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是恶性肿瘤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重要原因.对于前列腺癌患者而言,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肿瘤细胞预示着有可能发生肿瘤微转移.CTCs的精确记数及分子标记对于肿瘤患者的预后判断、疗效评价以及个体化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肾癌(RCC)循环肿瘤细胞(CTCs)型别及Beclin1基因表达与RCC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采用CanPatrol TM CTCs检测技术,对86例可手术切除RCC患者术后2年内每3个月1次,2年后每6个月1次CTCs分型检测,对不同型别CTCs中的Beclin1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分析上述结果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期、临床分期以及术后转移的相关性。结果81例患者检测到722个CTCs:上皮型148个,混合型381个,间质型193个,阳性率为94.2%。Beclin1的阳性率为77.8%,且Beclin1在上皮型和间质型CTCs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00),CTCs中Beclin1的阳性率与肿瘤是否转移有关(P<0.05),CTCs总数和间质型CTCs比例在发生转移的患者中呈上升趋势。结论RCC的CTCs在转移过程中发生上皮间质化(EMT)过程,间质型CTCs比例上升可作为肿瘤转移的预测因子;且CTCs中检测Beclin1的表达可作为肿瘤转移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膀胱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的计数及分型,研究其在膀胱癌的转移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CanPatrolTM二代CTCs检测技术检测外周血CTCs计数及分型.41例经病理确诊的膀胱癌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年龄33~83岁,男37例,女4例.肿瘤TNM分期:T1期15例、T2期12例、T3期9例、T4期5例、N1期6例、M1期3例.肿瘤组织病理分级:高级别膀胱癌30例、低级别膀胱癌11例. 结果 41例膀胱癌患者总CTCs阳性率为68.29%(28/41),6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检出CTCs阳性2例,3例远处转移患者中检出CTCs阳性1例.本研究共检出CTCs 136个,其中上皮型CTCs 36个(26.5%)、混合型CTCs 70个(51.5%)、间质型CTCs 30个(22.0%);间质化CTCs 100个,占73.5%.30例高级别膀胱癌中CTCs检出20例,占66.7%,11例低级别膀胱癌中CTCs检出7例,占63.6%.13例CTCs阴性患者中,无淋巴结转移10例(69.23%),淋巴结转移3例(30.76%).T1G3患者间质型CTCs阳性率为60.0%,CTCs总数≥3的患者比例为60.0%;T1G1~2患者间质型CTCs阳性率为20.0%,CTCs总数≥3的患者比例为20.0%.41例中29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随访12~41个月,平均(13±2)个月,死亡8例.术后总生存率为72.41%,其中CTCs阳性者生存率为77.77%(14/18),CTCs阴性者生存率为63.60%(7/11). 结论 T1G3患者的间质型CTCs阳性率及CTCs总数≥3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T1G1~2患者.CTCs的总数及间质型CTCs的个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并指导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早期治疗.CTCs的阳性检出率与膀胱癌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近期生存率之间未发现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肿瘤干细胞之间潜在联系及相关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肿瘤干细胞标志物表达情况。应用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分析ARCaPE和ARCaPM细胞中EMT及肿瘤干细胞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应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比较ARCaPE和ARCaPM细胞增殖能力。应用肿瘤克隆球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和自我更新能力。应用GANT61封闭Hedgehog-Gli信号通路,分析Hedgehog-Gli通路阻断后ARCaPM细胞EMT及干细胞特性的变化。结果 CD44在前列腺癌中表达下调,且与分级相关,高级别(Gleason≥8)前列腺癌组织中下调更明显;Nanog在高级别前列腺癌中有表达增高现象;而CD133在前列腺良性增生中和前列腺癌中均为阴性染色。具有间质细胞样形态的ARCaPM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较具有上皮细胞样形态的ARCaPE细胞明显增强,E-cadherin表达降低,N-cadherin、Vimentin、Snail表达增加。ARCaPM细胞中肿瘤干细胞分子标志物表达增高,其增殖及自我更新能力均明显增强。Gli1在ARCaPM细胞中表达增高,Gli抑制剂GANT-61可以有效抑制ARCaPM细胞EMT转化,降低其肿瘤干细胞分子标志物表达水平,抑制其增殖及自我更新能力。结论 Hedgehog-Gli信号通路调控的EMT可驱动前列腺癌细胞肿瘤干细胞特性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循环肿瘤细胞(CTCs)水平与术后生化复发(BC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73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BCR分为BCR组(19例)和非BCR组(54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利用CanPatrol TM二代CTC检测技术检测血清CTCs表达水平;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发生BCR的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术前前列腺特异抗原(PSA)、CTCs水平对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RP)术后BCR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年龄、体质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PSA水平、Gleason评分、精囊侵犯阳性率、切缘阳性率、病理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R组患者血清CTCs水平显著高于非BCR组患者(6.94±1.04 vs.5.03±1.2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PSA水平、高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加重、高CTCs水平是影响前列腺癌RP术后BCR发生的危险因素;ROC结果显示,术前PSA水平、CTCs水平预测前列腺癌RP术后BC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6(95%CI:0.599~0.816)、0.877(95%CI:0.779~0.922),敏感性分别为68.42%、78.95%,特异性分别为79.63%、87.04%;二者联合的AUC为0.906(95%CI:0.815~0.96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68%、92.59%。结论 CTCs水平在前列腺癌患者RP术后BCR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是影响BCR发生的危险因素,且对RP术后BCR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上皮细胞间质化(EMT)与恶性肿瘤的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EMT过程中,细胞表面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表达下调,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N-钙黏蛋白表达上调是其主要标志。