中IL-18含量高于低载量组,IL-18BP含量低于低载量组;2肝纤维化指标:高载量组患者的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ⅢNP)水平均高于低载量组;3高载量组患者的CD4+T细胞、CD16/65+自然杀伤细胞(NK)含量低于低载量组,CD8+T细胞的含量高于低载量组;4IL-18含量与HA、LN、ⅣC、PⅢNP水平以及CD8+T细胞含量呈正相关(β=2.245~2.654,R=0.458~0.782,t=6.182~8.654,P0.05),与CD4+T细胞、CD16/65+NK细胞含量呈负相关(β=-2.753,-2.648,R=-0.478,-0.532,t=7.032,7.294,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8含量增高,IL-18BP含量降低,且二者与HBV DNA载量、肝纤维化程度、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