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改良Judet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Judet入路微创手术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4—2016-03诊治的60例肩胛骨骨折,采用经典Judet入路手术治疗3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Judet入路附加肌间小切口手术治疗30例(观察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疼痛VAS评分,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3个月肩关节功能Herscovic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3 d疼痛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均获得随访5~22个月,平均13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肩关节功能Herscovici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Judet入路附加肌间小切口显露骨折端、解剖复位骨折、个性化钢板内固定肩胛骨边缘治疗不稳定肩胛骨骨折,术中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有利于患者早期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 比较直切口与Judet入路治疗肩胛骨颈部、体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采用直切口与Judet入路治疗32例肩胛骨颈部、体部骨折患者资料.其中采用直切口入路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2~44岁,平均38.10岁;骨折Ada-Miller分型,ⅡA型4例,ⅡB型6例,Ⅳ型5例.采用Judet入路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32~45岁,平均39.47岁;骨折Ada-Miller分型,ⅡA型5例,ⅡB型4例,Ⅳ型8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进行比较,并采用Rowe-Zarins评分系统及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对术后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骨折均在术后8周内初步愈合,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肩关节畸形等并发症.直切口入路组与Judet入路组手术切口分别为(6.73±0.96) cm和(18.88±1.41) cm,手术时间为(58.67±4.39) min和(82.24±4.49) min,出血量为(94.25±6.14) ml和(227.77±23.08) ml,术后疼痛VAS评分是(2.60±1.55)分和(4.65±1.93)分,两组轻、中度疼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直切口与Judet入路组的Rowe-Zafins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3.3%(14/15)和88.2%(15/1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中肩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疼痛和日常生活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nstant-Murley功能的总评分,直切口入路组与Judet入路组分别为(85.60±3.31)分和(80.65±3.44)分.结论 直切口入路治疗肩胛骨颈部、体部骨折,较传统Judet入路手术时间短、手术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功能恢复好,是手术治疗肩胛骨颈部、体部骨折的较好入路. 相似文献
8.
9.
经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针对治疗肩胛骨骨折常用的经典Judet入路对冈下肌破坏大的缺点进行改良。方法自2000年1月~2006年6月,对经典的Judet入路进行改良,用经典Judet入路的皮肤切口,用Hardegger入路通过分离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的方法来显露深层结构,并应用改良入路对35例肩胛骨骨折采用改良入路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31例获随访,时间8~26个月,平均时间15.8个月。骨折均在8~12周愈合,平均8.6周。疗效根据Hardegger等功能评定标准:优20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7.1%。结论与经典Judet入路相比,改良入路不仅有经典入路的各种优点,而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肩袖肌肉的完整性,手术创伤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肩胛骨直切口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7—2018-01采用肩胛骨直切口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8例肩胛骨骨折。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标准评定。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65.3±10.2)min,术中出血量为(50.4±13.5)mL。术中未发生腋神经、旋肱后动脉损伤。2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2(11~19)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期间无深部感染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20.6±6.3)周。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优21例,良3例,可2例,差2例;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87.5±9.7)分。结论采用肩胛骨直切口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骨体部、颈部及肩胛冈骨折具有创伤小、快速康复、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经改良Judet入路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4-05经改良Judet入路治疗21例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结果 2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43个月,平均15个月,采用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7例,良11例,可3例。平均骨折愈合时间8.7周。结论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如果治疗不当,很容易发生畸形愈合,严重影响患肩功能;术前全面的X线检查及CT三维重建,对判断骨折的稳定性、手术指征、选择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对有手术指征的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根据骨折的部位和形态,选择经改良Judet入路应用桡骨远端斜T形钛钢板+重建钛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复杂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自1997年1月至2005年10月经改良Judet手术入路治疗肩胛骨骨折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34岁(18~62岁)。根据Hardegger的分型方法,肩胛体部骨折11处、肩胛颈骨折10处、盂缘骨折8处、盂窝骨折7处、肩胛冈骨折9处、肩峰骨折6处。其中多部位复杂骨折15例,伴有腋神经损伤2例,肩胛上神经损伤4例。通过改良Judet手术入路,对不同类型的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或拉力螺钉等固定。结果1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平均21个月。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优12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3%。结论改良Judet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大多数类型的肩胛骨骨折可通过改良Judet入路完成,尤其适用于肩胛体部骨折,肩胛颈骨折,肩胛冈骨折以及不存在喙突、前部肩胛盂骨折的多部位复杂骨折,经改良Judet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是肩胛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肩胛骨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0月到2020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顺德医院骨外科收治的63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年龄17~59岁,其中男性40例,女性23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行)改良Judet入路手术,研究组(33例)行3D打印技术辅助下的改良Judet入路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一般指标、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96±16)min]、术中出血量[(263±19)mL]及术中透视次数[(4.2±0.9)次]均明显小于对照组[(145±24)min、(342±35)mL、(8.5±2.1)次](P<0.001);两组患者复查X线片提示骨折均愈合,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1.8)vs(8.6±2.0)个月](P>0.05);研究组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1.82%,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改良Judet入路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医患射线暴露风险,提升术后肩关节功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肩胛骨外侧切口人路治疗严重移位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方法.方法 应用肩胛骨外侧切口人路对11例严重移位的肩胛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体部骨折5例,外科颈骨折3例,关节盂缘骨折2例,关节盂窝骨折1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6个月.平均为12个月.结果 患者各阶段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时间7~22周,平均9周.肩关节功能采用Hardegger功能评分标准:优9例,良2例.结论 肩胛骨外侧切口入路比较适合于肩胛骨体部、肩胛骨颈部、关节盂缘、关节盂窝骨折的复位和内固定手术.但由于该切口偏于肩胛骨外侧,用于肩胛冈骨折时须延长切口.该切口不适合用于肩峰骨折及喙突骨折.肩胛骨外侧切口配合应用多孔重建钢板,可取得肩胛骨体部和颈部骨折的良好复位和固定.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对比分析经微创双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入路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0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根据切口入路不同分为经微创双切口组(微创组)和经外侧L形切口组(常规组),每组各30例。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B?hler角、Gissane角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采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受伤原因及分型,伤口并发症的对比采用Fisher精确检验。 结果两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3±3)月。术前等待时间微创组短于常规组(t=-8.152,P<0.05);手术时间微创组短于常规组(t=-8.473,P<0.05);术中出血量微创组少于常规组(t=-4.582,P<0.05)。微创组术后出现3例(10.0%)切口并发症,低于常规组12例(40.0%)(P=0.015)。而在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B?hler角、Gissane角、AOFAS评分方面,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微创双切口入路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切口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的可行性、操作方法及优缺点.[方法] 2009年2月~2011年2月,应用锁骨钩钢板分别采用改良切口与传统切口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共50例,其中每组各2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切口愈合情况,采用Lazzcano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改良切口与传统切口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分别为44.80 min、49.76ml、3.36 cm和46.92 min、51.76 ml、4.42 cm,其中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切口长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按Lazzcano标准评定,改良切口优良率87.3%,传统切口优良率85.2%,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切口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切口隐蔽、易接受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