本文就恶性肿瘤EMT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酪氨酸硫酸化转移酶1(TPST1)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收集499例前列腺癌患者,分析TPST1 mRNA与PCa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前列腺组织芯片(TMA)中TPST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PCa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TPST1表达量与年龄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与血清PSA、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Ca癌组织中TPST1蛋白的高表达率为78.0%(39/50),明显高于非前列腺癌组织的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T1的TMA分析结果显示,TPST1蛋白表达量与年龄、肿瘤分级、Gleason评分、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相关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TCGA数据库样本的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PST1 mRNA高表达组的无生化复发生存情况和无病生存情况差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PST1不是影响PCa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PST1在PCa癌组织中呈高表达,TPST1高表达提示预后差,但其与PCa患者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不是影响PCa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olo样激酶3(Polo-like kinase 3,Plk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8例前列腺癌组织及10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Plk3的表达情况,分析Plk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TCGA数据库中49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Plk3表达值进行GSEA分析。结果 Plk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比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lk3表达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T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和Gleason score无关(P0.05);GSEA分析结果显示Plk3与前列腺癌的增殖和转移相关(FDR q0.05)。结论 Plk3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增高,并促进前列腺癌的进展,其可能通过促进增殖和转移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 P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预后价值。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9月我院诊治的前列腺癌病人280例,前列腺增生病人40例,收集石蜡切片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SMA表达情况,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病人无生化复发生存率(BRFS)的独立预后因子。结果 280例前列腺癌组织中,共216例(77.1%)PSMA表达阳性;4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17例(42.5%)PSMA表达阳性,阳性率低于前列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淋巴结转移、Gleason评分>7分的病人PSMA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Gleason评分≤7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MA阳性表达、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前列腺癌病人BRFS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结论 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呈现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Gleason评分密切相关,可作为影响病人无生化复发生存的独立预后因...  相似文献   

10.
前列腺组织中PTTG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在前列腺组织,尤其是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正常前列腺(8例)、BPH(16例)、无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47例)以及有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19例)组织中PTTG的表达情况。用Stata统计软件分别对BPH和前列腺癌组织中PTTG的表达情况与PSA和Gleason分级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PTTG在正常前列腺和BPH组织中无表达或弱表达,而63.7%(42/66)的前列腺癌中有阳性或强阳性表达,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5.2487,P=0.000),无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和有远处转移的前列腺癌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568,P=0.837)。PTTG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与PSA和Gleason分级之间无相关性。结论:PTTG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胃癌转移是导致胃癌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循环肿瘤细胞的形成是实现肿瘤血行转移的最初阶段,为最终形成肿瘤转移病灶提供了可能,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于癌症的早期诊断,疗效与预后的评估,个体化治疗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上皮间质转化促进了肿瘤细胞转移的发生,通过综述胃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富集检测技术,分析胃癌患者原发灶、循环肿瘤细胞及转移灶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及间质上皮转化的上皮间质标志物的表达情况,探究胃癌转移可能的发生途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G2/S期应答相关蛋白1(GTSE1)在前列腺癌(PCa)组织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细胞转移的调控作用。 方法对GEPIA、UALCAN和FireBrowse数据库进行分析,明确GTSE1的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指标及转移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该基因的共表达基因及可能的作用通路。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GTSE1对前列腺癌细胞体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分析GTSE1对上皮间质转化(EMT)分子标记物的影响。 结果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尤其是转移性的前列腺癌组织,GTSE1的表达显著升高,并与患者疾病进展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过表达GTSE1可增强前列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发生EMT;而在敲低GTSE1的前列腺癌细胞表现出相反的作用。GTSE1可能通过作用于前列腺癌细胞的微管,在TPX2、TOP2A和CENPF等分子的协同下驱动前列腺癌的EMT和转移。 结论GTSE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可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可能成为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的新型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RKIP(Raf激酶抑制蛋白)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的定量方法,检测26例PCa组织和14例BPH组织中RKI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RKIP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前列腺增生组织显著下降;在前列腺癌组织Gleason 8~10分的分化不良组中的表达较Gleason 5~7分的分化良好组明显下降;在前列腺癌组织T_2N_0M_0以内的无转移组中的表达较侵袭转移组明显下降。结论RKIP是一种新型的前列腺癌转移抑制基因,其表达的上调能促进前列腺癌的分化,抑制前列腺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s)数量及分型检测在肾癌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47例肾癌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0例,肾部分切除术37例。记录术前患者一般状况信息,术中肿瘤分级分期等信息。术前及术后每3个月采集患者外周血7.5mL,应用纳米膜过滤、RNA原位杂交法进行CTCs数量及分型检测,并行胸部、上腹部、双肾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检测评估肿瘤有无远处转移。术后监测患者CTCs变化趋势,按以下方案进行分组:①影像学发现转移进展的患者,按进行治疗(包括切除转移灶或靶向治疗)和未予治疗分组;②CTCs呈进展趋势的患者(不论影像学是否发现转移灶),按进行分子靶向治疗和未进行靶向治疗分组。分别比较CTCs数量及间质型CTCs比例在2组患者中的差异。结果入组47例患者在随访期有5例发生病灶转移,其中针对2例个案(1例肺转移和1例双侧肾上腺转移患者)的CTCs实时监测发现,CTCs变化趋势与临床治疗转归一致,且均早于影像学检查发现疾病变化趋势。5例转移患者,3例给予治疗(1例行肾上腺转移灶切除,2例行分子靶向治疗),治疗后CTCs数量及间质型CTCs比例较治疗前均呈下降趋势,2例因患者原因未接受治疗,CTCs数量及间质型CTCs比例均呈进展趋势。CTCs呈进展趋势的患者16例,5例给予索拉菲尼分子靶向治疗(治疗2例,辅助治疗3例),11例未予治疗,靶向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患者比较,CTCs数量及间质型CTCs比例下降。结论①CTCs具有评价肾癌治疗效果的作用,CTCs数量及间质型细胞比例的下降与治疗效果相关;②CTCs分型检测具有早期、灵敏的优势,可以作为实时监测治疗效果及疾病进展的手段;③分子靶向治疗具有降低肾癌CTCs数量及间质型CTCs比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20%~30%的患者会出现远处转移。但目前用于肾癌诊断、监测复发和评估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仍不确定。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发肿瘤或转移灶脱落、侵入并存在于外周血管的肿瘤细胞。因此CTCs被认为是肿瘤转移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肾癌CTCs的相关研究面临检测方法不统一、临床应用较局限等问题。本文就肾癌CTCs检测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生物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CK19)、核因子κB(NF-κB)和脆性三联组氨酸(FHIT)在前列腺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点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非生物素二步法检测50例前列腺癌石蜡标本中CK19、NF-κB、FHIT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CK19、NF-κB和FHIT在前列腺癌标本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8.0%(34/50)、70.0%(35/50)和72.0%(36/50).CK19和FHIT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Gleason分级相关,临床分期A~C期CK19和FHIT表达逐步增强(P值均<0.05);Gleason评分≥7分者阳性率(CK1987.9%、FHIT 84.9%)明显高于Gleason<7分者(CK19 29.4%、FHIT 47.1%)(P值均<0.01).NF-κB和FHIT与转移有关,转移组阳性率(均为92.9%)明显高于未转移组(NF-κB 61.1%、FHIT63.9%)(P值均<0.05).结论 CK19、NF-κB、FHIT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或)侵犯转移密切相关,上述生物标志物的高表达可能对前列腺癌的演化和进展起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新的临床辅助诊断和监测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前列腺癌复发转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检测CTCs已经应用于监测前列腺癌的转移复发,指导肿瘤治疗等。目前对于CTCs的检测有多种方法,现就近年来国内外CTCs检测方法以及前列腺癌的诊疗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的检出情况,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笔者所在医院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6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与同期40例胃良性疾病对照;采集其静脉血,经Cell Tracks Auto Prep系统检测其CTCs阳性率,并分析CTCs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CTCs检出率为70.0%(42/60),对照组CTCs检出率为7.5%(3/40),胃癌患者外周血组CTCs检出率显著高于胃良性疾病者(P0.05)。胃癌患者外周血CTCs检出率与患者性别、年龄、N分期、远处转移、肿瘤大小及脉管侵犯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TNM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外周血CTCs检测阴性的胃癌患者,其术后12个月及18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均高于CTCs检测阳性者(P0.05)。结论 CTCs检测方便,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TCs检出率较高,其外周血CTCs的检出情况可以反应胃癌的进展程度,可作为其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504S、EZH2和pim-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504S、EZH2和pim-1在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结果 P504S、EZH2和pim-1在前列腺癌中均为明显高表达,其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分别为0.418(P<0.05)、0.268(P>0.05)和0.567(P<0.01).结论 P504S、EZH2和pim-1对前列腺癌均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其表达强度与Gleason评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前列腺癌的预后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EMT标记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Vimentin、a-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初步判断体内EMT现象与前列腺癌进展是否存在确切的关联.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和43例前列腺癌组织中的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与间质标记蛋白Vimentin和a-SMA的表达情况,并与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之间的关联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E-cadherin、Vimentin、a-SM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8.8%,72.1%,36.5%.这些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E-cadherin与Vimentin、a-SMA蛋白表达负相关.结论 EMT转化现象是人体内前列腺癌恶性进展的重要原因.这种细胞属性的变化现象与肿瘤的侵袭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